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王妃她死了 > 44.第四十四章 上元节的琐碎

44.第四十四章 上元节的琐碎

作者:生生不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王妃她死了》最快更新 [lw77]

“你叫什么名字?”

“阿春快过来,我娘亲手做的汤饼。www.guozhiwenxue.me”

“你莫要管你那堂姐,只管到我这儿来躲清静。”

“阿春,今后我不能再护着你了,这几样首饰你千万藏好,你那些族亲不是善辈,若真有万一,好歹有些钱傍身。”

“阿春!好好活着!活着就能再见!”

那时候阿春年纪小,又没读过书,不晓得谭家究竟是为何落难,但她记得谭家姐姐私下说过,她爹得罪了姓石的大官。

后来,久卧病榻的父母相继去世后,被族亲卖掉的阿春成了如意楼的春蔻,谭家姐姐留给她傍身的首饰早被堂姐们抢走了,但她始终记得谭家姐姐给她的呵护,记得害谭家的人姓石,记得谭家姐姐说活着就能再见。

正是靠着那遥不可及的誓言,春寇才能忍受着种种屈辱偷生,年岁渐长,世事经过,她早知话本子中的快意恩仇、侠肝义胆、真情厚意从不存在。

连她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仍在坚持。

却不想,老天爷让她在今日的流云坊中,当真重逢了谭姐姐——哦,她现在被称为茗姑——可无论名字如何改变,谭家姐姐终究还活着,也回来了。

她等到了,连这些年的血泪,都被重逢的惊喜冲淡了。

活着真好,活着果然还能再见。

只是纵然春蔻可以无视生死,不考虑代价,可万儿呢?她与自己沦落风尘的年纪相仿,柔怯的小丫头眼中有着她当年一样的恐惧和不安。所以她撒娇撒痴地将万儿留在身边,偷偷为她二人攒赎身钱,为的是让万儿不会步上自己的后尘,陷入这个无尽的深渊。

就如当年谭家姐姐,不过只是府库小吏,家中并不富裕,却始终维护她那样。www.cuican.me

既有此念,她又怎么忍心拉着万儿做掉脑袋的事情?

种种思绪纷纷乱乱,春蔻忽得想起了谢玉娘今日的“输”,向来不聪明的自己,竟然生出了个好主意。

“万儿,”她在万儿耳边低声密语,声音中满是期待,“你能不能,帮帮我。”

“什么?娘子?”早就被老鸨龟奴打怕的万儿,连说话都是哼哼着的,充满了害怕。

“寻机会去流云坊给那个叫茗姑的娘子,捎个口信,就说……”春蔻的话语中充满了决然。

她要让茗姑知道她没变,她一直在等她,她也要让那位玉娘子看见万儿的可怜,救下万儿。

玉娘子既然有侠义之名,有太子做靠山,那她倒要看看,看玉娘子究竟懂不懂万儿的可怜。

*

上元节渐近,打从正月十二日起,长安城中便弥漫着更加浓厚的节日氛围,各家各户,无论贫富都要悬挂彩灯,各色各种,或大或小,高悬门楣。

城中的富贵人家,连院内宅外的树上都要裹上彩色绸缎,炫耀着富贵,得意洋洋地听过路行人的赞叹;小门小户人家,也会用心思在门前悬挂的彩灯上,不得富贵也要显得巧与美,亦能得到邻居的称赞。

而商户店铺门前的彩灯更是极尽巧思,比如流云坊门前的灯,便是谢玉娘设计的,以鱼跃云海为题,大约有一人多高,内有机括,至晚灯亮起时,那鱼灯是当真会动的。

灯立起来的那天,对面铺子的陆瑛也来了,对着谢玉娘称赞:“好富贵,好奇想的灯。”

“……陆郎君过誉了,京中比这精致富贵的灯还有好些呢。”

虽是谦逊,但谢玉娘对着陆瑛的态度总是懒懒的,如今连谦逊的话都说出了倦意。www.fangzexs.com

离京五年,她并不晓得如今京中的好工匠有谁,所以设计好彩灯后,便拜托沈继宸帮她找匠人,但太子因着宫中事繁不好出门,便嘱咐陆瑛去做了。

是以陆瑛自然知道这彩灯虽有奇想,但工艺所费却很寻常,论富贵,甚至都不如他家酒肆门前的彩灯。

偏陆瑛只是呵呵笑着,第二天来时,依旧是这套话,态度殷勤得更离谱了,以至于谢玉娘都拿不准他究竟是不是嘲弄了。

沈继宸用久的人,不该是有什么猫腻儿……再或者,他心细如发,怀疑起了自己的来历?

最近无法见太子,谢玉娘就问了迎云怎么看,奈何迎云素来大大咧咧,琢磨一番也没个所以然,只笑说:“他就那样,嘴不好,姑娘不必理他。”

谢玉娘听见她这般说,无奈作罢。

算了,正月节里谁不是高高兴兴的?她才不要和个爱说酸话的男人置气呢。

待到十五日的正日子,长安城的几条主路都被布置成了灯街,一眼望不到头,各色小商贩、行商货郎云集,不过才午后十分,街上便已经是行人如云,食物的香气、物事的新鲜与各种叫卖声混在一起,热闹已极。

至日落时分,彩灯点燃,各色灯影于夜空中盘旋,熠熠生辉,如梦如幻,此刻的长安仿佛不再是人间的长安,而是只有梦见才得一见的仙境。

是南地绣娘们从没见过的繁荣乡,更是谢玉娘离家那五年,午夜梦回时,会记起的故乡地。

“若不是娘子,我们这辈子想都不敢想这样的美景。”

揽月楼下的人群中,绣娘们簇拥着谢玉娘,边议论那楼前广场上足有两人高的巨大百仙送福彩灯,以及陪衬在侧的种种精致宫灯,边在她耳边叽叽喳喳地说着。

谢玉娘怀抱着永不离手的琵琶,仰头望那挂着无数精巧彩灯,被织锦彩旗环绕的揽月楼。

“等下皇室贵胄都会到楼上与民同乐,还有更热闹,更新鲜的呢,”她笑说,又低声叮嘱着绣娘,“记得多说吉利话,尤其别议论天家,那些军士盯着呢。”

绣娘们听见,忙都捂着嘴,连议论的声音都小了,不过望向揽月楼上的目光更好奇了。

谢玉娘看向楼上的目光中,祈盼更浓。

曾经有过两年的上元节,她也曾登过揽月楼,今天忆起倒不算什么好事。

在楼上时要执妇礼随侍孟皇后,下了楼就要回到齐王府去,不得细看灯街的种种,倒不如今天这般自在。

只是如今她虽不怀念揽月楼上风光,可今日四品以上官员都会与帝后同上揽月楼,而往年她的祖父,谢太傅,总是其中之一。

她希望今日能见到祖父,哪怕只是远远的影子,但能看见祖父康健就是好的。

戌时二刻,随着钟鼓礼乐与内监的呼喝声,帝后带着皇族家眷上了揽月楼,而楼下的百姓们纷纷跪迎,山呼万岁;紧接着太平帝传令百姓起身,说着今日同庆,无分君臣的话后,便命令点灯。

楼前广场上的百仙灯与烟火齐被点燃,天上是万紫千红,火树银花;地上彩灯游走,歌舞升平,围观的百姓们在军士维持秩序的吆喝声中,纷纷盛赞,议着今年的灯比往年还要好。

绣娘们更是又要看灯,又要看烟火,还要分心看楼上的皇帝皇后究竟长什么样子,都恨不能多长几只眼。

唯有谢玉娘在灯火辉煌中,看见了站在太平帝身边,着绛紫官服伴驾的祖父——楼高人远,根本看不清脸,但她笃定那个人与陛下低声交谈的老者,正是她的祖父。

随驾登楼的百官之中,还有她的两个伯父,一个堂兄,依旧是看不清脸,但谢玉娘就是只看身影,也能分辨出来亲人模样。

真好啊。她趁着眼睛发烫时移开目光,今年的元月她过得很愉快,不但与亲人同处一城,还亲眼见着了他们。

目光移开时,她刚好瞧见沈继宸走到栏杆旁,负手站着自上而下左顾右看,显然是在人群中找些什么。

谢玉娘想起了之前他耍赖邀自己看灯,劝她不要操之过急的话。

她本不适应他偶尔的欢脱,也不爱听人在复仇事上劝自己,可等到如今站在揽月楼下,远远地看见亲人,她觉得太子圣明,说得真对。

只要亲眷平安,自己这个已死之人又有什么可不安急切的。

她仰着头,看着他的影子,坦然等沈继宸看过来,希望他能看见自己,知道自己没有失约,谁知偏在青年太子目光找过来的时候,她被身后的人群挤得一摇晃,忙低头看路,扶着一旁站如松的迎云防止摔倒。

周围的军士敏锐地捕捉到此处的混乱,吆喝了两句后没人敢拥挤,只是等站稳后的谢玉娘再次抬头时,沈继宸已回身过去,正恭敬地与孟皇后说话。

皇后娘娘今日的心情似乎很好,谢玉娘曾入王府近两年光景,甚少见孟皇后会好声好气地和太子谈笑,正古怪时,忽又见沈惟良抱着个穿金戴银的小娃娃,也走到栅栏边,那小孩子对着烟火拍手嬉笑,齐王却是低着头,向她这边看来,目光犀利。

谢玉娘笑容敛起,收回眼光,避开沈惟良远远的审视,心底已猜到小孩子的身份。

那个借她的肚子,得以齐王嫡子之名活在世上的,郑王之后。

到底是有过一段荒诞的“母子缘分”,现在看见那孩子被养得很好,她竟觉得些欣慰。

只是这种欣慰转瞬即逝,谢玉娘分明感受到自己已被仇人的目光捕捉到,被他居高临下地审视着,心中越发不快起来。

好好的日子,可真是晦气!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