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 第一节 论森田疗法

第一节 论森田疗法

作者:施旺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求,用心去接纳。

(11)放弃一切指望和依赖思想,勇敢面对现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把以前那些成天幻想的精力、时间、智慧用在怎么样做好现在的事情上,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12)今天看了自己前几条的感受,可以看出来自己还是在推卸责任,把责任向父母身上推。就算他们有失误,自己26岁的人,还不能自己做主吗?

(13)以前最大的毛病就是,空怀远大理想,却连身边的一点点小事都不肯负责任。

(14)只能说父母对我太宽松了。自作孽,怪不得别人!好好把父母的话听进去,他们是唯一始终真心对我的,而且人生经验丰富,很清楚地了解我身上的弱点,把他们作为我自己的一面镜子吧!

(15)自己以前是习惯了逃避责任,成了自己生活的旁观者。可笑、可悲!现在的形势这么严峻,自己却仿佛感觉是局外人一般,内心深处还有指望和依赖的想法。自己也已经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了这股不可逆转的社会洪流中,自己必须要做一个参与者,勇敢地中流击水,在生活的洪流中搏击,才能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五)施旺红咨询强迫症案例“案例”关于学习强迫(患者)我是一名强迫症患者,从小就学习好,一直以尖子生被老师照顾,也许因为自己的好胜心很强,不允许自己落后。高中患病以后,总是被杂念困扰,学习很吃力,但由于不允许自己落后,强迫自己学习,强行记忆,即使在课余时间也要强行回忆自己已经会的东西。渐渐地,看书时总是担心自己记不住,一句话要反复看。后来,对书特别恐惧,一打开书就觉得杂念要来了,可心里又特别想读书,矛盾极了。忍着杂念看书,对内容没一点儿的印象,看后心里特别难受。由于无法读书,我又不允许自己落后,便开始休学,高三休了一年,复学后,由于自己底子好,半学半玩,勉强考上了一所医学院。原本认为大学学习会轻松,可到校才发现学医课程重,再加上无法轻松地学习,别人很轻松学会的知识,自己却要花上几倍的时间。课程又多,哪会给我这么多时间,我觉得我根本无法完成学业,于是又选择休学。马上就要复学了,我决定看看书吧,算是森田疗法中像健康人一样学习。第一天还行,杂念虽有,但内容还是比较轻松就学会了。晚上睡觉时,特别担心,还怕自己坚持不了,还怕杂念严重,但还是睡着了。第二天,出现杂念,觉得头很重,钝痛,勉强看了些书。其余时间,心里特难受,头痛,晚上失眠了。第三天,杂念更多,头更痛。今天是第四天,情况更糟糕,看书上的字都是隐隐约约的,脑子没一点反应。即使不看书,脑子也是晕晕得钝痛,觉得再看一眼书自己就会死掉。我按书上说的,像健康人一样去生活,干自己该干的事,出现症状,忍耐着,可效果还是很糟。在休学期间,我这已经是第5次尝试着读书,前几次都是1~2天就宣告失败,这次4天,虽难受极了,但我还是很高兴。但我该怎么办?

(施旺红)你的症状是强迫性观念,用森田疗法有很好的疗效,但需要较长时间在实践中体验和探索。网上有好多患者用森田疗法治愈了自己的强迫,并发了许多好文章,你可以参考。你虽然读了森田疗法的书,以为你为所当为了症状就会马上消失,但你这种期望加重了和症状的冲突,让你更加痛苦。森田疗法是让你和症状和平共处,努力适应它。在你经过长期的实践后慢慢练就出症状出现时仍能学习,干扰不是很大,慢慢对症状不在乎时,症状就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减轻。在开始阶段,实践是很痛苦的。要学会奖励自己:我这么痛苦,我今天还看了书,了不起!大脑中各种杂念并没有什么,更痛苦的是自己想克服它而又克服不了,反而越来越多。其实,人人都产生各种杂念,只不过普通人没把它当回事。今天下午我在咨询时突然想到其他事,把自己的思路打断了,我立即把此事如实与患者说了,不但没有给患者坏影响,反而给他很大启发,成了一种很好的材料。

“案例”与患者谈森田疗法与脱敏疗法(患者)施教授,我认为森田疗法的实施初期主要就是直面恐惧与不安,其中的做法与脱敏疗法极为相似,有时根本分不清是脱敏疗法还是森田疗法。无疑,森田疗法本身就有脱敏作用,第一阶段的卧床,我认为就是与恐惧短兵相接,这样可急速地降低恐惧并获得顺其自然的初步体验。这样也符合先解决情绪,后破除思想矛盾(心理冲突)的方法的。

(施教授)从某种角度讲,森田疗法与脱敏疗法实际上是一回事。森田疗法采用了各种疗法的技巧。森田理论认为症状不是病,让患者改变对症状的态度,这是认知疗法;让患者理解自己的神经质性格特点和发病机制——精神交互作用,分析患者潜意识的东西,这是心理分析;让患者劳动是作业疗法;让患者面对症状,是暴露疗法;卧床是安静疗法;写日记是日记疗法;集体作业是集团疗法。所以岩松指责我是用暴露疗法而不是森田疗法是值得探讨的。关键是我让患者理解症状不是病,让他在行动中去体验,这就是森田疗法。冈本自己看书学习,没有去精神科,也没有看心理医生,他认为是森田疗法救了他,所以看森田的书也是森田疗法。不要把森田疗法和其他疗法对立。森田强调面对现实,而不是高深的理论。森田理论是无奈疗法(这是我第一次提出的),因为人生有很多痛苦,包括死亡的恐惧,你不得不去面对,很多东西虽然让人不舒服,你又没有办法消除它,只能顺其自然了。饭还得吃,日子还得一天一天地过!森田是一种哲学,现实哲学。许多人经历许多挫折、艰难困苦后就悟到了这一点,也许他一辈子也没有听说过森田的名字。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想继续活下去,不管症状多么严重,总有一天你会悟出来的。当你为了治病弄得倾家荡产,当你想尽办法,对症状绝望了但还要继续活下去时,森田疗法就不知不觉起作用了。许多人虽然没有接触森田理论,却已无师自通了,只是这样走的弯路要多一些。

“案例”为什么森田疗法对我没有用(山东患者)施教授!施教授!施教授!难题,请教教我!我是2001年出现的强迫症,脸红、怕与人交谈,特别是人多的地方。之后一直用森田疗法进行实践,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期间自己变化很大,总之好像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慢慢地展现在自己的面前。可是好景不长,偶然一次在网上发现了一个关于森田方面的网站,之后就和版主进行了多次的交流,有一次忽然感觉自己好像是领悟了,之后一直是跟着一种“感觉”走的。这期间虽然症状没有了,但是新的问题总是反复出现。比方说几次掉进强迫症的泥潭,自己都不知道,虽然当时也感到痛苦,但是一想到自己已经悟道了,达到了自然,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所以也就默认了,直到最后才发现是强迫症,才终止了这种不洁强迫行为。有时洗衣服都洗到半夜等等很多荒唐的事情,现在想来真是无地自容。可是这并没有完,跟着那种感觉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什么事情也没做,跟着那种感觉也没想到做,直到最后我发现自己身体越来越弱,感觉到危险,才发现自己走了所谓的弯路。我觉得这个是关键,但是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想请您指点。

当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森田疗法,之后自己一直为所当为,总之就是没有效果,就是没有用(因为和当时自己有强迫症时候情况不一样)。当时有强迫症的时候虽然有症状的痛苦,但是自己不做什么,要做什么都很明确。可是这次并没有什么具体的症状,做起事来,没有效果,没有目的。

(施教授)我的一个学生(我很欣赏他的水平)的回答是:感觉乱七八糟的,确实读不太懂。那三个“施教授”,叫得让人揪心。下面就说说我自己的感受。最初感觉你是社交恐怖,你自己运用森田疗法去实践,好像效果还不错,路好像也是对的,如果继续走下去,应该还可以。但是后来上网后,反复与人谈论森田,实际上就开始执著于森田理论了,之所以执著于森田理论是想治好自己的神经症,这反而强化了你的疾病意识,反而更关注自己的疾病了,这样就加重了神经症。你所谓“悟道”实际上没有真正悟道,你还是认为“悟道”了,一切就都好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悟道应该是知道自己仍有病,仍有症状,仍会痛苦,但是搁置症状,搁置痛苦,带着症状去继续做该做的事情,做正常人做的事情。但你反而在发现自己是强迫症后,就停止行动了,因为你本来就悟错“道”了。你说自己一直“为所当为”,实际上你的“为所当为”可能和森田真正意义上的“为所当为”的目的与方法都不是一回事,所以不但没有效果,内心还更焦虑。你一直期盼着通过“为所当为”治好自己的病,这是个根本的错误。如果你为所当为,不是为了治好神经症,那么为所当为的结果就是,你的神经症就好了;如果你的为所当为的目的是为了治好神经症,那么你的神经症永远也好不了。另外你可能还是不明白一个重要道理——“没有神经症了以后,生活中痛苦和烦恼的事情会更多。”这是你在集体治疗时对那个福建来的女患者说的。我觉得很对。

我的一点看法:你是社交恐怖和强迫共病。刚开始,用森田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效果明显。接着,出现强迫,因为没有分清症状与现实,随着症状出现强迫行为,也就是你的跟着“感觉”走,此时没有为所当为,而是不知不觉被症状控制了,现在有些抑郁倾向了。你说你走弯路了,是的,这也是恢复的规律,许多人学森田疗法都有这样的经历,你能自己醒悟是很了不起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森田理论是让你学会带着症状做现实生活中该做的事,而不是症状要你做的事。森田理论是让你学会与症状共存,而不是要治疗症状。当症状虽然存在,你对它没有不安恐惧的情绪,不影响你的行动,就像你戴的一副眼镜一样,就是森田所谓的“治愈”了。估计你现在很累吧,好好睡上几天几夜,然后积极去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吧。

谢谢你的信任!

“案例”一名患者对如何接纳强迫症状的体会森田强调求助者顺其自然地接纳症状,实际上是有点理想化状况,有些人能做到,自然效果显著,但也有很多人做不到。对一些执著度更高,领悟力和意志力稍弱的人,这种要求无疑让他们感到失望和痛苦,有的人甚至会坠入恶性循环,远离森田疗法。

以我的体会和观察,以接纳强迫症状为例,其实并非一味地照单接纳,因为那种短时的高焦虑和不适感,有些人会受不了。针对症状的不同特点,也可以利用人类思维的能动性做些缓冲处理。比如说我以前对蛇有强迫情绪,有次看到报纸上说中越战争时,有一辆坦克冲到蛇窝里去了,这个情景立马在我脑子里形成了强迫意念,摆脱不掉,内心很焦虑,觉得恶心,也没心思再看别的东西了。于是我索性面对起这个意念来,我想坦克上不是有汽油枪吗?用火一喷还不全烧成灰?后来我又想,蛇只是一种动物罢了,是上帝创造的一个物种而已,《白蛇传》中,蛇还是美女哩!这样一加工,我内心的焦虑感下降了许多。但强迫感觉还是存在的,于是我为所当为,将精力放到手上的事情上去了。后来偶尔还会想起这件事,但不会形成明显的强迫体验了,对这个概念麻木了,不焦虑了,同千万个意念一样,也就是归于正常了。所以,我认为对待顺其自然,也要灵活地理解,并不是无条件地接纳症状。当然不与症状纠缠,将注意力尽快转移,还是最根本的原则。能做得到顺其自然的朋友,可以说其强迫症的治愈,指日可待了。而上面说到的反向思维阻击法,也算是权宜之计。

“案例”施旺红咨询西安大学生强迫症案例之一(患者)这是我的症状:厌学、没信心、思想不稳定、胡思乱想、思想控制不住。由于考研压力大、学习量大,看着其他同学可以好好地学习自己却力不从心。总觉得自己是大脑有问题的!多么可怕的想法,怀疑自己的一切!对自己的一切想法都产生怀疑!觉得活着很累,有轻生的念头。感觉自己是个没用得人,真是一点用都没。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自己的理想一点一点地破灭,真的不想活了。要不是考虑到爱我和一直支持我的女友,还有老爸老妈,我真的就选择放弃人生了。

经过是这样的:前两天状态还不错(是跟原来相比),有所好转,心情是一天比一天好,感觉到自己真的可以恢复。但是不时害怕自己会不会回到原来的状态,原来的那些想法再出现怎么办,想法就越来越多,精力就很不集中,然后心情一下子就进入低谷了。前天就突然想到了原来的女友,也不知怎么的状态一下子就很不好,胡思乱想的。状态不好后再往回调就有些难了。我老说自己的想法多,多得很,但没有举过具体的例子,这里就举几个:[1](不经常)情景是我在听课,可能会突然感觉到大家都是“人”,跟这些人的距离很远,周围的人和老师跟自己无关,自己突然感到很孤独。[2](很容易想到)想到第一个女友的时候,心里就挺紧张。当时因为这事闹了好久心病,估计是进潜意识了,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总是觉得自己欠人家似的,就想其实挺正常的,一开始确实喜欢,后来相处之后却是又不合适,分就分了没什么。再一想多少还占人家的便宜了,接吻抚摸之类的。又一想也没啥,当时很喜欢才那样子的,再说是你情我愿,我又没强迫她。又想了她现在是不是很难受?怎么可能,都快一年了,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也不很长,正常人早就忘了。又想会不会她心理也有问题啊?自己真是犯大错了。算了算了不想了,也没什么嘛,她脑子有问题也怪我啊。最要命的思想就来了:我想的对吗?我脑子有问题吗?会不会自己判断错了,自己会不会精神失常?我的好多思想都有问题,会不会客观上我做得很不好,而我觉得没啥呢?对自己都产生了很大的怀疑,我能不绝望吗?痛苦就这样缠着我。太痛苦了。[3]当在自习的时候,在做一道题目,突然觉得坐标为什么是用直线画,这些自变量函数到底是什么,再往深处想就什么也想不到了,就不自主想到自己大脑出问题了,现在这样子的社会全靠大脑工作、挣钱的,就这样觉得希望更小了,情绪一下子就低了下去。想法是很多很多,真正有用的没有,所以我很无奈,觉得自己成了废人!像我这样从小好强、性格又愣、特有毅力的人,都真的无可奈何了。一切全完了,脑子出了问题还想有什么作为,还不是实现不了理想。觉得生活失去了意义,觉得无法追求自己的理想,万分痛苦!轻生的念头就又有了。其实我觉得老师的工作太伟大了,如果说身体有病的人很痛苦,其实那些身体强壮思想有问题的人更痛苦,感觉有劲使不出,还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如果有可能恢复,我一定要学习心理方面的知识,帮助更多的像我这样的人解脱出来。

得到施旺红教授的指导后:

我在前两天有幸得到了施教授的指导,真的感到很幸运,这里我写下咨询的总结以及我自己的感想。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教授举的一个例子。他说他一次在路上正骑车子,突然有个疯婆子在路边骂他,他感到很生气,然后就开始跟她吵,结果怎么也吵不清。后来有人告诉他说,那是个疯婆子,你跟她吵干吗?第二天他又见到那个疯婆子了,那疯婆子又骂他,他没有再理那个疯婆子,就过去了。当我刚听完时,就感到老师说这么个例子干什么?突然觉得跟我的思想情况一模一样的!我的思想不就是盯住一件无聊的事死想,反复考虑,自己的思想斗争相当激烈,不正是在跟一个疯婆子吵架吗!现在想想,自己跟一个“疯婆子”有什么好吵的,真是荒唐之极!要不就是胡思乱想,老师说这是一种症状的泛化,还是症状,那就像对待疯婆子一样就行了。

老师说我是强迫思维,根据老师的指导和我看的关于森田疗法的书,我知道了,根源在于精神交互作用,恢复的关键就是打破这一作用。如何打破呢?当然是要“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我觉得顺其自然就是要求我这种人不要总是有意地控制情绪,当症状出现时不要去压抑或是什么,而是要做该做的事情,这样子就能很好地避免精神交互作用,而那种不良情绪也就渐渐消失了。听起来挺简单的,做起来需要技巧。我觉得,森田疗法最关键的是为所当为,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理论了解以后就要把所有精力放到该做的事情上去,也不要想什么森田疗法,也不要想症状什么时候到来,自己该怎么克服等等。其实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太多了,为什么老跟那个疯婆子纠缠呢!

这就是我的体会,写得不好,其实我的状态也不稳定,没关系,我对自己有信心。

(施教授)你真的很聪明!强迫症是一种非常难治的病,有许多人花了几十年时间,治得倾家荡产也没有治疗好。可我认为,其实强迫思维根本不是什么病,如果你细心品味森田疗法,你就会大彻大悟。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动习惯吧,慢慢就会体验到什么是海阔天空了!

(长天秋水)楼主的体会写得真好。实实在在做现实中我们能掌控的事情,不和那些我们无法掌控的事情纠缠。就像不要和疯子纠缠一样。施教授的幽默比喻让我不由得想起上大学时,同宿舍一位同学在与人吵架后的愤怒陈词,虽然有些粗俗,但道理还是蛮对的:“不要和狗一般见识,因为狗可以咬你,但你没法咬狗”。

“案例”施旺红咨询西安大学生强迫症案例之二他是一个极其优秀的重点中学的学生,因患强迫症曾两次来和我交流。今年高考分数一出来,立即给我发来短信:“施旺红叔叔,我是Terence,分数线已下,我643分考入南京大学。”他母亲也高兴地打电话给我,说儿子可以轻松考上理想院校。我为有这样的弟子而自豪!他满怀感恩之心,将自己的感受发到我的论坛,期望帮助那些饱受强迫折磨的朋友。我相信,有这样的朋友加入,森田疗法将会让更多的人受益。不要把期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努力实践是非常关键的要领。下面是Terence的感悟。

(Terence)我是一个高中毕业生,因为从高一以来尤其是高三,持续受“强迫”的困扰,曾两次找过施旺红教授,对“强迫”有了些体会,而今年以643的分数进入南京大学。通过面谈再加以自己的痛苦经历和体会的磨合,我总结出些东西,希望能帮助苦于找不到出路的朋友。

第一次去施教授就不断地强调“强迫不是病”,我能够接受,但是它是什么?在每个人的心中都应有个定位。那么,不妨说成不好的习惯吧。“病”的概念本身就意味着需要去治,意味着这问题本不属于你自身,是应该去除的;而“不好的习惯”就没那么严肃了,它可以被看做人组成的一部分,没有那么多的克服制止的意味。事实上,你把它当成病,就是和自己冲突,造成自己的矛盾,这样会越搞越坏,而又不能在一定程度上的纠正,所以当成不好的习惯,严重性在心里面就轻了些,纠正起来也容易。

病的概念完全不在于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对心理问题更是如此。深入来讲,生理、心理是相通的。强迫是不是有生理层面呢?我认为可以这么说,这样比较务实。你的思维习惯决定于你的大脑中突触的联系,当思维习惯形成,突触的联系也就形成了,强迫思维也是一样的。但这样能说明什么?说明你没办法改正不好的习惯吗?当然不是的。心理可以轻松而确实地改变生理:你高兴的时候一种激素分泌增多,你生气的时候让你哭的激素增多。所谓突触,它的可变性非常大,不要因为说成是生理的就去害怕,其实你随便换一个思路就是增加一条突触的联系。那么对于强迫,有意识地去练习良好的突触形成,以前的就会慢慢弱化。我们不是把它当病,所以就没有必要斩尽杀绝,让强迫的联系完全消失,这理论上来讲也是不可能的。就如同你见到好东西时有想要去占有的想法,可以控制,不可能根除,你会想让它们彻底消失吗?没必要的。

大家要记住,对心理症状,研究它的医师是习惯在研究的时候把它称为一种病或症的,而治疗的时候又说它不是病,我们会晕。我们自己需要知道,那只是外界包括治疗师的一个方便的称呼罢了,没必要对此在意,就当这个称呼是一个比较不实在的定义吧。还有个重要的例子是“森田疗法”,它不是疗法,它应该是一种生活哲学,只不过内容里用上了医学术语,既然大家都喜欢叫疗法,那就算是疗法吧。

疑病,是神经质思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