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有位抑郁病友,她的爱人告诉她:“就算你一辈子不好,我也一辈子陪着你,哄你开心。”这是我听到的最感人的话。
在我告诉同学我患上了抑郁症之后,同学留言给我:“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抑郁了)会那么痛苦,是我疏忽大意了,我能为你做点什么?”
在朋友知道我因抑郁症而厌食,常常几天一点东西也不吃,他发来消息:“答应我,每天至少吃一碗饭好不好?”
我感受到被人关心、被人爱护,感觉到有人心疼、有人牵挂,这种感动会化作一种动力。尽管当初只是为了不辜负那些关心我的人,为了别人想要好起来,但有了强烈的愿望,就会进而采取积极的行动。在当时抑郁症那么严重的情况下,在之前好几年都没有求治欲望的情况下,是他人的关爱,让我有了努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
爱的力量是惊人的,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太需要关爱与呵护,太需要尊重与理解了。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爱就像一缕缕阳光,融化他内心的坚冰,不断给他温暖,帮助他走出黑暗。尤其是对于比较严重的抑郁症患者,爱,可能是他与这个世界维系的最后一根“保险丝”,有所依恋、有所牵挂,还有爱的召唤,就还有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
在抑郁状态下,患者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可爱、不被爱、不值得爱。他可能会把您的鼓励和肯定当作怜悯、同情,不相信您的爱;或者拒绝您的爱,觉得自己会拖累人,会耽误别人的幸福,成为别人的包袱;也可能会觉得您对他的关注不够,对他不够关心体贴,对您有所抱怨。
希望您能够体谅他那种种令人难以理解的想法、让人难以接受的态度,他决不是不需要您的爱,他只是不能确定这是不是真爱,是否会对他造成伤害,是否会给您带来负担。他只是因为种种的顾虑和猜测,不能很好地进行感情的交换。
情感支持是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力量,您的微笑和拥抱、您的鼓励和期盼、您的赞许和接纳,会让他慢慢发现自己并非像自己认为的那么不堪,他值得被人喜爱。
抑郁症患者受负性思维和低落心境的影响,态度消极,对自己缺乏自信,对治疗不抱希望,很容易对事物做出悲观推断,觉得自己好不了了,甚至可能因此中断或拒绝治疗。您要帮助他建立自信,督促他积极配合治疗,自己要对此有信心,不能先自己泄了气。
您要相信抑郁症能够治愈,相信目前再苦再难也只是暂时的,相信您的努力不会白费,任何时候都不轻言放弃。在他不断地说“我还能好吗?”的时候,比您嘴上斩钉截铁地说“会好的”更重要的,是您心里真的对他对将来抱有希望,是您真的确信目前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抑郁症是可以治愈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管是调整你们之间的关系还是帮助他摆脱抑郁,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过程;不管是药物治疗还是心理咨询,都是需要一个疗程才会见效;要帮助他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和不良生活习惯,更不是一两句规劝的话就可以办到的。这不是三五天就能解决的问题,不是立竿见影就能看到效果的事情,这需要不断地坚持和努力,需要您能沉得住气,不因急躁而失去耐心。
我们都知道,越着急就越容易失去耐心,越慌张就越处理不好问题,越焦躁就越容易发脾气。帮他走出抑郁,这一路需要您的爱心、耐心和信心,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知道目前不管多难多痛苦都只是暂时的,让自己有耐心有信心,能陪他走完这段黑暗的旅程。
亲爱的人患上抑郁症,作为亲友感到焦急,一心想快点让他摆脱痛苦、恢复健康,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您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往往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反而对他造成一种压力,给自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病急乱投医,有的家属会因为太着急、太想治病,听到什么都当救命稻草一样牢牢抓住,不管什么疗法什么偏方都想试一试,结果,患者就成了实验室的小白鼠,成了检测各种治疗方法的实验品。“听说吃这个药就好了,你也试试”,“这上面说做××就会好,你也来做”,且不说这里面的风险和不安全因素,即使是无害的,万一没效果,反而只会让他对治疗更加失去信心。
过于急躁就容易犯急功近利的毛病,一心想让他尽早康复,整天跟他谈论如何治病,这就好像您在告诉他:“你的病很严重,我都快急死了,你的病不好你这辈子就完了,现在没有任何事比你的病更重要。”而他“听”到的是:“我的病很严重,很难治好,我没得救了,我让别人为我担心着急,我真是没用,如果我的病不好,我只会拖累别人。”这种无意间传递的不良心理暗示,显然只会增加他的心理压力,让他感到焦虑、恐惧,为此自责内疚,感到无望,不利于康复。
人一着急上火,说话的语气就容易显得比较生硬,不耐烦的样子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由此产生矛盾和冲突,对他的康复必然是不利的。即使您什么都不说,您内心的焦虑不安,您急躁迫切的心情也会通过眉目神情、言谈举止表露出来。别看抑郁症患者好像麻木迟钝,对此倒是感觉灵敏,您的急躁、您的压力,都会传递和转嫁给他。
抑郁症患者家属不比患者本人好过到哪儿去,一个人抑郁,一家人跟着痛苦。看着他着急使不上劲,想帮他又无计可施,时间一长,身心疲惫、心力交瘁,自己也焦虑、抑郁了。您不能把自己的心理压力转嫁到患者身上,也不能把他的痛苦转化为自己的压力,跟着他一起抑郁。不管他的病有多严重、病程多长,您都不能着急。
可能您会觉得:“他的病不好,我怎么能不着急?”可这事还真的不能着急。抑郁症治疗需要一个过程,在他彻底康复之前,请先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自己有什么压力要及时排解,如果朋友亲戚的宽慰不能缓解压力,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他需要支持,您也同样需要支持。
帮助他的前提,是您自己没有问题。
要帮助他摆脱疾病的困扰,需要您自己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鼓励他积极治疗、乐观生活,需要您自己对他的康复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要帮助他走出抑郁,就要让他更多看到您信任的微笑,而不是您忧愁的泪水;让他更多听到您加油的掌声,而不是您痛心的责备;让他更多看到您积极开朗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您为了他疲惫不堪几乎崩溃。而这一切,需要您自己能放宽心、不着急,有耐心。
如果您自己都慌了手脚乱了阵脚,他如何能学会冷静客观地面对问题?如果您整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精神高度紧张如临大敌,有点什么问题就心急火燎的,他怎么不觉得自己的问题很严重?如果您整天把抑郁挂在嘴边,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如果您都这么没信心,他又如何对康复有信心呢?
如果您都倒下了,他还能靠谁呢?
太紧张太着急,容易变得过度关心、过度支持、过度保护。把他当弱者、当小孩,他就学不会坚强,得不到成长;凡事包办代替,他就学不会独立自主。
不要替他做他能够做的事情,不要让他除了病人就什么都不是,不要让他离开您就活不下去。不要主导他的生活,让他重新做自己的主人。
不要让自己过度地卷入到此事当中,承担不必要的精神压力。您并没有治疗抑郁症的能力和责任,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工作,最终能够让他走出抑郁的,最关键因素在他自己,取决于他个人的主观努力。您能扶他、能推他、能拉他,但如果他自己不迈开脚,一步都走不了。
您不可能一辈子背着他走路。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风霜雪雨。挫折和磨难,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有利的。是他自己该吃的苦、受的难,您不能替。爱,不可溺。帮助他学习如何独自面对生活的压力,如何寻求外界支援,远远比替他遮风挡雨,做他的保护伞要好得多。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不要让爱泛滥,更不要忘了爱的人还有自己,关心他的同时更要关心自己,照顾好他的同时更要照顾好自己。在想办法帮助他之前,先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做一个深呼吸,把紧紧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把语速放慢,笑一笑。
可能您会觉得,他都这样了,我怎么还笑得出来?
不要认为您心情放松就表示您漠不关心,不要认为您正常生活还在做自己该做的事就表示您无动于衷,不要认为在他这么痛苦的时候您还能感受到快乐是一种罪过。或许他会这么认为,但您应该知道,您心情放松才能陪他一直走下去,您正常生活才能保障您还有力气;他的抑郁不会因您的焦虑和痛苦而消失,您的快乐若能传递给他、感染到他,对他倒是一味良药。
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他是一种良性刺激,您要做的决不是陪着他沉沦下去,而是帮助他消除那些负面影响,给予他积极的影响力。
要帮助他走出抑郁,正是需要您的正面引导和积极带动,需要您用自身的乐观态度去感染他、影响他,用您的阳光驱散他的乌云,而不是陪着他一起愁云惨淡,陪着他一起抑郁到底。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