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统一大业 > “今年流年不错”

“今年流年不错”

作者:郭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1971年10月25日这一天,对中美两国都充满戏剧性。联合国正在开会表决“两阿提案”。还不想让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尼克松,坐在书房看电视。他神情专注地盯视着电视机,眼睛一眨不眨。

有个工作人员进来向他请示什么,被他粗暴地挥手赶了出去。

电视屏幕上显出联合国宽敞的蓝色和金黄色的大厅,挤满了代表和观众。大厅的气氛很紧张,却十分安静。

当电动记数牌上的灯光表明美国提案失败,“两阿提案”获胜时,大厅马上沸腾起来,有人大声发笑,有人唱歌、喊叫,有人拍桌子,还有人踏着节奏跳舞。

尼克松气得暴跳如雷,本来不正的下颏扭得更歪了。他粗暴地敲着沙发扶手,跳起来,跑过去,将电视机狠狠地关掉。

刚才那个被赶出去的工作人员又走了进来,尼克松恼火地对他大吼:太不像话!太失礼了!我感到十分震惊!

那个工作人员以为骂他,吓得跑了出去。

尼克松继续发泄:在一个国际讲坛上的表现如此恶劣,联合国成了骡马大市了,它可能非常严重地损害美国对联合国的支持!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大表决“重要问题案”,结果以五十五票赞成、五十九票反对、十五票弃权,否决了美国的这个提案。台湾“代表”周书楷见大势已去,遂率“代表团”悄悄离场而去。接着,联大又以七十六票对三十五票的压倒多数,通过了《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驱逐台湾代表》的提案。决议又宣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的权利,承认其代表为中国驻联合国的唯一合法代表,同时从此自联合国及其有关机构排除蒋介石代表所非法占据的席位。”

表决结果出来后,布什走进总统办公室对尼克松说,表决结果总统都看到了,真遗憾,有些答应支持美国提案的代表没有出席会议,有些作出承诺的代表弃权了。我无力回天。

尼克松气愤地说,他们是故意躲开的。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信处于危险状态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布什说,总统先生,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刚刚投票的结果,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的看法。不论我个人对驱逐台湾的感受怎样,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建立和北京的外交接触,是高瞻远瞩和明智的。

冷静下来面对现实的尼克松说,这我早有打算,只是这件事来得太早,我是希望在我访问北京之后。既然来了,就接受它吧,你在联合国发表一个公开谈话。

1971年10月25日,堪称是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最难堪的一天。

当日,台湾“外交部长”周书楷发表声明,宣布台湾“退出”联合国。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发表了《告全国同胞书》,宣称,台湾“本汉贼不两立之立场及维护宪章之尊严,已在该案交付表决之前,宣布退出我国所参与缔造的联合国。同时声明,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决不承认其有任何效力”,以图掩盖其被驱逐的狼狈处境。

公告书发表速度之快,可见他对台湾被逐出联合国是早有预料,早有准备的。

的确是早有准备的。在日月潭涵碧楼官邸,蒋介石对蒋经国说,联合国的辩论,对我们很不利,表决会更不利。看来在联合国的席位是难保了,命令周书楷率“中华民国”出席联大的代表团,提前退出会场。

蒋经国:是,这样好,可以避免当面被逐的尴尬。

蒋介石神色黯然地说,随着退出联合国,跟我们“断交”的国家会越来越多,要“外交部”做好准备。

这是表决之前的事,蒋介石好像还镇静,从容应对。表决结果出来后,虽然没有出乎蒋介石的意料,但严峻的事实还是把他击倒了。

蒋介石颤巍巍朝宋美龄的书房走去,突然跌倒在地。

响声惊动了在隔壁卧室的宋美龄,她大惊小怪地跑出房门,大喊大叫,副官干什么去了?怎么让老先生摔倒了?是怎么搞的嘛!

两个副官跑过来扶起蒋介石,战战兢兢站一边听宋美龄训斥。

蒋介石一边喘气一边说,不怪他们,是我自己不小心,没事了。他又对宋美龄说,噢,我找你有事,这个联合国拆烂污嘛!

宋美龄气愤地说,达令,我要说话了!

蒋介石说,好好,我要发表“告全国同胞书”!我早已叫人起草了。

宋美龄扬扬手中纸片说,草稿给我了,我要好好改改。

这时,沈剑虹走进“总统官邸”问,蒋总统,退出联合国的声明写好了吗?

蒋介石抬下颏指指一旁的宋美龄。宋美龄正专心致志地伏在桌上,手拿一支红笔,在草稿上涂来改去。

有一段她边改边念:“本届联合国大会,竟自毁宪章的宗旨与原则,置公理、正义于不顾,可耻地向……”她对原稿不满,说,“这里应该改成‘可耻地向邪恶低头,卑怯地向暴力屈膝’。”

蒋介石赞许:达令改得好,有力量!

宋美龄继续边改边念:“则当年我国所参与艰辛缔造的联合国,今天业已成为罪恶的渊薮。”

蒋介石说,加上一句话: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项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决不承认其有任何效力。

宋美龄继续边改边念,声调越来越高,仿佛当众发表演讲:“我们国家的命运不操在联合国,而操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对于主权的行使,绝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扰;无论国际形势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将不惜任何牺牲,从事不屈不挠的奋斗……”

蒋介石激昂起来,举起拳头喊,绝对不动摇,不妥协!

宋美龄把改得面目全非的草稿交与沈剑虹,说,拿去吧。我改了大半天,改得比较多,重新打印后,再给我看看。

沈剑虹接过说,是!

蒋介石说,声明经夫人亲手修改,就好得多了。

宋美龄意犹未尽说,我还要写文章呢,题目就叫《不要说它,但是我要说》!

蒋介石激愤地说,要说,要说!这一跤跌得重啊!

宋美龄愤愤不平:最可恨的是联合国一批会员国,竟然可以听任感情的驱使,采取集体行动,再度嘲弄联合国,他们实际上是敲响了这个国际和平组织的丧钟!

10月26日上午9时,基辛格一行准备启程回国。周恩来把他送到钓鱼台宾馆五号楼门口,在他上车前,第一次破例用英语对他说,博士,欢迎你很快回来共享会谈的愉快。

基辛格也十分愉快:一定,一定!共享会谈的愉快,共享会谈的成果!我们已经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基辛格上了车,周恩来瞅空对即将上车送基辛格的乔冠华说,联大表决结果已经传来,赞成接纳中国、驱逐台湾当局的“两阿提案”,已经以压倒多数获得通过。

乔冠华高兴地说,这一定出乎基辛格博士的预料,总理为什么不告诉他呢?

周恩来笑说,他的心情不错,不想刺激他。

在由钓鱼台驶往机场路上的红旗轿车里,乔冠华与基辛格轻松地聊着天。

乔冠华有意问,博士!你看今年这届联大,我国能恢复席位吗?我得到的消息,现在这个时候,联大已对恢复我国席位问题进行了表决。

基辛格一笑,不假思索地说,我估计,你们今年还进不了联大。

乔冠华狡黠地眨眨眼:那么,你估计我们什么时候能进去?

基辛格扶了一下宽边眼镜,沉思片刻说,估计明年差不多。等尼克松总统访华以后,你们就能进去了。

乔冠华仰脸哈哈大笑:我看不见得吧。

基辛格一愣,但没有说什么。

基辛格的飞机启动了,站在机场欢送的叶剑英抑制不住兴奋说,基辛格上飞机得知了联大的消息,不知道作何感想!

尴尬,沮丧,难为情,还能作何感想!基辛格自己的回忆谈了他当时的感想:“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但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使我难为情。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我访问期间,我并没有感到中国人期望在那届会议取胜。周恩来只有一次提到这个问题,而且没有多说;他指出,对北京来说,台湾的地位比联合国的会员资格更重要。”

当时,基辛格惊得怔了好一会儿。机舱内寂静无声,刚才脸上还挂着的笑容转瞬即逝,大家都望着基辛格。

洛德望着窗外的云海,半是自嘲半是钦佩地慨叹道,周恩来太厉害了,他让我们否定了自己的方案,接受了他们的方案,而且还高高兴兴,心悦诚服。

霍尔德里奇说,你没有听说啊?我在香港工作时,就听人说,要是蒋介石得了周恩来,被赶到台湾岛上去的就不是蒋家王朝了。

基辛格双手捧着头,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抬起,表情复杂,对助手们幽幽地说,我说过,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形势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连我自己对此也认识不足。但我没有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快。说罢,基辛格苦笑了一声。

在基辛格努力寻找美国失败原因的时候,译电员又送来一份电讯,白宫要他在回国途中先在阿拉斯加停留,不要在联合国表决的敏感时刻回到华盛顿。基辛格立刻就品味出这电讯的含义:他的北京之行导致了美国在联合国的失败。

中美接近的效用不仅基辛格认识不足,连中国许多领导人都认识不足。

送走基辛格的这天晚上,姬鹏飞、乔冠华、韩念龙参加完伊朗使馆招待会后,一起来到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周恩来召集有关人员,商讨要不要派人去联合国的事。叶剑英和时任总理助理的熊向晖都在座。大家都喜上眉梢,话题自然就多了起来。

周恩来问,现在联合国会不会出现“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局面?蒋帮能不能再进联合国?“台湾地位未定论”在联合国有没有市场?

发言的人,引用可靠的材料,一致认为不会发生周总理提出的那些情况。

周恩来又说,主席本来指示,今年不进联合国。现在怎么办?我们商讨一下,要不要派人去联合国?

外交部的领导干部大多是刚刚“解放”出来的,对去不去基本上是美、苏控制的联合国,都不敢轻易表态,弄不好很容易被扣上个“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外交部党组形成了一个比较一致的意见:给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回电,感谢他的邀请,我们也高兴恢复了席位,但早该如此。目前中国决定不派代表团去参加。

会议正开着,王海容走进来说,总理,主席起床后,马上看了外交部送去的那些材料,刚刚看完。主席说,请总理、叶帅、姬部长、乔部长、熊向晖、章文晋,还有我和唐闻生,现在就去他那里。

在座的人纷纷离座,跟着周恩来走出福建厅。

中南海游泳池书房,毛泽东披着睡衣,坐在沙发上,满面笑容地吸着烟。

周恩来一行落座后,兴致勃勃的毛泽东指着在美国出生的唐闻生,开着玩笑说,小唐呀,密斯南希唐,你的国家失败了呀,看你怎么办哪。

唐闻生当时是外交部英文翻译,欧美司科员,父亲是中共中央联络部副秘书长、曾任美国共产党中国局书记的唐明照。1943年,唐闻生生于美国纽约。1952年,她随父母归国。所以毛泽东这样开她的玩笑。

周恩来拿着一份文件说,主席,外交部请示要不要去联合国?主席本来指示……

不等周恩来说完,毛泽东一挥手打断说,那是老皇历喽,不作数喽。去!干吗不去,马上组团去!

周恩来说,我们刚才开过会,都认为这次联大解决得干脆、彻底,没有留下后遗症。只是我们毫无准备,特别是安理会比较麻烦,现在就参加,不符合主席“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教导。我临时想了一个主意,让熊向晖带几个人先去联合国,作为先遣人员,就地了解情况,进行准备。

毛泽东立即表态:那倒不必喽!联合国秘书长不是来了电报吗?我们就派代表团去。他指指乔冠华,让“乔老爷”当团长,熊向晖当代表,开完会就回来,还要接待尼克松嘛。派谁参加安理会,你们再研究。

周恩来说,就让黄华做副团长,留在联合国做常驻安理会的代表。

毛泽东说,黄华到加拿大当大使不到四个月,现在就调走,人家可能不高兴咧。

周恩来说,做做工作,加拿大政府会理解的。

毛泽东说:好,就这么办。

毛泽东谈兴正浓,他面对大家,以他特有的随意和幽默口吻谈了下去: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不去岂不脱离群众。恩来,今年流年不错,有两大胜利,一个是林彪,一个是联合国。这两大胜利,我都没有想到。林彪搞鬼,我有觉察,就是没有想到他跑外国,更没有想到他坐那架“三叉戟”飞机,摔在外蒙古,“折戟沉沙”。对联合国,我的护士长是专家,她对阿尔巴尼亚那些国家的提案有研究。这些日子她常常对我说,联合国能通过。我说,通不过;她说,能;我说,不能。你们看,还是她说对了。我对美国的那根指挥棒,还有那么的迷信呢。

说着,他自己笑了起来,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他又拿起外交部国际司报来的有关“两阿提案”表决情况,一面看一面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都当了“红卫兵”,造了美国的反,在联合国投我们的票。葡萄牙也当了“红卫兵”。表决结果一宣布,唱歌呀,欢呼呀,还有人拍桌子。拍桌子是什么意思?

周恩来解释:在会场拍桌子,表示极为高兴。

毛泽东说,那么多国家欢迎我们,再不派代表团,那就没有道理了。不高兴的人也有,“蒋委员长”就是头一个,美国国务院说要发表声明,还没有看到,不过是一篇“吊丧文”。

毛泽东这次亲自点将,指定由乔冠华任中国代表团团长。他还亲自指定了代表团全体成员名单,指派了随团翻译。

毛泽东说,“乔老爷”懂几种外语(包括英语、德语和日语),知识渊博,中西贯通,不光文章写得光彩夺目,而且演讲口才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团长非他莫属。

在代表团要出发的前一天,即11月8日晚,毛泽东接见了全体成员。他显得格外高兴,一边和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一边端详着他们的脸。大家也被毛泽东的情绪感染了,显得十分激动,有的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坐定之后,毛泽东看看周恩来,又看看乔冠华,指示说:“送我们代表团的规模要扩大,要提高规格。到了联合国要采取阿庆嫂的方针,不卑不亢,不要怕说错。要搞调查研究,但不能什么都调查好了再说。”

熟读古典的毛泽东,以《三国演义》中的“柴桑口卧龙吊孝”,来比喻中国代表团赴纽约参加联大,还提出代表团应有汉朝班超出使西域时“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气。后来,在代表团途经巴黎乘法航班机飞越大西洋前往纽约时,乔冠华豪情大发写了一首诗,最后两句就是:此去欲何为?入虎穴,擒虎子!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