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1972年2月18日,美国的天气严寒,冷风刺骨。上午10时许,瘦高个的美国第三十七任总统尼克松健步登上了“空军一号”专机,开始了美国总统首次访问中国的行程。
尼克松乘坐“空军一号”的飞行十分漫长,将横跨太平洋,首站檀香山,然后是关岛,这样安排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低总统的时差反应。
2月18日,在檀香山住处,处于兴奋状态的尼克松与基辛格作了一次长谈,话题围绕着中国和美国各需要什么、他这次首访中国要达到什么目标来展开。他用自己的黄色信笺簿作了记录。
他敲着笔记簿说:“我把我们的谈话作了归纳:他们需要什么?1.确立他们的全球性信誉;2.台湾……;3.让美国人离开亚洲。我们需要什么呢?4.印度支那;5.沟通对话,遏制中国在亚洲的扩张;6.未来——减低与强大中国对抗的威胁……”
基辛格说,我们双方共同的需要是:1.减少对抗与冲突的危险;2.更加稳定的亚洲;3.遏制苏联。
尼克松合上笔记本,打个哈欠说:“上帝保佑,但愿能得到我们需要的一切!”
基辛格说,这就要适当满足对方的需要。
这一天,在中南海毛泽东书房,周恩来脚步匆匆走进来,对正在看《大参考》的毛泽东说,主席,尼克松就要到上海了,你有什么指示?
病重的毛泽东对周恩来说,尼克松是我请的客人,在他的住处挂上唐宋元明清的字画,告诉他中国历史悠久。
周恩来说,我马上给文物局长王冶秋写信,向他借一批字画。
毛泽东说,听说钓鱼台国宾馆到处挂着江青的照片,她搞什么名堂?把它们摘下来!说完,他一阵剧烈的咳嗽。
周恩来看着连咳带喘的毛泽东,忧虑而关切地说,主席要保重身体啊!
周恩来与接待陪同人员走进国宾馆十八号楼,检查准备接待尼克松的房间。
周恩来说,尼克松与基辛格及白宫来的人员,住在十八号楼;罗杰斯和国务院的人员住在不远的一幢稍小的六号楼,这样安排符合美国国情。美国行政机构内部有一种奇怪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章文晋报告说,这里的一切布置都是根据您的指示做的。
周恩来说,那我也要一一检查一遍,疏忽不得啊!
尼克松访华前的晚上,毛泽东因老年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导致严重肺源性心脏病并伴有肺部感染而突然病危,脸色青紫,呼吸极其微弱。
医务人员正在抢救。
在一旁看着的周恩来焦急得很,俯身双手紧握毛泽东的一只手,声音沙哑地呼喊着:主席啊!主席啊!我是恩来啊!主席,您听见了吗?
经抢救,毛泽东睁开了眼睛,声音微弱但不忘幽默地说,马克思没有收我,我又活过来了。
活过来了好,好啊!周恩来抹抹眼角的眼泪,笑了。
护士长吴旭君说,社会上有种种说法,说尼克松是来朝圣的,圣人怎么能走?
毛泽东把手一摆:胡吹,我毛泽东不是圣人。打扫庭院,迎接客人吧!
此时客人正在天上。
1972年2月20日,“空军一号”在太平洋上空追逐夕阳,向西彻夜飞行。理查德·尼克松坐在自己靠窗的座椅上独自沉思。他在沉思中不时抬眼望望月光笼罩下的大洋,感觉到“就像从前那些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一样,自己这次发现之旅也是没有确凿把握,从某些方面来看也是冒着风险的”。他这次出行,无疑是多国桥牌比赛中的最后一搏。
尼克松是一个桥牌高手。他当海军中尉的头两个月,就通过玩牌赢了六千美元,他还用玩牌赢的钱进行了他第一次政治大赌博,成功当选为美国众议员。可是,作为第一个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美国总统,这一次的赌注要大得多,期望值也高得很,能否处理好美中苏大三角关系赢来全球的均势?附带的赌注则是他尼克松能否在这年秋季赢得总统连任。
尼克松的两位民主党前任都是以反共著称的,约翰逊总统曾认真考虑过是否要轰炸中国的核设施,肯尼迪总统曾宣布中国玩弄核武器是“我们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所面临过的最危险局势”。尼克松也是一贯公开反共出了名的人物。现在却坐着飞机往共产党执政的北京跑,他心里没法平静。
而且,对他的这次大胆旅行,国内的反应来得既快又猛。共和党内一些人指责总统是在出卖冷战期间最珍贵的弃婴——台湾。主管外交事务的国务卿罗杰斯气得脸色发青,他直到最后一刻才听到消息,而且还领到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要把尼克松访华的意图通知他的好朋友、台湾“大使”沈剑虹。美国参议院对于他们事前被蒙在鼓里也感到愤怒,以四十一票对二十七票的表决结果,推翻了尼克松提出的外援法案,以示报复。尼克松出访时的国内气氛挺糟糕的。
已经迈进这充满风险的旅途的尼克松,他乘坐的飞机正朝中国的上海飞去。他振作精神,将那些烦恼抛诸脑后,集中心思思考北京之行的种种细节,在肚子里打着腹稿。
1972年2月21日上午9时,中国政府特地委派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美大司长章文晋、礼宾司副司长王海容、处长唐龙彬、翻译唐闻生及章含之等七人,专程前往上海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
尼克松还在飞机上的时候,吴旭君给毛泽东念外电评论,其中有一条说:尼克松是打着白旗到北京来的,意思是这个反共专家是来投降的。毛泽东听完这条消息笑了,说:“我来给尼克松解围。”
此时毛泽东缠绵病榻,已有七八天很少起床久坐了。他把吴旭君叫到床头,告诉她说:你给周总理打个电话,告诉他,请总统从机场直接到游泳池,我立刻见他。
毛泽东一般是在重要外宾快要离开北京时,才出面接见。像这样急于接见一个外国首脑,在他算是破了例。他对尼克松实在是高看了一眼。这大概就是毛泽东在世人面前给尼克松解围的最好办法。
吴旭君首先服侍毛泽东起床,扶他到卧室的沙发上坐好。然后,小跑着出了屋,去告诉卫士兼理发师周福明,负责准备会见厅(即书房)的茶点。自从月初会见巴基斯坦总统布托以后,基本上卧床的毛泽东就没理过发。然后,吴旭君又跑到值班室,通知了毛泽东的贴身警卫李连成,再由他报告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副主任张耀祠和中南海西门。另外还通知了秘书徐业夫,通知了生活管理吴连登,让他准备点食物,因为她担心老人会见时有可能出现低血糖。最后,她跑到因毛泽东病重而常住中南海泳池的医疗组,告诉他们即将会见的消息。
穿上新的制服和新的鞋子的毛泽东,焦急地坐在沙发上等待。他专心致志地看《参考资料》,作些谈话的资料准备。《参考资料》2月21日上午版刊登了两篇对他会见尼克松直接有用的材料,第一篇是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中国前,在临时落脚地关岛对记者发表的讲话。其中这么两句:“尼克松说,毛和周都是有哲学头脑的人物,他们不是仅仅讲究实际的、注意日常问题的领导人。”
第二篇是“中华民国总统”蒋介石在“国民大会”第五次会议开会典礼中的致词:“所以今天国际间任何与恶势力谋求政治权力均衡的姑息举动,绝不会有助于世界和平,而适以延长我七亿人民的苦难,增大全世界的灾祸!我们对任何有损于中华民国主权利益的行动,保有高度的警惕!”
这现拣来的两条信息,毛泽东在与尼克松谈话时都巧妙地用上了,而且加以精彩发挥,变成了会见时的重头话题。
1972年2月21日11时30分,北京首都机场一片灰蒙蒙的隆冬景色。美国总统乘坐的“空军一号”蓝白色座机,降落在北京机场空旷、宽阔的跑道上。
正巧太阳冲出厚积的云层,明亮地照射在大地上。当地球上发生重大事件的这一时刻,好像大自然也有感应似的。
机场中央悬挂着毛泽东的巨幅画像,美国国旗星条旗和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并列着迎风飘扬。机场冷冷清清,没有素有的欢迎外国元首来访时群众挥舞小彩旗和花束的场面,没有铺红地毯,没有礼炮,也没有外国使节到场,只有350人的三军仪仗队整齐地列队等候检阅。这场景显得对世界头号大国的美国总统有点怠慢。
专机已经停稳,机门打开了,舷梯也靠过去了。兴奋不已而又善于演戏的尼克松,别出心裁导演了戏剧性的一幕,搞了个样板戏中的“三突出”。
他跟随身警卫说,你布置一下,包括我们的代表团的所有成员,从基辛格开始到中方的陪同人员都慢点下去,由我和夫人先下去。我要使得这个场面显得更庄严、更突出。
紧随其后的基辛格听出了尼克松的潜台词——独出风头,于是朝乔冠华一个坏笑,做个鬼脸。
富有对外交往经验的第一夫人帕特,配合丈夫的“三突出”,换上一套玫瑰式的套装,外面披上橘红色的大衣,和穿大衣的尼克松手挽着手,走出舱门,走下舷梯,显得十分醒目。这场“演出”尼克松再三叮嘱,还是不放心,又派了一名身强体壮的助手挡在走道门口,以防其他人紧随其后。
原来,特别重视电视神奇作用的尼克松,早已下令对电视转播作了精心的计划安排。中美两国隔着太平洋遥遥相望,在时差上,北京时间比华盛顿时间早十三个小时。中国每天上午的活动,可以在美国晚上电视的黄金时段作实况转播。尼克松特意安排他到达北京的时间是21日上午11时30分,也即美国东部标准时间星期日晚上10点30分,正是电视观众最多的时刻。为了突出美国总统到达北京这一历史性时刻,尼克松和办公厅主任霍尔德曼决定,当电视摄像机拍摄尼克松走下舷梯第一次和周恩来见面与握手时,镜头里美方应该只有总统单独一人,这才风光过瘾。
庞大的机体下,没戴帽子的周恩来站在舷梯前,在寒风中挺立着瘦弱的身躯。他双肩靠后,头微微仰起,给人一种坚毅笔挺又潇洒自如的感觉,像一尊塑像。
尼克松下到舷梯一半时,周恩来带头开始鼓掌,尼克松一怔,略停一下,也按中国礼节鼓掌相报。
当尼克松走完梯阶,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积极主动地向周恩来微笑着伸出了手。周恩来那只手几乎同时伸了出来。两人紧紧地握着手,轻轻地摇晃着,足足有一分多钟。
周恩来微笑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二十五年没有交往啊!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是这样夸张地回忆他期待的那一刹那的:
“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美国和中国的两双大手继续紧紧握着。
周恩来问道,你们一路上好吗?
尼克松高兴地说,非常好!
待尼克松和周恩来历史性的握手结束时,罗杰斯、基辛格、霍尔德曼等代表团成员才获准走出机舱,走下舷梯。
当基辛格走下舷梯时,周恩来伸过手去:“啊,老朋友!”
当尼克松同周恩来乘坐黑色的总理座车离开机场时,尼克松得意地说,总理阁下,这一世纪性的握手的特写镜头是我设计的,我叫随行人员都暂时待在机舱内,跟中国总理握手时,镜头内只能有总统一个人。
周恩来笑道,总统先生用心良好!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