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译文”
唉!王如此说:告诉你们众邦国君主,并非上天要舍弃夏国,并非上天要舍弃殷国。只是夏、殷君主和你们众邦国诸侯太淫乱,鄙视上天之命还用烦琐言辞进行辩解。因为夏国轻视政事,不把治理好政事作为使命来对待,上天就降下灭国灾祸,使别国代替了夏。因为商朝末代君王过分贪图安逸,鄙弃政事又不能洁净地奉行祭祀,上天就降下灭国之祸。
明哲通达的人不认真思考就会成为狂妄无知的人,狂妄无知的人能认真思考也会成为明哲通达的人。上天用五年时间等待殷商的子孙觉悟,继续做民的主宰,但是他们不肯考虑与听从。上天也同样要求你们众国,并且降下灾异惊动你们,启发你们要顾念畏惧上天的意旨。可是你们各国诸侯竟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只有我们周王善于辅佑民众,施行德政,以神明之上天为法。上天于是就用美善之道教导我们,挑选我们并授予伟大使命,让我们治理你们众国。
“现在我哪敢更多告谕你们,我只是严肃地向你们的臣民发布命令。你们为什么不互相诚信宽裕地对待各国民众?你们为什么不辅助安定我们周王,来享受上天之命呢?现在你们居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耕种自己的田地,你们为何不顺服周王以发扬光大上天之命呢?你们竟然多次闹事不肯安静,说明你们的内心还未顺服。你们竟然完全不思考天命,竟然轻易抛弃天命,做出不法之事,还谋划取得执政者的信赖。我于是教导告诫你们,我将通过征战把你们捉住囚禁起来,以至于第二次,甚至于第三次。如还有人不服从我发布给你们的命令,我将重重处罚,直至处死他们!并不是我们周人本性不喜欢安静,这实在是你们自己招来的灾祸。”
王曰:呜呼!猷告尔有方多士暨殷多士。今尔奔走臣我监五祀,越惟有胥伯小大多正,尔罔不克臬。
自作不和,尔惟和哉!尔室不睦,尔惟和哉!尔邑克明,尔惟克勤乃事。尔尚不忌于凶德,亦则以穆穆在乃位,克阅于乃邑谋介。
“尔乃自时洛邑,尚永力畋尔田,天惟畀矜尔,我有周惟其大介赉尔,迪简在王庭。尚尔事,有服在大僚。”
王曰:“呜呼!多士,尔不克劝忱我命,尔亦则惟不克享,凡民惟曰不享。尔乃惟逸惟颇,大远王命,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我则致天之罚,离逖尔土。”
王曰:“我不惟之诰,我惟祗告尔命。”
又曰:“时惟尔初,不克敬于和,则无我怨。”
“译文”
王说:啊!告诉你们各国官员与殷国的官员们,你们臣服我周国,奔走效劳已经五年了,所有不同官职不同等级的大大小小官吏们,你们无不遵守法令。
可是你们自己造成了不和睦,你们应当和睦相处才对啊!可是你们的家庭也不和睦,你们的家庭也要和好起来呀!你们所居住的城邑要政治清明,你们自己要勤于职守。希望你们憎恨罪恶行为,这样就能以端庄恭敬的仪表持守你们的职位,就能长久地在你们的城邑里辅助谋划。
“你们从此就在这洛邑了,希望你们永远尽力整治你们的田地,如此上天就会怜悯你们,我们周国也会大力扶助和重重赏赐你们,选拔你们到朝廷。尊重你们的职事,让你们在高位任职。”
王说:“唉!众位官员!假如你们不能勉励忠诚于我的命令,你们也就不能享有禄位,民众也会认为你们不该享有禄位。你们如果放荡邪恶,大肆违背王命,那就是你们众国要试探上天的惩罚,我就要推行上天的惩罚,让你们远离本土。”
王说:“我不想再多劝告了,我只是恭敬地劝告你们要知晓天命。”
王又说:“这只是你们的开端,如果不能谨慎对待并和睦相处,就不要抱怨我施行惩罚了。”
“大意”
本篇为周公归政成王后所作之诰辞。(《经义述闻》卷三)《立政》是讲官制与人才问题的,全篇中心内容就是阐述设官用人之道。全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正反两面总结了夏商二代在设官用人方面的经验教训。第二部分阐述文王、武王的用人经验和建立的制度。第三部分在设官用人方面对成王提出一些具体忠告和期望。
周公若曰:“拜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
周公曰:呜呼!休兹知恤,鲜哉!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稽首后矣!’曰:‘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桀德,惟乃弗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后。亦越成汤陟,丕厘上帝之耿命,乃用三有宅,克即宅,曰三有俊,克即俊。严惟丕式,克用三宅三俊。其在商邑,用协于厥邑,其在四方,用丕式见德。
“呜呼!其在受德,惟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乃惟庶习逸德之人,同于厥政。帝钦罚之,乃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
“译文”
周公说:“我)跪拜叩头,报告继承天子之位的王。”规劝成王说:“你要主宰三公、六卿、执法官、缀衣官和王宫卫官。”
周公说:唉!像这样身处休闲安乐而不忘忧患的人太少了!古代人只有夏代先王堪比,他们的卿大夫竞相呼吁贤能之士,尊重上天的教导,诚信地遵照九德而行。这样他们才敢告诫其君主说:‘向先王跪拜叩头!’接着说:‘要考察任用好你的常任官员,考察任用好你的常伯官员,考查任用好你的执法官员,这样才配得上君王!’如果只是以貌取人而不依据品德来考察任用人,所任用的常伯、常任、准人就不会有贤人了。
夏桀的作法是不起用前任官员,因此行为暴虐,而亡国绝后。成汤登上天子位后,大受上天之命,起用治民、理事、执法之官,这些被任用的官员能尽其职事,又在治民、理事、执法方面任用贤能之士,这些贤能之士也能尽其职责。上天考察任用人才的大法庄重威严,在商的都城,能任用三宅三俊,以团结都城民众。其在天下四方各国,也能用此大法显示圣德。
“唉!到了殷王受,他强横凶暴,只把受过刑罚、性情残暴的人吸引到他的邦国,竟与众多亲信之人和失德之人共同治理政事。上天命令惩罚他,就使我们周王依法代商接受天命,抚治万民。”
亦越文王、武王,克知三有宅心,灼见三有俊心,以敬事上帝,立民长伯。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夷、微、卢;三亳阪尹。
“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德。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亦越武王,率惟敉功,不敢替厥义德,率惟谋从容德,以并受此丕丕基。”
“译文”
至于文王和武王,他们能知晓三宅的心意,明了三俊的心意,诚敬地侍奉上天,为民众设立长官。设立的行政官包括:任人、准夫、牧,他们掌管治民、理事、执法三方面大事;设立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和负责掌管财物、契卷、府藏的众官员;在大小邦国设立诸侯、艺人、外臣和百官;还有太史、尹伯、众多经常任职的贤士;诸侯国的官员有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夷、微、卢各国设有君主;在三亳和阪设立统辖之官。
“文王能知晓任职官员的心意,他设立常任的民官,并能起用有才能有美德的人担当。文王不兼管众多申诉之事,那些狱讼案件和发布命令,只由主管官与执行官指示可否,文王不敢过问和主持。到了武王时代,只是遵循文王的做法和规定完成其功业,不敢废弃他的善行,只考虑遵照文王的宽容美德,一并接受这博大的基业。”
呜呼!孺子王矣!继自今,我其立政。立事、准人、牧夫,我其克灼知厥若,丕乃俾乱;相我受民,和我庶狱庶慎。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我受民。
呜呼!予旦已受人之徽言,咸告孺子王矣。继自今文子文孙,其勿误于庶狱庶慎,惟正是之。自古商人亦越我周文王立政,立事、牧夫、准人,则克宅之,克由绎之,兹乃俾。国则罔有立政用人,不训于德,是罔显在厥世。继自今立政,其勿以人,其惟吉士,用劢相我国家。
“今文子文孙,孺子王矣!其勿误于庶狱,惟有司之牧夫。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呜呼!继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周公若曰:“太史!司寇苏公式敬尔由狱,以长我王国。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
“译文”
唉!年轻人,您现在已经是君王了!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设立官员。设立立事、准人、牧夫的官员,我们首先要能清楚了解他们的长处,才可使他们治理政事;去帮助上天授予我们的民众,使众多狱讼案件和我们发布的命令都能处理适当。这方面的事务不可以包办代替,甚至一句话一个字都不可代替。那样我们周国最终会招到品德完善的贤能之才,来治理上天所授予的民众。
唉!我姬旦把前人的美言全都告诉您了,年轻的王啊。从今以后,文王的后继子孙,不要在各种狱讼和敕命方面犯错误,这些事只让主管官员去处理。从古时商代先王到我们的周文王设立官员,包括立事、牧夫、准人官,要先考察他们,再加以挑选,然后才能让他们去治理政事。国事没有设立负责的官员而任用奸佞之人,且又不恭顺于美德,这样的君王执政就不能显耀。自今以后设立官员,不要任用奸佞之人,要任用贤能之士担任官员,用他们勉力辅助我们的国家。
“现在,文王的后代子孙,您这年轻人已经做了君王!可不要干预各种狱讼案件以犯错误,要记住只让主管和执行官员去处理。您要治理好军队,循着大禹的足迹,遍行天下,直到海外,使普天下的人无不臣服,用此来显现文王的光辉,用此来发扬武王之功业。啊!从今以后继位君王要设立官员,要只任用贤能之人。”
周公如此说:“太史!司寇苏公要谨慎处理狱讼之事,以延长我们的国命。对于刑罚要谨慎,按照相应条例适中处罚。”
“大意”
顾为眷顾,命为命令。此篇取成王临终命召公、毕公等元老重臣辅佐嗣子,多加眷顾之义,因以名篇。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记成王临终向大臣托孤情况。第二部分为康王在祖庙接受册命的情况,对祖庙设备、警卫、具体册命仪式作了详细介绍。第三段记叙大臣劝诫康王继承与发扬文王、武王的功业,以及康王勉励大臣、诸侯要继续忠诚周朝,努力勤劳王事。
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怿。甲子,王乃洮水,相被冕服,凭玉几。乃同召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御事。
王曰:呜呼!疾大渐,惟几,病日臻。既弥留,恐不获誓言嗣,兹予审训命汝。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奠丽陈教,则肄肄不违,用克达殷集大命。
“在后之侗,敬迓天威,嗣守文、武大训,无敢昏逾。今天降疾,殆弗兴弗悟。尔尚明时朕言,用敬保元子钊,弘济于艰难,柔远能迩,安劝小大庶邦。思夫人自乱于威仪,尔无以钊冒贡于非几。”
兹即受命还,出缀衣于庭。越翼日乙丑,王崩。
“译文”
四月,正好是刚有新月,成王身体不舒服。到甲子日,成王洗了手和脸,太仆给他戴上王冠,披上朝服,靠着玉几。然后把太保奭、芮伯、彤伯、毕公、卫侯、毛公、师氏、虎臣、百尹和御事一同召集前来。
王说:唉!我的病急剧恶化,已经很危险了,病情还在一天天加重。看样子已到临终暂留的时候了,恐怕以后再也不能发布誓言继续我的志向了,现在我要详细地训告你们。先君文王、武王曾显扬双重光辉,他们定民所依,宣布教令,然后劳苦奉行而不违背,因而能够击败殷国建立了我们周王朝。
“后来年轻无知的我,谨慎应对上天的威严,继承遵守文王和武王的伟大教训,不敢昏乱和逾越。现在上天降下疾病,几乎使我不能起来,不能清醒。你们也许会明白我的话,希望你们谨慎保护我的太子钊,在艰难中获得大的成功,能安定远方、和睦近邻,以安抚勉励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我想人人都应该经过自我整饬有庄重仪态,你们不要让太子钊有触犯或陷入违背礼法的事情发生。”
这些人接受命令回去后,又把王的朝服陈放在王庭。到了第二天乙丑日,成王就死了。
太保命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恤宅宗。丁卯,命作册度。越七日癸酉,伯相命士须材。
狄设黼、缀衣。牖间南向,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西序东向,敷重席,缀纯,文贝,仍几。东序西向,敷重丰席,画纯,雕玉,仍几。西夹南向,敷重笋席,玄纷纯,漆,仍几。
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胤之舞衣,大贝,鼓,在西房。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在东房。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
“译文”
太保命令仲桓和南宫毛来引导齐侯吕,二人各执一干一戈,统领宫中卫士一百人,在宫廷南门外迎接太子姬钊。引导太子进入王宫侧室,太子忧伤地住在那里做丧事。丁卯这一天,就命令作册官制定制丧礼仪。又过了七日到癸酉这一天,召公、毕公命令百官备办丧礼所需的器物。
负责宗庙祭祀的官员摆设好带有黑白相间斧形花纹的屏风和先王的礼服,在门窗之间朝南的位置,铺设双层竹席,席上有形黑白相间的镶边,在席子上有陈放五色玉石,不加修饰的矮桌。在西墙朝东的位置,铺设双层细竹篾席,带有杂色镶边,摆放着有花纹的贝壳,不修饰的矮桌。在东墙朝西的地方,铺设双层蒲席,绘有云气形状的花边,陈设雕刻的玉器,不修饰的矮桌。在堂西面的夹室中,铺设双层用竹的青皮纺织的席子,席子有用黑丝绳连缀的花边,陈设着漆器,不修饰的矮桌。
还陈列各种宝物,有越玉五种,赤刀、大训、大璧、琬和琰,陈列在西墙朝东的地方。大玉、夷玉、天球和河图,陈列在东墙朝西之处。胤所作的舞衣大贝壳和大鼓,陈列在西面房中。兑制作的戈和弓,垂制作的竹箭,陈设在东面房中。大辂放在宾客通行的台阶前,缀辂放在主人行走的台阶前,先辂放在门左侧堂屋前,次辂放在门右侧堂屋前。
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四人綦弁,执戈上刃,夹两阶。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一人冕,执钺,立于西堂;一人冕,执,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一人冕,执锐,立于侧阶。
“译文”
二人戴赤黑色帽子,拿着三棱长矛,站在祖庙内门里边。四个人戴着黑色帽子,拿着戈,戈刃向外,夹着台阶站在斜石下。一人头戴冕,手执锐斧,立在东堂;一人戴着冕,执大斧,立在西堂;一人戴冕,执三锋矛,立在堂东边;一人戴冕,执三锋矛,立在堂西边;一人戴冕,执矛,站在堂北面的台阶下。
王麻晚黼裳,由宾阶。卿士邦君麻冕蚁裳,入即位。太保、太史、太宗皆麻冕彤裳。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由阼阶。太史秉书,由宾阶,御王册命。曰:“皇后凭玉几,道扬末命,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
乃受同瑁,王三宿,三祭,三咤。上宗曰:“飨!”太保受同,降,盥,以异同秉璋以酢。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受同,祭,哜,宅,授宗人同,拜。王答拜。太保降,收。诸侯出庙门俟。
“译文”
王戴着细麻布制的礼帽,穿着绣有黑白相间形花纹的下衣,由西阶登上正堂。卿士和诸侯都戴麻制礼帽,穿黑色下衣,进入中庭就位。太保、太史、太宗都戴麻制礼帽,穿红色下服。太保捧着大圭,大宗伯捧着酒杯和瑁,从东阶登上正堂。太史捧着册书,从西阶登上堂,迎着康王宣读册命中的话。说:“大王靠着玉桌,陈述他的临终遗命,命令你继承文王、武王遗训,做君王去治理周国,遵循大法,使天下太平,用以报答和弘扬文王、武王光辉训教。”王拜了又拜,然后站起来,回答说:“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年轻人,怎么能治理好天下四方,以敬畏上天之威严呢?”
于是康王接受酒杯和瑁,前进三次,祭酒三次,放下酒杯三次。大宗伯说:“请王饮酒吧!”王饮酒后,太保接过酒杯,走下堂去洗手,然后用另一种酒杯斟上酒,手捧圭璋,饮酒答谢王。太保把酒杯交给宗人,向王拜谢。王回拜太保。太保又从宗人手里接过酒杯,祭酒,尝酒,放下酒杯,再把酒杯交给宗人,然后又向王拜谢。王又答拜。太保走下堂,此时各种陈设器物已经撤去。诸侯卿士们出祖庙门在外等候。
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皆布乘黄朱。宾称奉圭兼币,曰:“一二臣卫敢执壤奠。”皆再拜稽首。王义嗣德答拜。
太保暨芮伯咸进,相揖,皆再拜稽首曰:“敢敬告天子,皇天改大邦殷之命,惟周文武诞受若,克恤西土,惟新陟王毕协赏罚,戡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今王敬之哉!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
“译文”
王走出祖庙,进入应门。太保率领西方众诸侯进入应门左侧,毕公率领东方众诸侯进入应门右侧,他们都穿着绣有花纹的礼服,系着朱黄色的围裙。诸侯们献上命圭和各种贡物,说:“我们这些王朝护卫大臣请求向王奉献土特产。”他们都向王再一次拜叩头。王应该继承先王美德,进行答拜。
太保和芮伯向前走来,互相作揖行礼,一同向王再拜叩首说:“我们恭谨地禀告天子,伟大的上天改变了大国殷的命运,于是周文王、武王接受天道,抚慰西边的人民。刚去世的君王在赏罚方面处置得完全合宜,能安定其功业,把他的幸福留给后代。如今王您要谨慎呀!要记住扩大王朝的六军,不要败坏我们高祖文王独特的国命。”
王若曰:“庶邦侯甸田卫!惟予一人钊报诰。昔君文武丕平富,不务咎,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王家,用端命于上帝。皇天用训厥道,付畀四方。乃命建侯树屏,在我后之人。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用奉恤厥若,无遗鞠子羞!”
群公既皆听命,相揖,趋出。王释冕,反,丧服。
“译文”
王这样说:“侯甸男卫诸国的君主们!现在我姬钊来回答你们的劝告。先君文王、武王极大地成就了民众的富裕,而不致力于责罚民众,从而获得民众的共同信赖,因而他们的功业昭明于天下。那也就有像熊罴一般勇猛的将士和忠贞不贰的大臣,保卫治理我们的国家,因此他们才从上天那里接受正命。伟大的上天用大道来训教我们,并把天下授予我们。于是先王就命令分封诸侯,树立屏藩,以眷顾后代子孙。现在我的一些伯父还相互顾念王室,继续像他们先公臣服于先王那样。虽然你们身在王室之外,你们的心不可不在王室,以辅助关怀我行善,不要使我这少年在历史上留下羞辱!”
三公诸侯群臣听完王命,互相作揖,就迈着小步快速退出。康王脱掉礼服,返回守丧之侧室,换上丧服。
“大意”
《吕刑》产生于西周穆王时代,为我国现存历史最古老的刑书。吕为吕侯,又称甫侯,为吕国国君兼周穆王之司寇,主管狱讼刑罚之事。全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总结勤政慎刑的历史经验。第二部分阐述刑律条文和审理案件的方法、原则。提出依罪行轻重给予三种处罚方式,即五刑、五罚、五过,并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