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刚刚进门,一名鼻孔朝天长的女员工把我拦住:“先生,请出示借阅证。”
我摊开手,表示没有,女员工就昂首挺胸挡住路,不让进。黄瓜酒醉,没顾上搭理我,自顾自进去。我自知理亏,只好在外面等着黄瓜。趁着进出门的一瞬间,我扫了屋子一眼,里面摆着常规书店里的那种书架。不过书架上好像没有摆着书,反倒是摆着很多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硬壳抄写本。
当年小学初中那会儿,我们流行用这种硬壳笔记本抄歌词,女生们用带小铜锁的笔记本写日记。
图输馆里的书,非常像这种少女日记。
我吹了会儿江风,等到黄瓜出来,跟他咨询里面到底是些什么书,黄瓜沉默不语。
晚上黄瓜去大智路,花一万块钱买了一个相机,成为给我使用的治疗仪器。至于这个大块头是什么型号什么摄像头,我一概不知。我把它挂在脖子上晃晃悠悠,有点像做记者的王锦嫦
第二天早上,我们正式进入这荒唐的治疗。
我拿着相机一直跟着黄瓜这个貌不惊人衣着整齐的男人后面,一路遭人质疑,回头率颇高。我听到窃窃私语,他们认为我做这种行为,基本是个神经病。而黄瓜也好不到哪儿去,似乎很享受屁股后面有人不停摁闪光灯的感觉,也是个死变态。我不禁脸上发热,后来实在受不了旁人的诧异眼光,就去药店购买口罩眼镜和帽子,把五官挡住。
现在药店里什么都卖,奶粉洗衣粉洗发水。
还好是在冬天,这些工具可以挡风。
我拍下了他很多画面,晚上拿出来回顾。黄瓜闷着不做声,导出我的完全没有构图的摄影作品,放在电脑上看,表情专注。我跟着一起。镜头里黄瓜的某些瞬间很夸张,和他整个人的形象气质大相径庭。
比如,黄瓜早上残忍地在五点爬起来,跑到公园找椅子坐下,为了获得关注,他大声朗读人民日报,然后看老人晨练。其中一个仙风道骨的老头虎虎生风地打拳,看起来颇有一代宗师之风范。黄瓜跑去请教。老头微笑道:“来,年轻人,让我看看你的力道如何,打我一拳试试。”
黄瓜轻轻地挥了一拳,尚未碰到衣袂,老头敏捷地倒在地上,大呼:“快来人啊,打人了啊。”气若洪钟。
瞬间围上来很多人。
幸亏我把过程拍下来了,有图有真相,不然得赔钱。
比如,中午上小饭馆吃饭,我把镜头对准黄瓜细细碎碎像姑娘一样的牙齿,其他的顾客都很诧异地看着我俩。黄瓜很享受这种被人关注的感觉,朝老板喊道:“每位客人一杯白开水,水费,烧水的电费我出。”
听到这话,我躲在帽子和口罩后面的脸都发热得厉害。
等等。
黄瓜虽然一夜暴富,但他深知突然中大奖的穷人好像都没什么好下场,所以他并不没有声张。同时还想拿出一些钱出来搞创业,但是创业怎么个搞法都是一头雾水。所以黄瓜决定到处走走,欣赏祖国大好风光,调查风土人情,看看有没有什么灵感和点子。
我一边给黄瓜做摄影治疗,一边准备临床试验的公司的正式入职,毕竟前者是个兼职,不能长久,说出去都没人相信有这种工作。如果黄瓜是王锦嫦或者李木子这样的美女,那可能是一项美差。问题是黄瓜是一个长相身材气质都平庸的男性,而且沉默少语,半天放不出一个屁。
经过一个多月的跟踪拍摄,黄瓜的病情真的好了一些,晚上能够入睡一个小时。
黄瓜欣喜若狂,买了一面锦旗跑到心理诊所去赞美黄神医。黄神医十分惊讶,我听到他小声说了一句:“我靠,这真的有治疗作用?”
因为我获得了江城地区临床监查员的这份工作,我便向黄瓜和黄神医提出辞职。黄瓜表示遗憾,同时表示我可以继续住在黄瓜租的两室一厅里,不需要房租,只需要我下班后给他拍照就行。
我很乐意。黄瓜的失眠病情逐渐在减轻。因为长期缺少交流,黄瓜越发变得话少。但是他在网上非常活跃,在做一家论坛的版主,言辞犀利,口若悬河,和现实生活相反。
他偶尔做一些惊人举动,和平常的闷油瓶想必,判若两人。
一晃就住了一年多。
赵四出院后去柳叶刀三次都没看到酒吧老板唱歌。因为不知道老板叫什么,而柳叶刀像个名字,于是客人们就用这三个字称呼她。
黄瓜难得有兴致,等到夜色,跑过去喝酒,无心插柳柳成荫,竟能看到老板。在江城的九月,天气依旧炎热。老板穿着一条牛仔长裤,左边大腿小腿被裤子包裹得严严实实,右边的裤管全部剪掉了,露出老板白花花的大腿,因为太白,导致有点晃眼睛。
老板比酒更醉人,黄瓜不小心多喝了一些。他习惯趁着酒醉时去图输馆看书,但是里面有什么书,他总是卖关子吊胃口不告诉我。而这天晚上他看到了文律师。
我跟他说过欧阳医生、文律师、赵四、王锦嫦四人踮脚走路的奇特姿势,也跟他分析这四人,都是因为曾经做过心中有愧但是不愿意正面面对的事而导致。
黄瓜故意踮脚说道:“是这样么?”
我怒道:“靠,别开这种玩笑!”
黄瓜笑了笑,好久之后说了一句:“柳叶刀,也是踮脚走路。”
我惊了好久。
黄瓜再次归于沉默。
他沉默的样子特别像一个人,出租车司机江河。
注意到江河这个人以后,我多次在医院看见他,都是在中心医院的临床药学室。因为医院管临床试验的部门也在药学楼,我要经常到那边去文件整理清点工作。
药学楼一共有八楼。
九月份的一个下午,我在临床药学室的一间病房里看到他,手上插着抽血的留置针,和打点滴的输液管。病房里有六个人,除了江河,其他五人都是年轻的男女。
输液瓶里的液体呈透明状,江河可以透过它看到窗户外边的夕阳。
当夕阳被30层高的外科楼挡住视线后,他的眼光集中到细长的输液管。看起来无色无味、其实成分复杂的液体,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有规律有节奏感地滴落,顺着输液管,通过针尖刺破皮肤,进入到机体,融入江河生命的汁液。
药水滴落,特别像我指尖血珠的坠落。
他是在做需要健康人参与的一期药物临床试验!
我走进病房,趁着另外五个人出去吃饭了,组织语言和情绪,低声问江河道:“江师傅,你来好几次了吧?这很危险的!”
江河苦笑两声,说:“我的情况,你应该清楚。”
的确,江河一家是正宗的悲惨世界。
他儿子因为抢劫被关进了监狱,女儿遭人强奸离家出走杳无音讯,老婆瘫痪在床。江河通过开出租挣来的钱,全部用来给卧病在床的妻子买药。
后来他经老乡介绍,知道一种临时工作,只需要打三天针,在医院睡几天,做几次抽血检查,就可以拿到几千块钱。
唯一的要求就是身体健康。
当然了,会存在一定风险。
我做药物临床试验这一行,对于其中的风险与收益非常清楚。
全球所有药物在上市使用之前,必须经过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实验室试验,取得基本安全性与有效性数据。然后在健康人或者病人身上,进行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临床试验。这些人的名称叫做受试者。因为在人身上进行,涉及诸多伦理与科学问题,为了保证受试者的健康与权益,国家对临床试验进行极其详细而严格的要求。
一期试验在正常人身上进行,获取药物在人体内代谢的相关数据,风险性较大。二三期在临床上进行,需要病人自愿参与,风险稍微少一些。四期试验的药物,已经是国家批准上市的药了,和药店里卖的药,完全无分别,因此参与四期试验的风险性微乎其微。
最初参与一期试验的受试者,大都是医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对风险和收益比较了解,为医学献身,也能够得到相应的一些健康营养补贴。一生之中,参与一次,基本无大碍。
在试验开始之前,医院会与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其可能受到的获益和风险,并告知受试者,他有权利可以随时随地以任何理由退出而不会收到医生的歧视,继续享受应有的医疗待遇。
受试者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值得全球六十亿人的尊重。
但是很多人难以理解受试者,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些志愿者,这也是一种悲哀。原因是随着临床试验的发展,一种违背药物试验目的的行业应运而生——职业试药人。
一个月打几天针,什么事都不干,就可以拿到一两千甚至更多的钱。
江河从老乡得知这种挣钱的机会,左思右想,下班之后来到家旁边的网吧,上网搜索了很多临床试验的相关信息。他沉浸在思考和便宜香烟的的烟雾里许久,最后怀着极其忐忑的心情来到医院,在知情同意书上签下自己歪歪斜斜的名字,躺在病房里,吞下只在动物身上做过试验的药片。
晚上,他耳中听着病房里其他男女的嬉笑声,一夜没睡。
这样的夜晚,他经历了一个星期。
做完最后一次抽血化验检查,江河哆嗦着从医生手里接过一个装着一叠人民币的褐色信封,然后在一张收条上签字。
他胆战心惊了一个月,十分担心的药物副作用,幸运的是并没有出现。他让然后怕不已,发誓以后再也不去医院挣这种钱,挣一次足够了。
可惜,钱花得快,拉屎容易吃屎难。
几个月后,他再次在知情同意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再后来,他又来。
我看到他手上的针孔,便是从试药打针和留置针抽血化验而来。
是药三分毒,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