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稷山县志(1991-2008) > 第二章 科学技术

第二章 科学技术

作者:《稷山县志》纂委员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第一节科技活动

科技队伍稷山县历年来重视科技工作,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为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宽松环境,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991年,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42人。至2008年,全县有各类技术人员4995人,其中:高级职称95人,中级职称1403人,初级职称3497人。

科技宣传1991年,县委、县政府将科技宣传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将3月、9月两个月确定为“科技宣传月”。宣传月以外请名人、内用能人、资料宣传、电视广播讲话、典型启迪等形式,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科技体制改革和各项重大科技活动的进展情况;宣传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集体和先进经验。1992年-1994年,3月开展棉花种植科技宣传活动,9月开展小麦技术宣传活动。印发《科技信息》专刊48期,提供小麦、棉花玉米及其它方面科技信息1500余条。期间,各乡(镇)分别组织农科宣讲团,召开田间地头讨论会。举办农科知识赛,进行科普宣讲,印刷各种科技材料8万余份,参加讲座8万余人次。城关镇组织排练学科学、用科技文艺节目,深入各村宣传演出,使科技寓教于乐。

1997年,由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组织全县科技干部参加了全国科技成果交流洽谈会。1998年县委、县政府将该年确定为“科技政策法规宣传年”,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权法》等科技法律法规进行广泛的学习和宣传。9月组织召开全县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实施科技兴县。2000年,全县累计印发各种科技宣传资料1万余份,制作宣传版面500块,编制印发《科技简报》120余期,提高全民科技意识。2002年,县委、县政府把每年3月的“科技宣传月”改名为“科技服务月”。“科技服务月”以“讲种讲销讲技术、送钱送物送服务”为主要内容。农业、林业、农科、畜牧、农机、水利等14个县直涉农部门和各乡镇参加。2003年,“非典”危及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当年的“科技活动周”主题便为“依靠科学,抗击非典”,重点宣传防治“非典”的科技知识。200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颁布20周年纪念日和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县科技部门均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把国家的有关专利知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律法规送到企业,为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07年,县科技部门组织农业、林业、畜牧、食用菌等方面的专家,携带科普挂图、科技版面、科技资料,深入农村开展现场科技宣传和技术咨询,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

2008年,组织技术骨干深入到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农村主导产业科技合作社,开展科技宣传和咨询服务,发放科技实用手册1000册,各类科普宣传资料1万份。全县科普宣传普及率达90%以上。配合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到翟店、西社、南阳等乡(镇)、村及丰喜纯碱、合盛工贸、鸿昌科技、丰海纳米、华宇镁业等企业,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知识。

科技培训1991年,县科技部门组织各乡镇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农科技术培训。翟店镇组织田间地头农科培训咨询会;太阳乡举办“三·八”农科知识竞赛;城关镇组织棉花技术培训暨第二届“星火杯”农科知识大奖赛。全县共组织培训200余场次,参训人数达5万人次。1992年,举办各种形式培训班120余场次,参训人员达10万人以上。1993年-1994年,聘请山西农大、省棉科所、果树所17名专家、教授,讲授农民实用技术课程,促使蔡村、下费、下迪3个点蔬菜种植节能温室增至37座。同时在西位、西里、东蒲3个村分别举办3期果树管理技术培训班,培训223人。1995年,在西位、蔡村、西里、太宁、东蒲等村,举办果树冬剪和夏剪培训班8期,每期1周时间,并分批、次到果园进行冬、夏剪实习。在城关镇和太阳乡进行2期枣树病虫害防治技术短训。全年培训人数达2000人次。

1996年4月,“稷山县枣树技术队伍组建暨枣树管理技术培训大会”召开,由县科委牵头,建立了由120名农民技术骨干组成的专业技术队伍,请农科院和枣研所专家传授枣树科学管理技术,并先后两次邀请国家林科院教授到均和、阳平、陶梁、姚村等红枣生产重点村具体指导。全年培训10多场次,印发各种技术资料2万余份,受培训人数达5000人次以上。1997年,按照“切合实际、形式多样、先进实用、讲究实效”的原则,在全县进行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煤焦业、冶炼业、旱作农业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通过广播、电视、农民技术夜校、职工活动室等阵地,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指导、课堂讲授与实地操作、全面系统培训与单项短期培训、走出去与请进来等方式,全年举办各类科技当家人培训班18期,培训人员1万余人次。1998年,在城关、翟店两个大镇建起两个高标准培训基地,设有场地和培训示范基地,制定培训计划及目标,在镇办电视台开辟农科专栏,定期向农民播放农业科技知识,常年坚持小麦、蔬菜、苹果、养殖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全年完成培训人数达8万人次。2000年,县科技与农业部门联合在县电视台开辟农业科技专栏,定期向农民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在山西农大稷山农科教示范基地,组织群众和科技示范户参加科技培训,主会场达600余人,3个分会场达1500余人;举办了太原理工大学与稷山产、学、研合作培训会,组织企业的厂长、经理、生产骨干800余人参加培训。

2001年春,县科技部门邀请农大教授在西位村进行苹果花期冻害防治技术培训,参加培训果农500人,使当年苹果花期冻灾减到最低限度;请山西农大教授王跃进、杜俊杰在化峪镇巾士达科技示范园实地培训指导,解决葡萄栽植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组织胃乐食品、丰海纳米、华丽服饰等民营企业参加全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举办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培训会。2002年,组织各类大型科技培训会20余场,培训人数达1万人。组织小型技术座谈会、培训会300余场,参加培训达10万人次。发放各类科技资料10万余份,科技书籍3000余册。2005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印发资料3万余份,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50余次,培训星火计划带头人、农民经纪人、致富带头人、乡土科技人才1280人。2006年,以燎原新技术培训学校为阵地,推广农业实用技术200余项,培训300余人次。组织农业、林业等方面科技人员开展红枣、葡萄培训23次,受训1万人次。

2007年,县科技部门在全县3家高新技术企业举办《科技政策与自主创新》专题报告会。组织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培训活动,印发培训资料5000余份,制作科技版面8块。

2008年,组织10名农业、林业、畜牧方面专家,在农村共培训60余场次,接待群众技术咨询3000余人次。并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帮助农民解决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疑难问题。

科技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推广20世纪90年代,稷山县推广农业科技成果30余项:

作物良种小麦:晋麦33、晋麦47、鲁麦14;抗虫棉新品种:抗6、抗7、中棉12、晋棉12;玉米:燕单14、掖单13、西农单交一号;苹果:优系富士、新世界、2001华冠、嘎啦。

栽培技术以旱地小麦、玉米、地膜覆盖为主要内容的旱作农业栽培技术;以枣粮间作、棉麦一体作为主要模式的高产、高效立体种植技术;以果实套袋、铺设反光膜、人工授粉、喷增长素、着色素、助长剂、摘叶转果、生物药剂防治病虫害为主要内容的苹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苹果老园改造技术;果品贮藏、县科技部门技术人员在果园实地指导果农为果树疏花加工技术等。

肥料、农药肥料:腐殖酸复合肥、多元生物有机复合肥、氨基酸复合肥、稀土复合肥、肥料棒等。20世纪90年代,上述肥料的应用率已占化肥使用量的50%以上。农药:高效、低毒、广普的新型农药制剂和生物药剂。如:生物复合病毒杀虫剂“威敌V-BT”、“BT生物制剂”、“灭幻尿”、“灭多威”、“72%克抗灵”、保护性杀菌剂“绿得宝”等。施肥技术:测土平衡施肥技术、秸秆还田技术、保护地蔬菜二氧化碳施肥技术等。

林业黄土高原抗旱造林技术,以枣粮间作为主体的农田防护体系,酸枣改接大枣技术,绿化荒沟。

畜牧养殖业北方冬季塑料暖棚饲养畜禽配套技术,氨化秸秆及秸秆发酵活干菌微贮饲料技术,肉羊生产配套技术,三元杂交商品瘦肉型猪配套技术,集约式养鸡生产配套工程技术等。

农业机械化机械化深施肥技术,小麦精少量播种技术和秸秆还田技术。

水利喷灌技术,塑料管渗灌技术和燕山滴管技术。

其它方面蔬菜种植:“日光温室栽培技术”,“大棚内营养液膜栽培技术”,“气肥增施技术”;种子加工处理:“无公害药、肥、激素复合包衣技术”;中低产田改造:各种土植改良技术;名优特产品生产:优质板枣栽培技术,红提葡萄优质栽培技术。

2000年-2008年主要推广农作物新品种60个,农业先进适用技术35项:

粮食生产优良品种,小麦:河东006、济麦15、邯6127、洛旱2号、石家庄8号;玉米:农大108号,郑单958.实用技术: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技术、平衡施肥技术。

棉花生产优良品种:鲁花11、鲁花13.实用技术:早密矮栽培技术、地膜覆盖技术。

水果生产优良品种,苹果:短枝红富士、早红大嘎啦、中秋王、新红星;桃:白雪红桃、秦王桃、中华沙红;梨:黄金梨、黄冠梨、中华玉梨。实用技术:主干开心型与高光效树型改造、人工(壁蜂)授粉、疏花疏果、果实套纸袋、摘叶摘果、铺反光膜、果园种草、分批采收、无公害生产技术。

林业生产优良品种,枣:以稷山板枣为主,辅之早脆王、七月鲜、冬枣王;柿:阳丰五代甜柿。实用技术:矮密早丰优模式栽培技术、GM微生物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

蔬菜生产优良品种,黄瓜:津优30、津优3号;西红柿:金棚1号、保冠;西葫芦:法国冬玉;辣椒:良椒2313、尖椒。实用技术:双膜覆盖、CO2气肥施用技术、反光膜应用、无公害生产。

食用菌和葡萄生产优良品种,菇:小平菇、杏鲍菇;葡萄:红提、巨峰、维多利亚、兴华。实用技术:单杆双臂“V”字形栽培技术。

畜牧业生产优良品种,羊:无角道赛特、萨福克、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猪:杜洛克、长白、大白、皮杜、太杜、三元母猪;鸡:三黄肉鸡、海兰褐蛋鸡、海兰白、乌鸡;牛:黑白花奶牛、西门达尔、夏克来、鲁西黄牛。实用技术:三元杂交技术、饲草生化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农机作业机械化保护耕地技术、精量播种技术、化肥深施技术。

工业科技成果推广20世纪90年代后,县科技部门围绕镁铁冶炼、焦化建材、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造纸包装五大支柱产业,以2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为基地,重点推广新工艺、新设备以及节能降耗,自动化监控,“三废”处理等先进技术。

机械工业以农机修造厂为重点,推广农机具技术更新和改造。以煤矿电机厂为主研发矿井局部通风机等系列产品。

冶炼工业以华宇镁业为主重点推广节能环保型皮江法炼镁及镁合金冶炼技术。在6家焦化企业中推进脱硫、废气治理、提取粗笨,提高其附加值。

化学工业以丰喜化工为龙头,重点推广A301型低压氨合成催化剂技术、NHD法脱硫脱碳精华技术及HS法脱除硫化物及二氧化碳新技术。以永东化工为重点在煤焦油中提取炭黑技术。

纺织工业在华南纺织公司推广应用“老型梳棉机综合改造技术”及“无梭纺织新技术”。

造纸工业推广合盛工贸和鸿昌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造纸黑液中制造有机肥料新技术。

农副产品加工业以胃乐食品和蜜林枣业为重点,推广蜜枣低糖生产技术。

新能源科技成果推广进入21世纪后,重点推广了沼气和天然气使用新技术。

沼气2004年稷山县被确定为山西省沼气建设项目县。当年在蔡村乡建成沼气池30个并通过验收。2005年后,采取“五包责任制”即包村、包户、包工程、包质量、包进度的办法,进村入户进行沼气池建设,到2008年共完成沼气工程1.06万户,年增产节支1500万元以上。

天然气2007年,县天丰达燃气有限公司投资1900万元,建成调压门站1座,铺设中压管网16公里,安装居民入户管道850户。2008年,投资9000万元铺设了稷山调压总站至西社工业园区7公里的高压管线,山西永东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使用上天然气。完成了稷山到万荣工业园区43.5公里的高压管线铺设。并完成了稷山城区38公里中压管线铺设,辐射到稷峰街、育英街、步行街、城南街、建设路、稷王路、振兴路、劳动路、稷圣路、大佛路等主要街道,使县城三纵六横城市管网布局基本形成,1000余户居民用上天然气。

科技成果(科研项目)科研计划1991年-2008年,全县共组织实施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重点项目有:

科技星火计划1991年县化肥厂承担“新型合成燃料”、“冷激式氨合成燃料”项目,上级拨款9万元。县福利化工厂承担“聚丙烯薄膜粘合剂”项目,上级拨款11.2万元。1992年,汾水建材厂承担“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项目,投资81万元,其中拨款16万元。县化肥厂承担“小氨肥两水闭路循环”项目。1994年县化肥厂承担“新型合成燃料万吨生产规模”项目,县缸套厂承担“灰铸铁激光处理气缸套”项目,两项投资719万元,其中:自筹资金20万元,拨款19万元,贷款680万元,完成后,年增产值1544万元,新增利税451万元。1995年-1996年,县众发金属镁有限公司承担“金属镁生产线”项目,投资380万元。县纺织厂利用玉米秆制作人造纤维浆,总投资370万元。稷王制药厂“圣济茶治疗Ⅱ期糖尿病临床研究与开发”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县制氧厂“硫酸亚铁净水剂生产”项目,总投资500万元。县化肥厂“多功能植物抗旱生长营养剂FA-旱地龙及腐殖酸复合肥生产线”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康益生物技术研究所“高科技兽药激蛋散的开发”项目,总投资400万元。汾水建材厂“PFS聚合硫酸铁净水剂”项目,投资500万元。2001年,县科技局“板枣成龄树复壮技术”、胃乐食品“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生产红枣系列产品”、职业中学“废膜回收利用技术开发”、巾士达示范园“温室弥雾扦插生产钙果苗技术”等项目,共投资1200万元。2005年晋南基建物资有限公司“铵镁复盐制浆及黑液生产保土剂”项目,投资500万元。2006年,稷山县“钙果苗木基地建设”和“稷山板枣丰产技术承包”入选“山西省星火计划和农村技术承包20周年成就展”。共争取回资金550万元。2007年-2008年,华宇镁业的“皮江法炼镁与镁合金冶炼技术”项目,省科技厅无偿拨开发资金40万元。合盛工贸公司“一两相厌氧反应器在造纸废水利用综合技术”项目,省科技厅无偿资助30万元。

科技攻关计划1991年,山西(稷山)煤矿电机厂承担BKJ66—INO。45矿井局部通风机,YBT160M—2配套电机科技攻关项目,上级拨款7万元。1992年承担YDWB1.5—6隔爆型外转子电动机项目,上级拨款3万元。县水泵厂承担“异叶式污泥泵”项目,上级拨款1万元。缸套厂承担“大排距双层送风冲天炉及微机控制技术”项目,投资50万元。项目完成后,年增产值50万元,增利税23万元。化肥厂承担“稀氨水全回收新工艺”项目,投资25万元。1994年,县国营果树场王玉坤承担“小型节能密果库”项目,并经过省有关专家鉴定。1998年,县人参果协会承担“珍稀果品人参果引进及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蔡村粮站承担“磷化铝粮虫净颗粒技术开发”项目,两项目共投资200余万元。2000年,华丽服装厂承担“电磁辐射防护面料及服装新产品开发”项目,投资500万元。胃乐食品厂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红枣中的活性物质,投资300万元。2001年,县科技局承担“葡萄优质示范园建设”项目,绿之源兔业承担“兔业产业化技术推广”项目,太阳乡承担“优质猪繁育”项目,总投资600万元。2004年-2005年,“稷山板枣丰产丰收技术承包、稷山红提葡萄栽培技术承包”项目,通过省专家组验收。涉及全县5个乡镇170余户农民,新增产值6000万元,新增利税500万元。2007年-2008年,康益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畜禽饲料含酶添加剂应用推广”项目。合盛工贸公司的“废水综合利用”项目,得到省科技厅成果推广资金10万元,得到省科技基金公司100万元的资助。

火炬计划科洁塑料有限公司承担“废膜一次熔融成膜技术”项目。丰海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纳米氧化镁生产技术”共投资1000余万元。山西合盛工贸有限公司承担“造纸废液中提取纳木糖粉”项目,投入资金200万元。华宇镁业承担“回转窑炉料竖式预热器、还原炉双炉膛交叉燃烧装置和精炼溶解技术”项目,年可增产值5000万元,增利税1000万元。

获奖科技项目1991年后,全县有60余项科研成果通过省有关专家鉴定获得奖励。至2008年,全县专利数达35件,每10万人拥有10件。全县有民营科技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民办科研单位16家,优势企业拥有独立研发机构的10家。科技人力资源达万人,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超千人。农村主导产业科技合作社已发展到10家。主要获奖项目有:

国家级1993年,农机系统研制机械翻斗犁通过有关专家鉴定,获国家农机新产品开发银奖。1996年,中亨特种玉米研究所研制的糯香玉米,获国家级粮作物开发优秀奖。2000年,县人民医院赵改俊研制的“一次性灌肠器”、“一次性配液器”,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鉴定,获专利。2001年,县人民医院宁昌国研制的“痘痘面膜巾”,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鉴定,获专利。2008年,稷山华宇镁业公司被国家科技部授予“运城国家级镁及镁合金产业基地”。

省级1994年,果树场王玉坤的“地下式小型节能密果库技术研究”、县医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化肥厂的“新型合成燃料”,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1995年,翟店医院许万山研制的“新型治耳散和洗耳液”,县人民医院任德旺的“丹参谷氨酸钾滋阴复元汤治疗低钾软病临床研究”,畜牧局宁炳渭研发的“激蛋散”、“克苏宁”、“抗枯散”,骨髓医院的“中医药治疗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研究”,均通过省科委有关专家鉴定并获奖。1998年,稷王制药厂的“圣济茶II期工程开发”、化肥厂的“FA腐殖酸技术开发”、县科委的“稷山板枣品种选育和成龄树更新复壮”,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3年,华丽服装有限公司研发的“高支高密不锈钢超纤维”,2004年,县人民医院任德旺等15人对“紫癜饮”为主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研究,均通过省有关专家鉴定。2005年后,由县科技局组织实施的“稷山板枣综合管理技术推广”项目,获山西省科技承包一等奖,组织实施的“无公害红提葡萄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获山西省技术承包二等奖,组织实施的“稷山板枣标准化优质生产技术推广项目”,获山西省科技厅表彰。全县年增加收入21亿元,农民人均增收600元。2008年,人民医院任德旺研制的“川芎头痛丸、参蛭心脑痛、姜术胃康刃”三种中成药,人民医院王吉宏等13人研制的“双侧肱动脉及双侧腘动脉血压同步测量方法”,通过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