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稷山县志(1991-2008) > 第二章 葡萄

第二章 葡萄

作者:《稷山县志》纂委员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第一节品种特点

品种稷山葡萄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引进的,主要分布在稷峰镇荆平村一带。品种主要有五类,其中极早熟葡萄有农科1、2、3号、6-12,628,大粒6月紫等;早熟葡萄欧亚种有四倍玫香、维多利亚、京秀、巨星、黑香蕉、京玉等;欧美种有黑蜜、京亚、紫珍香等;中熟葡萄品种有巨峰、巨玫瑰、玫瑰香、黑玫瑰等;晚熟葡萄品种有红提、黑提、美人指、黄金指、黑玫瑰等;无核葡萄品种有皇家秋天、青提、克里森、金星等。2000年全县普遍发展时,主要以红提、黑提、青提为主。

特点县境内所产的红提葡萄个形大、肉汁多、味甜润,含糖量高达20%,所含白藜芦箬具有抗癌效果,居百果之首,比原产地美国质量还要好。而且具有保鲜时间长、耐贮存、易运输的特点。2000年-2002年,红提葡萄连续荣获山西省水果展销会金奖。至2008年,连续9年荣获运城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展销会优质水果奖。

第二节面积分布1991年,全县有葡萄面积14.73公顷。20世纪90年代中期,城关镇荆平村夏满仓首开栽植葡萄先河,在其示范作用下,全村掀起栽植葡萄的热潮,一次从山东潍坊调回42万苗木,栽植93.33公顷。荆平村被人们誉为河东葡萄第一村,全村仅此一项人均收入3000元。夏满仓被人们誉为河东葡萄大王,仅葡萄一项年收入近5万元。2001年后,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两红”战略,葡萄栽植面积和产量都在稳步提高。2003年底,全县葡萄面积达到1333公顷。百亩以上示范园10个,其中有县常委百信葡萄示范园、县丰登示范园、巾士达示范园、新立示范园、黄守荣示范园、青胜示范园、胜泉示范园、新水示范园、飞机场示范园等。种植面积最大的是荆平村246.67公顷,千亩以上的有范家庄、苑曲、北辛庄、吴壁、东蒲等10个村。2008年,全县葡萄面积达2080公顷,主要分布在荆平、苑曲、吴城、范家庄、张家庄、三界庄、秦家庄、北辛庄、薛庄、吴壁、东蒲、东柏、西埝、五里井、南位、吴嘱等村。葡萄总产量达4.58万吨,年收入1.3亿元。稷山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之一。

第三节栽培管理栽植县境内葡萄栽植分春栽和秋栽两种,以春栽为主。春栽在上年入土前将当年新枝剪裁成30厘米左右的段,要保留三个节芽,一节入土,两节外露。秋栽的办法与此相同,只是头年不结果。葡萄株距0.5米-0.7米,行距1米-1.5米,亩栽600株左右。葡萄栽植要求土地平整,水肥适当,阳光充足,苗木健壮。

管理葡萄管理主要有浇水、施肥、喷药、剪枝、套袋几个环节。浇水一般需要3次-4次,幼苗出土后浇水为上架水,花落长粒时浇水为膨果水,摘果后浇水为补充水分,入冬前浇水为防治葡萄苗冻伤。施肥一般需要2次-3次,在施足底肥的情况下,清明节前10天施肥为催芽肥,快结果时施肥为膨果肥,膨果肥视葡萄的长势而定次数。下果后施肥,利于葡萄苗过冬。喷药一般每10天左右一次,花前花后各喷一次,主要防治黑豆病,在葡萄成熟过程中喷药主要防治炭疽病和白腐病。7月后主要防治霉病,冬剪埋土前用石硫合剂再喷一次进行杀菌。剪枝分春剪和秋剪,合理剪枝能平衡树势,负载合理,控产提质。葡萄套袋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第四节经济效益产量全县葡萄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总产量逐年增长。1991年为63吨,1992年增至189.7吨,1993年-1999年每年保持在400吨左右,2000年增至1680吨。2005年后每年基本保持在2万吨以上,2008年,全县总产量4.58万吨,其中,稷峰镇3.38万吨、西社镇8000吨、清河镇1912吨。

销售县境葡萄受市场供求变化略有影响,因品种不同价格稍有差距。红提价格最高,一般每公斤6元左右。其它如维多利亚、京亚、兴华、巨峰、无核白鸡心一般在5元左右。为扩大销售,增加农民收入,2002年,中共稷山县委、县政府在承办“两红”展销会的基础上,2003年,在“两红”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挂牌成立了175人的农民经纪人协会。同时在“两红”市场召开了277人参加的稷山葡萄产销试营动员会。所产葡萄除少量内销外,大部分销往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省、自治区大中城市,并出口越南、新加坡等国家,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第九卷水利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