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家父刘宏,我躺平了 > 第312章 财政亏空

第312章 财政亏空

作者:丹千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十天左右的时间让刘辩重新执掌朝政,将政务从何太后手里接了过来,这个过程水到渠成,一点波澜都没有兴起。

刘辩的长女也完成了宗正署入册,刘畅的名字正式加入到宗籍,宫人蔡琰因生育皇长女刘畅从宫人晋升至美人,来到了妃嫔位阶的第三等。

“臣妾领旨。”蔡琰朝着南面的嘉德殿方向行礼,随后接下圣旨。

所有人看向蔡琰的眼神中带了几分炽热,宫里就是大汉最大的名利场,最不缺的就是捧高踩低,眼下蔡晋升成了美人,已经成了宫里位阶最高的妃嫔,也是宫里距离皇后之位最近的妃嫔,眼下这个时候不烧烧蔡美人的热

灶,将来等蔡美人成为蔡皇后的时候,再想烧热灶可就迟了。

蔡琰其实不傻的,即便这后宫之中的关系还算单纯,但是在这种环境影响下,蔡琰心里也有几分计量,今日自己飞黄腾达这些人簇拥上来,明日等自己落魄之时这些人便会最先踩上一脚来保证脱离。

给这些报喜的人发完赏赐,这些人也就慢慢散去,蔡琰如今也还算一个小富婆,无论是刘辩还是何皇后都给了蔡琰一定的财富,宫里可能没有花钱的地方,但是手里有钱心里才能不慌,蔡美人也就稀里糊涂的变成了富婆。

“美人………………”宫女们改口很快,叽叽喳喳的恭贺起蔡琰。她们被何皇后派往蔡琰身边,接下来不出什么大意外的话,在他们出宫之前她们都会跟着蔡琰,蔡琰不出问题他们才能过好日子,蔡琰要是倒霉了,他们这些人可也脱不

了关系,甚至连回踩的机会都没有,大家都知道你就是蔡美人的人。

蔡琰的心情也还算不错,虽说她并不是很在意这些东西,但是能够晋升总是好事。

蔡琰的心情是不错,刘辩的心情可就不怎么好。

他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当想法真正落实到纸面上时,就得需要钱粮开路,他在小会议上布置的那些事情只是一个初步决策,大家对需要的钱粮数目也就有个大概估计,具体的情况还是要下面的官吏们加班加点的算出一个数

字,现在这个数字就上报给了刘辩,今年的财政预算总额达到了七十五亿钱。

今年的赋税已经结算的差不多,朝廷今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了七十八亿钱,算税五十二亿钱,赋税达到二十六亿钱,覆盖今年的财政预算还有盈余。

这个数字在预料之中,但也有点出乎大家的预料,刘辩原本想着七十二三亿钱就差不多,今年的税收应该能够覆盖开支,可能还会剩下一点。但是现在七十五亿钱的预算一出,大家就知道今年难了,今年可能会有财政亏空的

事情发生。

的确,朝廷账面上的收支基本平衡,但是预算是预算,实际花销又是另外一回事,比如说去年朝廷的财政预算是五十六亿钱,但是今年做财政总结的时候,朝廷的实际开支达到了五十九亿钱,刘辩之前想要国库增添对立法改

革的支出都被驳回,那多出来的三亿钱是什么情况可想而知,超支的钱粮主要是为了赈灾,大汉不可能每一片土地都风调雨顺、平安顺遂,当出现预料之外的天灾,朝廷就得实打实掏钱赈灾、尽量减少天灾之后的人祸。

今年也是一样,账面上收支平衡还有盈余,但是等明年七八月再进行财政审议,肯定也得超支,实际上的收入也就覆盖不了实际支出,也就是说朝廷陷入了财政亏空的局面。

财政亏空对于任何政权来说都是大事情,寅吃卯粮这种事情吃到最后就是难以为继,最后宣告财政破产,或者持续给百姓加税,造成更多的自耕农破产,进一步减少税源。

刘辩这两年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给百姓减负,涵养税源,朝廷的赋税连续两年增长便是明证,可能增加的赋税不多,但是在年年免税的情况下还能保持增长,这也意味着天下的局势在逐渐稳定下来。三年时间已经让局势稳定下

来,但是三年时间还不够让百姓从过去的泥沼中走出来,能够提供的税赋就那么多,一年二十多亿的财政亏空不可能一下子就补上。

是的,明面上今年的财政亏空可能就两三亿,但是实际上朝廷的财政亏空达到了二十多亿,西园军也是一个吞金兽,明年就得让国库出钱供养这支大军,刘辩的内帑再坚持一年就供养不了这么多大军。

“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刘辩看了看几名朝廷重臣,语气平静地说道。

“陛下,今年的春赋不能再免了。”面对财政亏空无非就是开源节流四字,只是开源节流哪有那么容易,税基摆在那里,朝廷能够做的事情不多。开源方面大家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将原本能收取的税赋全部收上来,春赋肯定是不

能继续免除,春赋能为朝廷增加近五亿钱的进项,在眼下已经能够极大缓解朝廷的财政危机。

至于节流,朝廷五十五亿钱的开销已经是这些年朝廷不断节流的成果,想要继续减下去基本不大可能,而今年多出来的二十亿钱开支又是朝廷的重点工程,想要减下去也得看陛下同不同意。

当然了,如果实在不行,朝廷也能将这些工程全部下马,那朝廷的财政危机也就基本能够得到解决,毕竟朝廷如今一年的收入已经达到七十亿钱,在此之前大家对朝廷的财政情况都很是乐观。

“春赋......还有别的办法吗?”刘辩沉吟几息,随后略过这个话题,他还是想尽量减免税收,百姓眼下才刚刚摆脱泥沼,能够减轻一点负担是一点。

还是有开源的办法,献费也是能够收取的税,刘辩已经将其免除,大家这个时候也就想着重新将这笔钱收取上来,也能增加两亿钱左右的进项。

至于节流,也是有办法的,关东水利修缮、建设就吃掉七亿钱的预算,这笔钱也可以适当的减少一点,没必要一年就有这么大的支出,一年有个三亿钱就差不多,又能减少四亿钱的支出,再减少一点平准粮仓的的花销,减少

一点历法改革的花销,财政亏空也就基本能够弥补。

朝廷有办法解决目前的麻烦,许多事情根本不是什么麻烦事,短短三年时间就能让局势发生如此变化,这也是群臣对刘辩愈发信服的原因,也是刘辩能够一次又一次动用天子威望强行通过决议的原因,大家清楚刘辩带来的变

化。

只是耐不住陛下花钱也大手大脚,按理来说今年六十亿钱的开支就已经足够,朝廷也做好了接手西园军的准备,但是陛下硬生生将预算干到了七十五亿,平白无故造成这么大的亏空,大家也都有些无奈。

“陛下,今年新增的开支都不是一次性支出,要想这些支出起到作用,朝廷最起码也得按照这个支出投入三年,三年就是六十亿钱,就是接近一年的赋税。眼下朝廷也无力维持这样的开支,事情还是要一件一件办,没必要同

时上马这么多大工程,比如说像平准粮仓就可以等几年,等关东水利修缮的差不多,朝廷再开始建设平准粮仓,这样事情也成了,朝廷也不会出现多少亏空。”卢植拱手劝说道。

刘辩对此不置可否,这些工程都是朝廷眼下紧缺的工程,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遇到灾荒时的问题,取消是不可能取消的,不然等灾荒来临,百姓又要揭竿而起,刘辩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

“除去今年的预算,国库里还剩多少钱?”刘辩问向大司农樊陵。

“陛下,今年赋税七十五亿钱,国库盈余五十三亿钱,除去今年的预算,国库还剩下五十三亿钱。”樊陵立即起身答道。

“国库有钱维持这样的开销三年时间。”刘辩敲了敲案面,思考几息后对着群臣说道。

“百姓的负担减轻了,朝廷的税赋才能正常收取,眼下这些工程的确需要大量的钱粮,但是之后朝廷也能获取巨大的收益,这些支出都是必须的,不能半途而废。”

“至于春赋,明年的春赋还是继续取消,等明年确定财政预算的时候,再看情况决定是否取消后年的春赋。至于献费,朝廷既然已经废除,就没有必要重新收取此税。西园军那边也不用太过忧虑,朕之后也不可能撒手不管,

内帑那边也可以负担一部分,国库的压力并没有那么大。”少府今年的收入再次回到十亿级别,永安宫那边的收益也达到了六亿钱,这也是刘辩能够有信心干事情的原因。

少府那边的收入暂且不论,永安宫六亿钱的收入可是刘辩实打实能动用的钱,六亿钱在国库这边都算得上很大的一笔钱,更别说刘辩可以随意动用这笔钱粮。

当然了,今年主要还是填补供养西园军的花销,但是明年西园军由国库进行供养,刘辩的内帑就能多出来几亿可以随意动用的钱财,可以做一些朝廷预算之外的事情。

“这几年天下也没有大的灾情,但是这种局面也不可能维持,之后肯定会有自然灾害发生,朝廷不可能等灾害发生了再去解决问题,到时候朝廷的支出也就不是如今这点钱能够覆盖的,眼下朝廷的各项举措能够极大的缓解自

然灾害带来的风险,这笔钱花的很值,也必须得花。”刘辩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大工程必须得上马,他不会抱着国库的钱财不撒手,朝廷收取赋税就是为了花钱。

刘辩的态度没有出乎大家预料,陛下总是这样固执己见,一旦陛下决定的事情,大家肯定是不能拉回来的,他们能够做的就是让陛下明白这样做的代价有多大,然后陛下不顾这些代价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大家也不知道这样对不对,毕竟他们也是真心劝谏,想要让陛下做一个明君,但是很多时候都证明陛下是对的,他们的反对之后再去看就会显得有些愚蠢。

但是没办法,陛下要做的事情他们是真的不想这样干,没有人想要主动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朝廷的官吏也是一样,能够做好目前的事情就已经足够,大家谁也不想平白无故给自己增加麻烦。

陛下做的就是主动给大家增加麻烦,做成以后的确会有很多收益,但是人性使然,大家还是想尽量维持现在的生活。

至于高瞻远瞩,看到未来遇到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刘宏在世的时候,大家的确会有这样的想法,想办法劝谏刘宏要看到未来的问题,不然这样下去,大汉是真的要亡!

但是等刘辩即位以后,大家这才意识到真正的高瞻远瞩是什么样子,陛下的视角显然已经放到了整个天下,过去大家觉得会让大汉灭亡的各种因素都被陛下一一修理,朝廷还是那个朝廷,但是陛下就是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之

前的大麻烦,并且带着他们走向了新的未来。

陛下每做一步,都会往前看十步,谁能想到只是调整几个刺史职位,朝廷就会遇到叛乱并且解决叛乱,所有人的反应都在陛下预料之中,这一点他们只有在事后才发现,哦,原来陛下这个时候就有这个想法。

他们跟不上刘辩的想法,只能按照刘辩的指示去做这些事情,很多事情都不是过去的他们能够想象,朝廷的财政危机已经得到解决,但是陛下现在又造就了新的财政危机,他们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只能选择与陛下持有相反

的意见。

“臣等遵旨。”没办法,陛下已经决定的事情,大家无力反对,这个时候只能是陛下决定,他们只能按照陛下的指示去做。

“经典修订的事情已经基本结束,之后朝廷就要开始以新修经典作为唯一解释进行推广,各位身为朝廷重臣,之后也要按批进行进修,学习如今新的经典注释......”刘辩随后说道,所有人都得给他学习,不管是三公还是太学学

子,思想上必须得跟着刘辩整齐划一,刘辩不想再遇见谶讳言玩到他头上的事情。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