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朝会之上,议郎刘洪起身陈奏,请求天子允许历法改革。
太史令并没有参与朝会的资格,不过由于朝会议程中有这一项,太史令也列席参加朝会,毕竟历法改革肯定要太史令发言陈奏,让专业人士讲清楚这里面的问题,只有跟大家都讲清楚这件事,群臣才能对此事进行议论,才能
决定此事是否要通过。
历法需要改革吗?
肯定是需要的,无论是指导农业生产还是预测天文现象,历法在这其中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的,日食、月食这种现象是能算出来的,历法的本职作用就是如此,不然一旦出现异象,那就会让天下哗然,朝廷肯定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按照算出来的时间出现的天文异象并不会掀起舆论,毕竟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
会出现这个异象,你还要胡言乱语那就是在找死,朝廷的铁拳砸的就是这种装神弄鬼的人。
至于刘宏秉政天文异象会引起舆论,就是因为历法不准,本来应该出现天文异象的时间没有出现,不该出现天文异象的时间出现了,自然会让人心惶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历法不准!
即便修订历法的时候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给了调整的余地,但是历法精度就摆在那里,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这种误差已经变得非常大,不是太史令依靠数学工具就能调整回来的。
太史令本人对历法改革肯定是赞同的,无法准确预测天文异象不是他的罪责,但是太史令的责任肯定是少不了的,不说别的,光是天子的怒火就不是太史令能够承受的。
眼下有更合适的历法出现,太史令自然是愿意更换历法,最多就是重新计算一些数据,对于太史令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太史令也说明了乾象历现在存在的问题,表明灵台得申请预算去各地观测数据,才能将乾象历最终确定下来。
改革历法大部分人都同意,但是凭什么给灵台那么多预算!
一千万钱!
各部门一年的预算才多少,灵台就那么几个人凭什么随便开口就要一千万?二十七个观测点太多了,十个甚至九个观测点就已经足够,少招几个人,灵台本部也没必要那么多人,一二百万钱太常署就能拿出来,没必要再额外
增加今年的财政花销,预算已经定下来,随便超支肯定不允许。
刘弘没有为本部门的事情发表看法,他对此事没有任何想法,陛下想做那就做呗,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太史令一个掌管灵台的六百石小官没资格参与到这种级别的议论,他只有介绍情况的时候才能陈奏,想要据理力争出来一
千万的预算,群臣的吐沫星子能把他淹死。
议郎刘洪站出来舌战群儒,这二十七个观测点是必须的,观测数据的范围越广,数据越详细,乾象历的精度越高,出现错误的机会才会更小,乾象历是他的心血,他自然想让乾象历变得更加完美。
议郎虽然是六百石,但是属于高级官员储备,有资格在朝会上发言。
“尔等不欲改革历法意欲何为?想要借助天象抨击朝政?”刘洪的确是第一次参加朝会,但是根本露怯,非常熟练的开始扣帽子。
“我等自然是没有这个想法,但是二十七个观测点完全没有必要,去岁八月的时候已经对本年度的财政预算做出决议,现在随随便便就增加一千万钱,那财政决议岂不是就成了厕纸?”反对者也没有被帽子吓到,历法改革我们
可以不反对,但是不可能出这么多钱。
很显然,天子专门诏刘洪回来就是要进行历法改革,反对历法改革那就是反对天子,大家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反对天子,但是想要阻拦这件事还有别的办法,最简单也是最有用的办法就是卡住预算,没有钱还想做事?
乾象历的缺点大家也都清楚,只要不让乾象历完成数据积累,在与四分历进行对决的时候那就不可能完全胜过四分历,那样这历法改革也就推行不下去。朝廷花费绝大的人力物力去推广一个新的历法,新历法肯定是要全面胜
过旧历法,没有达到这个要求那就一边凉快去,继续完善新历法直到能够碾压旧历法。
“司农卿以为如何?”刘辩终于开口,现在额外开销肯定得大司农同意,大司农不同意,他这个天子也没办法增加开销。
“臣以为可先行由太常署负责部分开销,在几个主要地点增加观测点,待今年财政预算确定时再对此事进行讨论,之后再根据预算去增加观测点。”新任大司农樊站起来,说出了一个两不得罪的方案。
各部门都是有一部分流动预算,本部门遇到事情都得从这里面拿钱,比如说主官突然上离世,本部门肯定要负责一部分葬礼开支,就得从这里面拿钱。
樊陵也不想增加财政预算,大司农要是放任这种现象发生,那大家都能拿出方案要增加开支,定下来的预算也就成了一张废纸,大司农能做的就是死死守住口子,就算是天子的意志也不能从他这里拿到钱。
即便同僚们对他之前就有意见,现在还死死守着钱袋子更是会让人厌恶,守得住钱袋子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大司农,陛下可能暂时也会有意见,但是之后会更加看重。毕竟连钱袋子都守不住的大司农,要之何用?说不定过两年
国库就会空空如也,到时候大家都没钱花,朝廷也就维持不下去。
刘辩也沉默了,他将樊换到大司农的位置上就是想着樊陵能松口,有些临时预算也能更容易通过。周忠那个老头虽然也很好,但是就是不给他开口子,有时候也把刘辩气的半死。
结果樊也很有原则?
“历法改革刻不容缓!”刘辩眼睛看着樊陵肃声说道,开始给樊陵施加压力。
樊陵没有回话,依旧保持着恭敬的样子,仿佛没有听懂刘辩的意思。
他一个大司农是真的不懂天文历法,也不会对此事发表意见,陛下想要改革历法他也不会反对,但是陛下想要临时加钱?
那没门!
刘辩将目光看向三公的位置,想要用三公压一下群臣的意见,让这件事能够通过。
刘焉面无表情很显然对此事并不关心,想要让他开口也不可能。
萧瑗面带微笑,但是从之前商议历法改革的过程中,刘辩也清楚萧瑗不会同意历法改革,让人家开口绝对是连增加观测点都不行,就继续用四分历,四分历又不是不能用。
至于卢植?
算了!
刘辩从卢植蠢蠢欲动的身体就知道,卢植开口就是劝谏陛下不能铺张浪费,有些不花的钱就不要花,比如说现在突破财政预算的事情绝对不能做。
刘辩收回目光,没有对此事继续发表意见,他对此事也不是很急迫,没必要用天子威望强行压制群臣的意见通过此事。
最后还是太常署承担下一切,二十七个观测点被砍到七个,这部分开销也是由太常署负责。
刘弘很不情愿地应了下来,陛下想要做事却要让他掏钱,一二百万虽然不是什么大钱,但是也就意味着太常署上下今年的岁禄得减少一点。
“下次换个能松口的大司农!”朝会继续,刘辩还是忍不住想道。没想到樊能这么坚持原则,就是不给他开口子,这让他怎么做事嘛!国库里的钱财还都是他想办法弄来的,结果现在想要花钱却处处碰壁,这合理吗?
过去没钱花也就算了,现在有钱也不能花,并且还不是用于皇帝的私人享受,完全是国事开销都花不了里面的钱,还挽救大汉?拯救个鬼!
朝会结束,在群臣的恭送下,刘辩起身朝着后殿走去。
虽然樊坚持原则绝不超预算,即便是天子施压都没有松口,群臣也没有对樊陵施加好感。樊陵是阉宦的人,即便阉宦已经被陛下压制,大家可没有忘记过去樊陵的站队。若不是现在有天子压着,朝臣绝对能把樊送到诏狱
弄死,让天下人都知道跟随阉宦的后果。
至于现在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随意公然弄死九卿高官,全家有几个脑袋?
天子不怎么杀戮,但是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朝臣里死一半人都是轻的。
樊陵也不在意,与关系不错的贾诩等人打了个招呼,也就离开了嘉德殿。
“贾司隶,陛下请你过去。”侍者从后殿走出来,来到贾诩身边说道。
“还请带路。”贾诩拱手说道。
“请随在下拜见陛下。”侍者也恭敬说道。
“贾卿来了,坐吧。”还没等贾诩行礼拜见,刘辩指了指对面的席位说道。
“谢陛下。”贾诩行礼,随后坐了下来。
“这两日已经开始清查公田侵占,凡事都需要慎重一点......”刘辩没有多少客套,直接开始跟贾诩讨论起清查田亩的事情。
三个月的期限已经结束,至于说有没有人家主动交还侵占的公田?
也是有的,朝廷对此事都已经如此重视,自然会有人主动归还公田,站在朝廷的对立面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但是这样的人很少,大多数被侵占的公田还是维持原来的样子,朝廷有本事就查,查到那他们也会缴纳罚款,查不到那他们就接着白嫖地租。
他们并不相信朝廷有能力查清楚这里面的事情,他们的确缴纳了算税,但是都是定额税,朝廷根本没有能力查清楚他们家的资产,确定不了资产,还想确定他们手里的田地是怎么回事?
定额税确实也没办法,朝廷也不是奔着抄没家产来的,没有人能抵挡得住朝廷的军队,那他们也就得乖乖缴纳税款,大家也不想为了一点钱财弄得举族尽灭,但是朝廷查不清楚那就不是他们的问题。
“多谢陛下告诫,臣也让下面的人小心行事......”贾诩拱手说道,为了田地发生什么事情都不为过,甚至都有可能有人起兵造反,如果随便处置,肯定会闹起风波。
“嗯,还是要多跟下面的人宣讲朝廷的政策,说得多了总会有人听进去......”刘辩点点头,即便主动归还的期限过了,只要有人能够主动归还公田,朝廷也可以接受,并不会处以罚款。
而且朝廷也不是光拿土地,这些田地还是要租给无地可种的流民,让这些人也能种地谋生。朝廷可能不清楚里面的门道,但是百姓肯定知道这些公田究竟是谁在得利。有地方百姓的配合,清查公田一事也能更加容易一点。
刘辩还没有在百姓间建立起崇高的声望,甚至因为徭役,战乱诸多事情,刘辩在百姓中的名声并不怎么好,大部分百姓都觉得他跟先帝没什么两样,胡作非为、纵情享乐,世道还是乱糟糟的。
即便疏通水利设施对百姓也有很大的好处,但是百姓不想出徭役,水利工程的修建也是徭役中劳动强度最大的一种,百姓能够参与其中是因为朝廷命令,并不是觉得这样做对自家能有好处。
刘辩也就只能做决策,至于下面的人能不能将利害给百姓讲清楚就不是他能控制的,吏治腐败,能够将事情保质保量的完成都得求爷爷告奶奶,更别说让人家主动去做不相干的事情。
跟贾诩聊了一会儿事情,午膳已经送到,刘辩也就跟贾诩共进午膳,随后让贾诩离开。
贾诩很忙,刘辩也很忙,刘辩叫他过来也是为了两人一起吃一顿午膳,吃完就该干嘛干嘛,没必要浪费时间。
“下午的安排都是什么?”贾诩走后,刘辩开始询问日程安排。
“未时要诏见河南尹......”负责日程的侍从立即说道,陛下不会有闲暇时间,如果没有奏疏需要处理,那就会诏见臣子,如果不诏见臣子,那就去西园巡视大军,他们这些负责日程的自然得将所有安排全部记在脑子里。
“嗯。”刘辩点点头,开始处理奏疏,到了安排好的时间,自然会有人将该见的人带过来。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