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家父刘宏,我躺平了 > 第285章 利益冲突

第285章 利益冲突

作者:丹千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一天时间肯定定不下军队改革这么大的事情,收集了一下所有将领的意见,刘辩也没有说什么,直接让所有将领回去,他这边之后再想想,将领们也都回去想想,这个军事改革最起码也要对未来影响二十年,他必须得极为慎

重。

“黄卿留一下。”众将起身告退,刘辩又将黄忠留了下来。

“臣等告退。”众将说完也就离开,留下黄忠一人与陛下奏对。

“喝口水吧。”刘辩伸了一个懒腰,略显轻松的对着黄忠说道。

如果是私下里,刘辩也不会维持皇帝的架子,每天板着一张脸自己也很累,私下减免他一般都会显得很是放松,甚至有些懈怠。

身体活动的差不多,刘辩重新坐下拿起水杯喝了一口。

“高顺的那封奏疏你是什么意见?”很显然,黄忠刚才的发言并没有鞭辟入里,刘辩希望听听黄忠真正的意见。

“陛下,权力一旦下放,想要收回可就难了。”黄忠沉默几息,对着刘辩拱手说道。

这样做军队高层的确能获得许多收益,对于军队的后勤、训练乃至战斗力都会有明显的提升,黄忠目前就在负责西园军的一部分日常工作,他自然清楚西园军如今管理的混乱,这样显然是不能良性发展。按照黄忠的想法,之

后待局势平稳一点,就应该开始裁军,裁撤到六万人左右就是最佳的数量,六万人的扁平管理也能不显得那么混乱。

有一部分军队一直在各州驻扎,京师这边有三万多军队确保京师对地方的兵力优势,时常轮换也能确保军队不会依附于某个人,地方出现什么问题,京城也能及时派兵镇压。

这样已经可以,可能天子需要处理的事务会多一点,但是能确保军权一直牢牢握在天子手中,之后的天子也能顺利接手。

“嗯。”刘辩轻轻点了点头,黄忠说的确实是实话,下放权力容易,将军以后常备便是,但是未来再想改革军队那可就不是那么容易,那些将军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他们都不可能轻松放弃手上的权力,一大堆人都围绕在这条

利益链条上,动一个人可能就得对军队上下全部动手。

就如同如今的郡守一样,朝廷下放的权力太多,刘辩想要改变这种权力结构可就是难上加难。更换郡守的确很容易,朝廷一道诏令就能换人,但是改变地方的权力结构那就不是刘辩一道诏令可以做到的,可以预知的是刘辩一

旦启动改革,地方的行政效率就会飞速下降,那改革究竟有什么作用那就得打一个问号。

刘辩如今能对军队随意操弄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军队基本相当于一张白纸,这也是过去没有常备军的好处,刘辩一手搭建了这支军队,军队里所有人的利益都是他带来的,军队自然能够顺从的听他的话。

一旦将权力下放至将军一级,外朝什么样,军队就是什么样。外朝臣子手握朝廷权力,这些权力并不依赖皇帝赐予,是这个职位带给他的权力,皇帝可以随意换担任官职的人,但是权力还在这个职务上。军队改革以后也是如

此,军队将领可以换人,但是这些权利还会依附于那些职位。

这是军权!

一个不小心就是国家动乱,没有人敢轻视这其中的危险。

“只是局势不允许维持小规模的军队,朝廷如今收缩一百多年,边防、边境都有许多问题,西域那边的情况黄卿了解多少,安南那边的情况黄卿又了解多少?凉州,并州如今的情况也需要改变,北面的鲜卑也需要处理,之后

要处理内政肯定还会有动乱,军队肯定是要扩张的,维持如今的军队数量显然是不行的。”刘辩站起身,转悠几圈后对着黄忠说道。

黄忠并不清楚这些,光是西园军内务已经牵扯了他许多精力,他怎么有时间去思考这些,他也没有这个意识去思考这些,大汉一百多年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再说了,他一个将领只需要考虑打仗,去考虑内政怎么处理这就超出他的能力范围。

官方层面人口的确只有三千七百多万,哦,去年又降了,只有三千五百多万,但是人地矛盾还是很严峻,大汉如今的土地能养活的人就那么多,光是从豪强手里扣地也不够,肯定是要开垦新的土地。

要开垦新地肯定会有冲突,无论是占据这些土地的蛮人还是占据耕地的豪强,他们都不会允许再度开垦土地,这个时候就得用军队打碎这些反抗。

以如今的军队制度,西园军再度扩张显然会增添更多的混乱,而刘辩要的是一支拉上去就能打的军队,那军队改革就得提上日程,即便如此,军队改革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全部完成。

高级将领可不是随便派一个人就行,刘辩也得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物色能够统兵的高级将领,即便是他开了天眼,知道谁会打仗谁能领兵,有些人也需要历练,还是得考虑其他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夏侯家和曹家的那些人,刘辩

最多启用一两人,再多的话那朝廷的军队究竟听谁的可就难说了。

军队系统也会自我繁殖,一旦某个人占据高位,同乡,故旧和族人那就自然而然地占据中低层,到时候这支军队听谁的可就得打个问号,尤其是人身依附极为严重的现在,有些人还拥有私兵,这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臣无能。”黄忠低着头说道,他从未在这方面有过想法,现在却连一点有用的建议都说不出来,他觉得有失陛下对他的重视与信任。

“这不是你的责任,天下就这个样子,有人甚至是连凉州都想放弃,这种思潮下,谁会去关心外面的世界?”刘辩摆摆手,毫不在意地说道。

“朝廷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现在就是要解决军队的问题,军队的问题也是重中之重,只能小步快跑,不能操之过急,眼下高顺的建议就不错,但是我觉得还不够。”刘辩说完看向黄忠,他需要黄忠也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

“臣以为,所有同级将领手下的军队应该定额......”黄忠显然早有准备,他不是刚刚接触军队,他已经处理西园军军务有一段时间,他自然清楚西园军如今存在的许多问题,如今西园军诸校尉手下人员多寡并不相同,后勤补给

这一点上就会浪费许多人力。

这一点也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组建西园军就是为了平定幽州叛乱,是以北军为骨干组建起这支军队,当时为了作战考虑,有的校尉就多一点人手,有的就少一点人手,更别说还有别部司马这个职位,别部司马跟正常司马在兵

力上肯定会有差距。

人员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每一营所需要的补给都是相同的,后勤方面只需准备相同的补给资源,一方面能减轻后勤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能减少一些贪腐的情况。

“人员定额......”刘辩念叨了一句,黄忠不说还好,一说就要从根子上改革军队。

“也是时候统一军制了!”过了一会儿,刘辩点点头同意了黄忠的想法。

让同级将领手下的兵力一致,也能让将领轮换更加轻松,将领肯定不能长时间待在一个职位上,不然官军也会变成私军。

“这个也放在后面商议决定。”刘辩示意黄忠接着说别的建议,这个建议放在之后的军事会议上决定。

黄忠一股脑说了许多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他在西园军这边也是有所思考的,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处理军务的将领。

有的刘辩也没有想到过,从幽州回返洛阳后,他基本不直接管理西园军军务,有些问题不是亲自经历确实想不到。

黄忠离开嘉德殿的时候,已经快到宫禁时间,今日本来是百官的时间,结果黄忠也没有休息一点,属于无偿免费加班。

照常练剑射箭完毕,刘辩吃过晚膳便独自一人看起书,昨天刚刚让蔡琰侍寝过,今日自然不会再度诏人侍寝。

休沐结束,便是常朝朝会,刘辩也同意了大司农周忠的请辞,给了该有的退休待遇,周忠也就解下印绶交还给符节台,整了整衣冠,向着天子行最后一礼,随后离开大司农的座位,坐在议郎后面旁听接下来的朝政,今天的朝

会结束,他就再也不会出现在朝堂之上。

即便周忠之前已经请辞两次,但是他的致仕还是让大家觉得有些怪异,周忠还算年富力强,大司农的位置也干的好好的,家世也是顶级家世,按理来说会有接任三公的机会,今天怎么就请辞了呢?

没有人知道这个答案,周忠也没有被天子闲置,直到请辞致仕之前都牢牢地掌握着大司农的权力,与之前请辞的黄琬、丁宫完全不同。

杨彪内心叹了一口气,弘农杨氏的荣耀便终止于三世三公,想要达成四世三公的成就那是绝对不可能,不光是他,他的儿子辈估计也没有染指三公的机会。

刘辩坐在御榻上平静地看着朝臣,朝臣心里在想什么他大概清楚,但是并不在意。

他坐在天子位置上也快两年了,执掌朝政也超过三年,朝臣也习惯了他这位皇帝,他也逐渐积累起天子的威严,刘宏的统治也在逐步消除,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也有自己的用人策略,并不需要跟先帝保持一致,也不需要给谁

打报告。

皇帝也是一个看工龄的职业,并且还只能从登基那天开始算工龄,工龄越长,皇帝的权力和威严也就越大,皇帝想要做的事情也就更容易通过,想要用官吏也会更加简单,罢免官吏也不会有太大的风波。

只是工龄越长,皇帝周围形成的利益网也就越庞大,皇帝想要做点什么也会受到身边人的干扰,他们会帮助皇帝成想法,也会阻止皇帝伤害他们的利益,十常侍便是如此。

“臣有奏。”贾诩拿着笏站了起来。

“贾卿说吧。”刘辩平静地说道。

“臣奏曰:修缮水利乃是国之重策....……”贾诩开始讲述,主要还是修缮水利中遇到的问题,贾诩担任司隶校尉后并没有着力吏治整治,除了一些该弹劾的人员,贾诩基本不怎么弹劾朝臣。

“......官吏上下其手,贪墨成风.......”贾诩将话题引向了贪污,这段时间又查出了不少贪污的情况,拔出萝卜带出泥,将一部分官吏之前贪污的情况也挖了出来,那贾诩也不可能放过这些人,直接在朝会之上弹劾,并且表示要

治罪。

朝臣之中有的人开始不安起来,被弹劾的人跟他们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这些人被治罪,他们也逃脱不了关系。

“......侵占公田之事屡见不鲜......”贾诩还在陈奏,这一次同样是一个重量级问题,关于田亩的事情。

大汉所有田亩根据土地所有者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自耕农手中的田地,一类是豪强大族兼并的土地,一类是官府手中的公田。自耕农手中的田地是大汉税收的主要来源,豪强大族兼并的土地也是如今人地矛盾

的主要来源,至于官府手中的公田,则是朝廷平抑人地矛盾的主要手段。

当发生天灾或者兼并土地大规模发生后,朝廷就会将这些公田租赁给收成不好或者破产的自耕农,确保百姓能够养家糊口,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流民现象。

这个政策是好的,执行的也挺好,只是随着土地兼并的加剧以及地方势力对地方官府控制程度的加深,这个政策最终还是化作泡影,朝廷手中的公田也逐渐落入豪强大族手中。朝廷租赁这些田地时基本可以说是白送,豪强大

族再给佃户租赁时那就是一半的收成,也就是说豪强凭借关系网络白嫖朝廷的地租。

这个政策变故的源头也是和熹皇后执政时间段,当时大汉天下连续十年的大规模自然灾害,让大量自耕农破产,朝廷不得不将几乎所有的公田全部租赁给百姓,让百姓有能力度过那段难熬的日子。

等和熹皇后结束执政,大汉朝政也就朝着不受控制的方向滑去,地方豪族快速膨胀,朝廷也逐渐失去收回这些公田的能力,最终这些土地也慢慢落入豪族手中,成功白嫖朝廷的田地。

过去大家知道这个情况吗?

大家也都是清楚的,但是这件事没有人敢说,谁敢将这件事捅出来那就会成为天下大部分豪族的敌人,没有人敢承担这个责任,大家也就心照不宣闭口不言。

而现在,司隶校尉贾诩将这件事捅了出来,在朝会之上捅了出来,当着天子百官的面将这件事说出来也就意味着再也没有了回旋的余地,这个事情要么解决,要么贾诩被弄死,大家继续装聋作哑。

“臣有奏!”待中钟繇站了出来。

“钟卿说吧。”刘辩并没有因为贾诩的言语而有丝毫脸色变化,面色依旧平静,并未出现许多人想象中的勃然大怒。

“臣奏曰:......”钟繇的陈奏与贾诩的陈奏也有相同之处,有人白嫖少府的资产为自己获利。

这下子,所有人都懂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