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家父刘宏,我躺平了 > 第243章 精简官吏

第243章 精简官吏

作者:丹千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下雪了!

清晨时分,出了却非殿的刘辩看着飘落的鹅毛大雪,伸出手接了一些。

“陛下。”冯懿也出了却非殿,昨夜是她侍寝。

“不用着急回去,等雪小一点再回去吧。”刘辩扭头看了一眼,随后说道。

洛阳城实在太小,皇宫也没有多大,留给妃嫔后宫的地方更是不多,宫人虽然已经不用住大通铺,但是分配到的房间也没有多大,刘辩也不喜欢那种逼仄的房间。

虽然只有两位妃嫔,但是也没有跟他住在一块,侍寝的时候都是两人过来,他一般不会去两人的地方歇息。

“多谢陛下。”冯懿的话语里并没有多少欣喜之意。

她看不懂刘辩,家里需要她争宠,她自己也知道要争宠,但是没有丝毫用处。陛下还是每三天临幸一人,分配的刚刚好,如果恰好遇上月事,陛下也不让对方侍寝,根本不给她们一点额外的信息,公平的对待她们二人。

去岁因为袁氏谋反的事情,冯芳也被罢免,这都一年半过去了,陛下也没有让冯芳再度出仕,冯懿内心也是有点急切。

最重要的是,她到现在还没有子嗣!

按照侍寝次数,早该怀孕了,但是肚子还是没有一点动静。

“嗯,外面有点冷,赶紧进去吧,别冻着了。”刘辩说罢,迎着风雪走了出去,一身红色大袄显得异常醒目。

“唉。”冯懿内心微微叹气,陛下的心神没有一点在她身上,她这张漂亮的脸蛋又能维持多久呢?

“宫人,外面冷,还是回去吧。”等刘辩走远,待女赶紧说道。

“不用了,直接回小院那边。”冯懿扭头看了一眼却非殿的陈设,对着侍女说道。

进去又有什么用?陛下不会分心在这里看一眼,她还是回自己的小院,那里还能自在些。

“唯。”侍女与冯懿也冒着风雪返回他们的住处。

宫里的确有步辇,让人抬着走,但是宫人这个级别没有资格使用。宫里现如今够资格使用的就两人,一个太后,一个陛下,陛下也从来不用,也就只有太后走动的时候才会用一下。

“陛下。”尚书们带着奏疏来见刘辩,将昨日尚书台的运行简短叙述一下,将这里面的紧要奏疏提一下。

“放下吧。”刘辩说完看了一眼堆积如山的奏疏,这些奏疏都需要他今天全部看完处理完,不然只会越拖越多。

另外他还要诏见一些臣子商议政务,这也是提前安排好的,没有特殊情况不会更改,毕竟大家都挺忙的,尤其是刘辩,时间安排很是紧密,没有多少空闲时间。

“唯。”尚书们让手下将奏疏放在一旁,随后带着人退出嘉德殿。

裴茂留了下来,陛下昨天已经派人告知他今天有事情要商议。

“坐吧。”刘辩拿起杯子喝了一口温水,润了润嗓子,准备开始今天的工作。

“尚书左仆射那边年纪已经大了………………”放下杯子,刘辩对着裴茂说道。

他要让尚书左仆射致仕,打算让装茂接任,另外还有一个选择,裴茂出任地方刺史。

刘辩并没有直接决定,而是将选择权交给了裴茂,裴茂也是跟着他的老人,他尊重这些人的意见。

如果出任尚书左仆射,那表茂的上限也就是尚书令或者九卿之一,如果出任地方刺史,那么裴茂未尝没有达到三公的机会。

“陛下需要臣出现在哪里?”裴茂并没有选择,反而问起刘辩的意思。

“都可以,尚书台那边你可以掌握,益州刺史和荆州刺史也到了时间。”刘辩虽然说都可以,但是还是倾向于装茂出任地方刺史。

朝廷这边他可以压制所有不服,但是地方刺史那里必须得有一个他信得过的人,他信得过裴茂。

“臣愿意去益州担任刺史。”裴茂立即说道。

益州刺史比起荆州刺史无疑要差上许多,不说荆州刺史治下有南阳之地,光是益州那些南蛮就够让人头疼,多次叛乱,去年才刚叛乱过一次,而且由于益州较为封闭,那里的豪族也不是什么简单角色。

“嗯,下次朝会之上再确定这件事,益州那边......”刘辩开始跟裴茂讨论起益州的事情,让裴茂对接下来要做什么有个心理准备,贯彻好天子对益州的规划,确保益州对天子的忠诚,保证益州赋税的上缴。

裴茂告退,刘辩也开始处理奏疏,今天的大雪对大家的出行显然有一定的阻挠,但是要诏见的人还是一个接一个准时到达。

司空丁宫、太仆黄琬、大司农周忠、司隶校尉贾诩等人出现在嘉德殿中,刘辩让人给这些大臣上热茶,驱散身上的寒气,随后开始讨论正事。

“今年国库还算盈余......”刘辩表示今年国库的收入已经达到一百多亿,一方面要开始准备这些钱粮的用度,另一方面要开始考虑明年的税收。

这个会议在八月份的时候就诏开过,八月份基本也是大汉一个财年的开始与结束,但是当时国库里并没有多少钱,当时划分出来的花销显然已经不再合适,现在刘辩找这些人过来就是为了重新划分财政使用情况。

“朕打算等一月份再度下诏免除田赋......”至于其他的减免措施刘辩并没有考虑过,他也清楚现在的吏治情况,分门别类的减税那就是在胡扯,要免税那就全部免除,不给所有人一点机会。

比起刘辩刚登基时,大家的反对意见并没有那么大,毕竟今年年初朝廷是真的没钱,减税确实会出现国用严重不足的情况,今年国库有了钱粮,还有四十亿钱的收入还没到账,眼下减税也是理所应当。

见众人同意此事,刘辩也就让人记了下来。

“朝会之上由大司农提出此事。”刘辩随后安排好发言的人,这件事还需要到朝会之上讨论,即便是走个过场,还是得经过全体朝臣的同意。

“臣遵旨。”周忠站起来应下。

周忠也趁势说起了自己对于财政的安排,虽然国库里钱粮充足,但是周忠也没有大手大脚的花,将各方面的花销定在了五十亿钱上下。

过去朝廷长时间处于这个收入,周忠的财政安排基本也是惯例,他也知道这里面的钱有一部分是横财,是不可持续的,花完了那就真的没了。

他也得为未来考虑,现在大手大脚的花完,将来想要取消这些花钱地方的时候可就没有那么容易,而且之后国库还需要供养西园大军,这笔钱也得留下余量。

“朝廷这边也得减少一部分人员,过去五千多万的人口有这么多官吏,现在统计在册的人口不过三千多万......”刘辩开始省钱,朝廷官吏的俸禄不能减,那就减少领取俸禄的人群。

刘辩也没直接裁撤部门,只是表示要收紧口子,让一部分达到致仕年龄的官吏准备退休,减少招募的官吏数量,各州郡举孝廉的数目也得减少。

“陛下,司隶校尉署的官吏严重超标……………”刘辩不说这个还说,一说这个周忠立即表示司隶校尉署吃编制的人太多了,之前以征缴算税的名义给贾诩增加人手他没意见,但是现在算税都收完了,贾诩手底下的人是不是也该裁撤

一部分。另外陛下都已经不是太子了,永安宫那边的人手要么并入外朝各部门,要么裁撤,不能继续保留永安宫那边的编制。

说的很好,下次不要再说了!

刘辩有些无奈,他都不清楚周忠是不是在反对自己,他刚提出减少官吏,周忠就在他的核心利益上重拳出击,他暂时没有调整贾诩职务的想法,给贾诩扩权又是他的意愿,增加人手就是扩权的最佳办法。

“司隶校尉署和永安宫这边我待会儿还有安排,暂时先不讨论,等讨论过后再决定裁撤人手的问题。”刘辩不能前脚说完后脚就自己打自己脸,只能是表示这件事放到待会儿再说。

“那臣就洗耳恭听。”周忠表示自己记着呢,待会儿还会另提此事,陛下不要想用拖时间的办法。

“司农卿坐下吧。”刘辩表示周忠你可别说话了。

大家纷纷在看好戏,谁也不想裁撤下面的人手,一个部门人数的多寡基本上就与权力挂钩,毕竟人多也就意味着要管的事情多。

周忠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贾诩不裁人,那大家可就有理由不裁撤自己的人,陛下问起来就是部门里的事情太多,裁撤人手必然会导致部门运行不畅。

不过面对天子的询问,大家还是表示可以裁撤人手,人口少了,官吏少一部分也是应该的。

又商量了一些财政问题,大家也都没什么意见,这基本上就是过去的惯例,都这样运行几十年了,没有改变的必要。

“今岁雨水过多……………”刘辩又说起了雨水的事情,表示朝廷不能无动于衷,雨水过后难免还会有别的灾情,正好国库还有钱粮,他打算重新整修司隶七部的漕运与灌溉系统。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