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家父刘宏,我躺平了 > 第240章 天下英才何其多也

第240章 天下英才何其多也

作者:丹千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臣以为,算税已是旧制,陛下此次征收算税......”何苗表示这个税完全不重,每万钱缴纳一百七十钱的算税已经可以说微乎其微,陛下的仁德遍及四海,他完全赞同征收算税的举动。

至于说这次算税的征收是什么比例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说这个数目不对,一切都在一片迷雾中进行,只需凑够朝廷所需税款就万事大吉,不过肯定要比额定的算税比例要低。

算税并不是大汉开国以来就有的政策,那么熟悉的事情再次上演,没错,就是孝武皇帝的伟大举措,算税还有一个乳名叫做缗钱,《史记?平准书正义》有记载:“武帝伐四夷,国用不足,故民田宅、船乘、畜产、奴婢等,

皆平作钱算。”汉武帝元狩四年规定:商人和高利贷者将自己的财产上报,每2000钱,政府征收120钱;手工业者每4000钱征收120钱。如果谁敢瞒报,被告发后,举报者能获得原财产人一半的财产。

“太中大夫呢?”刘辩并没有评价何苗的言语,转而向杨彪。

“臣以为此税已是轻税,朝廷对地方已多有照顾......”杨彪也没有反对,过去大家不交税是有客观原因,但是不能当成理所当然。如今朝廷派遣官吏专门征收算税,那大家就应该按时缴纳。再说了,朝廷也没有去核查各家资产

和人口,藏匿人口、兼并土地的田赋、户税、人头税可都没有缴纳,这件事如果还有人反对,那就只能证明这个人乃至这个家族都有意对抗朝廷、不思皇恩,应该予以坚决打击。

杨彪也意识到关东诸州可能有人要起兵抗税,他的内心也有些悲观,毕竟一旦乱起就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即便朝廷平叛速度再快,还是会对地方造成极大的影响。

但是没办法啊!

朝廷不征收算税根本过不下去,要么从百姓身上搜刮,要么从豪强身上搜刮,遍布天下的流民已经让朝廷兖兖诸公心惊胆战。如果有选择,大家只会尽可能从百姓身上搜刮,不会对自身开刀。

天子选择对豪强开刀,凭借目前这支战无不胜的汉军,大家也能接受朝廷从他们身上割肉的举动。群臣也没办法反抗天子的意志,天子比他们更会说民生疾苦的话语,大汉药丸时刻挂在嘴边,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跟天子

一比,他们就好像一个刚学会说清流套话的新兵蛋子一样。

面对一个手里握有强权、言语上还能压制所有人的天子,大家也就只能认栽,老老实实完成天子的安排。

“太仆卿以为如何?”刘辩听完杨彪的话语,依旧没有评价,对着太仆黄琬发问。

黄琬站起身,来到大殿中央,拱手说道:“国用不足,此时......”

黄琬并没有说算税重不重的问题,只是说朝廷没钱,征收算税也是朝廷的必要措施,这件事不应该反对,也不能反对,征收算税一事势在必行。

“大家可还有其他意见?”刘辩对着群臣问道。

“今天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大家心里有想法都可以说,没必要藏着掖着,朝廷还需要大家一起出力,每个人的意见都很重要,因言获罪这种事朕不会去干。”见没有人回话,刘辩也表示自己十分开明,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

虽然知道这可能是天子的陷阱,但还是有人跳了进去:“朝廷过去从来没有如此征收算税的举动,光武中兴以来,算税就一直不是主要税种,丁税和户税才是主要税种,国用不足那就是百姓没有缴纳够赋税,更何况此次征收

算税的人群太过庞大,就连列侯和百官都得缴纳算……………”

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编订在册百姓的户税和人头税能收齐,最起码能够凑齐五十亿钱的税收,朝廷根本不用考虑征收算税的事情。

“列侯和百官缴纳算税有何不对?朝廷可有对百官和列侯免税的法令诏书?”刘辩并没有说话,百官之首、三公之首的太尉卢植站起身看着发言的臣子问道。

列侯的确能免税,甚至级别高一点的爵位都能免税,但是列侯免除的税种是丁税、户税以及徭役,算税并没有在免税行列里面。

“为官者尚且不主动缴纳赋税,那天下人为何又要主动交纳赋税?朝廷数以恩德......举孝廉以为正风气.......偷税漏税之风必然盛行......”卢植开始骂了起来,嘉德殿里回荡着卢植的声音。

卢植的意思很简单,朝廷为了正风气才举孝廉,觉得你们能发挥带头作用让天下百姓纷纷效仿,现在你们都不缴纳赋税,为官者都是偷税漏税之人,那风气必然会带歪,既然如此那大家这个官都别做了!

“诸卿可有反驳之言语?”刘辩等卢植说完,问向群臣。

这一次没有人说话了,卢植都已经这样说了,如果反驳卢植的话语难保天子不会就坡下驴将他们罢免,天子不会因言治罪,但是天子没说不会因言免官啊!

“你们不想说,朕还有几句话。”刘辩等了几息,见没有人反驳,随后说道。

“朝廷这次征收算税势在必行,四十亿的税款一文钱也不能少,即便关东之地尽起叛乱也会征收,朕不惧当一个亡国之君!”刘辩表达了自己异常坚定的态度,不要觉得关东之地起了叛乱就能让他怂,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

备。

此话一出,群臣变色!

亡国之君手下的臣子是什么?

亡国之臣!

“像刘岱这样的小把戏以后就不用上演了,你们在想什么朕很清楚,朕在想什么你们也很清楚。”皇帝要钱,想要查清天下的田地、人口,大家都清楚只要算税征收成功,天子必然会朝着这个方向行动,到时候他们要缴纳的赋

税可就不止今天这个数目。

刘辩不会玩弄权术,他所有的行为都是直球进攻,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刘辩想要做什么,只是没有人能够阻挡刘辩的行动。

“算税一事是朝廷的头号大事,谁要是敢阻拦此事,那就不要想着保留头顶上的乌纱帽,朝廷不会允许有人在朝廷里面对抗朝廷,朕也不会允许朝臣里面有害群之马!”刘辩指着群臣说道。

“臣等遵命。”等到刘辩说完,群臣起身行礼。

“傅调任并州刺史的事情可有人反对?可有人还有推举人选?今日全部定下来,并州刺史干系重大......”刘辩顿了几息,随后将话题引向傅燮。

傅是他定下来的人,一般情况下他不想做修改,如果有人能给出更好的选择,他也不介意更换人选。

用谁不是用,反正都是为了朝廷,只要能够尽心做事,保证并州的安稳,他都可以任用。

这件事也没有人反对,大家也不理解刘岱为什么反对傅担任并州刺史,如果只是想要以此来弹劾贾诩,那大家也就只能评价一句刘岱得了失心疯!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定下来,按照议程继续议事吧。”将刘岱带来的变化消弭,刘辩也将朝会的主导权交给群臣,他只需要做决策,选择臣子的意见派人执行。

即便他有对事情的完整谋划,他也不会由自己去说自己的方案,都会提前叫臣子过来交代清楚,让臣子去提出这件事。

他也有考虑不周到的地方,若是自己在朝会上提出方案,臣子反驳会影响天子的威信,臣子不反驳那问题也会在之后暴露出来。而交代给臣子去提出方案,别人就可以放心的辩驳,尽量减少方案的漏洞。

朝会结束,群臣送别朝着后殿走去的刘辩,等刘辩的身影消失,大家也都三三两两的朝着宫外走去,朝会上讨论过的事情也按部就班的安排下去。

......

冀州邺城。

皇甫嵩在刺史府内处理公务,刺史别驾沮授走了进来。

“授拜见使君。”沮授向皇甫嵩行礼。

“起来坐吧。”皇甫嵩指了指下首席位,对着沮授说道。

“谢使君。”沮授说罢,坐了下来。

“这是朝廷的诏令,你先看一下吧。”皇甫嵩让人将文件递了过去,让沮授查看。

沮授接过诏令查看起来,里面的内容就是让皇甫嵩负责对冀州郡县征收算税,此事完全由皇甫嵩带人完成,不由郡县接手。

沮授看完以后,将诏令放在案上看向皇甫嵩。

“朝廷的命令你也看到了,司隶七部与南阳郡的算税征收情况你也应该清楚,冀州要征收五亿七千万钱的算税,今天叫你过来就是为了看看怎么划分这笔税款的征缴,这笔税款不能拖延太长时间,司隶七部花了一时间就已

经将税收征缴完毕。”皇甫嵩放下笔,对着沮授说道。

广平沮氏在冀州也不是什么小家族,乃是冀州境内一等一的豪族,今岁举茂才的名额也给了沮氏,名曰沮俊,今年不过二十岁。

“属下以为......”沮授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朝廷要向关东诸州征收算税的事情他前两天就知道,现在只不过是朝廷的正式公文下达。

“属下以为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沮授拱手说道。

五亿七千万每个都都要缴纳近一亿钱,大家也得考虑一下怎么分钱,自家掏一部分,再让郡县税吏从民间征缴一部分,这样也就完成了朝廷的命令,皆大欢喜。

“这是朝廷的命令,三天后如果给不出一个方案,那就由我直接分配,我来冀州也一年多时间,境内豪族还是知道的。”皇甫嵩对着西面洛阳的方向拱手说道。

他也不想跟冀州豪族闹得太过分,所以才叫沮授过来商议此事,让冀州人内部划分出一个份额。但是朝廷的命令必须得执行,陛下的意志必须得贯彻,算税征缴就是从豪族大户身上割肉,如果有人不想割肉,那皇甫嵩也就只

能痛下杀手。

三天时间?

冀州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三天时间连信息传递都做不到,更别说直接划分算税分配。

如果三天后必须给出一个分配方案,那无论是谁都不会满意,大家都会觉得他这个别驾分配方案不行,到时候他沮氏可就得承受别家的压力。

“使君,时间太急了!”沮授还是打算拖延,尽量商量出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今年茂才的名额已经给了沮氏,你也是刺史别驾。这是朝廷的公文,不是你自家的那一亩三分地,直接划分便是,身为别驾,难道你连冀州境内的情况都不了解?还是说你有意对抗朝廷的命令?”皇甫嵩并没有给沮授面子,

直接喝道。

朝廷已经给了你们沮氏足够的恩惠,这个时候就需要你们沮氏卖命!

“使君,如此做派难免人心不服!”沮授拱手说道。

“人心不服?”皇甫嵩看了看沮授,突然笑了起来。

他还是很看好沮授的发展,冀州的事务处理的都还算不错,之前还想着等他回返京师后再向陛下推荐沮授,但是现在看来,难堪大用!

或者说,心有异志!

冀州这片地方也有些别的想法,想当年光武帝可就靠着河北之地平定天下,眼下局势纷乱,冀州人可能也有了些不该有的心思,现在就是要积累资源的时间段。

刘辩让皇甫嵩坐镇冀州也是出于这样的心思,冀州既然不安稳,那就派一个最能打的过去,压制住这些人的小心思。

“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不用你插手了,之后我会派人向各家分发征缴算税的公文,公与(沮授字)回去以后就准备一下沮氏的税款,其他事情你不用管!”皇甫嵩摆了摆手,示意沮授可以离开了。

朝廷这一次本就是直接给各州刺史直接下达任务,就是不想让地方插手,增派援军也是为了增加各州刺史手里的力量。

沮授没有想到皇甫嵩竟然要直接越过他处理此事,直接将他住了!

他要是在这个时候玩消失,那以后其他事务还有他说话的权力吗?

沮授自然知道这个问题,随即拱手说道:“使君,即便是核查资产也需要一段时间......”

拖时间!

只要其他州郡闹起来,冀州这边自然可以以此来拒绝缴纳算税,朝廷要是还横征暴敛,我们冀州也是可以闹起来的!

为了安抚冀州,朝廷定然会取消这个算税征缴!

“这是朝廷的命令!”

“不要觉得张燕就是你们的依仗,老夫可以对你们私下买卖物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若是连朝廷的公文都无法落实,那老夫也就只好带人诛杀勾结叛逆的逆贼!”皇甫嵩看着沮授语气平静但杀气凛然地说道。

赔本的买卖没人做,杀头的生意有人干!

光凭太行山里面的那些土地自然无法养活张燕手下那么多人,冀州,并州甚至河内、河东都有人跟张燕做生意,用太行山里的一些特产换取粮食、布匹等紧要物资。皇甫嵩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是他没有阻止的心思,太行山

那么多张嘴得养活,若是连这个道路都得断绝,人家是真的会跟朝廷玩命。

眼下太行山的确是叛贼,但是朝廷也不可能真的杀了这百万人。现在朝廷无力平定,等之后朝廷有了余力,太行山里的人大多还是要编户齐民,朝廷也得给他们一条活路,让他们拿到可以活命的粮食。

沮授身为刺史别驾,自然可以给这种生意保驾护航,皇甫嵩也是清楚的。

“使君,属下......”沮授脸色苍白了一瞬,随后想要辩解。

“不用。”皇甫嵩伸出手按了一下,将沮授的话语堵了回去。

“朝廷并没有追究责任的心思,算税的事情朝廷真的会追究责任。你往后还是要多去外面看看,不要将自己的天地局限于这小小的邺城之间,也不要局限于冀州这片地方,天下那么大,英才那么多,你沮授也不过其中一个,

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皇甫嵩就差明说沮授小家子气,陛下用人不拘一格,哪怕是凉州人都能得到陛下的重用,更别说是出身冀州的人,沮授只要能干好事情,陛下又岂会放着贤才遗落乡野?

眼下舍弃一点小利益,日后显赫于天下,这种事情沮授竟然能够拒绝?

这件事也没有任何拒绝的余地,不管怎么抗拒,朝廷都得将所有赋税收缴上去。

“去将吕司马、吴司马几人叫来。”皇甫嵩对着侍从说道。

“唯。”侍从应了下来。

沮授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使君的意思也很清楚,现在沮授可以直接滚蛋了。

“属下告退。”沮授停顿几息,随后拱手说道。

“去吧。”皇甫嵩点点头,继续埋首于案牍之间。

出了主厅,沮授慢慢的向外走去,他还在思考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

“沮别驾。”吕布龙行虎步的走了过来,跟沮授打了一声招呼。

“吕司马。”沮授回过神,跟吕布问了一声好。

“中郎将还是里面等着,某先过去了。”吕布并没有跟沮授聊天的兴致,直接说道。

“我也是刚出来,吕司马还是赶紧过去吧,别让使君等急了。”沮授笑了笑,对着吕布说道。

两人也就此分别,吕布走进了主厅,对着皇甫嵩行礼。

“奉先来了啊,坐吧。”皇甫嵩抬起头,对着吕布说道。

“谢过中郎将。”吕布说罢,也就在一旁坐了下来。

“过几日朝廷就会有一批援军抵达......”皇甫嵩也与吕布说起了公务。

“末将明白了。”吕布有些兴奋的说道,过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能去洛阳轮换了,那可是大汉都城!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