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家父刘宏,我躺平了 > 第232章 少府改革

第232章 少府改革

作者:丹千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司隶校尉府派出了名不见经传的卫觊负责宣读陈王刘宠的罪名,大大小小一共六十七条罪名。

“经查,陈王刘宠完全背弃汉家血脉,从未真正忠诚于天子和朝廷,毫无忠君意识,政治野心极度膨胀,政治品行极为卑劣,投机钻营,利令智昏,为达到个人政治目的不择手段,妄图起兵谋反,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利欲熏

心,无视朝廷崇尚俭朴的精神,生活奢靡享乐,长期违规占用百姓土地扩建王宫,长期霸占百姓田地以为私产.......

与前陈国国相骆俊组成政治团伙,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在重大问题上弄虚作假、欺瞒中央,危害朝廷统一;妄议朝廷大政方针,长期结交多名与陈著、窦武、李膺等政治犯私交甚密的政治骗子,造成恶劣影响;长期违规领

用和制造强弩,对纪法毫无敬畏,执法犯法,徇私枉法,擅权专断,恣意妄为,造成严重恶劣政治后果......

前陈国国相骆俊在朝廷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在官吏选拔任用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严重破坏陈国境内政治生态,贪婪腐化,大搞权钱交易,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协助陈王刘宠进行谋反,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对普通百姓

实行拉壮丁等一系列令人发指的罪行……………

陈王刘宠与前陈国国相骆俊严重违反国法纲纪、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谋反,性质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应予严肃处理。依据《春秋》《九章律》《朝律》等有关法律诏令,经宗正署、司隶校尉署、御史台等有关部门

研究并报天子审议,废除陈王王爵;刘宠三代以内尽诛,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刘宠与其子孙开革宗室身份;除陈国设立陈郡,陈郡所辖范围与陈国一致;骆俊三代以内尽诛,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

卫觊宣读过程流畅,声音抑扬顿挫,出色的完成了朝廷交给其的任务,正装出席的刘辩也微微点头,其他的先不论,光是能一次性读完这么长的公文就是一种本事。

各部门长官随后确认朝廷诏令,得到天子的允许后,血腥的场景再度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腰斩与斩首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不会立即死去,受刑人还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折磨。

哀嚎声不绝于耳,刘辩稍稍皱了皱眉头,但还是目光平静的看着前方。

等到监斩完毕,刘辩踏上车驾返回皇宫,有司官吏开始收拾现场,如果不尽快处理血腥味没几天是散不了的。

“臣卫觊拜见陛下。”卫觊跟着贾诩来到嘉德殿拜见天子,躬身行礼。

“起来吧。”刘辩抬手示意卫觊起身。

“今天的任务完成的不错,贾卿的眼光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等卫觊起身,刘辩夸奖了一句卫觊,又查了一下贾诩。

“多谢陛下称赞,臣不敢当。”卫觊这会儿大脑有些空白,他还是第一次觐见天子,原本的种种预想这会儿全部消失,卫觊只剩下本能的回应。

天子的确年少,但是天子的威名可是如雷贯耳,无论是明是昏,所有人都得承认刚刚继位不久的天子已经极具威严,许多人用生命证明了这一点。

天子抓了那么多达官贵族进去,压着那么多人吐出了几十亿钱,但是没有一点动静,洛阳城里平静地就好像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样,就好像这件事理所应当,没有人敢提出反对意见。

“哈哈哈,我又不会吃人,坐下说话吧,喝口水压一下。”刘辩笑了起来,示意卫觊直接坐下。

“臣遵旨。”卫觊拱手答道。

温热的水湿润了有些干涩的嘴巴,卫觊也慢慢“活”了过来。

刘辩并没有询问卫觊什么治国之道,亦或是跟卫觊探讨律法问题,自顾自地跟贾诩聊起了朝政,回顾过去的一些政务,交代一下之后的工作重点,卫觊只有旁听的资格,没有发言的权力。

毕竟卫觊的级别太低了,的确能从基层事务见微知著发现朝廷的问题,但是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那就得站在高处,卫觊从来没有这样的经验,他提出的办法无非又是大方向的概括,那些话是个朝臣都能说,刘辩也不缺这样的劝

谏。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朝廷的常态,换来换去还是那些人做官,想要改变这个现状谈何容易?

刘辩现在的工作就是搞钱、搞军队、恢复天下州郡的生产生活,尽量减少没有生活来源的流民数量,让局势稳定下来才能讨论别的事情。

“臣拜见陛下。”过了一会儿,钟繇也来到了嘉德殿。

“起来吧。”刘辩有些随意的指了指左手边的席位,示意钟繇坐下说话。

“谢陛下。”钟繇说罢,用余光看了一眼卫觊,随后来到席位坐下。

“我想对少府动手,你们两个都执掌过永安宫的事务,之后这件事也交由你们二人一同处理。”刘辩开口说道。

少府的主要职责范围就是国有企业的控制,但是现在的控制方式无疑是有点粗糙的,永安宫在少府的运行模式上又有了一些比较好的经验,刘辩也就打算对少府进行改革。

之前不改革是因为国库没钱,如果贸然进行改革短期内必然是会造成少府上缴利润减少,之前朝廷是真的缺钱,刘辩也不敢随便动手。

现在国库充盈,少府的利润上缴减少一些也没事,在这笔钱花完之前,少府的改革必然能见到一些成效,利润上缴也能增加国库所用。

少府上缴的多了,民间的税收暂时就能少一点,流民和隐户的产生就能少一点。

“臣遵旨。”贾诩和钟繇对视一眼,随后拱手说道。

刘辩的改革方式还是和邮传系统的改革一样,就是将少府所辖各部门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单独的生产集团,以前的那种大锅饭、小规模的生产模式都要废除。

永安宫的产业集团已经证明了这种方式的可能性,大规模生产模式确会带来更多的无谓损耗,但是也增加了生产效率,也是因为看到了永安宫模式的可行性,刘辩才能放心对少府进行改革。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刘辩的决定向来都是如此。

等到刘辩三人商议完对少府的改革,已经到了宫禁快要关闭的时间,刘辩也没留下几人在宫中过夜的打算,随即就准备让三人离开。

卫觊在一旁听的如痴如醉,这是大汉最顶层的会议,商议的内容是大汉的顶层制度设计,这是卫觊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场所,他只感觉设计这套制度的人简直就是个天才。

“听贾卿说你犹善律法,少府的改革里肯定少不了律法发挥作用,回去之后好好想想该如何将律法与少府改革联系在一起。”临走前,刘辩对卫觊说道。

“啊?”卫觊一愣,这里还有他的事情。

“臣遵旨。”卫觊有些不知所措的拱手回道。

钟繇微微笑了一下,但是这里毕竟是嘉德殿,在刘辩面前也不好笑出声,随即收起笑容,装作一副严肃的样子。

“都回去吧,宫里没有准备晚饭。”刘辩随即笑呵呵的说道。

“臣告退。”三人行礼,后退几步转身离开。

出了宫门,贾诩给钟繇介绍卫觊。

“伯觎,这位是钟繇钟寺中,堪称陛下的左膀右臂。”贾诩一脸严肃的说道。

“贾家令这话可就有些过分了,在家令面前,谁敢说自己是陛下的左膀右臂?”钟繇笑着打趣道。

太子府旧人互相称呼并不会称呼现在的官职,而是以太子府里的官职互相称呼。刘辩已经成了天子,太子府旧人再也不会增加,他们已经形成一个集团,称呼过去的官职便是一种加强关系的手段。

贾诩有些无奈的看着钟繇,一点都不稳重,练字修心在钟繇这里好像不起作用。

“河东卫觊卫伯拜见钟侍中。”卫觊恭敬行礼,钟繇跟贾诩互相打趣那是因为人家的位置相同,他这个书还没有资格参与其中。

“起来吧,家令这么提携,伯?可不能辜负了贾家令的看重。”钟繇回礼,随后对着卫觊勉励道。

即便他比卫觊大不了几岁,但是官职的差距还是能让钟繇以上位者的姿态面对卫觊。

“多谢中教诲。”卫觊应了下来。

钟繇又与贾诩闲聊几句,随后就此分开,永安宫跟司隶校尉署的的方向恰好相反,二人回去以后还要安排一下工作。

贾诩并没有跟卫觊多余交代,他这边的任务已经完成,卫觊已经进了陛下的眼,剩下的就看卫觊自己的能力。他又不是卫觊的什么人,不可能为卫觊铺好一切。

汉历三百九十二年,正始元年十月二十一,朝会之上。

各部门汇报完工作以后,就该探讨其他问题。

大司农周忠站了出来,提出了对其余州郡征收算税的事情。

虽然国库逐渐充盈,但是周忠还是死要钱的样子,国库里的钱再多他也不嫌多,八个郡的税收已经有了这么多钱,周忠已经等不急关东诸州的算税送到国库里了。

出身关东的的官员心里可能有反对意见,毕竟这真的是要从他们家族手里拿钱,但是现在这个场合也不敢表现出来。

司隶七部连同南阳都已经缴纳算税和罚金,关东诸州凭什么搞特殊?

“陛下,臣有奏。”太仆黄琬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有话要说。

“准奏。”刘辩看了两眼黄琬,随后平静地说道。

“臣奏曰:......”黄琬引经据典的说了起来。

黄琬并没有冒着风险说关东诸州不能征收算税,先不说天子那边怎么看待,光是已经被征收算税的朝臣都不会放过他。

黄婉的意思也很简单,让朝臣商议出一个税收总额对关东豪族进行摊派,不要再搞名为主动报税实为征收罚金的措施,如果有豪族不能缴纳税款,到时候再处以罚金,这样大家也都能兴高采烈地答应,必然会在四海之内传颂

天子的圣明。

“老东西!”不少朝臣内心哼了一声,他们可都老老实实的缴纳了十倍罚金,关东诸州居然不想缴纳罚金?

“诸卿以为如何?”刘辩沉吟几息,问向群臣。

出身关东的官员立即表示就要这样干,要大家割肉所有人都认,但是没有人想割十倍的肉。朝廷这边必然能够算出关东诸州的资产总数,这样也能减少征税时遇到的麻烦。

出身关西和关中的官员明确反对,主动报税才能体现这个家族是否顺从朝廷,朝廷如果主动提出税收总额必然会丧失人心,朝廷也没能力清查关东诸州的资产总额,之前那些人就是在胡说八道。我淋过雨,所以要把你的伞也

拿掉!

两拨人针锋相对,对方心里的小九九大家都清楚,纷纷在心里大骂对方不为人子。

“司农卿以为如何?”刘辩将问题向始作俑者。

“臣以为,朝廷的确无法清查关东诸州资产总额.....”周忠出身扬州,倒是出人预料的支持关中人的看法。

“眼下天下纷纷,朝廷当以安定为主......”周忠话风一转,表示还是朝廷指定一个税收总额,之后再交由地方征收。关东诸州本就离心,这个时候可不能出乱子,万一再将局面弄到光武度田群盗并起的局面那就得不偿失。

“司农卿所言是说关东诸州已经有了反意,朝廷只能哄着他们?”太中大夫杨彪站了起来,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若是如此,朝廷威严何在?”杨彪以朝廷威严压了过去。

“臣并无此意,还请陛下明鉴。”周忠被杨彪一句话堵了回去,连忙对着刘辩说道。

“本就是议事,司农卿但说无妨。”刘辩安慰了一句,将杨彪的话语略了过去。

他也不喜欢杨彪的话语,明眼人都知道关东诸州已经与朝廷离心,杨彪就是捅破了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实,他这边还没做好准备,捅破这件事对大家都没好处。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