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汉历三百九十二年,正始元年第一道诏令,天子大赦天下,除十恶不赦之罪外全部赦免减刑。
汉历三百九十二年,正始元年第二诏令,官吏丧假制度开始实行,凡大汉官吏皆按照此制度实行,无故离职者依律处置。
汉历三百九十二年,正始元年第三诏令,免除天下田赋一年,小男小女不再缴纳口赋。
喂养孩子的成本并不高,小孩子就算能吃也吃不了多少,但是压在家庭身上的赋税却会让生育孩子的成本直线升高,刘辩不奢望这样能让百姓多生孩子,他只求溺婴、弃婴的现象能少上许多。
人多了可能会有许多麻烦产生,需要朝廷花费许多心思去解决百姓遇到的问题,人地矛盾也会不断增大。
人少了只有一个麻烦,那就是人口数量不够,无论是赋税、军队、徭役,亦或是开发土地,都需要庞大的人口作为支撑。人口虽然可再生,但是再生速度太慢了,需要十几年的功夫才有可能培养成人,在这期间也会有天折现
象不断发生,刘辩希望自己治下三千七万余万的人口就是最低点。
正月是一年开始的日子,朝廷在这段时间显得更加忙碌,民间在这段时间会显得稍微悠闲一点,一旦进入二月,民间就要开始为今年的生计开始忙碌,朝廷也要开始进行祭祀,祈祷今年风调雨顺。
大汉朝廷的权力构成也都与祭祀相关,天子不仅需要处理政治上的问题,祭祀天地也是天子的责任,除了天子掌握祭祀的权力,朝廷中的三公、太常也都掌握祭祀的权力,地方上的郡守也得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社稷平
安。
从这个人员构成也不难发现,主持祭祀就是权力的体现。
司徒已经空置半年时间,司徒负责的祭祀内容虽然也有人代劳,但是终究还是需要一个真正的司徒来负责,而且大汉的惯例也摆在那里,天子继位需要设置太傅来帮助天子稳固朝堂,太傅、司徒的任命人选也成为了大家所关
注的问题。
刘辩暂时还不想设置太傅,不过对于司徒的任命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已经登基成为天子,刘辩也不好再在尚书台里工作,身为上位者也得体谅下面的人。尚书台的工作环境不算好,还得时时刻刻注意天子的行踪,多少会让下面的人心中有所怨念,刘辩也不是不识趣的人,直接将自己的办公地
点放在了嘉德殿侧殿。
主殿太大也太过空旷,而且也是朝议场所,刘辩也没有经常待在里面的心思,而却非殿的位置又显得太过深入禁中区域,不好让朝臣大肆进入,刘辩干脆就将办公地方放在了嘉德殿副殿。
出了嘉德殿就是台阁区,无论是奏疏送达还是诏见人员,都会更加方便。
按照三公的任命惯例,太常卿作为九卿之首,若是三公出现空缺,一般都是由太常补上,之后再按照萝卜坑提拔一连串人。
即便刘焉之前提出了废史立牧的想法,刘辩也没疏远刘焉这个宗室大臣,现在按照惯例可以让刘焉成为三公,刘辩也就直接诏见了刘焉,看看刘焉能不能让他放心。
“臣刘焉拜见陛下。”刘焉来到嘉德殿副殿,拱手行礼。
“太常卿坐吧。”刘辩将面前的奏疏合起来放在一旁,看向刘焉。
“谢陛下。”刘焉说罢,也就直接来到刘辩下首席位坐下。
“太常卿看看这封奏疏。”刘辩说罢,侍从拿起放在一旁的奏疏交给刘焉。
来回扫视两次,刘焉放下奏疏看向刘辩。
“太常卿看完了?”刘辩询问道。
“豫州刺史此举可行。”刘焉的态度一览无余,他也支持刘表诛杀一些豪强的做法。
“太常卿不担心此举会引起叛乱?”刘辩笑着问道。
“叛乱在所难免,如今各州郡的情况与叛乱又有什么区别?去岁税收二十七亿,若是不能及时改变这种情况,朝廷恐危矣。”刘焉直接说出了别人不敢说的话语,直接了当的表示大汉要完。
二十七亿的税收就是把朝廷的所有人都当成傻子,亦或者他们完全不在乎朝廷的态度,就这些税收,你爱要不要吧!
“是啊!”刘辩脸上的笑容收敛,微微叹了一口气。
“太常卿能够支持这个想法,倒是有些出乎我的预料,不过太常卿能够支持这个想法,也能让我松一口气。”刘辩看着刘焉说道。
看来大家都知道朝廷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同为高祖后裔,大家都不想让大汉四百年基业落入别家手中。
“太常卿以为谁人可接光禄勋职位?”刘辩接着问起了一个毫不相干的话题。
刘焉能有这个态度,那刘辩就能放心让刘焉担任司徒,太常由光禄勋刘弘接任,光禄勋的位置也就空了出来,刘辩没有想安排的人选,所以想问一下宗室里如今职位最高的刘焉的想法。
“凉州已经安定数年,刘伯安(刘虞字)继续放在凉州也有些屈才。”刘焉并没有推荐刘虞担任光禄勋,只是说刘虞待在凉州有些大材小用。
“凉州若是出现问题,那朝廷就得面对两方面的压力。”刘辩迟疑一下,随后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凉州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出现问题,他手上只有六万人,只能按下一个方向的问题,如果两者同时发难,那他也就只能困守洛阳,眼睁睁地看着局势失控。
刘虞在凉州刺史的位置上干得是相当好,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他才能没有多少顾虑得将目光放在关东诸州。
“举贤不避亲,臣举荐臣之长子刘范担任凉州刺史,虽不能与刘伯安相提并论,萧规曹随安抚凉州上下却是可以相信。”刘焉举荐自己的儿子刘范担任凉州刺史。
刘范之前担任奉车都尉,也就是皇帝的私人司机,级别是比两千石,级别已经提了上来,但是刘焉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出任一方,没有在地方州郡任职的经历,想要继续提拔就显得很是艰难。
刘焉之所以敢提出让自己儿子出任凉州刺史的想法,是先帝与当今天子都十分注重提拔宗室大臣,刘虞、刘备、刘表三个宗室出任地方刺史,朝廷里的九卿宗室占了三个,他估摸着没错的话,天子叫他过来也是为了让他出任
司徒,三公里又有一个宗室,刘焉自然放心举荐自己的儿子。
“我知道了。”刘辩思虑片刻,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他之后还需要亲自见一见刘范才能做决定,现在不可能直接答应下来。
刘焉没有再说什么,他已经将刘范递到了天子跟前,做决定的只能是天子,他若是再加举荐必然会引来天子的厌恶。
“若是豫州刺史按照此奏疏执行,恐还有一些疏漏。”刘焉将话题转向了刘表身上。
“太常卿直言便是。”刘辩看向刘焉,不知道刘焉还能给出什么好意见。
“此举必然会引来口诛笔伐,朝廷虽有大军在侧,但还是不能失了人心。若是将地方州郡上的名士大儒征召入京,地方州郡上攻讦、诋毁朝廷的声音便会低上许多。”刘焉拱手说道。
刘辩明白了刘焉的意思,先将那些舆论大喇叭控制起来,这样即便是有人攻讦,在份量上也比不上这些名士大儒的号召,也能降低一部分地方的反抗程度。
一方面要杀人,一方面要捂嘴!
而征召这些人的借口倒也好找,郑玄他们正在搞编修经典的事情,这些大儒肯定也有掺和一手的心思,只要他们到了洛阳,这些人即便出言反对此事也形成不了风浪。
再用其他官职征召一些名士,以一种众正盈朝的假象来迷惑所有人,这样刘表的出手才会更加猝不及防。
刘辩这一次是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单纯,他就会一点打打杀杀的东西,一个刘表,一个刘焉让刘辩见识到了什么叫做黑心肠。
“太常卿这两日与卢公、丁公二人商议一下,与那些博士确定一下要征召的人选,随后拿出一个章程来,朝廷之后再发出诏令征召。”刘辩随即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刘焉,用三公的声望办成此事,这样远比朝廷直接征召来的快
一点。
“臣遵旨。”刘焉内心激动了一瞬,随后平静说道。
卢植和丁宫都是三公,现在让他与二人拿一个章程出来,那意味着天子已经决定让他担任司徒。
刘焉倒不是官迷,但那可是三公啊!
三公意味着臣子生涯来到了顶点,完成了所有官吏的终极目标,没有几个人面对这种情况不激动的。
又聊了一会儿关于朝政的事情,刘辩这才放刘焉离开。
“臣告退!”刘焉起身行礼,后退几步随后转身离开。
出了门,刘焉脸上也浮现出一抹隐约可见的笑容,天子刚强,汉室好像有了挽救的希望,他也成功迈入三公行列,他内心也是有几分欢喜的。
等到刘焉离开,刘辩也吞咽几口温水,随后拿起刚才还没批阅完的奏疏翻看起来,不想分权就意味着他得异常勤政,既然做了选择那就得承担结果。
不过刘辩倒没觉得这样的生活有些乏味,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甚至还有些乐于其中。
如果说这两日有谁的心情非常愉悦,那陈纪、陈群父子一定在列。
他们好歹为父亲,祖父守孝九个月,现在朝廷关于丧假的诏令一下,以后所有的同僚都只能守孝三月,这样一来他们父子好像也就没有那么引人注目。
不过陈纪、陈群父子也没有觉得这诏令能够完全执行下去,肯定会有人选择弃官守孝三年,几百年的惯性可不会因为一道诏令就能戛然而止,但是他们父子倒也不是人群中的唯一。
刘辩也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他能做的就是让这些辞官的人不再出现在自己的视野之中,既然觉得朝廷的事务不重要那就不要出任朝廷官吏,让能够处理好家与国关系的人出任朝廷官职。
“属下拜见校尉。”陈群拿着一摞公文来到贾诩的办公地点。
“不用多礼。”贾诩抬起头平声说道。
“谢校尉。”陈群说罢,将他手上的公文放在了贾诩案上。
贾诩拿起公文翻看两眼,随后抬起头看向陈群:“全部完成了?”
在陈群适应了司隶校尉署的工作后,贾诩就交代给其一项任务,让陈群负责整理朝廷所有笞刑的法律条文。之后贾诩突然遇刺,也没怎么关注过这件事,没想到陈群居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他交代下来的事情。
这件事并不紧急,也没有太大的难点,唯一的问题就是繁琐,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再精简的结构也会变成屎山,更别说历代先帝都会下达一些关于法律的诏令,让大汉律这座屎山更加臃肿。
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这个任务,光是勤奋可是不够的,陈群在此之前肯定在这方面下了功夫,但是不管怎么说,完成这个任务就已经证明了陈群的能力。
“群才识浅薄,可能有遗漏之处,还请校尉指正。”陈群并没有自傲,表示自己做的还不够,贾诩尽管批评,他之后再拿回去改。
“长文在此之前对刑法颇有研究?”贾诩示意陈群坐下说话,他这边要跟陈群讨论一下这里面的内容。
贾诩本身没有法家背景,他想要对现有的法律体系开刀自然得需要别人的帮助,现在看陈群这样子很明显就有法家经历,贾诩自然希望好好与陈群聊一下。
“家父对此颇有研究,群只是学了一些皮毛。”陈群将家学渊源掏了出来。
“陈博士吗?”贾诩倒也没有疑惑,现在的知识传承基本都是以家学为主,陈群能有这样的能力肯定与陈氏本身的传承分不开关系。
陈纪是博士,贾诩可以去咨询一些问题,但是不可能将陈纪调过来当自己的下属,朝廷有朝廷的规矩,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
而陈群现在就是他的下属,他可以随时叫过来问话,这没有任何问题。
“你对于笞刑怎么看?”贾诩问道。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