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家父刘宏,我躺平了 > 第194章 赋税

第194章 赋税

作者:丹千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朝廷多艰,百姓民不聊生,臣恳请陛下下诏减免天下田赋一年,取消小男、小女的口赋,安定庶民。”贾诩出列躬身拜道。

秦汉时期将十五岁以上的男女称为大男、大女,在官方层面也就是成年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赋税,以及徭役,十四岁及以下的男女称为小男、小女。

其中小男、小女又可以划分,七至十四岁的男、女称为使男,使女,这个时候在官方层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劳动能力,可以缴纳一定的口赋,七岁以下的孩童称为未使男,未使女,按理来说不应该承担口赋税,但是现在的大

汉已经将口赋收到了刚出生的孩子身上。

为了躲避朝廷的赋税,溺婴、弃婴现象在大汉各地上演,朝廷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是谁又会去将这件事提到朝廷上来说?

贾诩的话音落下,许多人的脸色顿时有些变化,若是这样做,那朝廷来年的赋税岂不是会再次下降?

“陛下不可,朝廷眼下财政困难,巧妇难解无米之炊,若是此事再见面赋税,恐致朝廷无钱可用!”很快就有人出列反驳,让刘辩拒绝贾诩的提议。

减免赋税的确是仁政,但是现在朝廷也是拆了东墙补西墙,根本没有施展仁政的空间,若是真让这条政策推行下去,那来年朝廷的赋税岂不是会到二十亿钱以下?

到时候可就真的连官吏俸禄都发不出来了!

“贾卿继续说。”刘辩没有回答,只是让贾诩继续说出他的想法。

减免赋税的想法是他与贾诩商量过的话题,也是他让贾诩把这件事拿到朝会上说的,现在朝廷的确有苦难,但是百姓的难处更大,豪族大户不缴纳赋税,地方政府就会将税收摊派到普通百姓头上,口赋一年缴纳十几次甚至几

十次都不是没有可能,造反能够在各地都产生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百姓快活不下去了!

减免赋税让百姓喘一口气,让叛乱的频率少一点,一旦出现叛乱,那钱粮就如同流水一般消失。

汉律要求农民按田亩如实向国家报告应缴租额,报告不实或家长不亲自报告,要罚铜二斤,还要把未报的农作物及贾钱没入县官。

汉高祖时规定十五税一;景帝时改为三十税一,但是田赋不是重点,大汉的税收往往按丁口征收,即重征人头税。

汉朝除征田赋外,还征“算赋”、“口钱”和“更赋”。算赋、口钱是人头税。汉高祖四年始为算赋,“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人百二十为算”,贾人及奴婢加倍,出二算;惠帝六年令民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者出五

算;文帝时减轻算赋三分之一,民赋四十钱。

口钱是未成丁的人口税;武帝用兵,国用匮乏,“民三岁以至十四岁,出口钱人二十三”。

除了“田租”与“赋算”,另一种就是“更赋”,意思就是指代替自己服役的“免役税”,当时的服役类型有许多种,例如“更卒”“正卒”“戊卒”,“更卒”就是给国家劳动,例如挖水渠,建城墙等等,“正卒”一生只需要服一次,就是

要去京城给朝廷当兵,至于“戊卒”是最惨的一种,就是每年都要去边境戍边三天,由于古代交通不便,离得近还好,离得远了来回就要好几个月,还种什么地?所以这个“戊卒”只要离得远的,基本都会交钱。

除此之外,每个人还有“献费”,意思就是献给“天子”的,表示天子时刻操劳着天下社稷,每人每年六十三钱。除了上述那种按人口交“算赋”外,还有以家庭为单位的“户赋”,每户两百钱。

种种繁杂的赋税需要百姓一年收入的百分之四十左右,这还只是理想情况,如今大汉的赋税没有人能够得到真实的数据,唯一可以证明如今大汉赋税很重的证据只有一条,那就是揭竿而起的百姓。

“如今民间赋税已经收至婴儿身上,百姓为了躲避赋税纷纷溺、弃婴……………”贾诩的话语也透露着些许沉重,这些都是他让人去收集的信息,他也见到过这种现象,他之前觉得这种事情不对但是没有解决的办法,现在他有了这个

机会,自然是要将这种现象减少。

贾诩不敢保证这种现象能够消失,但是能够减少一些也能让贾诩觉得自己的行为有意义。

“诸卿都有什么想法?”等到贾诩说完,刘辩问向群臣。

这些人知道这些现象吗?

当然知道!

越是豪族大户齐聚的地方这种现象越是频繁,边境州郡这种现象反而少上许多,被侵夺土地的流民在内地齐聚,边境州郡都是地广人稀,人地矛盾不是边境州郡的主要矛盾,边境州最大的问题是需要面对异族的袭扰。

有些事情不上台面没有二两,但是上了台面那就是千斤重,而他和贾诩就将这件事情放到了台面上,让所有人都没有回避的借口。

“臣等有愧!”已经摆到台面上的事情无法反驳,那就只能扩大范围,大家都有错误,谁也不比谁干净。

“地方州郡都这么做了,为什么缴纳上来的赋税才区区二十七亿钱?”刘辩面色平静地看着群臣。

没有人说话,这个问题谁能给个答案?谁敢给个答案?

“贾卿的陈奏有谁要反驳的?”刘辩再次问道。

“陛下,百姓的确困难,但是国事艰难,如果此时减免赋税,朝廷恐无钱粮动用!”没有人反驳贾诩的话语,现在反驳那就是不顾自己名声的典范,但是他们也不能让这条诏令推行下去,不然朝廷用什么?

一方面来看,这些人是真的为朝廷着想,没有钱粮运转的朝廷那还叫什么朝廷?

另一方面,这些人也是朝廷覆灭的重要因素,不去想着从豪族大户身上收税,反而不断从小民身上搜刮,百姓揭竿而起也是被逼出来的加过。

不过也难怪,大家都是豪族大户出身,又有谁会主动割自己的肉呢?

“三千六百万人拿出二十七亿的税收......百姓一年缴纳十几次口赋,还只有区区二十七亿钱,朕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诸卿皆是国之栋梁,有谁能回答朕的疑问?”刘辩站了起来,看着群臣问道。

“贪赃枉法已经成为官吏们的日常,百姓揭竿而起,朝廷若是还不想着改变这样的局势,抱着过去那种过一天日子撞一天钟的想法,那大汉覆灭就在眼前。”

“朕不会允许这种现象继续存在!”刘辩的声音充满了肯定,掷地有声的回荡在嘉德殿里。

“陛下,臣有奏!”丁宫站了起来,对着刘辩说道。

“准奏,丁公请讲。”刘辩收敛脸上的神色,看向丁宫。

正始元年的第一次朝会结束,刘辩起身朝着后殿走去,群臣起身送别刘辩以后也三三两两的朝着殿外走去。

群臣脸上忧心忡忡,天子有想法改变局势是好事,但是这一上来就直接从根子上下手是不是不太合适。

今年的赋税还没开始收缴,但是大家都知道今年的赋税肯定会再次下降,甚至很有可能降低到二十亿钱以下!

没有人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做,但是大家都知道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刘辩靠在榻上随意翻看着朝会议事的记录,查漏补缺看看还有哪些地方没有照顾到,他之后再诏见负责人讨论此事或者将这部分内容放到下一次朝会上去讲。

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就只有三点,一是让汝南黄巾平定,二是从地方州郡剥离驿站到太子府,三是从张让等人身上榨出足够的钱财。

“殿......陛下。”张让他们被带了过来,被关了快一个月的宦官们精神状态不是很好。

虽然刘辩没有下令对他们用刑,但是被关押在一个房间里一个月的时间,刘辩是摆明了要对他们下手的,如果只是挨上一刀可能也就过去了,但是现在只是关押,时时刻刻地忐忑让张让他们的精神已经濒临崩溃。

“我可以不要你们的命。”刘辩不想跟张让他们动脑筋,直接说出了他的条件。

张让他们如果能答应自己的条件,那他可以让张让他们活下来,如果张让他们死抱着钱财不放,那他也不吝啬于杀戮,正好杀几个释放一下士人们心中的怨念。

什么叫两手准备啊!

“我等愿听陛下之命。”张让没有抵抗的心思,如今他只想痛痛快快的挨上一刀,就像几十年前他入宫前那样,只要挨过那一刀,那所有的忐忑就都会消失,剩下的无非就是看自己的拼搏。

宫里的宦官大部分都是招募的,宫里基本没有负责净身的人员和流程,大部分宦官都是民间自行阉割,随后进入宫里或者豪族里面服务。

是的,在如今的大汉,自行阉割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而且不止皇宫里面在用阉人,地方豪族里面也有不少阉人为其服务。

而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宦官掌权并不需要家世,宦官凭借的都是自己的真本事,一步步从周围人中爬上高位。只要狠下心挨上那一刀,入宫以后就能凭借自身本事成为两千石,成为权势滔天的权宦,张让他们便是活生生

的例子,为了掌握权势会有许多人自行阉割。

宫里也会派人教授他们儒家经典,教授成为官吏所掌握的必备技能,最后通过一步步的考核成为中常侍。

张让他们不想再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举族被诛,无论刘辩说什么他们都没有反抗的力量。

“一人三亿钱,拿出这笔钱财我可以让你们在宫中养老。”刘辩直接说出了他的要求。

张让这些人肯定不能放出宫,而且都已经割了那一刀,拥有子嗣后代那就是不合理的事情,孝和皇帝时期下了一道旨意,可以让宦官过继子嗣延续香火。

这条诏令也是许多人下定决心自行阉割的重要原因,反正都可以过继子嗣承继香火,那还有什么可怕的。

基因上的血缘关系的确很重要,但是这个时代宗法上的血缘关系也很重要,过继来的子嗣与亲生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只要过继了,那就是你的嫡子,以后祭祀的时候他必须给你供奉香火。

袁绍就是以这样一种方式成为了汝南袁氏的嫡子,虽然总是会被袁术骂是小婢养的。但是在外界,袁氏就是袁氏袁成那一脉的嫡子,他得给袁成奉祀香火。

宫里的宦官刘辩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但是不让宦官拥有子嗣是肯定要做的,至于宦官的养老问题也是统一解决,宦官到了该休息的年纪那就直接退休。

至于在什么地方安置这些退休宦官?

大汉那么多先帝陵还怕没地方?

干的动的时候在皇宫里干活,干不动的时候就直接去先帝陵养老,一条龙包办宦官的一生,这是刘辩目前想到的解决办法。

“三亿钱?”所有宦官怔了一下,天子居然没有抄家?

张让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天子的举动,但还是赶忙答应下来,天子向来说话算话,他们相信天子的信誉。

刘辩只想处理宫里的事情,这些宦官给他拿出足够的钱财,那他也就能允许他们在宫里生活。至于这些宦官在宫外的家族,那就交给朝廷官吏去处理,犯了什么罪那就受什么惩治,他如果直接主持抄家一事会让许多人心凉。

“回去派人筹钱吧。”刘辩也没有让张让他们感恩戴德的打算,现在就是纯洁的金钱关系,除了钱他不想跟张让他们聊任何东西。

“唯!”张让他们又被带了下去,刘辩稍微揉了揉额头,随后又朝着给刘宏祭祀的地方走去。

虽然守灵已经结束,但是现在这段时间还是要多加祭祀。虽然有些繁琐,但是刘辩也不想再跟群臣讨论关于礼法的问题,关于丧假的事情还没有真正搞定,现在若是再去讨论祭祀的事情那无疑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

而且人都走了,总得有点香火!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