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家父刘宏,我躺平了 > 第131章 左伯

第131章 左伯

作者:丹千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父皇,儿臣想给太子府增加一些编制,可能要设几个司马。”来给刘宏问安的时候,刘辩向刘宏提出了太子府要增派人手的想法。

既然造纸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那他这边也得给这些人找一个编制,不然人家凭什么因为太子的空口白话就把自己的家传技术交给太子?

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利益,刘辩也没觉得自己的面子有那么大,他也打算给这些人一个官职,用官职来换这些人手里的技术。

至于刘辩为什么要军队编制,主要是因为造纸人员基本都是工匠,而工匠的管理方式与军队很类似,如果不想给别人太子私建军队的把柄,那就直接要一个军队编制,大汉类似的官职还有搜粟都尉,将作大匠.......

刘宏当即怒了,太子这是生怕自己睡安稳?

北军要不回来也就算了,现在太子又要增加手上的兵力,刘宏气呼呼地盯着刘辩,表示刘辩要是不给他一个说法,那他就要给刘辩一个说法。

“不是要增加兵力,儿臣那两千卫士已经够了。”刘辩看刘宏不善的表情,连忙补充了一句。

刘宏更加生气,怎么的,现在北军还在我手上不成?

“要司马做什么?”刘宏还是问道,打算听太子怎么狡辩。

“儿臣府上最近招了不少工匠和女工,这些人暂时还能用太子府人员管理,但是工匠还在不断增加,儿臣想着设立几个官职专门管理这些工匠。”刘辩解释道。

“你要那么多工匠做什么?”刘宏有些警惕的问道。

工匠一般是用于打造兵器甲胄......

“儿臣弄了一个布坊和酿酒坊,最近还打算造纸,造纸所需工匠众多。”刘辩并没有遮掩,直接将他的计划说了出来。

既然要造纸那就不可能小打小闹,最起码也要一两千人,按理来说得都尉管理,但是太子三卿也不过千石,只能是设立几个司马或者军候分开管理。

“造纸?”刘宏有些疑惑,不知道太子造纸做什么。

酿酒他可以理解,毕竟少府也有酿酒机构,但是造纸让他也有些疑惑。

“儿臣想要将竹简替换为纸,以后所有的书写都会在纸上进行。”刘辩坦然说道。

刘宏有些诧异的看着刘辩,他的书法和文学水准都很不错,也经常会在纸上练习书法,知道纸的书写体验要优于竹简,但是纸的价格也要比竹简高。

要想用纸来替换竹简,那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成功的,最起码也得额外掏钱。

“官署可没钱买你造的纸。”刘宏提醒一句,国库如今没钱。

这也算是朝廷的固定支出,每个官署也都有一个官职负责管理竹简的购买与保存,朝廷也会定期核查办公用品的支出情况,防止有人贪墨。

“儿臣知道,目前还在考虑降低造纸成本。”刘辩也认同刘宏的想法,朝廷的竹简也是花钱买的,不可能凭空变出来,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

如果想要全部换成纸,最起码也得和竹简的价格差不多,官署才能掏钱购买,还得保证造纸有一定的利润,这对造纸技术就有更加高的要求。而且如今纸的质量也得继续提高,保证大批量制造的情况下所有纸的质量相同,能

够支撑起书写、运输、保存,不能出现大面积破损。

但是纸这种东西也没有那么高的技术含金量,只要投入人力物力,在他这个太子的领导下,肯定能得到成果。

“你心里有数就好。”刘宏见刘辩有准备,也没在这个问题上再多言语,转而思考起要不要同意太子的要求。

既然只是工匠,那他也没有那么大的抵触,毕竟少府手下的工匠也快万人,太子府增添一些工匠也没什么问题。

至于说太子会不会用工匠打造兵器甲胄这种事情,刘宏也只是想了一下就完全放弃,毕竟有这个时间和谋划,太子还不如直接带人去攻打武库来的方便。

“两个六百石,余下的属吏你自己配置。”刘宏给出了他的方案。

“多谢父皇。”刘辩拱手说道。

六百石已经足够,毕竟太子三卿也不过千石,如果官职给的高了也不好让贾诩领导,他也没有将这几个工坊扩充为部门的打算,六百石这个官职刚刚好。

“皇后没为大将军求情?”刘宏冷不丁的问道。

“不知父皇所言求情为何事?”刘辩装傻,有些疑惑的问道。

刘宏有些没有预料到刘辩的反应,怔了一下,随后笑了出来:“无事。”

“你且去尚书台吧。”刘宏接着说道。

“儿臣告退。”说罢,刘辩起身离开。

刘宏不知道何皇后到底有没有求情,但是刘辩表露出来的态度就是何皇后完全不知情,大将军从来没有去过北宫。

换了一身衣服,刘辩从后殿走出,在座众人纷纷起身行礼,而几个造纸家族的家主也都眼前一亮,这就是当今太子殿下?

“不用多礼,都坐吧。”刘辩温声说道,抬手示意众人起身,随后直接坐下。

“多谢殿下。”众人说罢,这才坐下。

除了太子三卿,也就只有左伯、毛弘、邯郸淳等几个书法名家与太子讲张范,这个时期的造纸术多为家传,能造纸的家族一般也都精于书法,与之类似的还有制笔墨的家族,反正肯定跟书法沾边。

“诸位能应邀前来,孤甚慰,还请贾卿为我一一介绍,孤也要认识一下列位俊杰。”刘辩先是吹捧,毕竟有求于人,说出去一点好听的话也很正常。

贾诩起身行礼,随后一一介绍,众人一一起身行礼。

该说的场面话都说完,宴席开始,气氛更加祥和,刘辩也会就书法等方面提问,给这几人表现的空间。

刘辩吃的差不多,拿起玉杯喝了两口温水,现在该说正事了。

“诸位皆善书法,这书写载体也都是各家造出来的纸,孤虽不善于此道,但对纸张也是异常喜爱,平日多用之。”刘辩笑着说道。

“只是自黄巾起事之后,道路断绝,这洛阳的纸张供应便不足,价格也涨了许多......”刘辩换了一副语气,开始讲述起如今纸张供应的问题。

随着刘辩的话语,众人脸上的笑容也都稍稍收敛,毕竟国事艰难,大家也都清楚,若是喜笑颜开的话,那就有些不把对面的太子当太子了。

“孤此次请诸位前来,一是为了向各位订购一批纸张,二也是为了让各位能够相互交流,降低纸张的生产成本,提高纸张质量,将来也好将官署里的竹简全部以纸张代之。”刘辩最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同时也画了一个大饼给

所有人。

太子不是来抢你们的饭碗,太子是来给你们找财路的,只要你们现在乖乖的把造纸技术交出来,以后你们的家族肯定能发大财。

从古至今,官府采购一直是一个油水丰厚的领域,甚至只要是正常经营,都能赚的盆满钵满,只是官府采购的门槛也足够高,没有足够的关系肯定进入不了这个领域。

在场所有人呼吸纷纷一滞,他们没想到太子居然会给他们画出这样的饼。

他们也都知道太子肯定是对造纸有想法,毕竟太子可能对某人的书法有兴趣,但是不可能对这么多人的书法同时感兴趣,而且真要是喜爱书法,为何蔡邕不曾出现,这才是大汉真正的书法名家?

他们也都是造纸家族,各自有各自家族的销售范围,如今齐聚一堂,用屁股想都知道肯定是太子对造纸动了想法。

如今太子画出的饼利润可太高了,一旦官署全部采用纸张,这就是一个长久而稳定的生意,而这个生意好像就是他们一起分享。

谁能不心动?

但是他们也都知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太子既然要给出这样的利益,那他们肯定也得给太子足够的利益,那么除了造纸技术他们还有什么可让太子在意的。

问题是太子这是空手套白狼啊!

在场几人互相对视一眼,纷纷看到了对方眼里的怀疑,太子这是要让他们交出造纸技术,造纸可是一项可以家传的财源,就这么白白交出谁也不甘心。

“敢问殿下,这交流造纸技术为何意?”左伯起身问道。

“各家虽都造纸,但造纸技术肯定各有不同,甚至原料也各有不同,过去诸位都是自己家族内部交流,闭门造车虽有收获,但仍有不足,如今孤为大家提供一个平台,太子府设一治纸令,专营造纸之事,令之下再设四部,辅

佐造纸之事。”刘辩见这些人没有直接上钩,也开出了自己的价码。

排队队,分果果,每个人都有官职,但是只有一人是主管,其余四人只能是辅佐。

几人还是没有上钩,迟迟没有动作,刘辩也不急切,只要有一人能够为他所用就行,实在不行再去找那些技术不好的家族要人。

从蔡伦改进造纸术开始,造纸已经在大汉铺开,甚至就连宫里都有完整的造纸技术,他只是想有一批熟练工匠,不想再自己摸索培养。

“若是各位有疑虑,也可至侧殿商量一下,再来回复孤也不迟。”刘辩随后很贴心的给了几人串联的机会。

你们自己商量,要不要拿出自己家传的技术,甚至可以商量一下官职的分配问题,毕竟只有一人主导,也就只有一家能吃到最大的果实。

“我等多谢殿下。”几人见刘辩如此贴心,都有些不好说出拒绝的话语,要不还是直接把家传的技术拿出来换一个治纸令的职位吧?

虽然不知道这个职位具体是多少石,但是令已经说明了一切,只要自己先出头,说不定就能主导造纸一事,未来未必不能进入朝廷高位,如桑弘羊旧事。

而其他几家这个时候也变成了竞争者,或者说他们短暂的联盟关系已经破裂,毕竟过去各家也都会因为销售范围的事情偶有摩擦。

等到几人离开,殿中的气氛也松弛下来,刘辩与手下也接着聊起了书法的问题。

而这个话题就是钟繇的主场,在场众人加起来也不够一个钟繇打,钟繇话语里对蔡邕甚是推崇,只是有些遗憾蔡邕如今不在京城,不能亲自讨教。

“蔡邕如今身在何方?”刘辩有些好奇的问道,毕竟对方有一个大才女女儿蔡文姬。

“如今应该是在吴地避难。”钟繇回道。

“党锢不是解除了吗?怎么还在避难?”刘辩有些疑惑,黄巾起事的时候党人可都是被赦免了,这蔡邕为什么会例外。

张范随后给刘辩解释了一下,刘辩恍然大悟,蔡邕还够不上党人,身上也没有什么罪名,就是畏惧宦官打击报复所以亡命江海。

刘辩内心笑了起来,这害怕宦官打击报复还能被他府上的这些人知道动向,这蔡邕像是有害怕的样子吗?或者说宦官们会在意蔡邕这种小人物吗?

不过既然人家不想当官,那就让人家待在吴会之地呗,人各有志,不能强求,若是名士都能像蔡邕这样不想做官那才是好事,许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

就在刘辩等人闲聊的时候,侧殿之中的商讨也出了结果,或者说是在场几人来之前已经有的结果。

身处青州的左伯与河南南阳毛弘交好,加上距离较远,彼此之间的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毕竟还有冀州的造纸家族挡在那里,二人能够联合起来推一个人上位,而其他三家则是各自联合,而且左氏的造纸技术最好,谁都知道

自己家的纸比不过对面。

既然比不过对面,而且又有人支持,左伯自然是有了最大的优势,而且他还拿出自己家的销售范围与几人交换,给出足够的利益让对方放弃,左伯轻而易举地赢得治纸令。

左伯对于仕途还有一定的想法,若是治纸这件事能够得到殿下的赏识,那未来的前途定然不会低,而且未尝不能像蔡侯那样名传于世。

“多谢诸位。”左伯心满意足的对着几人说道。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