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家父刘宏,我躺平了 > 第130章 大将军可有疑问

第130章 大将军可有疑问

作者:丹千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廷尉樊陵离开了,刘辩对吴国的审理做出指示,要给吴国定罪开个加急通道。

虽然人已经抓进诏狱,但是诏狱里的犯人又不止吴匡一个,而诏狱里的人手就那么多,就算是要审理吴国的案件也得排队,刘辩就是要让吴匡的案件插个队。

樊也没有拒绝太子的指示,又不需要对吴国屈打成招,吴国也跟他没有关系,他凭什么要拖延?再说了,就算是对吴国屈打成招,樊陵也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他干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两次,太子之前如果没有立即捞人,张延

定罪斩首也就是三四天的时间。

樊陵当初投靠宦官的时候就已经把自身的良知给丢了,他只是单纯的想往上走,他想踏入朝廷重臣行列,就得不择手段。

唯一让刘辩有些疑惑的是何皇后并没有跟他说吴国的事情,仿佛完全不知道此事一样,只是跟他日常聊他的婚事准备情况。

从北宫出来踏入复道,刘辩还是有点不敢相信,何皇后这是拒绝了大将军的游说?

刘辩当即开心起来,母后不提此事那他就更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除非何进能请动刘宏出面。

但是那可能吗?

何进要想请动刘宏,首先就得跟宦官们低头,如今的大将军要是能跟宦官低头,那大将军府的人心可就真的散了。

大家来找你是为了诛宦的,结果你为了一个武官就向宦官低头,那以后真要诛宦的时候大将军能不能下得了这个手?

樊的动作很快,昨天下午刘辩才跟他说加急审理此事,结果刘辩到尚书台没多久,樊就已经将吴国的定罪文书给送过来了。

好家伙!

刘辩内心直呼樊陵是个人才,这领导交代下去的活他是真干啊!

对樊进行一番夸奖,刘辩随后也查看起这封文书,看完之后刘辩更加满意,樊并没有因为他的加急要求而随意加罪,判处吴匡笞三十、徒边。

汉律六十篇里就有专门应对吴匡这种情况的法律条文,樊陵是根据量刑标准给吴匡定的罪。

汉律主要分为律、令、科、比、例,律就是确定的法律条文,一共六十篇,分为《九章律》、《旁章律》、《越宫律》、《朝律》;令就是皇帝根据行事变化发布的诏令,可以用于补充法律,解释法律,甚至可以代替法律,

也为法律条文的修订提供依据;科是关于考核,以及处刑标准的具体的法律形式;比例即为比照,律无正条规定时比照最接近的律条文或同类型案件来判案;《春秋》经是孝武皇帝以后大汉的“宪法”,具有凌驾于各种法律形

式之上的最高法律效力,也就是春秋决狱。

“廷尉卿做的不错,接下来就交由御史中丞审议。”刘辩看完之后抬起头看着樊陵说道,他同意廷尉署对于吴国诋毁朝廷重臣的判决。

判案当然不可能交由廷尉一人决断,廷尉署审理完案件,要交由御史中丞审议,如果御史中丞对廷尉的审理有异议且两人无法统一意见之时,这个案件就会上升到朝会之上由天子决断。

当然了,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人受不住严刑拷打直接死在诏狱里,这个时候就不用御史中丞审议,毕竟人已经死了,御史中丞就算有异议,人也不可能活过来,这个时候就该由御史中丞弹劾廷尉。

一般情况下廷尉也不会被罢免,毕竟能被严刑拷打致死的一般都是天子下令从严从重,廷尉也只是按照天子的意思办事,只是不小心把人弄死。

樊顿时知道自己赌对了,太子只是要治罪,没有弄死吴匡的想法。他如果加码,那就是践踏国法,廷尉肯定干不长久,顺带太子也会看他不顺眼。

“臣职责所在,不敢当殿下夸奖。”樊拱手说道。

“哈哈哈,廷尉卿应得的。”刘辩笑着说道。

今天尚书台的事务不多,刘辩也想了解一下樊陵,随后留下樊陵与其聊起法律条文的事情,樊对刘辩的疑问对答如流,刘辩对樊陵更加满意。

樊可没有法家背景,他家家传学说是《京氏易经》,在易学、术数一道有足够的积累,但是樊陵是半路出家当上的廷尉,能够对这些法律条文了如指掌还能有自己的思考,只能说樊自己还是有点能力的。

“殿下,有司奏。”侍者看刘辩聊的差不多,随后禀报道。

“殿下公务在身,臣请告退。”樊陵很有眼色,随后提出告退。

他内心高兴极了,太子并没有因为他是宦官的人就对他横眉冷对,而且他现在已经半只脚踏入太子这边,只要日后能够将太子交代的事情办好,樊陵敢肯定自己能跳船到太子这边。

樊并不是宦官的死忠,他只是想做高官,谁能让他做高官他就是谁的人,他能依仗的只有自己办事得力。

樊陵也隐约察觉到了太子用人的方式,太子并不看重一个人的名气、地域、家世,太子唯才是举!

太子家令贾诩就是最佳的体现,虽然樊陵也不知道贾诩是怎么被殿下赏识的。

有了这样的认识,樊对自己的前途更加看好,他能走到今天不就是依靠自己的才能吗?

“廷尉卿自便。”刘辩温声说道。

廷尉樊陵随即离开尚书台,侍者也很快将刘辩要过目的奏疏端了过来,刘辩看着一大摞奏疏已经习以为常,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锻炼,他已经是一个无情的批阅奏疏工具人,甚至还有点享受这种状态。

“殿下,大将军求见。”过了一会儿,侍者再次禀报。

刘辩皱起眉头,想了想还是说道:“去请大将军进来。”

“臣何进拜见殿下。”何进进入之后抱拳行礼。

“大将军请起。”刘辩回礼,随后让何进坐下,恰好能够让何进看到那封关于吴国的判决文书。

刘辩的意思也很简单,廷府已经做出判决,大将军要是想求情的话,还是先看看这封文书再决定要不要说话。

何进一眼就看到了廷尉府的判决文书,他脸色有些僵硬,这都已经出判决结果了?

这才几天啊!

从抓人到判决满打满算不过三天时间,他不知道大汉的廷尉署什么时候有这种效率?

这让他怎么捞人?

吴国已经认罪,他现在若是想要捞人,首先面对的就是吴国的认罪书,也就是说要把廷尉樊陵弹劾下去,同时要让吴匡直接翻口供。

光是廷尉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都得跟他这个大将军对峙。

即便能把廷尉樊搞下去,新任廷尉要想翻案,那也得让吴匡反水,拒不承认上面的罪状。但是吴匡诋毁何苗的事情可是大庭广众之下发生的,吴匡要是敢反水,那可就是罪加一等,本来只是边的判决直接变成斩首。

“大将军有何要事?”刘辩问向何进。

看完了没?

看完就赶紧离开,不要在这里打扰我处理奏疏。

“殿下,五官中郎将......”何进有些僵硬的聊了几句公务。

“臣请告退。”何进不想继续在这里枯坐,想要离开这里。

廷尉署已经做出判决,现在要想给吴国免罪,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让御史中丞提出异议,然后他再说服天子给吴匡免罪。

何进光是想想就觉得不可能,天子怎么可能因为大将军的游说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打太子的脸?

吴国是太子抓进去的,天子再在朝会上说吴国无罪,只要何进敢跟天子提这件事,那天子定然会以为大将军是在离间他与太子的父子之情。

而且真要是这么做了,太子和皇后肯定记恨他。

外戚打太子,何皇后估计都有杀了他的心思。

“如今吴国的判决已经下来,大将军也该注意一下,好好检查一下大将军府的属吏,不要让廷尉署的人难做,有罪就该罚!”刘辩肃声说道,让何进自己把张璋交出来,不要让廷尉署的人去大将军府拿人。

廷尉署直接去大将军府拿人肯定拿不了,大将军府也不是吃素的,不可能就这么容易把人交出去,不然大将军府的人出去都抬不了头。

他也不想跟何进闹得太僵,让他自己交人,给大家都留一点面子,毕竟低头不见抬头见,他若是真跟何进闹得太僵,何皇后那边也难免有怨言。

“臣......”何进看着刘辩,眼睛里带了些许怒火。

太子欺人太甚!

现在不仅是救不了吴匡,还得搭上一个张璋,那他以后还怎么面对府上的属吏,还怎么领导大将军府?

“大将军可有疑问?”刘辩黑白分明、与何皇后极为相似的灵动双眸平静地盯着何进,嘴里问道。

他已经给了何进面子,没有直接让人去拿张璋,何进要是还不满足的话,那他可就真的要针对一下大将军府了!

何进仿佛被浇了一盆冷水一般,怒火一下子消失,有些不自然的微微转头,避开了与刘辩的对视。

“臣记住了。”何进说罢,也不顾失礼直接离开了尚书台。

刘辩看了看何进狼狈离开的身影,随后继续低头处理起案上越来越多的奏疏。

尚书台各曹不断将要刘辩批阅的奏疏送来,待中寺也在将审理过的奏疏送来,刘辩一边要批阅,一边要尚书台各曹按照政策处理事务,一天连轴转直至结束一天的工作,安排好尚书台夜间值守,刘辩也离开尚书台回返太子

府。

本来晨昏定醒是要求刘辩每天早晚都要去给刘宏、何皇后问安,但是从刘辩成为监国太子,掌管尚书台之后,刘宏也就下诏免去了刘辩的晚间问安,至于为什么不免去早上的问安?

刘宏也需要与刘辩交流一下朝政的信息,专门叫刘辩过去也浪费时间,就趁着早上问安的功夫了解一下,而且夫妻二人也需要跟刘辩联络一下感情,不然一家人估计十天半个月都见不到一面。

太子仆钟繇驾驶着安车驶过街道,刘辩也闭目养神,大脑经过一天的高速运转也需要休息。

“殿下,已经到了。”钟繇放好台阶,提示刘辩该下车了。

达官贵人下马车当然不可能跳下来,车上专门放了一个木制台阶,可以让人一步步走下来。

刘辩睁开眼睛,下了车活动一下身体,钟繇让人将马车牵走,看着刘辩在校场之上练剑。

“殿下的剑舞越来越好看了。”钟繇有些赞叹的想道,他也会吸收一些来自刘辩剑舞的想法加入到自己的书法中来。

是的,钟繇觉得刘辩练的就是剑舞,当然钟繇也不会给自己扣上一个腹诽君上的罪名,所以也只是在心里想想,从来不会宣之于口。

钟繇也没什么恶感,就是单纯的觉得刘辩的剑法好看,毕竟太子殿下又不需要亲自上战场杀人,而且能够每日坚持练剑,这就已经让钟繇有些惊异。

可没有人会对太子的这种行为进行提醒,但是太子依旧能够坚持下去,这就已经说明了许多。

练完剑又是射箭,每日二十支箭雷打不动,射箭结束自会有人收拾,刘辩放下宝弓回返宫殿用膳,一切都已经形成惯例,刘辩不用吩咐,手下就知道该怎么做,就像钟繇会直接将马车驶入校场一样。

“殿下。”正在吃饭的时候,贾诩走进大殿行礼,亲近之人当然不用再说自己拜见的话语。

领导肯定知道你的名字,不用再进行强调。

“贾卿坐吧。”刘辩依旧在吃饭,示意贾诩自己坐。

贾诩是过来给刘辩汇报工作的,就像刘辩给刘宏汇报工作一样,刘辩整日不在太子府,也得了解一下太子府的运行情况。

虽然刘辩已经承认许或这个太子少傅可以掌管太子府的工作,但是许或也很识趣,并没有与贾诩争权的想法,贾诩还是维持着太子府的运转。

等刘辩用膳完毕,贾诩也开始给刘辩汇报起工作,刘辩没有发表什么意见,贾诩也不会出什么差错。

“造纸的几个家主已经到了,殿下是否要诏见?”贾诩最后询问道。

“都到了吗?”刘辩来了点兴趣,稍稍坐直身体。

“还有一家未至。”贾诩低头说道。

“臣办事不利,还请殿下责罚。”贾诩随后又补充了一句。

“不用管,这几家到了就行。”刘辩并没有在意,只有一家未至还是有点出乎他的预料的。

毕竟造纸这个行业肯定是经学世家经营的,这些人可不会太在意朝廷的征召,只有一家未至起码证明太子的威望还是有的。

他是打算做大蛋糕然后分的,既然有人不来,那未来分蛋糕的时候也就没有这一家的份。

“明日吧,明日准备一场晚宴,我亲自见见他们。”刘辩想了想,随后做出了安排。

贾诩应了下来,刘辩随后也说起了接下来太子府的主要工作,贾诩一一记下,之后再让太子府属吏按照刘辩的想法执行。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