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赵倜看着大门,道:“鸦兄,这便是地宫禁制吗?”
乌鸦落于他的肩上,应声道:“便是此处,乃为佛门的一种特殊结界,唤为归葬禁。”
“归葬禁?”赵倜道:“这名字却有些奇怪。”
“归葬是古佛...
数月之后,北疆已大体恢复元气。城墙上旌旗猎猎,士卒列队操练,战鼓声声,震彻山河。沈若兰亲临校场,身披战甲,手持长枪,与将士们一同操练。他虽为节度使,却从不居高临下,反而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得军心。
这一日,北疆大雪初霁,阳光洒在雪地上,映出一片银白。沈若兰正在军帐中批阅军报,忽有亲兵来报:“大人,林远将军自东岭归来,已至辕门外。”
沈若兰闻言,立刻起身:“快请他进来。”
不多时,林远大步走入军帐,身上还带着风雪的气息。他抱拳行礼:“末将林远,参见大人。”
沈若兰亲自上前扶起他:“林将军辛苦了,一路风雪,快请坐下。”
林远拱手谢过,坐下后取出一卷军报,递上:“大人,这是东岭的最新军情。”
沈若兰接过展开,细细阅览,眉头渐渐皱起:“辽军近日频繁调动,似乎在集结兵力?”
林远点头:“正是。末将已派斥候深入敌境,发现辽军在东岭以北集结了约三万骑兵,似乎有意南下。”
沈若兰沉思片刻,缓缓道:“看来耶律洪基终于坐稳了王位,开始对外用兵了。”
林远道:“辽军此次调动,极有可能是试探之举。若我军反应迟缓,他们便会大举压境。”
沈若兰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如炬:“北疆防线虽已修缮,但兵力仍显不足。必须尽快调兵布防,以防辽军突袭。”
林远抱拳道:“末将愿率东岭守军,前出至雁门关一线,以作预警。”
沈若兰点头:“好。你即刻返回东岭,整军备战。我会命李文远率北疆主力,前出至雁门关,与你遥相呼应。”
林远起身拱手:“末将遵命。”
沈若兰忽然道:“林将军,此战若起,恐怕不会只是小规模冲突。你可有把握守住东岭?”
林远神色坚定:“末将愿以性命担保,东岭绝不会失守。”
沈若兰微微一笑:“我相信你。但记住,若辽军来势汹汹,不必死守,可退守雁门关,与我军主力汇合。”
林远领命而去。
待林远离开后,沈若兰独自站在帐中,望着地图沉思良久。他知道,辽军此次南下,绝非偶然。耶律洪基刚刚稳固王位,急需一场胜利来巩固权威。而北疆,便是他的首选目标。
沈若兰提笔写下一封密信,命亲兵即刻送往京师:
“陛下,辽军已开始调动,意图南下。臣已命林远将军率东岭守军前出至雁门关,以作预警。北疆兵力虽已整编,但仍显不足,望陛下速派援军,并再调拨粮草,以备大战。臣沈若兰,叩首。”
写罢,他将信封好,交予亲兵:“即刻出发,不得延误。”
亲兵领命而去。
沈若兰走出军帐,迎面扑来一阵寒风。他抬头望向天空,只见乌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他轻声道:“赵曜,你可会信我?”
与此同时,京师皇宫。
赵曜坐在御书房中,手中拿着一封密信,正是沈若兰所写。他看完后,神色凝重,随即唤来内侍:“传林相。”
不多时,宰相林远之父林相步入御书房,恭敬行礼:“陛下。”
赵曜将密信递给他:“沈若兰来信,说辽军已开始调动,意图南下。他请求朝廷速派援军,并调拨粮草。”
林相看完后,沉吟片刻:“陛下,北疆若失,京师危矣。臣以为,必须立刻调兵遣将,支援北疆。”
赵曜点头:“朕已有此意。但朝中有人反对,认为沈若兰拥兵自重,若朝廷再予支援,恐其势力更盛。”
林相皱眉:“陛下,沈若兰乃大宋柱石,忠心耿耿。若因疑忌而延误战机,恐怕悔之晚矣。”
赵曜沉思片刻,缓缓道:“朕信他。传旨,命兵部调集五万精兵,由大将军李靖率领,即刻开拔北疆。另,再拨十万石粮草,二十万两白银,送往北疆。”
林相拱手:“陛下英明。”
赵曜望着窗外,神色复杂:“沈若兰啊沈若兰,你若能守住北疆,朕愿将整个大宋都交给你。”
与此同时,北疆。
沈若兰已下令全军备战,各营士卒日夜操练,城墙上增设弓弩手,粮草储备也已基本到位。百姓们虽有惶恐,但在沈若兰亲自安抚之下,逐渐安定下来。
这一日,他亲自巡视各营,鼓舞士气。
“将士们!”沈若兰站在高台之上,声音洪亮,“辽军已至北疆之外,意图侵犯我大宋疆土。但你们要记住,我们不是为了战争而战,而是为了守护家园而战!”
“誓死守卫北疆!”众将士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沈若兰满意地点头,转身对李文远道:“你率军驻守雁门关,我亲自前往东岭,与林远汇合。”
李文远一惊:“大人,东岭前线危险,您身为节度使,不宜亲赴前线。”
沈若兰淡淡一笑:“我是北疆节度使,更是大宋的将军。若我都不去前线,如何鼓舞士气?”
李文远无言以对,只得拱手:“属下遵命。”
沈若兰整顿行装,率领亲兵,连夜出发,直奔东岭。
三日后,沈若兰抵达东岭。
林远早已在关外迎接,见到沈若兰,立刻上前:“大人。”
沈若兰翻身下马,拍了拍林远的肩膀:“辛苦你了。”
林远道:“末将职责所在,不敢言苦。”
沈若兰走进军帐,立刻召集诸将:“辽军已至北疆之外,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准备。林将军,你可有辽军动向的最新情报?”
林远取出一份地图,展开在案上:“辽军主力三万骑兵,已抵达东岭以北五十里处,似乎在等待援军。”
沈若兰皱眉:“他们在等什么?”
林远道:“末将怀疑,辽军可能在等待另一支军队汇合,才敢南下。”
沈若兰沉思片刻,缓缓道:“耶律洪基刚登王位,急于立威,不会轻易退兵。我们必须在他完成集结之前,先发制人。”
林远一震:“大人是想……主动出击?”
沈若兰点头:“不错。若等辽军完成集结,我军将陷入被动。不如趁其未稳,先击其侧翼,打乱其部署。”
林远思索片刻,道:“末将愿率轻骑出击,绕至辽军侧翼,突袭其粮道。”
沈若兰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你即刻出发,我亲自率军接应。”
林远领命而去。
当夜,东岭风雪大作,天地一片苍茫。
沈若兰站在城楼之上,望着远方,心中无波无澜。
“辽人,你们若来,我沈若兰,必让你们有来无回。”
次日清晨,林远率三千轻骑,悄然出发,绕至辽军侧翼。
与此同时,沈若兰亲率五千精兵,出城迎敌。
两军在东岭以北三十里处相遇,战火再燃。
沈若兰身披战甲,手持长枪,亲率大军冲阵。辽军虽强,但在沈若兰与林远的夹击之下,阵脚大乱,溃不成军。
此战,历时三日,辽军大败,残部仓皇北逃。
沈若兰并未追击,而是下令收兵,修整军备。
战后,他站在东岭之上,望着远方,轻声喃喃:“赵曜,我又守住了。”
林远走上前来,拱手道:“大人,此战大胜,辽军短期内恐难再犯。”
沈若兰点头:“但辽国国力未损,耶律洪基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做好长期备战的准备。”
林远沉声道:“属下明白。”
沈若兰转身,望向南方,仿佛透过千山万水,看到京师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赵曜,我沈若兰,定不负你所托。”
风雪依旧,北疆依旧。
而沈若兰,依旧站在北疆之巅,守护着这片土地。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