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无奈娶了小夫郎后 > 60-70

60-70

作者:不曾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别打趣我了,他不在家,我这几日忙的昏天暗地,一刻都不得闲。”安哥儿站定身子,一脸无奈的道。

“你忙什么?你家里也没田地。”叶妙好奇。

“缝缝补补。我将从前的褥子全拆了,打算做新的。”家中的棉花褥子已经有些硬了,他就打算拆了,该洗的洗,该弹的重新弹。

“好吧,这的确麻烦。”叶妙点头。

这是大工程。

怪不得好些天没来城门口了。

见叶妙不再追问,安哥儿松了口气。

其实,他是因为谷栋不在家,所以才想着拆洗被褥的。

谷栋在家时,他们俩夜夜在上面折腾,即便有床单,有时候也挡不住某些痕迹,这被褥的确该拆洗了。

除此之外,也是为了打发时间,转移注意力。

他秦安想天想地,想东想西,就是不会去想谷栋!

第065章 赵丰该为自己考虑

安哥儿回到家中, 一进院子就瞧见云哥儿蹲在杂物棚下,正抓着蒲扇给笼子里的兔子扇风。

他问道:“云哥儿,好些了吗?”

“安叔叔, 你回来啦。”瞧见是他,云哥儿站起身来, 笑着朝他跑来。

等云哥儿来到跟前,他蹲下来揉了揉云哥儿的小肚子:“肚子还痛不痛了?”

“不痛了。吃了苦苦的药之后就不痛了。”云哥儿摇头。

“那就好。”安哥儿放了心,随后指了指身后的背篓:“你秦叔叔和妙叔叔给你准备了小饼干, 里面放了葡萄干和核桃仁, 是你从前没吃过的口味哦。”

“哇。”云哥儿小脸上顿时涌出期待。

安哥儿就牵着他进了灶房, 将大拉皮从背篓里取出放在灶台上, 又从背篓里取出一个油纸包。

安哥儿抓上油纸包,牵上他往外走:“咱们和奶奶一起吃。”

“好!”云哥儿忙点头。

他好几天没吃小饼干啦, 有些想了。

进了邓氏的屋子,只见邓氏坐在炕上,正在纳鞋底。

安哥儿就道:“娘,不是说了我来纳吗?你眼睛不好, 别扎到手了。”

“我看准了才下针,扎不到手的。”邓氏道。

她虽然老了, 但还是能干些活儿,她儿子不在家,家中一切事都压在安哥儿身上,像是纳鞋底这种小事, 自是不能再让安哥儿做。

等安哥儿牵着云哥儿在炕上坐下,她就问道:“你也好些天没回村了, 反正小栋不在家,要不你带着云哥儿回村住几日?”

“娘, 家里一堆事呢,走不开。”安哥儿将油纸包打开,里面的果仁曲奇小饼干露了出来。

这次叶妙是拿平底铁锅做的小饼干,小饼干是焦糖色,上面点缀着葡萄干和核桃碎,安哥儿递给邓氏一个,又递给云哥儿一个,而后他才捏了一块。

入口酥酥的,甜味很淡,但葡萄干甜味浓郁,再加上香香的核桃碎,口感比从前的小饼干丰富多了。

味道也更好。

“那秦劲还真是个有本事的。”邓氏叹道。

自打家中富裕了,谷栋给她买过不少点心,她也算见过世面,但眼前这小饼干一点儿都不输给醉仙居的招牌点心枣泥酥。

“好吃!秦叔叔的确很厉害。”云哥儿响亮亮的喊了一声,三两口将手里的那块吃完,又朝安哥儿伸出了小手。

他还想吃!

安哥儿递给他一块,笑着道:“秦劲哥一般只负责动嘴,真正动手做的是妙哥儿。两人都厉害。”

秦劲有很多新点子。

而妙哥儿手艺好,能将秦劲的新点子做出来。

“妙哥儿的确心灵手巧。”邓氏点头。

如安哥儿一样,妙哥儿也是从黄连汁里熬出来的,是个可怜孩子。

嫁给秦劲后终于过上了好日子,若是再生个大胖小子,那就真真好起来了。

想着,她借着捏饼干的时机,眼睛装若无意的从安哥儿肚子上滑过,也不知安哥儿什么时候能给她生个大胖孙子。

如今都成亲四个月了。

但这话她不能直接问,谷栋特意叮嘱过她,让她不要将孙子挂在嘴边,若是成亲一年后还无动静,那再问不迟。

安哥儿样样都好,她也的确不想给安哥儿压力。

可她的大孙子什么时候能来?

唉。

安哥儿不知邓氏心中所想,他吃完两块小饼干,就道:“娘,午饭咱吃饺子吧?我刚买了些韭菜回来。”

“太麻烦了,熬粥、烀饼子就行。你不是去拿那个叫大拉皮的新吃食了吗?”

“那个只能凉拌,加些辣子才好吃,云哥儿吃不了。咱们包些韭菜鸡蛋饺子,反正也没旁的事儿。”安哥儿笑道。

“行,那就吃饺子。”邓氏就道:“咱们俩择韭菜去。”

她又喊上云哥儿:“云哥儿也来。”

这个年纪的小哥儿,的确该学着做些杂活了。

于是三人就从房间出来,坐到杂物棚下择韭菜。

一通忙活,午饭后,安哥儿给云哥儿熬药,哄着云哥儿喝了药,又陪云哥儿午睡。

下午,他开始做被褥。

做晚饭。

晚饭后陪着云哥儿玩一会儿,洗漱之后,他去邓氏的屋子陪着云哥儿一起睡。

一整日下来,当真是每一刻都有事情做。

思绪没有放空的时候。

简直完美。

什么麻烦什么占的时间多他就做什么。

嗯,明日蒸包子吧。

另一边,叶妙、秦劲两人到家时,赵丰坐在大灶房的屋檐下,手里抓着把小米,正“啾啾啾”的撒着小米。

他面前摆着三个大篮子,篮子里盛着六十只毛茸茸的小鸡仔。

“诶,阿爹,你买了小鸡仔啊?在哪里买的?”叶妙快步走了过去。

“今个儿鲁家村的一人挑着担子去卖小鸡仔,路过咱村,恰好被我撞见,我就买了下来。”赵丰道。

只靠着家中母鸡下的蛋,满足不了小蛋卷的需求,叶妙就想再买些小鸡仔。

但最近又是盖房子又是收麦子的,一时间顾不上此事,今日既然被他撞见,那自然要买下来。

“阿爹,你又下地干活啦?”叶妙问。

若是一直待在家里,又怎会碰到鲁家村的人?

“我习惯午后睡,就下地薅了会儿草。”赵丰说着将手里的小米全撒在篮子里,而后拍拍手道:“午饭做好了,快去洗手,周夫子已经回来了。”

自打周立开始教家中孩子识字,赵丰对他的称呼就由周长工改为了周夫子。

其实他也没和周立说过几次话。

身为寡夫郎,即便乡下没那么多规矩,但他一直挺避嫌的。

叶妙听罢,只得道:“行吧。”

他劲哥经常说他闲不住,其实他阿爹才是真正的闲不住。

“我和劲哥先用水擦擦身子,出了一身汗。”

“好,大木盆里的水已经烫手了,得再添些凉水。”赵丰道。

叶妙嗯嗯应着,打了盆水,进洗澡间冲凉。

他洗好后,换秦劲进去。

大白日的,两人不好同时洗。

午饭后,秦劲回了卧房。

今日叶妙也要补觉,上了炕后他没有立马睡去,而是拿着叶妙那份手抄《三字经》慢悠悠的看。

这倒不是装模作样,他上辈子还真没完整学过《三字经》,今后若小夫郎讲出《三字经》里的小故事他却接不上,那也忒丢脸了。

因此他偶尔也会花时间认真补课。

就是屋子里有些热,只读了几个字,他就忍不住脱得只剩下一个大裤衩子,手里的蒲扇也摇个不停。

不一会儿,叶妙进来了,瞧见他这幅造型,先是一愣,随后忙关上房门,觉得不放心,赶紧又将插销插上。

一会儿秦家的孩子就该来读书了。

“小方他们不会来扰我睡觉。”秦劲道。

叶妙挑了挑眉,盯着他这造型又看了几眼,然后道:“我也要脱。”

秦劲一下子乐了:“那你快上来。”

叶妙几步来到炕边,三下五除二,也将自己扒的只剩下了个大裤衩子。

炕上还有一把蒲扇,他抓了过来,使劲扇了几下,凉爽顿时席卷了他。

一扭头,见秦劲不错眼的盯着他,他嘿嘿笑了两声,朝秦劲扑去:“劲哥~~~”

秦劲张开双臂,将他抱住。

两人饭前刚冲了凉,此次买的澡豆是茉莉花味的,但不知是技术不够还是价格不够,这澡豆的茉莉花味不浓,此刻秦劲只能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茉莉花香。

他一个大男人,不懂这些,他更在意小夫郎的皮肤,不仅白如雪,还滑溜溜的。

他爱不释手的在小夫郎背上摩挲几下,然后抱着小夫郎往后挪了挪,直接靠在贴了粗布的墙壁上。

青砖墙壁的温度虽谈不上清凉,但的确比他体温低,这下子舒服多了。

叶妙趴在秦劲怀里,一双手也没闲着,他在秦劲身上乱摸,捏捏宽厚的肩,抓几下无一丝赘肉的小腹,然后就要往下。

秦劲忙按住他作乱的手。

他也没坚持,转而抱住了秦劲的腰。

咳,他也没想干嘛,大白天的,就习惯性撩一下抓一下。

秦劲也搂着他的腰,而后又摇起了蒲扇,口里问道:“阿爹怎么说?”

听得这话,他脑中乱七八糟的画面顿时飞走了,他嘴巴噘了起来:“阿爹不要银钱。”

秦劲早有预料,点头道:“正常。”

一只小鸡仔五文钱,六十只小鸡仔就是三百文,这笔钱是赵丰出的,自打搬到新院子,他就将之前商定好的孝敬钱给了赵丰。

一开始定下的数字是一个月五百文,后来入账多了,他就想提一提这个数字,可赵丰不同意。

再后来又是买荒院又是盖宅子,他手中的银钱快被掏空,赵丰就更不同意了。

于是他就按照一个月五百文的数额给,累积到搬入新院子的那个月,一共是三两五钱。

搬到新院子后,按月给,但目前才给了三次,也就是一千五百文。

赵丰手里一共才五两银子,小鸡仔一口气就花掉三百文,因此他想将这笔钱给赵丰报销掉。

甭管赵丰要不要,他这个当女婿的得先拿出他的态度,这孝敬钱他是真心要给的,并不希望赵丰又将这笔钱花到家里。

“刚才我劝阿爹将钱花在他自己身上,但你知道他说什么吗?”叶妙又道。

“他说他没花钱的地方?”秦劲猜测。

“他说等将来咱们有孩子了,他要把钱花到外孙身上。”

秦劲闻言笑了。

果然如此。

“唉。阿爹这辈子太苦了,他该多为他自己想想,他怎么就不为他自己花钱呢。”小夫郎小脸皱了起来。

秦劲轻轻点头,是啊,赵丰该为他自己想想。

赵丰其实才三十六岁,这个年纪的人,搁他上辈子,人生只走了一半,下半生还有几十年要过。

可这里一无网络,二无手机,赵丰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被困在五里沟——大集之间,在这个区域,说实话,连他都不知道该买些什么。

点心吧,家中有。

肉吧,也天天有。

除此外,家中还有各种饮品,冬日有五谷豆浆、米糊,夏日有酸梅汤绿豆汤。

人生在世无非就是吃喝,这两样都满足了,赵丰不愿意花钱,实属正常。

“等时日久了,咱们的家底厚实了,那阿爹说不定就能放心买买买了。”他捏捏小夫郎的脸蛋,劝了一句。

“嗯……现在麦收结束,大集上的人多了,我明日多做些蛋卷吧。”叶妙道。

“好。”秦劲点头。

这时,外面传来了秦方秦圆的笑声,不过,笑声很快低了下去。

院子里瞧不见他们四叔的身影,他四叔肯定在午睡。

但是!

有大新闻哇!

秦书礼今天差点儿挨打了!

见周立从他的小房间出来,秦方秦圆立马凑了上去:“周叔!”

“怎么了?”周立打量了他们一下,见他们满头大汗却一脸兴奋,就转身回屋子拿了蒲扇出来:“你们扇一下。”

秦方拿袖子抹了下脑门,秦圆将蒲扇接了过来,他们刚看了场热闹,是跑着回来的。

秦方笑着开口:“周叔,思哥儿不是会讲孟母三迁的故事了嘛,我奶奶很骄傲,逢人就夸你教的好,结果不知道怎么传到鲁家村去了。”

“那两个学生的爹娘就跑来质问秦书礼,问他为什么不教孟母三迁的故事。而且,你才教了几日思哥儿就能讲故事了,他秦书礼教了一个多月,那两个学生却什么都没学到。”

“原来秦书礼教的是《千字文》,而且,这一个多月来,秦书礼只让那两个学生背诵、默写《千字文》,说等他们背完了、会写了再讲解每一句的意思。”

“那两个学生先背了一个多月的《千字文》,这几天才开始学习如何握笔写字,问他们孟母三迁的故事,他们根本不知。而他们会背的《千字文》,他们不知其意,他们爹娘更不知其意。”

“于是他们爹娘就跑到秦书礼家发了好大的火,还警告秦书礼,让秦书礼用你的方式教,今后若是再糊弄人,那就把之前交的束脩抢回去。”

“……抢回去?”周立惊讶。

还能抢回去?

乡下的村塾竟这么没规矩的吗?

“可不是,四两银子啊!换谁不心疼?”秦圆道。

他年纪小,没进过真正的私塾,没感受过夫子对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绝对权威,他脑子里虽有尊师重道这个概念,可谁让对方是秦书礼呢,自然是银子重要。

“其实,秦书礼也不算有错。”周立道。

据他所知,一些夫子的确不会先讲其意,而是就让学生们死记硬背,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得滚瓜烂熟了,对每一个字都了然于胸了,那再听夫子讲解,自然而然就理解了。

“周叔,秦书礼有错!他真没好好教,刚才那两个学生亲口说了,他起初还算是有耐心,但不足半个月就开始喊头疼,一头疼就要休息,让那两个学生自己背。那两个学生碰到不认识的字,拿去问他,他给人家甩脸色。”

秦方忙道。

周立闻言眉头皱了起来:“收人束脩,怎能如此?”

“可不是嘛,照他这个教法,那两个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学做账?”秦方道。

人家肯交四两的束脩,是想学真本事的。

可如今学个《千字文》都拖拖拉拉,难不成要让人家学上十年八年啊?

“可惜那两个学生的爹娘没真的打他,只是闹了一通。”秦圆有些遗憾。

屋子里,秦劲和叶妙也颇为遗憾。

同时还有些意外,原来秦书礼竟认真教了半个月?

不过,王秀芹也没到处宣扬思哥儿聪明呀,王秀芹可不爱四处炫耀,再者,王秀芹即便对外人讲起此事,她突出的重点是思哥儿聪明,秦家的孩子聪明,而不是周立教的好。

这才几日,怎么就传到鲁家村了?

第066章 大篇幅安哥儿和谷栋

不过, 这是小事。

秦劲和叶妙都没有放在心上,秦书礼还能来找他不成?

秦书礼没那个胆子!

秦书礼自个儿不好好教,被学生爹娘拿住了把柄, 这只能怪他自个儿。

想来应是某个村人当做新鲜事传到鲁家村去了,而鲁家村的村人又当做新鲜事讲给那两个学生的爹娘听, 于是那两个学生的爹娘就找来了。

两村离得近,消息传得快。

再者自打他家起了大院子,村人看他的眼光就不同了, 对他家的事颇为关注。

而秦书礼的教学成果, 村人也颇为关注, 比如说张齐这种, 秦书礼的做账本事,村人的确眼热。

他和秦书礼的关注度本就高, 而这事儿又的确新鲜——周立一个半道出家的夫子都能教的似模似样,秦书礼正经开私塾的,水平又如何?

于是可能就有好奇的村人传起闲话来。

但本身事儿不大,秦劲和叶妙都没有放在心上, 听完缘由,两人在周立的教书声中, 慢慢进入梦中。

睡醒之后,已过了日头最毒辣的时候,该下地的下地,该做家务的做家务。

明日打井的师傅要来打井, 叶妙就将院子东北角收拾了出来。

说是东北角,其实挺宽敞, 等水井打好,他们要在这里搭一个棚子, 将整个东北角都遮起来,这样雨天打水也方便。

另外还能在棚子下储存干柴。

院子西北角,院墙与周立的小房间之间也有片空地,按照原来的打算,也是要在上面盖个棚子,冬日好储存干柴。

但现在秦劲改主意了,他打算在这里种棵枣树。

今日安哥儿说,有一商户要起新院子,原本的老院里栽着两棵枣树,他盖了新院子后想将枣树换成石榴树,因此就询问安哥儿,愿不愿要这两棵枣树。

这商户知道安哥儿在乡下盖了院子。

安哥儿自是想要的,本地种枣子的人家不多,鲜枣上市时,价格不算低,能有免费的枣吃,那当然要吃免费的。

但他栽一棵就行了,那两棵枣树挺高,据那商户说,一棵一年能结七八十斤的鲜枣,他家才四口人,到时候鲜枣下来,定然是要送人的。

因此一棵就够了。

那商户想白送,他坚持要给银子,十几年的老树了,一棵就能值二两银子,可不能白要。

他定下了一棵,余下那一棵他就想到了秦劲,趁着今日来取大拉皮,就将此事说了,问秦劲愿不愿意栽种这棵枣树。

秦劲当然愿意栽种了。

现在大院子空荡荡的,菜园子在后院,前院瞧不见什么绿色,此时种上一棵枣树,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而且,今年花上二两银子,以后每年都能吃到新鲜枣子了。

他还让安哥儿留意一下,看还有没有人家愿意出售果树,无论是什么果子,只要是果树就行。

因此,这会儿叶妙清理完了东北角,便来到了西北角。

这块空地上堆着一些干柴,还有之前秦方秦圆送来的杂草,他用板车将这些干柴、杂草运出院子,堆在了院门左边。

按照乡下的习惯,院子大门左右两边要么种菜,要么堆干柴。

忙活好一会儿,累出了一身汗,他进灶房喝水。

喝完之后,他来到碗柜前,取出一个粗陶碗,他从陶罐里抓了把瓜子,又捏了几个红枣几块核桃仁,而后端上碗拿起蒲扇出了灶房。

他坐到灶房的房檐下,一边摇晃蒲扇,一边慢悠悠的磕瓜子。

偶有风吹来,好不惬意。

磕完瓜子,他开始吃枣子,最后才吃核桃仁。

这核桃仁上裹了蔗糖,是他按照他劲哥教的法子特制出来的,叫做琥珀核桃,吃起来只有甜味和核桃本身的香味,一点儿苦味都没有。

吃完了,他起身将瓜子皮扫到一起,用簸箕盛着端去后院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