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第101章
骆谦从市里回来, 撞见扎着小揪揪的奶娃娃使出吃奶劲推弟弟,快速爬到弟弟背上, 扒着围栏颤颤悠悠站起来, 翘着小脚脚努力越狱。www.gaoyawx.com啪唧,她一屁墩坐下,从弟弟背上圆润的滚下来。
骆谦飞快走进后院。
小家伙撇嘴, 眼圈红彤彤的找人, 发现店里没人,她抓了抓小揪揪,啊啊奶叫抓住弟弟的脚丫子往上爬。
骆谦等了半晌,没有听到哭声, 他走进店里,突然腿被小炮|弹撞了一下。
骆韵莹仰头嘴里吹泡泡大声哭,闭起来的眼睛露出一道缝隙,瞥见爸爸低头, 她哭得更加卖力。
骆谦从口袋里摸出一块塑料电子手表, 戴到他家大妹手腕上。
骆韵莹低头:“……这是什嘛?”
“我们家大摆钟生的宝宝。”骆谦一本正经说。
骆韵莹抽出手帕擦了擦鼻子,把手帕装进衣兜, 她迈着小短腿跑出去,脸上的肉肉一颤一颤:“哥,我们家大摆钟生宝宝啦。”
“她可算不闹人了。”对上骆谦困惑的眼神, 李谣有气无力讲述她今天下午经历了什么。
骆谦对她的遭遇深表同情,他的手伸进口袋里掏啊掏, 李谣眼睛一亮, 等着他掏出一块女士手表给她戴上。
骆谦手握拳, 含笑把拳头放到李谣的掌心, 在李谣期待的目光下, 他张开手,无比郑重把空气放到李谣手中。
李谣:“▼皿▼||”
“我去和平广场遛弯,遇到一位姓冯的老先生举牌子卖四合院。我听经常搁在这里锻炼的人说冯老先生近期要出国,已经办好了出国手续,他急着卖四合院,四合院面积大,他要价自然高,还不准人还价,有不少人问,但问的人听到价格就没有后续了。”骆谦的声音带着蛊|惑。
李谣眼睛亮闪闪:“多少钱?在哪个路段?”
“7868,在金色稻香街道。我跟冯老先生到他家看了一眼,他家的房子是光|绪年间建的,年头挺久的,但维护的还行,能住人。”骆谦没头没脑感慨一句,“他家院子真大。”
李谣艰难吞咽口水,完全忘了骆谦气她的事,满脑子都是金色稻香街道。90年,政|府把那一片规划为商业中心,好多开发商到那里开发房地产,据说谁拥有那个路段2间商铺,光吃租金就能活的无比滋润。
“我在和平广场和人下棋,听棋友说市里正在规划建菜市场,另一个听着像厂里采购员的棋友接着上一个棋友的话说省城的菜市场已经有了规模,小菜贩子到政|府规划建的蔬菜批发市场批发菜,每天深夜,蔬菜批发市场停满了外省来的大卡车,小商贩子抢蔬菜和水果,老壮观了。我估摸了一下附近有一百多户人家种菜,以后只会越来越多,咱们在市里卖菜不占优势,咱们是不是可以把菜拉到省城,批发给小商贩?”骆谦心里火热说,“咱先贷款买一辆卡车,慢慢加卡车,以后那个四合院就用来停卡车,9间房子用来当职工宿舍。”
又要买房,又要买车,又要贷款,这一切已经超过了李谣心里承受。
“余盛乐家建厂房,余松博家在县里买房子开饭店,咱家有能力为啥不买四合院,买卡车呢?”骆谦在李谣耳边念叨,“再说四合院不一定用来停车和做职工宿舍,等咱们手里有3五六万块钱,咱们也把四合院推了建楼房,建前后两栋,一楼当商铺租掉,2楼3楼装修成旅馆。”
骆谦说话说到李谣心坎上了,李谣此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当包租婆。李谣头脑一热说:“行。”
骆谦怕李谣反悔,次日他带上存折和户口本到市里,走之前,他留下了几块手表。
李谣把几块手表分发给孩子们,孩子们出去一趟,回来身后跟了一群孩子,到堂屋看会生电子手表的大摆钟。
李谣:“……”
但凡他们有小学文凭,也不会被骆谦忽悠。
哦。
她错了。
中午放学,小学娃端着饭碗跑到她家看生娃的大摆钟。
李谣默默说但凡他们有初中文凭,也不会被骆谦忽悠瘸了。
*
全款房在李谣名下,贷款车在骆谦名下。
大卡车要预定,骆谦一个月后能拿到大卡车。等大卡车期间,骆谦跑了两趟省城,主要腾出时间考大卡车驾驶证,他出钱叫余和平、余红武、余大志抽时间学车,争取一个月内拿到证。
李谣和骆谦到市里看四合院。
李谣站在院子里,激动的快要晕了。过两年他们手里有钱,一定推翻四合院建楼房,等到90年她家拆迁,光商品房她就能拿到几间。
回到家,两口子各忙各的。
李谣腾出半天时间,跟徐小玉一起烫了头,她再次穿余盛乐家的衣服,还别说真的挺时尚的。
骆美珍、骆丽珍见李谣烫的头怪好看,也去烫了相同款式的头。
李谣和姐妹俩闲聊,聊到她家在市里买了房。
姐妹俩心里有了想法,也想在市里买房。
杜梅不止一次托到县里卖菜的人带信给姐妹俩,她想姐妹俩了。姐妹俩有了奋斗的目标,忙着赚钱,实在没有功夫回骆家村看望杜梅,干脆每月给杜梅、骆清河买一身衣服,一堆吃的,塞10块钱在里面,托人带回去给杜梅。
姐妹俩不知道杜梅在村里逢人就抱怨姐妹俩没有良心,但凡姐妹俩有良心,就主动接她大儿子的儿女到县里生活,姐妹俩商量着轮流养她大儿子的儿女。
她久等不到两个女儿,把她大儿子的儿女塞进人家装菜的拖拉机上,叫人家把她大儿子的儿女带给她两个女儿。
不过没有人帮她忙。
骆谦时常回村看西瓜,倒是听人提过,不过他没有跟姐妹俩说。
他回村听骆清喜说骆梅旭消失了一段时间,骆梅旭再次回来,到骆清喜家坐了一会儿,就坐小汽车离开村子,到市里当官了,在文化局当官。
骆谦到市里学车,踩着点到文化局找骆梅旭,给骆梅旭送两只老母鸡,一篮子鸡蛋,一蛇皮袋蔬菜,是骆清喜托他带给骆梅旭的:“叔说你吃不完蔬菜,可以送给邻居。”
骆清喜为小他二十多岁的堂叔操碎了心,怕骆梅旭受到冷落,骆清喜贡献出蔬菜手把手教骆梅旭和同事们打好关系。
看到骆梅旭掏钱,骆谦转身就跑。
他要是敢拿钱,骆清喜能把他念叨死。
骆谦从骆梅旭这儿回家,他就琢磨他要是能找到退伍军人跟大卡车,他一车货就有了极大的保障。
骆谦行动起来,四处打听退伍军人,他真被他打听到了两个退伍军人。这两人会开小型卡车,他俩学开大卡车更容易。
骆谦跟两人谈妥条件,给两人报名学车,结果骆谦和两人同时拿到驾照。
余红武三人还差点火候,没有出师。
*
骆谦到市里接他预定的大卡车。他开绑着大红花的大卡车回家,车刚停下来,李谣叫杜多思放鞭炮。
李谣、骆谦请了两桌酒,庆祝他们家买车了。
次日,骆谦从骆小龙那里拿了4000斤菜,又从其他菜农那里收了3吨菜,他和两个退伍军人先到省城试试水。
一路上有惊无险。
三人到了省城最大的批发市场,大卡车刚停下来,就围上来一群小商贩。
由于是省内运过来的菜,路程近,蔬菜非常新鲜。骆谦没来得及四处逛逛,考察一下今晚蔬菜的价格,小商贩争先恐后喊他们要拿多少筐菜。
西红柿、黄瓜受欢迎,骆谦已经预料到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茭白这玩意在省城这么受欢迎。
骆谦考察了一遍菜价,他回来把菜批发给小商贩。
3吨多的菜,被小商贩一抢而空,速度快的叫骆谦瞠目结舌。
买车的人说他买的大卡车最高载重量是10吨,他有点后悔只装了三吨多。
三人连夜回县里,下午一点到家。
他把钱袋子给李谣,跟李谣交代两句,他带两人随便吃点,安排两人睡最右边的房间,他便冲了一个澡,回屋补觉。
李谣为了让骆谦和两个员工睡得安稳,她关上了通向后院的门。她留了个心眼,没有立即数钱,把钱袋子锁进柜子里,就拿鸡毛掸子逗两个奶娃子。
“小李,那么多的菜,都卖完啦?”
李谣回头一看,嚯,店里挤满了人。刚刚骆谦说不管他拉多少菜到省城都能卖个精光,提点她等会有人过来问她话,她顺势提出也收余郢的菜。
李谣脑海中立刻浮现“机遇”二字,心里有个声音疯狂喊:抓住它,一定要抓住它。
李谣莫名其妙产生一个想法,只要她家抓住这个机会,就能成为中产阶级。
风险是肯定有的,但是成功的机率极大,她愿意和骆谦一起赌一把。
“小李?”村民问。
李谣回神:“都卖完了,就是没有零卖贵,这就算了,还搭上了油费、过路费和员工工钱。咱家是贷款买的车,一个月要还大几千,现在不干了,想要把车转手卖了,得亏好几万,只能硬着头皮干。”
村民们闻言唏嘘说:
“你家买大卡车应该想到人家小商贩也要赚钱,肯定不愿意高价从你家拿菜。”
“杂七杂八的费用刨除,你家也赚不了几个钱,顶多一车赚一点点辛苦费。”
“你们两口子别想那么多,这几年辛苦一点,勤快一点,多跑几趟,把贷款还完了,身上的担子就轻了。”……
村民们觉得她家光贩菜肯定还不上月贷,得月月掏家具厂、种子店赚的钱填车贷。
上辈子的经历告诉李谣太打眼了不好,得卖卖可怜。
卖可怜的效果非常好。李谣心里乐开了花,面上却带着愁容:“肯定得多跑。你们哪家菜卖不完,可以批发给我家,有多少我家要多少。”
村民们:“!”
小李家买车买砸了,他们却得了便宜。
既然不愁菜的销路,他们就敞开了种菜。
人小李两口子实诚,他们不能干不道德的事,卖给小李家的菜一定要整最好的,谁敢使坏,不用小李两口子开口,他们找村长、村支书开村委会,不仅要当着全村男女老少的面批评他,还不许他把菜卖给小李两口子。
村民们离开,跟熟络的人通气,还说了一堆做人要讲良心。
*
晚上,李谣和骆谦说了村民们的反应,两人感慨余郢的村民心善,虽每个人都有小心思,却不会做损坏别人利益的事。www.shenqiyd.com
李谣把钱袋子拿出来,两人数钱就数了一个多小时。
钱还没有在两人手里放热乎,骆谦就揣着钱到骆家村和余郢收菜。
李谣:“……”
赚的多花的快是常态,不激动,要淡定。
第102章
*
骆谦的三个亲哥哥不敢在骆谦面前耍小心思, 就连著名的搅屎棍骆清川在骆谦面前也得老实,其他人见状更不敢把差的菜装蛇皮袋中间糊弄骆谦。
在骆家村, 骆谦收菜收的相当的顺利。
骆言木、骆二林、骆三森:“……”
我们不是怕死, 是从心。
骆清川:“……”
大哥不仅没了媳妇,还有就是大哥现在死,侄子、侄女都嫌大哥死迟了。村里人说跟骆谦作对, 会落得跟大哥一样的下场, 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招惹骆谦。
他还是去祸祸二哥、三哥吧。
骆谦可不知道他们想什么,他拉了半卡车菜到余郢收菜,周边村有人拉菜卖给骆谦, 骆谦也收。
骆谦跟两个退伍军人跑了三趟,余红武三人拿到证,骆谦安排三人轮流跟随退伍军人到省城卖菜。
油菜籽可以收割了,骆家村以骆谦为首的大棚西瓜可以卖了。
骆谦收一卡车大棚西瓜拉到省城。
这是头茬瓜, 车刚停好, 西瓜就被小贩子抢完了。
光看县里人抢着买西瓜,李谣已经想象到她家西瓜到省城多么受欢迎。
骆谦从省城回来, 一把把李谣抱起来:“一车瓜比一车菜多赚了每月还贷的数。”
饶是李谣已经有了心里准备,李谣还是被这个数吓得尖叫出声。
骆谦开始卖二茬大棚瓜,三茬大棚瓜。
露天瓜熟了, 骆谦开始卖露天瓜。
当然,他也卖菜, 菜和西瓜轮流卖。
三茬瓜之后, 地里的瓜不太好了, 骆谦就没有收西瓜。
李谣尝到了贩卖水果的暴力, 一下子没了卖水果这份收入, 李谣心里不得劲,琢磨附近有什么水果可以卖,附近没有,周边有没有呢,周边没有,其他省呢,反正她家有车。
最终被李谣琢磨出来她家可以卖什么水果,那就是荔枝。1985年,本市出现荔枝,老鼻子贵了,3块钱一斤,猪肉才七|八毛钱一斤,吃一斤荔枝可以买好几斤猪肉了,但是买荔枝的职工非常多。
骆谦从杜老郢回来,李谣就跟骆谦说这件事。
骆谦一听行啊,他当即坐火车到南方考察荔枝,在他解决了果源问题,运输保存荔枝问题,就打电话叫人开卡车过去拉荔枝。
骆谦一口气买了10吨荔枝,直接拉到省城。荔枝在中部地区可是难得的玩意,就算骆谦要的批发价高,小商贩一哄而上抢荔枝。
骆谦打算留1吨荔枝,但是他经不住小商贩恳求。人家打算跪下来求他卖几筐荔枝给他,他能不卖嘛,最后他只留2000斤荔枝。
到了市里,他批发给市里的小商贩1500斤荔枝,回到县里,他把500斤荔枝给了骆美珍、骆丽珍,他们到厂门口卖饭,顺带卖荔枝增添人气。
家里的大卡车要拉荔枝,又要兼顾收菜,一辆大卡车显然不够,骆谦和李谣商量后,又去贷款买了一辆大卡车。
骆谦和杜多思谈完话,隔日安排杜多思考驾照,他又到处闲逛,费了老大工夫找到一个合眼缘的退伍军人,他又安排这个退伍军人考驾照。
到目前为止,他手底下一共有7个驾驶员。
他把第二辆大卡车接回家,他安排4个人到外地拉水果,3个人负责收菜。
他家的幸福家具厂改成了幸福运输公司。
李谣是公司的会计,骆谦则四处奔波找果源,找到好的果源,他立刻联系公司员工过来拉水果。
两口子一忙就忙到秋季开学。
李谣、骆谦和骆丽珍、骆美珍夫妻抽出时间带孩子们到市里动物园玩了一天,给孩子们买了书包文具,带着孩子们在市里的家休息一晚上,次日,他们回家。
两口子一只手牵一个孩子到村小学报名。
现在家里有了条件,两小只可以到市实验一小读书。李谣特意找一个时间和两个儿子谈话,问他们在村小学读书还是到市里读书,两个儿子异口同声说留在村里读书,他俩和表哥、表妹、村里的小伙伴们约定好了,要一起上学。
李谣尊重孩子的想法,但是她心里打定主意,每年寒暑假带孩子全国各地旅游。
两小只背着书包跑进教室,和孙鱼、李小贝碰面,四个孩子找位置坐下,骆谦拿着户口本走到孙笃志、李朋远身边排队给孩子报名,李谣被骆丽珍、骆美珍喊到旁边聊天。
给孩子报了名的村民凑过来,说:“你们听说没,盛锐廷一声不吭到大西北支援建设去了。”
三人摇头。
村民说:“就昨天,盛锐廷妈跑到余本顺家认错,说她不闹了,不逼儿子和余明月离婚了,叫余明月打电话给她儿子,叫她儿子回来。余明月没见盛锐廷妈,也没打电话给盛锐廷。”
“高奇的妈不是也不满意余华月嘛,现在出了盛锐廷的事,高奇妈变脸变的贼快,拿了一对银镯子过来看余华月和余华月肚子里的孩子,拉着余华月说她不重男轻女,这对银镯子就是她给孙女买的。”
“高奇妈怕了,怕她儿子跟盛锐廷一样跑了,可能一辈子再也见不到儿子,不敢闹了。余华月住在娘家,她一个劲说余华月想住多久就住多久,还说不拦着高奇陪余华月住老丈人家。”
李谣和姐妹俩闻言沉默了好久。
村民们又说起了余占贤:“余占贤的女婿从南方回来,就开始盖房子装修饭店,过了好几个月,他家的饭店装修好了,我们昨个儿去看了一眼,是这个。”
村民们竖起大拇指。
“咱们卖菜、西瓜赚了不少钱,他家饭店开了起来,咱们肯定去捧场。”村民们脸上带着笑容说。
李谣:“……”
李谣差点忘了,他们省是全国公认的吃货大省,什么都可以缺,就是不能缺一口吃的。
余占贤家饭店就算开在县里,也能红火起来,谁让大家都是一群吃货呢。
再说,现在村民们腰包里都有钱,肯定不会吝啬给自己买一口吃的。
村民们又聊到泥瓦匠,他们已经找泥瓦匠盖平房,泥瓦匠手里的单子已经排到年后。
村民们笑,李谣也跟着笑。
骆谦拿着收据过来找李谣,摊手:“孩子们不愿意回家。”
两小只抱着书本回到座位上,他们的座位上坐了三个小小只,骆韵莹、孙文静、李舟桥,也不知道三个小小只什么时候跟过来的。李谣收回视线,说:“咱们回家吧,让他们在教室里玩。”
*
等到正式开学那天,三个小小只进不了教室。
他们仨也不哭闹,风雨无阻送哥哥姐姐上学,准点接哥哥姐姐放学。
有时候他们送哥哥姐姐上学,就留在校园里玩。乒乓球台、国旗杆子、树、花坛,他们在它们底下能玩半天,其他年级上劳动课,三个小小只跟在高年级孩子后面,撅着屁股捡垃圾、拔草。
三个小小可乖了,从不影响其他老师上课,没课的老教师拿乒乓球拍教三个小小只握球拍。
李谣问骆筠文、骆筠修三个小小只有没有妨碍老师上课。
骆筠文心无旁骛写了一排2,才说:“没有,学校里的老师可喜欢他们了,还带他们到办公室玩。”
“妹妹嘴馋,老师带到办公室的好吃的都进妹妹肚子里了。”骆筠修跑过去戳骆韵莹的肚子,“叫你嘴馋,胖的弯腰都弯不下去了。”
骆韵莹退到李谣身边,伸出三个胖胖的手指头:“二哥,你说的不对,文静和舟桥也吃了。”
“我不管,你就胖,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吃独食。”骆筠修攥紧拳头说。
兄妹俩吵来吵去,李谣总算听明白了,二儿子气莹子不留一口好吃的给他。
二儿子并不是贪那一口吃的,就是……他得到好吃的总会跟莹子分享,莹子却不跟他分享好吃的,小家伙伤心了。
李谣知道了症结所在,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用最简单的话让莹子懂她二哥为什么生气,她大哥虽然不生气,但是她告诉莹子不能忽略她大哥的感受。
妈妈说她分一半好吃的给弟弟妹妹,弟弟妹妹有了好吃的不分给她,骆韵莹:“▼皿▼||”
臭弟弟臭妹妹,丢了吧。
妈妈又说哥哥总会分好吃的给她,她有了好吃的却不分给哥哥,哥哥不会叫妈妈把她丢了吧。
骆韵莹被自个儿吓得瑟瑟发抖,赶紧抱紧两个哥哥,左一口哥哥,右一口哥哥,喊的特别甜,不用哥哥开口,她自个儿许诺了许多条件。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