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陶竹使唤起来很顺心。
“别太累了。”黎荞叮嘱道。
“不累,这不算什么。”陶竹说着笑了起来。
他也就是和黎大山赶着牛车去买鸭货调料,回来后动手给国富民安这些人演示。
这算什么累哟。
“过几日就能开张了,刚开张会忙一些,等上了正轨就能和三柳村那边一样了。”
陶竹又道。
现在三柳村那边的鸭货作坊,他和黎荞只需要等着拿银子,旁的一点心都不需要操。
“嗯……要不问问家里人,看谁愿意过来负责盛京这边的鸭货铺子?”
黎荞道。
想完全不操心,肯定得找自家人守着。
而且,他现在虽然未在京城站稳脚跟,但是,盛鸿此次偏向他,这说明他已经站稳半个脚跟了。
可以考虑让自家人过来了。
陶竹闻言,想了想,点头道:“可以。”
赶车的黎大山立马道:“要不让我爹娘过来吧?我想他们了。”
盛京的日子挺好的,除了那个吕文荣。
但是,现在他小叔奉旨编书啦!
不怕了。
“我也想让他们过来,但是,这个我说了不算,得看你爹娘愿不愿意来。”黎荞道:“之前咱们来的时候,你爹可没承诺过一定会来京城。”
黎粮在三柳村生活了半辈子,故土难离啊。
黎大山闻言,肩膀顿时垮了下来:“小叔,咱家的人的确少,人手根本不够。”
“你和浅哥儿快努力,争取再生几个。”黎荞笑着道。
“嘿嘿,在努力了。”黎大山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但很快他又道:“小叔,就算我和浅浅现在生,但是能帮上你忙也得十年之后了,要不,你看看二山和夏哥儿,他们年纪不小了。”
就像是黎春桃那般,和章田生成亲之后,整个章家都搬到了三柳村,一大家子人要么做点心要么进鸭货作坊,提供不少劳力呢。
“说的也是。”
黎荞摸摸下巴,黎二山今年十七岁,黎夏今年十六岁,这马上入冬了,等过了年,俩人一个十八,一个十七。
特别是黎夏,十八岁,这绝对算大龄了。
“是我和你竹叔疏忽了,差点儿让夏哥儿变成大龄剩哥儿。”他有些懊恼和心虚。
“不急不急,夏哥儿的话,有小姑的例子在,不愁找不到好人家。至于二山,庄园都还没成亲呢,二山也不急。”黎大山笑呵呵的道。
“可目前在京城,我认识的太少了……”
在平城,他人脉广,可以从全县挑人。
但在这盛京,他一个六品小官,也不认识什么人,想给黎夏寻个好人家,还真不容易。
很快,牛车回到家。
还未打开院子门,便听到黎小睿活力十足的咯咯笑声,还有轻微的轮子响动。
黎小睿一定又在玩学步车了。
果然,推开院子门,一眼便看到黎小睿站在学步车里满院子转悠。
而郑浅浅则是在水井房门口——这院子的水井挖在了室内,一边洗菜一边盯着他。
郑浅浅听到推门声,哎呀了一声,站起身来:“小叔竹叔,你们回来啦。”
他一边说一边在衣服上抹了几下,好擦去手上的水,然后快步进了他和黎大山的屋子。
“叔父父!”黎小睿听到响动,小脑袋一转,看到了黎荞,立马调转方向,推着学步车往门口跑。
“还有我呢!”黎大山正在给牛车调头,闻言忍不住隔着院墙嚷嚷了一句。
“爹爹!”黎小睿小爪子扶着学步车,一边往门口走一边响亮的喊了一声。
“哎!爹爹在呢!”
这一声喊的黎大山浑身舒坦,赶紧笑呵呵的应。
而此时黎荞已经来到了黎小睿跟前,他弯腰把黎小睿从学步车里抱了起来,一边捏他的胖脸蛋一边问:“小睿今天乖不乖?”
以黎小睿此时的年纪,根本听不懂乖不乖的含义,但他听完黎荞的话,立马大声的答:“乖!”
黎荞登时笑了,捏了捏他的小鼻子:“小机灵鬼。”
陶竹见此,忍不住也伸出了手:“我来抱抱。”
黎小睿浑身上下都肉呼呼的,抱着挺舒服。
黎荞正准备把黎小睿递给陶竹,这时,郑浅浅从屋子里出来了:“小叔,今天官房牙的人过来,说是有人要出售田地,他留了个字据,让你拿着字据去官房牙买地。”
“官房牙?”黎荞闻言,来了精神。
他把黎小睿递给陶竹,几步来到郑浅浅跟前,接过了郑浅浅手里的字据。
之前黎荞去官房牙买田地时给里面的人塞了银子,若是有人愿意卖田地了,那么请第一时间来寻他。
如今这塞的银子凑效了,官房牙的人真把字据送来了。
这是官房牙特有的凭据,上面写着卖家的信息以及田地的信息还有买地截止日期。
按照凭据上所记载,卖地的是曾经的礼部郎中鲁大人,他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今年春上了致仕的折子,盛鸿允了,于是他便变卖京中田产。
他手里共有三十亩中等田,在盛京五十里外,三十亩中等田都在一处,是个小庄子。
如今他开价一亩地一百一十两银子,三十亩共三千三百两银子。
若是黎荞愿意购买,那么在明日傍晚官房牙关门前带着银子前去购买。
若是错过了这个时间,那么官房牙就会将这三十亩中等田公开售卖。
“好贵啊。”陶竹抱着黎小睿走了过来,他看清楚纸张上的字,忍不住睁大了水眸。
“可不是,我今天看了之后,吓了一跳,咱们平城的中等田一亩地才二十三两银子,这里竟然要一百一十两,而且还离盛京那么远,都五十里外了。”
郑浅浅也咂舌。
“这其实比市价便宜,按照市价,这个距离的中等田是一百二十两一亩,这位鲁大人每亩地便宜了十两呢。盛京田地抢手,这个价格很划算了。”黎荞说着轻轻弹了下手里的字据,然后对陶竹道:“咱们去寻辛知,我问问他有关这位鲁大人的事儿。”
“这会儿去么?”陶竹看了下天色。
深秋,天黑的早,这会儿室内都需要点蜡烛了。
“嗯……那等明日吧。”黎荞改了想法。
他现在对京城的形势虽不是两眼一抹黑了,但是,上一任的礼部郎中,他还真不知道。
他不知道这位鲁大人是谁的人,还是谨慎一些比较好。
翌日中午,辛知又跑来找黎荞一块吃饭。
辛知不好意思总是蹭黎荞的点心,最近都会从家里带他自家做的小点心,什么梅花酥、枣泥小饼的,虽然都是传统点心,但味道也挺好。
摆上点心之后,这午饭就变得有滋味了起来,不过,今日吃饭时同屋的李大人和段大人都在,于是饭后黎荞拉着辛知出去消食儿。
走在内城的石板路上,黎荞把官房牙的字据拿出来给辛知看:“这位鲁大人,之前做官时可有派别?”
“鲁大人?”辛知接过字据看了看,然后皱起了眉:“他看上去是中立派。但是,据我所知,他有一房小妾是三皇子侧妃梅侧妃的一个庶妹。”
“?”
黎荞睁大了眸子。
三皇子侧妃梅侧妃的庶妹?
这关系有点远啊,而且还有点隐蔽:“你怎么知道?”
“咳。”辛知有些不好意思,他鞋底蹭着石板,低着头道:“之前吕文荣不是说了嘛,我祖父被太上皇厌弃,为了重振武安侯府,于是我家就对朝中百官比较关注。”
黎荞:“……”
原来如此。
犹豫一番,他还是闭了口。涉及武安侯府隐私,他不多嘴打探。
“谢谢自在给我解惑。”他认真道谢。
若是这么说的话,这位鲁大人十有八九是三皇子的人。
三皇子终于要拉拢他了吗?
黎荞不打探,辛知倒是有些不满了:“已经两次了哦,你都不想知道我祖父为何被太上皇厌弃么?”
“……”
黎荞站直身子,摆出严肃的样子:“敢问自在,为何吕文荣说武安侯早已经被太上皇厌弃呢?”
“我暂时不能告诉你,我得先询问我祖父。”辛知一脸严肃的答。
黎荞:“……”
他有些哭笑不得。
维持着严肃的模样,他点头道:“好,我等着自在的答复。”
“我今天回家就询问祖父。”辛知打了个响指,恢复了笑嘻嘻的样子。
他晃了晃手中的字据:“那这田地你还买么?”
“不买了。”黎荞毫不犹豫的摇头。
他是坚定的中间派,他只站盛鸿这边,甭管是三皇子还是五皇子,他哪个都不站。
况且,这手段有些阴了。
他若是真买了这田地,那就是不知不觉的受人恩惠。
他最厌恶这种了。
他又不是出不起市价的银子,他本不喜欢欠人情,来到这时空之后又经历了韩小雁的吵闹,他更不想欠别人人情了。
第120章 黎荞很能挣钱 但是他没孩子哇
虽然不打算买鲁大人的田地, 但下午下班之后,黎荞还是和陶竹一起去了官房牙。
他借口想买距离盛京近一些的田地,所以鲁大人的小庄子他就不买了。
从官房牙出来后, 陶竹坐上牛车,他身子刚挨着马车车厢,便忍不住叹了口气。
“怎么没有人卖田地呢。”
黎荞看他皱起来的眉毛,忍不住抬手在他眉心按了按,想把眉心的皱纹给按平:“换做咱家有田地, 若无大事,你会不会卖田地?”
陶竹闻言眨了眨水眸:“你说的大事是?”
“辞官, 或者是抄家。”
黎荞说着在他身边坐下。
盛京的地皮如此值钱, 除非是这辈子都不回盛京了,不然的话,谁舍得卖。
陶竹:“……”
他双手合十, 一脸虔诚:“那大家顺其自然好了, 咱们也不是特别想买田地。”
黎荞被他这反应逗笑,伸手捏了捏他脸颊, 又道:“也可能是商人经营不善,亦或者是想讨好我这个六品小官,所以才会卖掉自家田地。”
“……我们真的不是特别想买田地。”
陶竹还是双手合十, 表情更虔诚了些。
不是惨就是目的不纯, 这些他与黎荞不想掺和进去。
想买个田地太难了。
黎荞看着他的神色, 再也忍不住,探过身子去亲他的脸颊。
他的竹哥儿好可爱。
陶竹被他这动作微微吓到, 下意识去看前方, 车厢门可是没关呐。
官房牙距离内城挺近, 这附近人虽然少, 但路上还是有人的。
“没事的,前方无人。”黎荞握住了他的手,轻轻摇了摇:“我有分寸的。”
他和陶竹在三柳村众人跟前经常牵着手,那是因为三柳村是他的地盘,乡亲们不会乱说什么。
在盛京,对他怀有恶意的人太多,他又怎会被人揪住小辫子呢。
他才不会让陶竹置身于有伤风化的非议中。
陶竹瞧着前面空荡荡的石板路,松了口气。
这时,坐在前面赶车的黎大山咳了一声:“我给你们把车厢门关上。”
他说着转身将车厢门给合上了。
车厢里的光线一下子就暗了下去。
黎荞轻声笑了一下,伸出手圈住了陶竹的腰,整个人都压在了陶竹身上,上了一天班,他想竹哥儿了。
“今晚给大山加个鸡腿。”
陶竹被他圈住,伸出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背,也笑了:“加两个。”
差不多六个时辰没见,他也想和黎荞亲亲摸摸。
黎大山听到自己小叔竹叔的话,立马甩了下手中的鞭子,今晚他就等着吃鸡腿了,他和浅浅一人一个!
不过,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赶着牛车去了鸭货铺子。
他小叔要看看这边的情况。
黎荞要用鸭货铺子让盛京人看看他的赚钱能力,那他自然要实地考察一番。
鸭货铺子也在城北区域的主街上,两层带院子,加一起花了一万二千两银子。
价格如此高,那地段自然不差,铺子在主街的街口,两旁还连着两条巷子,认真算来,这是一个十字路口,客流量很大。
这本来就是一个饭馆,原主人不善经营生意不好,所以打算租出去,但得知是黎荞有意买铺子,原主人就改了主意,由租变卖,而且还打算降价。
黎荞从不占人便宜,在他明确表示会记着这份人情的情况下,经过一番推让,最终他用市价买下了这间铺子。
虽未开业,但铺子里每一处都打扫的干干净净。
陶竹对卫生的要求很高,哪怕没开业,每日早晚也都得打扫一次。
黎荞在铺子里转了一圈,很满意。
对国富民安、风调雨顺、金榜题名也很满意,当初他和陶竹买人时就特意挑的是看上去忠厚老实听话的,如今经过陶竹的培训,这十二个半大小子就更听话了。
不过,国富民安风调雨顺金榜题名,再加上黎大山和陶竹,也才十四个人。
十四个人开这么大一铺子,人手有些少了。
从铺子里出来,坐上牛车,黎荞问陶竹道:“要不,咱们去问问庄泉周芸?看他们愿不愿意去铺子里干活。”
庄文每日上班后,庄泉周芸就待在家里做家务,庄园时常到处溜达,但他们夫妇很少出门。
他们不需要开铺子,也不需要跟沈画一般天天画衣服,还算清闲。
“行。”陶竹没意见。
于是,黎荞和陶竹直接去了庄文家。
庄文刚买了宅子,三进的,虽然和黎荞家不在同一个巷子,但距离还算近。
庄文听黎荞陶竹说了来意,不等庄泉周芸回答,便给两人做主了。
“他们俩在家里待着也是待着,不如出去干活挣点钱儿。新宅子花了二千三百两银子,这可是动用家里的老底了。”
庄家虽是小地主,多年来积累了一些银子,但是,在黎荞做出粉条之前,庄家只靠着田地里的收入,每年只能攒个二百多两银子,若是遇见灾荒年,那这数字还得降。
这几年因为有红薯粉条,家里攒的银子多了。
但关键是庄文这些年一直在花家里的钱,庄家没分家,他此前读书,这会儿买宅子,整个庄家数他最能花钱。
现在虽然每个月可以领一百五十两的俸禄,但是,既然现在黎荞陶竹铺子里缺人手,庄泉周芸夫妇两人在家除了家务又没正经事儿做,那不如去铺子帮忙。
唉。
这夫妇俩成亲好几年,但一直没孩子——他大孙子是他二儿子生的。
现在周芸压力挺大的,出去做事比待在家里胡思乱想强。
周芸和庄泉见庄文答应的如此麻溜,便也点了头。
知道庄泉和周芸的作息与自己一般,所以黎荞陶竹给两人划定的工作时间比较短,中午时就可以回家。
不能让这对夫妇因为鸭货铺子而耽搁了庄家的事儿。
又添了两个人手,但是,黎二山和黎夏的个人问题也不容忽视,所以临走之前,黎荞特意拜托庄文,让他给黎二山和黎夏留意留意。
昨天黎大山提起此事之后,在晚上的饭桌上,黎荞询问黎二山和黎夏的意见,想知道他们俩喜欢什么样的另一半。
两人的回答挺一致:
看着顺眼的。
他们俩也不讲究什么家世,唯一的要求就是看着顺眼。
这个要求其实比提一大堆要求还难,但一辈子的大事,必须得这两人满意才成。
所以,从庄家回去时路过徐瑛沈画家,黎荞陶竹两人下了牛车,把刚才拜托庄文的话向徐瑛重复了一遍。
庄文和徐瑛在京城待的时间短,两人如同黎荞一般,认识的人少,因此,从徐瑛沈画家出来之后黎荞陶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韩家。
韩家虽说认识的大多是商贾之家,但是,黎荞官儿小,黎二山和黎夏身为他的侄子,可选择的范围有限。
若是能和富商家结亲,那也挺好。
翌日,去翰林院上班,中午时,辛知又和黎荞一起吃饭。
今日黎荞没带点心,而是带了些鸭货。
陶竹和黎大山为了练手,做了不少鸭货出来,不仅自家人吃,还给庄家、徐瑛沈画、孟月、韩家送去了不少。
黎荞自然也要消耗,他给辛知带了一食盒,让辛知带回家去。
辛知尝了鸭货之后,当真是爱死。
不过,他昨晚问他祖父能否把当年的事告诉给黎荞,他祖父立马摇头,家丑不可外扬。
“黎兄啊,你只能先忍一忍你的好奇心了。”他拍着黎荞的肩膀道。
黎荞很理解,人家的隐私嘛。
他笑着道:“那等鸭货铺子开业了,你可一定要去捧场。”
“肯定啊!这个我爱吃!”
辛知狠狠点头。
他其实不是很喜欢吃点心,点心除了甜就没其他滋味了。
但鸭货不同,麻麻辣辣的,他只尝一次就爱上了。
当黎荞再一次休沐时,入冬了。
鸭货铺子开业了。
韩家烩菜馆和黎家点心铺提前两日打出了广告,因此,一大早,放完鞭炮之后,立马就有不少人进了黎家鸭货铺。
虽是第一天营业,再加上人少,但陶竹还是提前一日带着人做了二百只鸭子,另外还准备了一些素菜。
反正现在天气冷了,鸭货放一天一夜也无事。
二百只鸭子,二十只做成了烤鸭,一只是二两银子。
余下的一百八十只大卸八块,按照部位出售。
平城那边一斤鸭脖是八十八文钱,但此地是盛京,不仅鸭子比三柳村的贵,而且光是这铺子就花了一万多两银子,所以鸭脖子的价格比望月楼要高,一斤是一百三十八文。
相对应的,鸭肠,鸭翅,鸭锁骨,鸭掌等,价格都比平城那边高。
这么高的价格,普通百姓肯定吃不起。
不过,鸭货这种吃食,在黎荞上辈子时也不是平价小吃,如今到了大盛一切全靠人力手工,这价格自然低不了。
能进来消费的,家底都不错。
黎荞此时是官儿,自然不能跟在三柳村时那般直接招呼客人,陶竹身为官夫郎,也不能直接招揽客人。
夫夫两人坐镇二楼,看黎大山、庄泉周芸、庄园四个人带着国富民安风调雨顺金榜题名忙活。
庄园今日无事,便也来帮忙了。
既然搞了一个上下两层的铺子卖鸭货,那这空间必须利用起来,所以,除了鸭货外,黎荞陶竹还做了热饮。
五谷豆浆,核桃/红枣芝麻糊,玉米汁。
食客们想喝哪个喝哪个。
有热饮,不少食客都选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