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谢谢,叔父父!”黎小睿听得懂这简单的话,也很听话,立马就喊上了。
“乖!”黎荞乐呵呵的,特意起身绕过饭桌揉了揉他的小脑袋。
很快,一顿饭吃完,黎荞和陶竹进书房画图纸,余下的人刷锅刷碗。
天已经黑了,为防止近视,陶竹足足点了十根蜡烛,将书桌照得亮堂堂的。
书房的椅子宽大,足够坐得下黎荞陶竹两人,两个人挤在一张椅子上,黎荞画,陶竹看。
“这就是吃饭椅子?”看清楚黎荞画的图纸,陶竹睁大了眸子。
好独特。
“对,主要是能让小睿独立吃饭。”
黎荞说着,又拿起一张纸:“既然吃饭椅子都有了,那再画个学步车吧。小睿那么活泼,浅哥儿每日照看他,比干一天活都累。”
“给他做个小车子,让他自己跑,这样浅哥儿就能歇一歇了。”
“小车子?什么车子?”陶竹好奇的盯着他手里的笔。
“我也是构思好多天了,不一定成功,这只是我的一个设想。”黎荞一边解释一边画:“你看,这是个凳子是吧,我如果给这个凳子加上轮子,然后把凳子中间挖空,那么小睿就能站进去扶着凳子走路,不会摔倒。”
“你说是不是?”
陶竹盯着图纸,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他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个很好玩的样子。你好厉害啊。”
“这只是构想,能不能成功还不一定。”黎荞立马谦虚。
“肯定能成功!”陶竹对黎荞信心满满。
这么简单的小玩具,没有不成功的理由。
黎荞望着他亮晶晶的眸子,摸了摸鼻子,把画好的图纸放到了一旁。
他又拿出了一张纸:“我得想一想圣上今日的圣旨,他今日亲口说了,若我编的好了,给我升官。”
盛鸿下的圣旨只说让他编书,并没有写明给他升官一事,因此陶竹并不知道。
此时陶竹听了黎荞的话,赶紧追问今日见面的细节。
黎荞细细说了,然后叹了口气:“我还是没用,不能让圣上毫不犹豫的站在我这边。”
“怎么会!”陶竹闻言,立马抓住了他的手:“你已经很厉害了。”
“你想想,若你是圣上,一边是当年救自己亲爹有功还为自家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臣,一边是自己看着不错的年轻人。这两个人起冲突了,且冲突不大,你能为了这位年轻人立马去打老臣的脸么?”
“肯定不能嘛。”
“肯定得缓一缓,不然在世人眼里,那就是忘恩负义。”
“而且,其实这冲突真的不大,说不定圣上会当和事佬,一边许诺你升官,一边也给英国公府甜头。”
“这样才符合人之常情。”
黎荞:“……”
他定定的看着陶竹,几秒钟之后,他反握住了陶竹的手:“厉害了我的竹哥儿,太厉害了。”
他有点钻牛角尖了。
在他看来,盛鸿一直都是急性子,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爱表达,爱输出。
因此,此次盛鸿没有立马表态,他就有些沮丧,觉得是他所表现出的价值不足。
但盛鸿是帝王。
盛鸿不可能真的如他所想的那般做什么都心直口快雷厉风行,盛鸿能坐稳皇位,肯定是要用帝王之术的。
盛鸿虽贵为皇帝,但盛家当初打天下时有太多功臣给他们家出力,而且,他的儿子女儿也与功臣结亲,这些人情世故,盛鸿不可能一刀斩掉。
盛鸿能在赏菊风波后随便寻了个由头给他许下升官的承诺,这已经是护着他了。
哪怕盛鸿真给了英国公府甜头,那也是护着他了。
他此前所表现出的价值,很是有效。
“竹哥儿太厉害了,一席换位思考,立马把我心里的郁闷给打散了。”黎荞忍不住捧住陶竹的脸,在他唇上大大亲了一口。
贤内助,这三个字还真没说错。
陶竹忍不住笑:“这道理很简单啦,你只是一时间没想到。”
“反正你厉害。”黎荞说着又亲了他一口,这一口时间有些长,等结束之后,陶竹的双颊已经染上了红色,双臂也圈住了他的脖颈。
黎荞望着怀里人亮晶晶的唇瓣,忍不住又亲了下去。
但这一次,陶竹很有定力,脑子保持着清明,现在可不是亲亲的时候。
他伸出食指抵住黎荞快要落下的唇,认真道:“你得想一想该如何编书,圣上都许诺升官了,可不能让他失望。”
“……不差这一会儿。”黎荞说着,轻轻咬了咬他的手指。
这触感令陶竹浑身麻了一下,他咬了咬牙,还是摇头:“不成,你先忙,等回房间了再亲。”
“……”
黎荞轻叹:“竹哥儿意志力真强。”
但这是为了他好。
于是他亲了亲陶竹的额头,然后坐直身子拎起了毛笔。
“你好好思考,我去洗几个梨子,润润口。”
陶竹拍了拍自己的脸颊,好让脸颊快点儿降温。
“好。”黎荞认真点头。
等陶竹出去了,他垂眸开始思考。
圣上想寻他这样的人才,这是不可能的。
他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
但是,若是寻徐瑛孟月这样的青年才俊,那还是可以办到的。
科举辅导书,辅导书。
如今科举最重的策论文章。
盛鸿出的策论题目,包含朝政的方方面面,盛鸿为什么出这种怪题?
因为盛鸿想利益最大化。
大盛的官员是盛鸿养着的,盛鸿就好比是老板,身为老板,自然希望手下的员工各个全能,一个人能顶得上十人甚至是百人。
所以,若是想给盛鸿输送更多的青年才俊,那他编纂的工具书应是百科全书。
只有百科全书,才能应对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这种怪题。
但问题来了。
盛鸿想让自己手下的官员全能,不仅知道如何当地方官,还知道如何练兵,这……
盛鸿不怕地方官员懂的太多而造反么?
知县、知府的官儿太小,搞不了大事,但那些封疆大吏若是想造反,到时候谁能拦得住?
……
黎荞不知道盛鸿的心思。
这话他也不敢当面询问盛鸿。
这大盛江山不是他的,是盛家的,他现在操心这些也无用。
他现在还是专心编书好升官吧。
盛鸿给了他机会,他必须抓住,若是错过这次,那盛鸿对他的印象肯定会大打折扣,他再想升官可就难了。
手指在宣纸上轻轻点着,他大脑飞速转动,嗯……洪涝灾害一直是各地都在头疼的问题,他先从水利这块入手吧,得让广大考生,得让这些官员预备役知晓基本的水利知识。
翌日,黎荞去翰林院上班,好几个人跑到他跟前自荐,想要加入编书这一项目。
黎荞礼貌拒绝,表示此事不急,他需要先理一理思路。
但他心里却是忍不住感叹。
之前盛鸿对赏菊风波冷处理,翰林院的同僚也是冷处理。
现在盛鸿的态度出来了。
翰林院同僚待他也热乎了。
昨日真的是他钻牛角尖了。
不过,盛鸿有没有给英国公府甜头?
若是没有,那英国公府面子上多不好看。
辛知是勋贵圈的,想知道英国公府那边的情况,得找辛知打探。
虽然那日吕文荣说辛知的祖父武安侯被太上皇厌弃多年,但辛知的消息来源绝对比他广。
至于武安侯为何会被太上皇厌弃,犹豫一番,黎荞还是按下了好奇心。
若辛知愿意说,那自会告诉他。
辛知对英国公府的确无比关注,但就目前为止,盛鸿对那边没有任何表示。
不过,此时没表示,不代表以后没表示。
毕竟是英国公府呢。
“黎兄,你放心,我会关注那边的动态的,有什么最新消息,我一定告诉你。”辛知拍着心口向黎荞保证。
“那吕文荣最近在忙什么?”黎荞问。
辛知闻言,立马哈哈笑:“忙着当乌龟呢!自从那日回府,他就没出过英国公府。”
“现在圣上让你编书,此时是你占了上峰,三皇子那边的人绝对要笑死他了,这种情况下,他更不可能出门了。”
“……行叭。”
黎荞啧了一声,他还是忙着编书吧。
又一次休沐时,庄文来了。
他身后还跟着庄泉和庄园兄弟俩。
庄泉手里拎着一个婴儿吃饭椅,庄园手里拎着一个婴儿学步车。
工部能工巧匠多,几日就把这两样小物件做出来了,而且这也不算是接私活,因为没付钱嘛。
黎小睿对学步车很喜欢,胖乎乎的小身子站在学步车里,小步子迈的挺快,绕着院子转来转去,笑得咯咯声不断。
庄文很满意:“这个好!老弟啊,要不你开个木匠铺子得了,你这么多奇妙的想法,肯定能挣钱。”
黎荞摆手:“我忙着编书呢,这个钱要不你们挣?”
“……算了,我还是禀告给圣上吧。”
庄文摇头。
说实话,他也想开铺子,如同皇家点心铺和皇家布庄一般,但他创造力不够,他此时在工部做的那些便携家具,几乎都是黎荞想出来的。
咳,当然,这个婴儿吃饭椅和婴儿学步车也是黎荞想出来的。
但是,这两个小物件很实用,他大孙子现在是用不上了,若是用得上,他一定会给他大孙子安排上。
所以,如果拿这两样小物件开铺子的话,应该能挣钱吧……
庄文征询黎荞的意见,黎荞自然也不能保证,他只知道这两样小物件在他上辈子时还算有市场,但在此时,他真给不了庄文答案。
庄文见状,回去后找了自己上司。
甭管成不成,先给圣上上折子呗。
庄文官儿虽然小,但也是可以直接给圣上上折子的,他折子交上去之后,一时间没动静。
另外一边,黎家点心铺推出新品了:猪肉脯。
那日在百味楼买的千里脯挺好吃,陶竹一连吃了好几日,黎荞见此,便将猪肉脯给安排上了。
其实早在郑家猪肉生意出问题时黎荞便想做猪肉脯了,但当时他更想吃猪肉丸子,于是这猪肉脯就一推再推。
推到此时,他终于忍不住了,竹哥儿爱吃,必须安排上。
猪肉脯的味道自不必说,黎家点心铺目前只做蜂蜜味儿的,而且每日还限量,每日只有二十斤。
这种情况下,不仅辛知特意跑到黎荞家要找黎荞拿货,连七皇子府都来人了。
“夸你是财神,还真是没夸错!”辛知忍不住感叹。
“……我财神?”黎荞惊讶的挑了挑眉。
“可不是,谁比你更能挣钱?”辛知也挑着眉问。
黎荞:“……”
第119章 开铺子 终于要拉拢他了吗
黎荞眨了眨眸子, 摇头道:“人家大商人不比我挣的多么?我这算什么,一间小铺子,卖点小吃食, 看着人多,其实挣的不多。”
“不过,都有谁夸我是财神了?”
“我家的人在夸,和我家关系不错的几家也一致认为你挺能挣钱。”
辛知笑着道。
“这样啊……”黎荞笑了笑,还是谦虚:“我这是小打小闹, 挣个家用钱。和那些大商人不能比。”
“你是懒得做大铺子,你要是开大铺子, 你赚的会比旁人少?”辛知啧了一声。
黎荞跟着啧了一声:“铺子不如田地实在, 就像是你家,光是靠着田地产出每年挣的就比我多了。”
“不不不。”辛知立马把脑袋摇的像是拨浪鼓:“我家的田地,老家的、盛京的, 加一起才一万顷。这些田地的产出, 换成银子,和你点心铺、鸭货铺子的利润差不多, 但你还有粉条哇!光是粉条一项就把我家那点出息给碾压成渣渣了。”
“一万顷?已经不少了!”黎荞的关注点在这个数字上。
一顷约等于五十亩,一万顷那就是五十万亩。
而且这五十万亩,全部都是耕地。
平城一个县城的耕地面积才四十万亩, 现在辛知家有五十万亩的耕地, 这已经超出过平城一城的耕地面积了。
“我家祖上原本就是大地主, 大盛建立后太上皇封我祖父为武安侯,赏了两千顷田地, 再加上这些年陆陆续续的买了一些田地, 这才凑够了一万顷。”
辛知解释道。
“那也很厉害了。”黎荞还是忍不住咂舌。
他的目标是当大地主, 他觉得自家有个上千亩几千亩就是大地主了。
可现在跟人家武安侯府一比, 他一千亩的小目标只能算作是中农,连富农都算不上。
“其实我家的田地绝大部分都在老家,老家的田地不值钱,京城这边的值钱,值钱到都这么久了,我一点儿消息都没打探到。”
辛知很不好意思。
黎荞托他打探田地的事儿,可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家会卖掉自家的田地,所以,这都好些天过去了,他一点儿消息都没打探到。
“无妨,这个不急的。”黎荞笑眯眯的道:“最近在忙着铺子的事儿,一时间也分不出精力去种地。”
“行。”辛知听了这话,暂时放了心。
黎荞说忙着铺子的事,这真没说错。
现在铺子里主要是黎二山黎夏带着黎顺黎利黎和黎乐在做事,黎和、黎乐年纪小,力气小,很多活计做不了,所以每天做的点心有限。
如今又加上了一个猪肉脯,这几个人更忙不过来了。
黎荞打算在城北这块再买个宅子,另外找牙婆再买几个人,他家的点心铺子,每日的确赚不了多少钱,一日也就是个二三十两银子的利润。
但是,目前只是人少,每日做的点心有限,若是能和三柳村那般,把每日的产量提上去,那利润是能翻倍的。
而且,鸭货的利润更大。
黎荞想把鸭货作坊开起来。
之前乡试时,他带着陶竹去见赵有志赵大人,当时陶竹觉得他一个小哥儿,不该出现在赵大人跟前。
那会儿他就想了,他要给自己套上一个锦鲤、好运的标签,只要他赚的钱够多,只要他官儿做的够大,那只有旁人求着他和陶竹去散喜气和好运的份。
不过,考虑到此时是封建王朝,所以这事儿不好安排,他就一直只在脑子里琢磨,没有付诸行动。
再加上刚做官儿,还未在京城站稳脚跟,他就没急着去做什么,只是先让自家人适应盛京的日子。
现在,升官有望。
而且,与辛知交好的人家已经觉得他是财神了。
既如此,那他就把点心铺子开的大些,然后把鸭货作坊也搞起来,他得让世人看看他挣钱的能力。
也让盛鸿瞧一瞧。
到目前为止,盛鸿还没有给英国公府甜头呢,都这么久了还未给,盛鸿应该是不打算给了。
既然不打算给,那就是彻底站在他这边了。
既如此,他得让盛鸿看看他的能力哇。
黎荞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说买宅子,他和陶竹看了三天,然后就买下了一个三进的院子。
还买下了一个临街的铺子,比点心铺子要大,快赶得上韩家烩菜馆了,有上下两层,后面还带院子。
有了院子铺子,那就得买人。
此次让他韩宁多寻几个人牙子,毕竟每个人牙子手里的人手不一样。
花了几天,他和陶竹又买下了十六个人。
两个当护院,两个去点心铺子干活,十二个准备做鸭货。
刚买来的人手,黎荞和陶竹都不怎么放心,所以,鸭货作坊那边得由黎大山去盯着,由黎大山负责最关键的调味。
陶竹肯定也要去盯着,盛京城里有好几个菜市场,以他家目前的人手来说,每日只能做几十只鸭子,所以暂时不用担忧货源不够。
但涉及到采买,他肯定要先盯一阵子的。
这么一来,白日里,陶竹比黎荞还要忙。
黎荞编书已经有思路了,先来一本水利方面的,然后来一本各种自然灾害的,再来一本农业方面的庄稼种植基本常识,最后再来一本律法、判案这块的。
虽然目前盛鸿的策论题目没有涉及到判案这块,但黎荞还是想出一本这方面的书籍。
什么最能激起民愤?
在黎荞看来,最直接最有效的就是冤假错案。
因此,天下士子,这些官员预备役,肯定要懂大盛律法。而且,不仅要懂法,还要守法,官员犯法的后果他必须重重强调。
水利。
防灾治灾。
这两本工具书可以让这些官员预备役带百姓扛过天灾。哪怕扛不过,只要百姓的状况比从前遇见灾祸时要好,那八成激不起民愤。
农业。
这本工具书可以让大盛的官员预备役知道种田不易,不要去霍霍农人。
律法。
这本工具书可以让这些读书人知道律法是刀,若他们将来做官后拿这把刀去杀无辜百姓,那总有一日这把刀也会落在他们自己身上。
地方知县若是掌握这四个方面的知识,那差不多就能当一个好官了。
黎荞把这四个思路列出来之后,便在翰林院选人了,除了辛知,他又挑了三位编修。
能直接当上编修的,一般都是榜眼和探花。若是从庶吉士或者是翰林院其他职位升上来的,那定然也是学富五车。
而且,编修比他低一级,是正七品官员,官大一级,他使唤起来完全无负担。
一共四本书,黎荞把每本的总纲和侧重点列下来,然后就让四位助手收集相关的资料。
他自己也要搜集,于是,他又开始了看书的日子。
翰林院有不少藏书,搜集相关资料很方便,几乎不需要去外面的书铺。
这日,黎荞照常下班。
来到内城门口,坐上牛车,陶竹例行一问:“今日怎么样?”
“一切都好。你呢?”黎荞反问。
“我今天去培训国富民安、风调雨顺、金榜题名了。”
陶竹道。
鸭货作坊的十二个下人,分别叫黎国,黎富,黎民,黎安,黎风、黎调,黎雨,黎二顺,黎金,黎榜,黎题,黎名。
陶竹按照三柳村鸭货作坊的要求,对这些人先搞卫生培训,然后再进行具体的操作培训。
“他们几个怎么样?”黎荞又问。
“都挺听话的,干活也麻溜,跟顺利和乐四个人一样,对咱们挺感激。”
这些人在人牙子手里时,过的是吃不饱穿不暖又干活又挨打的苦日子,如今来了他家,不仅吃得饱穿得暖,还有工钱拿。
而且,即便是犯了小错,他也不会打骂,只会扣工钱。
这种日子和他们从前过的比起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