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纪大人该积极的地方极为积极,该拖延的时候,拖延到谁都看不下去。
纪元就不知道这事,他出衙门之前,左看右看,确定四下无人,这才赶紧离开。
大家看得好笑,却也知道,最近来堵知州大人的百姓实在太多了。
都是听了纪大人要离任的消息,不约而同地过来。
过来之后要说什么吗?
其实也没有,有的难过,有的流泪,都在表达不舍。
但他们又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纪元看多了,心里也不算好受,索性躲着大家,这样所有人的心情都能好点。
不过他还要去官田附近,只挑人少地方走,路过州学的时候,正好看到程亦珊从里面走出来。
程亦珊眼神带了惊讶,再看看他的动作,忍不住笑了下:“怎么又在躲人。”
两人都是一愣。
上次纪元躲人,是在京城。
那会刚考中状元,无数人想要榜下捉婿。
现在说起来,程亦珊倒有些不自在。
纪元没办法道:“见面了,大家都不开心。”
因为太不舍,所以不开心。
程亦珊补充道。
两人没再说话,纪元任期要满了,程亦珊早就知道,她甚至早就说过,纪元肯定会离开这。
所以现在的心情也还好。
不过两人并未对此展开,只说今年招生的事。
有了官吏以及夫子的名额之后,来报名的女子果然多了起来。
特别是宁安州以外的豪绅贵族家女子,都被家人安排过来,甚至还在附近买了宅院。
如今她们,也是宁安州不可小觑的势力。
而这些势力,都在程亦珊的掌握当中。
纪元对此自然没有意见,反而愈发欣赏程小姐。
两人一起走到官田,里面标注了无数试验田的代号,现在基本都在四代左右。
但实验的类型,已经有一百多种了。
所有的稻种,稻子,都在这里等一个可能性。
或许一季就成了。
又或者要等个十年。
这里面的不确定性,不是现在的他们可以左右,甚至到了后世,依旧需要探索,研究,才能有一个相对好的结果。
不确定性。
很容易让人产生惧怕。
人类第一次种植稻子,稻子不过跟杂草一般,口味更是不好吃。
但经过前年的培育,终于有了这样多的稻种。
当时的人考虑过不确定性吗,似乎没有。
可人一旦知道不确定性,便会焦虑,会想象,会难受。
纪元这次要回京城,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却不能跟任何人说。
他甚至不能跟程亦珊讲任何像是许诺的话。
因为自己不确定能不能行就算了。
“我相信你。”程亦珊忽然道,“相信你想做的事,一定能成。”
“当然,我不是想要什么,就是想跟你讲这句话。”
作为一个普通的宁安州百姓。
程亦珊觉得,她有资格说这句话。
她相信纪元,就像宁安州的百姓一样,像纪元身边的任何人一样。
不是想让纪状元帮她做什么。
只是真心实意地,说这句话。
纪元笑,又看了看程亦珊,两人都未说话。
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不管确定还是不确定。
依照他们两个的性格,都会坚定地走下去,走下去,才能看到确定性。
纪元再次去官田,程亦珊准备回家。
程亦珊看了纪元的背影,知道纪元注定要走,她当然是有些难过的。
好在这些难过不多。
也许以后再见,她不用再受纪元的庇护。
此刻的纪元已经到了官田,有人踉跄着跑过来:“七十九号三代抽穗了!”
“穗子格外饱满!”
“而且是大片稻子都很饱满!您快去看看!”
第148章
宁安州官田到如今, 已经有了自己一套育种的方法。
是结合了当地情况,又吸取许多教训得来。
这近一年多研究,大家对试验田, 对种子, 对稻田里的水质, 乃至只是种子阶段时, 就能分辨出这次稻种是过干了过湿了,发芽情况如何。
而这个七十九号三代的试验田,也是他们一直关注的重点之一。
种子不错,温度适宜,施肥不过度。
但种子生长的时候中规中矩,等到出苗的时候, 这块试验田上的稻子,跟其他稻子无异。
大家以为又是一茬平平无奇的稻子,甚至生长的速度好像都更慢一点。
可接下来的事,让他们震惊了。
七十九号三代试验田的稻子, 似乎知道, 怎么才能让自己长成最好的形态。
这里的稻子比其他的稻子稍微矮一截, 好像把自己所有的营养跟精力,都放在果实上一般。
事实也确实如此。
这稻子抽穗的这天,都能看出其中的饱满。
纪元眼睛都要黏在上面了。
这么好的稻子,他们有五十亩,这五十亩的稻子,能产多少种子啊。
“好好养护, 一定要顺利收割。”
即使已经种过一茬又一茬的水稻, 种过无数的试验田,官田的众人都是小心翼翼的。
生怕损坏了这块试验田。
让大家意外的是, 其他地方的试验田竟然也有好消息。
大部分的试验田培育到三代。
到三代的时候,基本都经历了种子的严选,再加上跟各种稻种的混合授粉。
之前一点点累积出来的基因交换,终于有了结果。
在三代的成长里迎来小爆发。
各种试验田的成果陆陆续续展现出来。
有的是穗子沉了些,有的是更耐旱,还有的少生虫病,有的适应各种土质。
虽然进步并不算格外明显,但这些特点一旦展现,他们就有培育的方向了。
当然,也不全都是好消息。
之前收获的近三千颗不同以往的稻种,在第一批一千颗种下去之后,竟然全都没有发芽。
有农人说,这种子,可能要等到来年四月再种,后续是正常的稻种。
之后又算了时间,种了两百粒,依旧没有发芽。
剩下的稻种只好收起来,等到明年四月再说。
其他试验田各有不同。
但这些挫折,根本不会让大家灰心丧气。
培育良种的过程里,发生什么事,都是有可能的。
如今,只等着这些田地,特别是七十九号三代的收获了。
这块占城稻,如果能保持成熟周期短的特性,又有这么沉甸甸的稻穗。
那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关于田地的消息,自然传得飞快。
还有不少当地百姓慕名赶来,想要看看那沉甸甸的稻穗到底长什么样子。
这样一来,官田甚至还要派专人看护。
谁要敢手贱破坏这些试验田,一定会被骂死的。
但宁安州的百姓,或者说天齐国百姓,怎么可能这样做。
他们都盼着官田的稻种可以培育得好一点。
纪知州肯定会给他们的。
这点压根不用怀疑。
所以整个宁安州,甚至路过的商队都要过来看看。
对宁安州的良种培育啧啧称奇。
一直到八月份中旬。
当地的中秋也过了,纪元还做了冰皮月饼,依旧是跟程家一起过节。
程大人情况跟之前一样,便是他的堂弟程教谕过来,还是时好时坏。
程大人基本不能出门,他看到香烛之类的东西就会陷入癫狂。
而程教谕也知道了秘佛殿的存在,嘴角带着讽刺。
虽说不知道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他们太知道皇帝是个什么东西。
程夫人的身体倒是完全好了,她撑起整个程家里子。
程亦珊的弟弟程亦淮,一面读书,一面做些零零碎碎的事情,已经像个当地的孩子。
外面自然还是程亦珊在管。
甚至这次的中秋家宴,也是她先举杯。
她是程家如今,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
上次他们这些人一起过中秋,还以为未来一片光明。
程教谕都对朝廷抱了些希望。
现在?
现在反而释然了。
程家一家,已经做好扎根滇州府的准备。
远离京城,特别是如今这段时间,远离京城是好事。
过了中秋之后,占城稻七十九号三代试验田,终于可以收获。
种植周期八十六天。
此稻与其他占城稻一样,不挑土地,对水质要求也不算高,但施肥的时候要格外用心。
最后,最重要的亩产量。
也要揭晓了。
一共五十亩的试验田,就看均产多少。
官田的官吏们,一亩地一亩地的统计重量。
整个宁安州衙门的人都来了。
甚至还有围观的百姓。
这些围观的人当中,更有不少各地来做买卖的。
没办法,谁让这是粮食。
谁家不喜欢粮食。
如果有高产的稻子,对他们各地来说,都是极好的。
说这是件抚育万民的事,一点也不为过。
粮食的重量被一点点报出来。
官田官吏们,并非好大喜功之人,也不会当众宣读,只是在低声交流记录。
所以他们的表情,就成了大家观察的重点。
“啊?怎么皱眉了?有什么不对吗?”
“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是不是亩产极高?”
“怎么跳过那一块,怎么回事啊。”
在大家窃窃私语当中,结果终于送到纪元的手中。
从今天早上开始,纪元一直都在这里。
收获这种大事,他怎么可能不来。
这可是他们寄予希望的七十九号三代试验田!
大家如今已经直接喊七九三了。
算是这里的代号。
“七九三试验田,一共五十亩。”
“每亩地的产量分别是,四百三十斤。”
“四百七十斤。”
“四百九十斤。”
“三百九十斤。”
纪元的记忆力跟阅读速度本来就超强。
旁边报数的小吏,都没能打扰到他。
对方还在报,他已经在计算均产了。
田地之间会有差异性,还是算均产最为合适。
而七九三的均产,为四百五十二斤。
占城稻。
只用种植三个月,甚至不到三个月的占城稻。
均产在四百五十二斤。
抛开官田的特殊条件,均产也能在四百斤左右。
而如今正常的稻子,一季差不多也是四百多斤。
便是纪元,也觉得双手发麻。
如果是他刚来古代的时候,那会肯定觉得,不过四百多斤,又有什么了。
因为他习惯现代动辄上千的稻子,如果一亩地没有一千斤,只会觉得今年歉收了。
可经历了那样多,又自己去找稻种,去培育良种。
才知道占城稻的一亩地四百多斤,耗费了多少人心血。
“七九三稻种!种植周期近三个月!均产为四百五十二斤!”
不知谁大喊了一声。
围观的百姓们几乎不敢置信。
过了好一会,大家才忍不住询问。
多少斤?
种多久?
是真的?
这些问题被大家反复提问。
就连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不是问得太多了。
可实际上,不是他们问得太多。
是他们一直在确定,这是不是真的。
因为太过激动,太多不敢置信,也太过期待。
过了好一会,人群里爆发出巨大的欢呼。
“我们要种占城稻!”
“我们要种七九三稻种!”
“啊啊啊啊,给我们这些稻种吧!三个月就能成?!”
“我家分了十几亩地,如果多种一季,就能多五千多斤粮食!?”
“我们要种!”
宁安州本地人还好一些,外地人是真的着急。
他们都知道,宁安州培育出来的良种,可能是给本地人用。
甚至镇南关百姓都不太担心,纪知州也会想着镇南关的。
但除此之外的其他地方呢?
他们能不能买到七九三啊。
滇州府以外的商贾们更着急,怎么轮,好像都轮不到他们啊?
天齐国的人都这么想。
混迹其中的景国人,河辉国人则更为复杂。
这些人多半也是来经商的,不过他们国家小,能经商的,基本都跟王室有联系。
景国的人更多是羡慕跟嫉妒,他们还瞪着宁安州的新宁人,这些人从景国“叛逃”,竟然还真的过上好日子,实在让人不爽。
还有这么高产的稻子,他们是真的想要。
但天齐国对此一向严苛,再者,景国跟天齐国许久没有交集,贸然去要,肯定会被拒绝。
而河辉国的人,则是恨。
这明明是占辉稻!
为什么叫占城稻!
而且是从他们河辉国弄过去的!
重点是,凭什么河辉国的人培育不出来,天齐国的人还真的培育出来了!
河辉国的人甚至早就想过,这东西到天齐国人手里,肯定能培育出良种,也能种出更多庄稼。
天齐国培育良种的本事,以及认真执拗的劲头,他们都是认的。
他们千防万防,王子甚至说,如果他们河辉国培育不出来,就把占辉稻一把火全都烧了。
河辉国弄不出来高产的稻子,其他人也不能要。
这是他们河辉国的铁律!
他们防的,就是天齐国的人。
说句不好听的。
宁愿占辉稻被火烧干净。
也不愿意给天齐国。
毕竟给了他们,他们的粮食就会增产,人口会越来越多,国家也会越来越强大。
那他们这些小国,就更没有生存空间了。
这些损人不利己的念头,一直在河辉国王室中间流传。
他们死咬着不放稻种也是这个原因。
甚至把河辉国附近此类稻子全都铲除干净。
连天齐国境内的一小部分,都被他们给拔了。
本以为此事他们做极好。
谁知道那些该死的边民,竟然伙同天齐国的人一起骗占城稻的种子。
不对,骗占辉稻的种子!
明明这种子在他们那,一亩地就一百多斤的产量。
到了天齐国一年,怎么就一亩地四百五十多斤了。
那些种地的就是废物。
一点用处也没有,还不如全都杀了。
他们愤恨的眼神太过明显,引来周围巡卫的注意。
巡卫们并未直接抓人,而是暗中观察,禀告给张将军跟知州大人。
纪元跟张将军点头,让人继续看着。
另一边,两人则继续处理七九三良种的后续。
每个人都异常激动。
纪元却要更加稳重。
这才第三代,谁也不知道第四代种出来是什么样。
如果稳定不够,那怎么办?
如果不如这些高产,那又怎么办。
所有想要领这批稻种的百姓,必须考虑清楚这些事。
官府也会把注意事项说明白。
可以接受结果的,才能去大面积种植。
也有人说,要不然自己种?
反正官田还能腾出地方。
但官田总不能一直这么种下去,这些良种,还是要到平民百姓家中。
那样才能看出真正的效果。
让更多百姓种植,才能知道种下去会是什么样子。
这片田地里,一共收获两万两千六百斤的种子,差不多可以种植一千一百多亩地。
他们会均匀地选择良种发放对象,让他们在自己的田地里种植。
十二月种下,明年二月三月收获。
既不耽误明年正常稻子的种植,也能看出占城稻七九三号到普通田地是个什么情况。
消息放出去,宁安州各个村寨的人踊跃报名。
有些人甚至放话,就算收成不好,他们都认了,就当是帮官府培育新种。
大家都是种田种久了的人,岂会不知突然换新种的危险。
可大家就是愿意去做。
这份愿意,也是相信纪知州他们。
更多的,同样是对良种的渴求。
河辉国人看来,只觉得不理解。
这么大面积地铺开,为什么?
这种好种子,应该握在自己手里才是。
还有这些百姓也怪得很。
他们让河辉国百姓试着种新种,那群刁民全都推三阻四的。
这里的人竟然抢着要。
真的。
看得人眼红。
这本该是河辉国的。
种子是他们的!
这些人丝毫不知道,他们已经被巡卫盯上,甚至已经发现他们的大概身份。
八月十七晚,圆月高高挂在天上。
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在试验田附近转悠,直接踩在稻苗上,显然是故意的。
身后的巡卫气得要命,这是他们本地辛辛苦苦种的稻子。
他们在干什么!
“捉人捉赃。”同伴咬牙道,“等着。”
他们盯了这些人整整一天。
听着他们骂天齐国骂宁安州,还说占城稻是他们的。
这点天齐国的人并不否认,对外研究时候,也说了这是河辉国百姓带回来的。
但要说当初的占城稻跟如今的占城稻,已经完全是两回事。
一个亩产一百多斤。
一个亩产四百多斤,宁安州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培育出来的。
原本想把这些人抓起来,但此刻抓起来,顶多是送回河辉国。
然后巡卫们就听到对方的计划。
“那一千多斤的占城稻,就在他们仓库放着吧?”
“既然是我们的东西,我们给弄回来吧。”
“反正当初,他们就是抢我们的。”
“抢了之后,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