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以对方的口吻,镖师们也不敢的。
随随便便把三个杀手浑然不觉弄到京城,出手就是近万两银子,不用脑子都知道,对方不好惹。
那这活,接吗?
接吧,但要稍微休息休息。
那可是入川入云贵!
小命要紧,必须休息充足。
对方客气道:“没事,路上不着急,云贵川都难走,安全第一。”
对方还送来不少物件,皆是建孟府时常会用到的。
更表明,人家已经知道他们的底细。
要说送吃的或许更明显,但吃的要入口,基本没人会碰,送东西,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又说明没有害人之心。
这背后。
到底是谁啊!
都说纪状元被五王爷不喜,弄到滇州府了。
现在看起来,纪状元背后还有大人物?!
他们不好猜测,白和尚却终于松口气,他惊魂未定,竟然有人想要杀纪元,派了八个杀手?
这分明就是冲着弄死他去的。
现在人到李首辅手中,但纪元并未说要个交代,只要让李首辅知道这件事即可。
暗地里的事白和尚不便多问,纪元能有个公平地对待即可。
从李首辅那出来前,文渊阁刑部的人喊住他:“白法彬,你还在史官院吗。”
是啊,他还等着青云寺的事情了结呢。
那边事情结束,他才能外派。
对方道:“既然没什么事,留在史官院也是修典籍,本官找人把你借到刑部帮忙如何?绝对不影响你外派,等你那事处理完,该走就走。”
啊?
现在没被派官的庶吉士,要么在史官院摸鱼,要么在找各种门路,或者闲暇的时候修修史书。
能去刑部做事,肯定好啊。
等会。
这样巧吗?
他刚帮李首辅办了件事,就有了这个机会?
对方又拍拍白和尚:“来吧,以后都是自己人了。”
果然是!
白法彬还道:“下官所在的青云寺还有案子,这合适吗?”
“避开那些案子就行了,你处理别的。”
“再说了,你也能看看那事的进度,好好监督办青云寺一案的同僚,让他们再拖延。”
“这办事效率,真慢啊。”
白和尚知道怎么回事,再次谢过刑部的同僚。
看来,他真的不用担心,青云寺的事,只要等待时间即可。
纪元那边应该也没事了。
那就好。
纪元是二月离开京城的,现在五月份了,想来还在巴蜀?
白法彬猜得没错。
纪元一行人,确实还在巴蜀。
纪元回到建孟府之后,又去了许多地方,三月初九正式离开。
汉中的道路还好,但地方大,同时纪元又拖慢速度,一直到三月二十九才正式入川。
四月初二,在蜀道被人埋伏,这种事情,倒是只处理了一天。
第二日一早,便立刻继续前行。
四月初三开始,行路就正常很多。
原本同行的三支队伍,镖师一群人离开。
纪元他们三个直接并入董家商队,就连小黄都有专门负责牲畜的人照顾。
纪元他们带的东西,同样被商队好好保管。
大海甚至跟他们很快打好关系。
虽然交流起来有些语言障碍,但靠着对牲畜的专业知识,还是赢得很多赞誉,甚至说话都带了对方的口头禅。
真正入川,方知蜀道难是什么意思。
山多谷深,急流纵横。
许多现代人都未曾见过如此绵延的大山,何况古人。
纪元还算有心理准备,依旧被震撼得合不拢嘴。
邬人豪跟安大海已经看傻眼了。
这一趟出来,冲着这群山,都值得了!
而他们走的这条路,是汉中跟蜀地来往的唯一要道。
这条路连接了秦岭,巴山,岷山,成为一幅沧桑又壮丽的景象。
走起来,自然也是很难的。
车队走走停停,但凡有点危险,都会被董领头化解。
纪元他们没了后顾之忧,也就放心了。
相信京城那边很快会给他们回信。
估计自己还没到任地,回信就会过来。
这路上确实太难走了,路上的大山都要麻木了,很难想象再早之前的人是怎么走通这条路的。
更难想象,后世在这地方,修建起无数纵横的铁路公路网,以及不似真实的高大桥梁。
纪元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最能感受到这种对比下来的震撼。
把这样的山川河流变成后世的模样。
难吗?
从工业革命到可以修建铁路,好像也就三四十年。
当然了,后续检修的铁路网,便是另外一回事。
可要是有个开头呢?
要是把这些道路都修建起来呢?
不是依靠当今的技术,而是依靠工业时代对农业时代的碾压。
纪元想,或许任何一个现代人穿越过来,估计满脑子都是这样的事。
经历过真正的便利,肯定会更向往那样的生活。
也是另一种由奢入俭难。
纪元在出川入滇的时候,长长松口气,利用休息期间,依靠自己的记忆力,画了一张颇有些简陋的蒸汽机原理图。
思来想去,有两个人最为合适。
一个便是建孟府府学的书科高夫子。
另一个则是高老四。
他们两个对数学格外喜欢,相信这样的机械原理,他们也不会拒绝。
纪元知道,自己有些异想天开。
可他实在没办法啊。
看看这山,看看这路。
看看他这些磨破的鞋子。
他不过是赴任当官而已,而当地人是真的要在这生活的。
挑夫们的一条扁担,便担他们的生活。
纪元以前在的建孟府,生活虽然不算特别好,但有官道,有驿馆。
来了这里,方知世界之大。
没记错的话,当地的矿场非常丰富,而且优势极大。
这发展潜力,还用得着说?
四月二十五,纪元他们在巴蜀最后一个驿站歇息。
这次要歇三日,然后正式来到滇州府。
滇州府极大,下面共计一百多个县,以及两个重要的府,还有零零散散的州。
天齐国对各地行政划分不算特别明确,各地时常有变动。
总的来说,还是府类似于省会,一地多府或许是副省会,这种会在地域较大的地区,一南一北地镇住各地。
滇州府下面,两府比二十多州大,州又比县大,有时候州下面也有县。
为何这样复杂?
因为很多地方不是同一时间收入版图,前面的那些地方命名的时候,其他地方还没出现呢。
比如纪元要去的最南宁安州。
宁安州。
名字听着很平和。
实际上,名字是当时朝廷的美好祝愿。
就像生了个小孩,你喊他小美小帅,是因为刚出生的孩子真的很美很帅吗。
不是的,只是个祝愿而已。
一般来说,越是喊这种名字,可能就越不太平。
鼎鼎大名的镇安府,南宁府,镇南关不都是这样。
只能说,怪不得京城的官员们不愿意过来。
纪元他们在这县城买了新鞋,虽说有牛车有马车。
但有时候不能让牲畜们太累,还要推着车走,自然费鞋。
纪元感觉,幸好是他这种经常锻炼的,邬人豪这种天赋异禀的,还有安大海正经的庄稼汉。
其他人真的遭不住这种路。
出发之前,纪元画的简易蒸汽机图纸一式两份,送到建孟府府学殷博士手中。
让殷博士来同高夫子讲。
只要有殷博士在,纪元便觉得很安心。
不过这东西,不是一时半刻能研究出来的,等个五年八年,甚至十年都很正常。
四月二十九,纪元等人再次启程。
滇州府很大,各地的方言,风俗都不一样,甚至并入天齐国的时间都不同,所以各地都有其风俗。
好在纪元他们三个已经适应了高原反应,身体还扛得住,而且地势越往南,地势慢慢低下来。
可另一件事变得不同起来。
那就是天气。
此地天气复杂,山里的四季分明,十里不同天,昼夜温差大。
山外却是不同。
安大海就是在快到武新府的时候病的。
时间已经来到五月下旬,天气正是热的时候,路上实在是不舒服了。
董领头无奈道:“惨巴巴呢。”
安大海这会确实看着很可怜,进了武新府,董家的大夫赶紧过来,用了不知什么草药,安大海竟然睡了过去。
纪元一步上前,不是晕了吧?
但再看安大海的神情,脸色好点了?
“打摆子,情况不严重。”这位大夫也带着浓重的口音,好在纪元已经能听懂七七八八。
甚至还能用不标准的滇州府方言来问答。
滇州府在天齐国行政级别属于省。
省下面的府城便是滇州府府城,在滇东方向,那时候确定得早,位置稍微偏东。
比如建孟府也属于省,它的省会便是建孟府的府城,出去了肯定喊建孟城,但自己都直呼府城了。
这些复杂的称呼,都来源于很多地方并入版图的时间不同。
而且喊着喊着都习惯了。
便是朝中官员能弄懂的也没几个。
他们来的武新府属于副省会,可位置却算是天齐国滇州府的中间。
到了这,说明他们路途走了大半。
再有半个月,就能去宁安州上任。
而且从武新府往南走,路途还算平坦,坐着牛车过去,正好合适。
那边应该算是盆地跟河谷。
纪元感觉,他这一趟下来,天齐国大半地貌都见识了。
怪不得都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安大海病在武新府,纪元他们自然要在这休息。
正好,纪元可以去府衙报到。
一般来说,各地官员上任,都要去自己的“省会”报到。www.chuochuo.me
像这种两个省会的,只要选择离自己近的即可。
纪元去武新府府衙的时候,接待他的人一脸诧异。
朝廷出了个六元及第的人,他们都知道。
但怎么派到这里了啊!
他们这,有外面的官员愿意来?
也是奇怪了。
一般的地方,各地的官员都要回避自家的家乡。
比如纪元肯定不会去正荣县任职,建孟府能不去也不会去。
殷博士不会被分去余姚。
这种回避原则,对所有的边卫地方都不同。
边卫地方,大多依靠朝廷派来的官员,以及当地自治。
为什么?
你以为朝廷不想派人来吗。
那不是大家都不愿意。
而且不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也管不好地方。
故而这武新府衙门的人奇怪。
好好个状元,被派到他们这?
衙门的人带他去见长官,甚至道:“你得罪人了?”
纪元也不好说,只能道:“朝廷重视此地。”
对方嗤笑,显然不信:“该?”
纪元明白,这是不信的意思,约等于??
但场面话到底好听,对方长官来见的时候,还介绍了几句。
纪元要见的人,正是武新府衙门户司的主事。
要说他的履历确实让人惊讶。
一直以来,他的好友博士们都没提,也是怕他难过。
他在京城翰林院的时候,还是正六品的修撰。
一般来说,便是外派,也不会低于这个官。
但五王爷一句话,他直接去了宁安州不说,还做了户司下仓科的职位。
更是从正六品到从六品。
外派了,职位反而降了,找谁说理?
纪元那会刚知道自己的处境,更在想背后的人是谁,故而根本没考虑这层。
现在履历拿出来,武新府户司主事惊愕,看看纪元的情况,再看看他,也是很直接道:“你这是被贬了?”
不至于!
真的不至于啊!
本地人说话都那么直接吗!
话又说回来,跟被贬,确实差别不大。
对方看纪元的眼神带了怜悯,开口道:“宁安州的差事不好做,特别是仓司。”
“今年那里遭了灾,正是仓司需要负责。”
“那边连知州都没有,全都是州同知在管,你去的话,这事正好给你。”???
宁安州,连知州都没有?
州同知算是知州的副官,副官代领事务?
纪元无语。
那楚大学士,可真是给他安排到一个好地方。
刺杀不成,政绩还不好做。
他这个仓司主事,刚到地方便要负责赈灾。
太好了。
这个开局一定很好吧。
纪元一路走过来,皮肤比之读书的时候黑了些,但对比当地人还是白皙的。
眼前的府衙仓司主事,只觉得眼前的人真是个倒霉蛋。
再倒霉,还是要做事的。
纪元他们不着急上任,一直在等大海的病好。
纪元他们的住宿都由董家安排,毕竟是董康的家族,还说想请他去族学里讲讲课,算是鼓励大家。
不管怎么说,他都是状元啊!
这种小事,纪元不会拒绝,他们这一路,全靠董家商队的人照顾,否则不可能这样顺利。
即便如此。
从二月初出发,扣掉在建孟府耽搁的半个月。
现在马上六月。
他们竟然走了小半年,甚至还没到他的任地。
这种生病耽搁的时间,也要计算在内,本就是大概率会发生的事。
怪不得此地考生去京城参加会试,可以允许下一科再去。
他还是有商队带着,自己身体素质不算差,加上气候不错。
换作其他人,出发便要十月份,中间冬天还不能赶路。
这路上不耽搁十个月,那才奇怪。
越这么想,纪元对蒸汽机的期望便越大。
那是可以真正提高生产力的东西。
只有生产力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才会更好。
纪元他们被安排到董家宅子的偏院里,整个院子只有他们三个人,里面种着奇花异植。
在中原,京城,很难见到的珍贵花朵,这里像是遍地都是。
当地人也颇为自豪:“我们这,没有种不好的花!”
纪元点头,很是赞同这一点。
当地就是动植物的天堂。
加上本地的水资源极为丰富,听说随随便便都能栽培好花朵。
纪元心道,这简直是完美的良种培育基地啊。
当然,有好就有坏。
山地多,雨水过多,以及全年雨季不平均,都是农业的大问题。
种田也是与天斗。
就让他这个负责赈灾的好好看看吧。
不过想到武新府户司主事说,宁安州的官员少,基本都要身兼数职,还让他做好心理准备。
这点他做好准备了。
他来这本就是为了做一番事业,又怎么会害怕这些。
纪元吃着本地的米线,酸辣口的十分开胃,安大海都起来吃了两碗,看这样子,身体逐渐在恢复了。
安大海吃完还道:“我这身体也快好了,咱们提前出发吧。”
他们一行人五月二十九到武新府。
今日六月十二,安大海感觉自己耽误了时间,他这病真的耽误太久了。
纪元并不同意:“再等等,等你好全了再说。”
“咱们也不着急,反正时间还长。”
身体要紧,这可不能出差错,纪元带安大海,邬人豪他们出来,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
一直到六月十六,几个熟悉的人终于出现在纪元面前。
纪元他们是慢慢过来的,还带着许多行李。
但镖师们轻装简行,身上揣了银钱,以及给纪元的银票,还有两封书信。
镖师们知道纪元在武新府,甚至松口气。
全力赶路,真的要累死了。
这下终于可以好好歇歇。
他们这次回去,估计一年半载都不会接任务。
纪元谢过镖师们,这次不管是安全,还是送人,多亏镖师们了。
不过那五千两银票,还是让纪元吃惊。
“五千两?”
“是,接人的直接了,说这是你应得的,还说你尽管放心,安心在这里几年就是。”镖师虽然好奇背后的人是谁,可一句话都不会多问。
纪元美滋滋收着银票,还看了看商行的名字。
滇州府本地的银票?
必然非常好用。
雇人用了两千两,回来五千两,这利息也挺高的。
这当然是开玩笑。
与其说是银子,不如说是投名状。
纪元让镖师带的那句话,就是告诉李首辅,他愿意当李首辅的手下。
不是他的手下,又怎么会喊着报销这种话呢。
如果一个人对人客客气气,自然不是想结交的样子。
主动寻求帮忙,或者主动帮别人,这才是关系互相缠绕,最后绑定在一起。
纪元做的就是这个。
李首辅自然明白他的意思,不仅报销了,还让他在这安心。
意思就是,只要他在这照顾好自己,人好好地,迟早会回去。
纪元收好银票,这会去拆两封信。
一封为白和尚写的,他写了自己的近况,还带了朝中的一些变化。
另一封是李首辅写的,先是问他身体可好,又隐晦讲了些事,最后还是让他安心即可,最后讲应天府那边很快有人去查。
两封信拼凑起来,给纪元大概还原了这段时间京城发生的事。
那边的事情瞬息万变。
恨不得一天当十天用。
纪元在天高云淡的武新府看这些信,总觉得有些违和。
总之就是。
二月中旬,太子一家禁足就解了,该读书的读书,该公务的公务。
太子虽然被这些反复无常弄得很难受,但还是忍了下来。
这么多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