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考科举 > 110-120

110-120

作者:桃花白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粮食就不怕水淹了,那个心就跟挠一样。

最近大家都在做前期的准备工作,大家只等着工匠过来,给他们划好地方呢。

白越寨的村长还能有点理智,他对这两个官爷也有好感,上次通知收割稻子,就是他们过来的。

“两位大人,那你们过来是做什么事?”

不知道谁喊了句:“难道是让我们交田税的?!”

这句话让大家的失望变成惊恐。

柴烽知道大家的抵触,赶紧道:“不是,不是,我们是想过来做点实验,其他地方都不合适。”

实验两个字,也是纪元说出来,柴烽记住的。

一听纪元想要色赤杨,村长松口气,他以为什么大事呢,不就是一点树皮吗?

当然可以。

但听纪元说要新鲜树皮,还要很多,这就不同寻常了。

白越寨的人一头雾水,纪元他们还是住了下来。

寨子往上走,就有很多水冬瓜树,他们住在这,就是方便找原料。

而且本地人最近事情不多,可以雇过来帮忙。

纪元他们在村长安排的房子里住下,巧的是,正好在白阿婆家附近。

村长干脆就让白阿婆负责他俩的饭食,根本没提给钱的事。

村里不说富裕,给口饭吃还是没问题的,他们又不缺这个。

村长还让自己婆娘给白阿婆家送了些大米,让白阿婆帮忙做饭。

纪元跟柴烽则在两间小屋里住下,天已经有些黑了,其他的事要等到明天早上再说。

柴烽原本还想帮白越寨的村民解释解释,他们一会失望一会惊恐,那实在没办法。

大家现在心头的两件事。

一个给梯田修水渠,一个就是不想交田税。

可看纪大人根本不在意,甚至从包裹里拿出两件窄袖的衣服,看来人家早就准备好,过来就是为了做“实验”。

其他的根本不在意。

这小纪大人,真的一点官架子也没有,跟之前来的外地官员完全不一样。

柴烽越这么想,手头动作越快,纪元不留神,那边都把他床铺给收拾出来了。

柴烽嘿嘿直笑,本就不白的脸,笑起来格外憨厚,纪元都看乐了。

“用慢慢。”白阿婆笑眯眯的,手里端着碗筷,后面还跟着孙子孙女。

她家人口算少的,只有四个人,这会都过来了,就是为了给纪元他们端吃的。

慢慢是当地“饭”的意思,白阿婆不会官话,孙子孙女好一点,帮着翻译。

后面的意思是,太感谢纪元他们那天帮忙收粮,可他们那天走得太着急了,没有机会感谢。

这次做了好饭好菜,用来招待他们。

纪元连忙说不敢当,他们举手之劳而已,再说都过去那么久了。

白阿婆一家却千恩万谢。

大家坐下来聊天,纪元才知道他家壮劳力都是怎么没的。

白阿婆只有一个儿子。

儿子做的是砍木工。

就是去山上砍木头运下来卖钱的,每年都有人过来收木头,算是个固定的营生。

他们也不是换钱,是用木头换生活用品。

白阿婆的儿子儿媳前些年去砍木头,谁知道遇到林子的野兽,被追到森林里,等找到他们的时候,尸体都被啃得不像样子。

白阿婆说得平常,三个小辈也是习惯了。

砍木头就是这样,甚至在整个宁安州,都是不值一提的事。

毕竟过日子不仅需要粮食,还需要其他生活必需品,要盐,要油,要很多东西。

纪元听着难受,这些伤心事不该提的。

纪元听此,也不好再说自己的想法。

他本来想带着白阿婆孙子孙女一起去砍树,再弄来树皮做实验。

这会倒不好张口。

没想到柴烽竟然直接提了。

柴烽主动道:“我们都是山里长大的,山跟树都是我们的神。”

“大家都不怕的。”

听说两位官爷要带他们去弄树皮,白阿大,阿二,白小妹都一个劲点头。

他们真的都不怕。

他们长在山里,他们就是大山的孩子。

白阿婆还道:“你会弄水渠,我也信你。”

白阿婆用方言讲的,纪元还是听懂了。

他只是给本地人出了计划书而已,具体的执行还是本地人做的。

却能让刘大人,乃至村寨的阿婆都信任他,他何德何能。

这个橡胶,他必须提炼出来。

怎么穿越之前就没恶补一下这些知识。

怎么别人穿越会有系统,他的系统呢???

纪元读书的时候没想过系统,如今倒是想要了。

实在是眼前要解决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迫在眉睫。

“事在人为。”

纪元心道,试试吧,总能成的。

九月初一。

宁安州的九月份,气候依旧温暖。

纪元没有穿官服,而是穿了日常窄袖的衣裳。

村长昨天知道他们的来意后,今日也找了几个人跟着,这些人跟白阿大爹娘一样,都是闲暇时做砍木营生的。

纪元他们要找的水冬瓜树,他们知道哪里有。

跟纪元说话的时候,四五个粗糙的汉子婶子们格外不好意思。

整个宁安州都传遍了,新来的纪大人是状元,还给他们带来最好的水渠修建方法。

后续还有肥料,以及稻田里养鱼养鸭子的方法。

说是可以多赚钱。

纪元看着他们,反而能把这种期盼转为动力。

在一起上山的路上,纪元还道:“我以为你们不准备养鱼养鸭,好像大家都没行动。”

白越寨的人不好意思道:“莫得钱。”

“所以想砍树赚钱。”

“你说的方法很好,要是能一起养,过年有肉吃哎。”

“等到十一月份有人来收木头,我们就能换一些呢。”

大家说着说着,都变成本地方言,见纪元听得懂,大家更惊喜了。

只是纪元有时候说方言不标准,让大家忍不住笑,这笑也很善意。

纪元这才明白。

他那三部分计划,大家都记在心里,只是没来得及一一做而已。

这对纪元来说是莫大的鼓舞。

说起来,他着急用水冬瓜树树皮做实验提取橡胶,就是为了让大家有钱。

而淳朴的宁安州人想的是,他们好好砍树,等收木头的商贩来了,便能换鱼苗鸭苗。

纪元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受。

在他看来。

小纪元的爹娘,宁安州白阿大他们的爹娘。

虽然相隔五千多里的距离,语言不同,风俗不同。

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他们勤劳,善良,他们拥有劳动人民一切优秀品质。

所以他们应该得到更好的生活。

终于到了村寨上面,茂密的森林里漆黑一片。

原本憨厚的村人变得警觉起来,先把野兽常出没的地方放上捕兽夹。

再用细细的线绑上铃铛。

就怕他们砍树的时候,有野兽悄无声息地从背后撕咬过来,这都是平日得到的经验。

好在纪大人要的水冬瓜树很好找。

大家动作协调一致,开始动手。

纪元他们在巨型水冬瓜树下面捡种子。

水冬瓜树秋天落叶的时候也会落子,捡起来之后,等到春天播种就能发芽。

白越寨的梯田附近也要栽种,很需要这些种子,反正多多益善。

不过现在还不到深秋,能捡的种子并不多。

中午大家吃了本地特有的八八饼,吃过之后,继续做事。

纪元则在附近看其他树木,他想尽量分辨更多用得到的树木,说不定会有大用场。

回到原地,纪元刚喝口水,又捡起水冬瓜树的种子,手指微微掐了下。

等会。

这种子的含油量,是不是有点高。

纪元问白阿大跟柴烽:“这果子是不是可以榨油。”

榨油?

大家有些迷茫。

他们不知道啊。

平时其实大家不怎么关注水冬瓜树的,便是外地收木材,也是收其他树木比较多。

只有收药材的人过来,大家才会剥树皮去卖。

这棵树对大家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树皮来入药。

也有经验老道的山农说,找到这树,就很容易找到水源。

榨油是真的没听说过。

纪元去砍倒的树下面,找到里面的果实,手指再捏。

果然,含油量极高。

这是好东西啊。

等会,不会有毒吧?

纪元拿不准,又看了看果子上鸟兽啃食过的痕迹。

基本上所有果子都被啃过。

这让纪元松口气,水冬瓜树大概率无毒,否则鸟兽不会经常来吃。

若水冬瓜树真的如他所想,果子能榨油,叶子能做肥料,树皮还能提炼橡胶。

那这东西,一定要多种才是。

纪元又看着大山。

这才是大山,这分明就是金山。

简直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山!

不过纪元也看到大家的辛苦,水冬瓜树高有六米到几十米高。

他们虽然尽量挑小的来砍,但运到寨子里,还是用了不少工夫。

要不是本地人帮忙,纪元自己根本做不到。

等树木到山下,村长又找人帮忙砍树,准备剥树皮。

这都不用纪元去说,白越寨可以一条龙服务。

做到这的时候,村长才道:“你们要那么多色赤杨真的不是做药材吗。”

在村长眼里,这树皮只能做药材,别的怎么没用吧。

这东西除了药用,还能做什么?

不过大家虽然疑惑,可还是按照纪大人的要求做事。

纪元此时也不好说,只是让人把水冬瓜树的果子也收起来。

这又是做什么。

纪大人好像很忙的样子。

白越寨的村民,虽然不懂纪元的目的,但全都照做。

一部分人收集果子,另一部分人开始剥树皮。

他们感觉,按照纪大人说的做,绝对没有问题!

柴烽更是做得热火朝天木头砍得一截一截,整个白越寨也变得忙碌起来。

即使白越寨的村民都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

纪元也撸起袖子,那边水冬瓜树的果子给绞碎,这边树皮也给弄碎。

没错,他已经想到怎么提取树皮上的橡胶了。

灵感还是从充满油脂的果子上得来的。

想提取菜籽,果实,里面的油脂,应该怎么做?

要先把菜籽等物捣碎,随后利用蒸汽把水分全都蒸干。

然后挤压里面的油脂。

这是非常传统的提取工艺。

那想要树皮上的橡胶,是不是也可以这样。

反正都是先分解,然后再找自己想要的。

传统方法是有些笨重,但有用啊。

既然都是先分解,那用水浸泡分解其实更快,而橡胶是不怕水的,把树皮泡在水里,利用细菌分解,一定会更快。

这种方法,又是从提取纸张所需要的纤维得来。

总之,纪元把他知道的东西来了个大杂烩。

他就不信了,自己不能把橡胶给做出来!

一天做不出来,他就一天不下山!

这几天里,纪元没事就去捣鼓树皮,一会再去捣鼓果子。

那边果子榨油果然简单很多。

在橡胶还没影的时候,水冬瓜树果子的油脂已经榨出来了。

而且还喂了兔子做实验。

这油脂是无毒的!

好好好,橡胶虽然还要再放放,但这油脂是足足的。

水冬瓜你可真是个大宝贝!

纪元更加期待橡胶的出现了,乳胶液赶紧分解出来吧。

不知道是不是水冬瓜树听到纪元的心声。

终于在九月二十三早上,水里出现白乎乎的黏稠东西。

最先起来的白阿婆还以为树皮坏了,吓得她赶紧去找纪元。

而纪元看着眼前昼思夜想的东西,差点抱起来亲一口。

要不是这水太难闻,他真的这么做了。

橡胶的乳液。

确实是橡胶乳液。

“成了,真的成了。”纪元少见这么高兴。

其他事情基本忙完的邬人豪安大海来到白越寨,就见纪元捧着小小一碗白色乳液兴奋。

安大海差点摸摸纪元的额头:“纪元没事吧?”

纪元看着他们过来,又看着白越寨村民们兴奋地围着李老爹,这才意识到时间飞逝。

村民们围着李老爹,自然是想赶紧修水渠。

至于这白乎乎的东西?

他们真的不懂啊!

纪元笑着道:“我也该下山了。”

“想要的东西,已经做成了。”

实验完成,接下来就是做出成品。

很快,白越寨村民就会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第116章

第116章

纪元回到宁安城内。

他手里那碗东西宝贝得不行, 引得众人纷纷好奇,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不过这东西复杂,纪元回到衙门, 大家还是聊了最近的差事。

纪元七月中旬写出那份计划书, 八月开始, 随着李老爹的到来, 计划第一部分跟第二部分同时进行。

一直到如今九月二十四,整个宁安州里,只剩下白越寨一个村寨。

白越寨的村寨小,规划起来也快。

当然了,还要预留不少水渠,方便以后人口增多的时候用。

刘大人高兴道:“实际的时间要比预估的时间少, 咱们的进展还是很快的。”

大家直接点头。

当然算快的。

宁安州登记的三十七个村寨,再加上后来形成的九个自然村寨,加起来二十多万人口的地方,他们用不到两个月时间, 就把所有村子都规划好了。

接下来只等着大家修建即可。

当然, 也因为纪元跟李老爹的计划太过完备, 大家等着执行就可以。

后期那会,甚至因为给李老爹的承诺,让他兴奋得根本不休息。

要说那个承诺,谁听了都觉得好。

以后李老爹可以拿着这个技术出去赚钱,纪元不会阻止,还会跟着一起编写《梯田水渠修建手册》。

这东西印出来, 整个滇州府都会知晓他的名字。

甚至有梯田的地方, 都会记住他。

怪不得李老爹把揣到怀里的银子又给还回来了。

刘大人说着,身边小吏就把官员们凑的银子还给大家。

不管怎么说, 没有花钱,就把事情办了。

这是好事啊。

而纪元制定的计划里,也剩下最后一项。

稻鱼鸭的共生。

后两个需要银钱去买,只要等到明年四月,本地春耕之前买齐就好。

有些修完水渠的村民,都已经去山上砍木材了。

不止白越寨一个村寨靠着砍木材换取其他物资。

一直没说话的纪元道:“要让大家注意安全,这山太险了。”

纪元这话有些多余。

可他不由得不多讲。

当地人都知道这件事。

可除了吃饱之外,大家想要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镇南关的美酒,武新府的好布。

总想在过年的时候,让家里买些花炮烟火,买些新衣新酒,渴望更好的生活,是每个人都想要的。

所以稻子收完,不少人都会山上砍木头,只等着十一月份有商贩带着物资来换。

他们拿到外面的物资,商贩得到上好的家具木料。

也算各取所需。

只是对砍树人来说,实在太过危险。

刘大人自然也没办法,他们本地人靠山吃山,这么长时间,都习惯了。

所以,纪元的计划最后一项,还要等到明年春耕之前再看看。

也不需要大家都养上鱼养上鸭子。

只要有开头行动的,想来等看到好处。

很多人都会跟着做。

计划的第一项更不用说,宁安州所有人忙的就这个。

但第二项,很少有人直接提起,多是跟第一件事并列了。

但当地人真正做起来,才知道为什么第二项工程叫冲肥。

他们靠着山泉水灌溉,山泉水从上面流下来,纪元则让他们在必经的路口上留个口子,在这囤积肥料。

等到需要用水的时候,肥料从上游冲下来,而这些肥料随着水源,进入各家的田地。

所以叫做冲肥。

而这种方法有多省力,甚至不用过多赘述。

关于肥料的制作使用,更是写得非常精细。

各家种田的老农,深知这件事的好处。

总之,纪元的计划算是完成大半。

明年一定能看到成效。

否则不可能带动宁安州二十多万人一起行动。

宁安州官员们长长松口气。

大家总算没有浪费这么好的计划。

毕竟这计划越做下去,越觉得纪大人的厉害。

那话又说回来,纪大人既能考上状元,家世好像也不错,实干还这么强。

为什么会把他派到这?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得了,反正纪元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

再者,来宁安州几个月,他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

要说累吗,确实累,但过的太充实的,充实到时光飞逝。

衙门的会议开完,剩下的事情,就是督促各个村寨按照方案修水渠。

以及,趁着秋收结束了,去下面吹吹风,刘大人还是要提前跟当地人百姓们通通气,告诉他们一定会收税的,就是看早晚的问题。

等大家的事情说完,众人的目光又看向纪元。

纪元呢,纪元不是到山上弄什么鞋子吗。

鞋子成了吗?

“胶鞋没成。”纪元如实道,他现在只得到一小碗乳胶,或者说纯粹的液体,怎么变成乳胶,还需要再想办法。

这也是他下山的原因。

在山上也没有意义了。

当然,白阿婆他们还在帮自己收集乳胶的液体,那些工序他们都已经很熟悉了。

“不过有另一个意外发现。”

纪元把水冬瓜树果子的事说了:“那果子含油量很好,可以榨油来用。”

“我们四处打听了,也有人用水冬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