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第61章
第61章
说话这人眼神带着热切, 对纪元很是热心。www.mengxiangwx.com
这是府学里的一位举人夫子,他是去年乡试中的举,看向纪元时, 忍不住赞叹道:“纪元的诗写得极好, 这次府试, 院试的诗, 肯定也不错吧。”
话音落下,纪元直接沉默了。
怎么说呢。
不能说不错,只能说没有一点对的。
在场众人看了过去,除了监考的考官们知道些什么,其他人都带了好奇。
特别是知府,开口道:“纪元的诗做得很好?你怎么知道的。”
是啊, 纪元也想知道,眼前的夫子怎么知道的,但他必须要打断了,赶紧上前道:“见过知府, 学政, 诸位夫子。”
已经成为秀才的纪元可以见官不拜, 行学生礼即可。
知府等人点点头,让他坐下。
后面的李勋,蔡丰岚自然也跟着拜见了。
但李勋还有事要忙,送完人便匆匆离开,还给纪元使眼色,让他好好发挥, 给他们正荣县的人争光。
此处正厅的人不多, 大宴会还在外面,这会坐着的, 要么是官员要么是夫子。
只有院试的前三名被特别邀请过来,这自然是厚待。
纪元,蔡丰岚落座时,位置上已经有一个人了。
纪元往他那边一看,眼神震惊。
这不是那日看到的和尚?
不对,这不是那日看到的儒僧。
儒僧今日穿了青衿,没穿和尚袍,但脖子上挂着念珠,明显有股出尘之气。
儒僧自然也记得纪元,对蔡丰岚也有印象,他自我介绍道:“贫僧本名叫白法彬,你们喊我白和尚,或者法彬即可,是建孟府人士。”
这白和尚自幼无父无母,刚出生没多久,就被扔到庙宇门前。
被寺里的和尚捡了养着,寺里和尚只让白和尚跟着一起念经,准备等他大些了,再由他自己决定剃不剃度。
在白和尚八九岁时,寺庙里去了几个穷书生,想在庙里清净地读书,平日会给些米粮作为酬劳。
寺庙便同意穷学生们在此读书,没想到白和尚竟然跟着读,还颇有灵气。
读到今年时,寺里大和尚给了他一些钱财,让他出来科举。
他上次看了府试成绩之后,就是急着去跟随行的师傅说成绩。
师傅不喜人多,就在城外的破庙里住。
听着他的经历,纪元跟蔡丰岚都傻眼了。
知道每个人都有其经历,但白和尚的经历也太离奇了。
纪元,蔡丰岚也自我介绍。
蔡丰岚家里,是典型的耕读出身,祖上读过书,这一两辈断了,总算在他这捡起来。
家里面田地也有几十亩,人口众多,家境不算太好,却也是有饭吃的。
等到纪元时,纪元三言两语说了自己的情况。
这下变成白和尚震惊了:“你爹娘都不在了?”
蔡丰岚奇道:“你爹娘不是也不在了?”
这话不算冒犯,蔡丰岚跟白和尚显然都不在意这些事。
白和尚却摇头:“贫僧虽无父无母,却有从小养育我的师傅,这跟父亲又有什么区别。”
反而的纪元。
五岁时候没的爹娘,自己十一岁出来科考,这也太惨了。
三人小声说着话。
反正这场面,他们能过来已经很好了,不指望出什么风头。
纪元摇摇头,那到底不是他的经历,他本身也不是十一岁的年纪。
没必要可怜他。
这个样子落在别人的眼中,颇有些淡然之意。
白和尚竟道:“若贫僧的师傅在,肯定更想收你当徒弟。”
蔡丰岚:?
纪元:?
不至于啊!
原本以为他们过来打个岔,在场的就不再问纪元诗词做得如何。
没想到白和尚竟然道:“我方才来得早,听他们说元弟的诗做的极好,还想看看你最近做的诗呢。”
白和尚一会自称贫僧一会自称我,大家都习惯了。
估计他也没从身份中转换过来。
但他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
偏偏蔡丰岚也点头:“是啊,纪元的诗做的很好,我可以证明。”
纪元算是明白了。
现在场上的人分两种。
一种是确信他诗做得很好的人,比如蔡丰岚,或者知道三年前乡试舞弊案详情的人。
比如蔡丰岚,或者连学政也“知道”?
毕竟学政在建孟府府学已经五六年了,三年前他绝对在,肯定也听过那首竹石。
三年过去了,大家怎么还没忘了这茬!
还有一种是不知道三年前的情况,只是对他有所耳闻,听前者说起过,自然引起好奇。
白和尚还有知府应该就是这一类。
纪元微微摇头:“我哪还有本事,时间都用在写文章上了。”
这是大实话,纪元半点没有作伪。
白和尚可惜道:“可惜了,以后必然要捡起来啊。”
蔡丰岚也点头:“不好技艺荒废。”
他们说着,知府竟然惊奇道:“这是纪元三年前做的诗?那时候不过八岁吧,真是天赋异禀!”
纪元脸皮一僵。
很好。
知府现在也知道了。
知府不仅知道,看向纪元的眼神也变得更加不同。
所以又有人开口:“纪元,你在府试的诗怎么写的,背一背吧,好让我们都学习学习。”
开口的人继续道:“当年我同你夫子黄举人一同中举,你也可以喊我一句张夫子的。”
“当时黄举人对你赞不绝口,之后信中也屡屡提起,果真是不同凡响,他要是知道你中了小三元,绝对会很高兴的。”
之前说,一起考试的可以叫同年。
这位张夫子跟他蒙师好友黄举人便是同年。
两人因同年的情分,把自己也认作学生,不得不感慨科举关系网的厉害之处。
纪元只得起身,恭敬道:“黄夫子与我蒙师恩师赵夫子关系极好,想来他也知道了。”
“学生如今不过考中生员,实在不好在夫子,老师们,面前献丑。”
知府越发满意眼前的小孩,笑着道:“不用怕,不过是首诗,念出来吧。”
反而是点名让纪元做第一的学政迟迟没吭声。
他自然知道纪元做的一手好诗,甚至连那首汤圆诗也知道。
所以府试看卷子的时候,他还特意多看了两眼那首赋得体。
怎么说呢。
也并非毫无灵气,说的上一句中规中矩。
但跟之前的比,那是完全不同。
学政开口道:“不提府试的诗了,那都是赋得体,言辞过关即可。”
纪元心 里一松,还好还好,学政看来知道他现在的水平了。
谁料对方话锋一转:“不如现在做一首吧,方才不都在做盛夏诗,你也来一首。”
在场人无不期盼。
不少人口口相传,已经知道纪元八岁的诗句有多厉害。
看着众人期盼的目光。
纪元狠狠心,干脆道:“要不然还是背府试时写的吧,学生的水平如何,大家也能知晓。”
在当场作诗跟背之前诗句两者间,纪元干脆选了后者!
“欲得儿孙孝,无过教及身。
一朝千度打,有罪更须嗔。
欲得儿孙兴,以德立正心。
怜子不丈夫,包庇祸无穷。”
纪元说完,在场人顿了顿。
怎么说呢。
这首诗在赋得体里,也算还行,就是意思太白了。
讲的道理也合格。
但要是跟千磨万仞还坚韧相比,完全没有可比之处啊。
可要说不好吗?
那也不行的。
因为全文都在说孝,都在说家族的延续。
又只能拍拍手,说做得还算得体。
在场瞬间沉默,黄举人的同年张举人震惊万分。
要知道,张举人有多喜欢那首竹石,就对纪元的期盼有多大。
现在像是被泼了盆冷水啊!
这,这还是纪元写的吗?!
见大家表情震撼,纪元施施然坐下。
不会写诗嘛,这又有什么了。
他自己都没觉得不好意思。
反正现在科举又不看作诗。
学政捂脸,这小孩,是不是太实诚了。
自己都把这事遮掩过去了啊。
知府也就今日才知道纪元会写诗,表情反而是最正常的,竟然还夸了几句:“不错,无过教及身,说得好。你年纪小小,对孝经却很熟悉,看来你们当地父母官的教导果然很不错。”
蔡丰岚已经在捂脸了,白和尚也忍不住笑。
这一关总算过了。
纪元的这首诗也从正厅里传到外面宴会厅了。
这,这小三元的诗做的也不怎么样嘛。
看来也就文章不错,并无什么底蕴。
纪元根本不在乎这些话。
他们前三名都在正厅上吃吃喝喝,知府他们并不理会。
估计在普遍四十多五十多的大人们眼中,第一纪元不过十一岁,第二白和尚也才二十二,蔡丰岚今年二十。
他们都是晚辈一般。
再说,今日还是童试宴,只要不出格,大家都不会说什么。
知府又勉励他们几句,放了他们离开。
纪元暗暗松口气。
还好还好。
人是社死了,但也不算太坏。
外面的宴席此刻已经备好,就在湖水的另一层,一百多个席位看着也不算挤,可见这宴席有多大。
上方的几张桌子明显给大人们留的。
一会知府,学政,训导他们会来露面,再说几句话,宴会正式开始。
等大人们走了之后,生员们便能自己饮酒畅谈,享受属于他们的庆功宴。
纪元,白和尚,蔡丰岚走出来,不少人投来羡慕的眼神。
能跟官府的大人们聊天,可真好啊。
至于他们三个的位置,自然靠在最前排。
谁让他们是这次的前三名。
走到位置上,纪元喝了些茶水,有空欣赏宴会的景致,隔壁还有戏台,生员们可以自己凑钱点戏。
纪元对点戏没兴趣,干脆在自己位置上闲聊。
正荣县其他人自然过来,但他们还没靠近,不少生员都凑过去同纪元说话。
这可是十一岁的小三元,必须结识才行。
“见过小三元,以后我们就是同年了。”
“在下敬您一杯,哦哦你年纪小还不能喝酒,我喝酒,你喝茶。”
“小三元,你那文章到底怎么写的,能不能透露一下。”
“你是在正荣县读书?你们的夫子到底有多厉害。”
一群人围着纪元,恨不得立刻成为他的好友。
纪元瞬间成为除了官员之外,最忙的一个人。
旁的不说,茶水他都快吃饱了,只好逃一般地离开。
幸好有正荣县众人帮忙,他也算能脱脱身。
白和尚在旁边笑着看他们,感慨道:“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难啊,实在难。”
大意思,要超越世俗的欲念,干扰,才能修成正果。
真的太难了。
宴会上其乐融融,这是对学子们多年学习的奖励。
人生最畅快的几个时刻,一定有今晚了。
黄昏时分,知府,学政缓缓而来。
他们今日并未穿正式的公服,却也是偏正式的,看着下面新晋的学子们,微微点头。
这就是建孟府未来的希望,也是朝廷培养人才的成果。
知府,学政都说了几句,最后道:“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
又道:“骐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
这两句诗都是在说志向远大的作用,都在讲志存高远。
这自然是鼓励学子们继续努力,好好学习,以后为国家为朝廷做贡献。
宴会的气氛彻底活跃起来,学子们在左右训导的带领下,朝知府,学政们行礼。
宴会正式开始。
弦乐之声不绝于耳,那边知府等人又回了正厅,估计没多久就会离开。
大人物们一走,宴会大厅更热闹了。
学子们明显放得更开,酒都吃了不知道多少。
纪元,蔡丰岚,白和尚不喜这些,干脆在水边躲躲清静。
眼看日落黄昏,夜色低垂,生员们说起话也是肆无忌惮。
只听有人道:“如此良辰美景,如果不做些乐趣,岂不是可惜?”
来了来了。
不是行酒令,就是飞花令,对联作诗,都是他们口中的乐趣。
“小三元呢!这环节必然有你!”
此话一说,众人立刻看过来。
纪元的座位又是在最前面,找他也简单得很。
众人看向纪元,只觉得他的气质实在不俗,此刻喝茶的模样,竟然有知府学政般的气度。
明明都是穿着蓝杉,可他泰然自若,脸上表情也平和得厉害。
似乎此次的童试宴庆功宴,不过是人生中短短一个过往罢了,并不觉得如何欢喜,也没有疏离于众人。
更别说长开了些的纪元看着仿若十三四岁,已经有少年人清俊模样。
他不笑的时候眼神凌厉,好在转眼看人时,桃花眼又是带笑的,让人不由得想亲近,想自动成为他的拥趸。
纪元面上平静,心里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可他还是想推脱,这风头真的没必要。
谁料他还未摇头,就听有人道:“正荣县的人作诗可是出了名的,甚至效仿柳永,在秦楼楚馆留下诗词。”
“只是可惜了,你们正荣县的诗词不如柳永的受欢迎啊。”
这不是废话吗。
谁还能跟柳永柳三变比。
一个被评价为“承平气象形容曲尽”的诗词大家,别说正荣县了,现在整个天齐国来找个跟人家比比?
这话明显在恶心人。
为什么呢?
还不是因为李耀众李秀才。
酸诗狎妓。
不就是在模仿柳永。
嫖宿娼妓本就不是什么好事,还拿自己的诗词做抵。
被人家老鸨追上门。
否则李耀众也不会被赶回家乡。
此刻有人提起此事,在场人笑个不停。
谁让那李秀才实在太离谱了啊。
纪元也还好些,他作为小三元,没人敢对他不敬。
其他正荣县的书生满脸涨红。
负责此次宴会之一的李勋也是如此。
看李勋的脸色,此事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还有人故意调侃正荣县的秀才:“你们是不是也要去望春楼看看啊,就是那老鸨不允许你们县的秀才过去。”
“你们胡说什么,我们才不像李秀才。”有人反驳了一句。
谁料对方直接道:“是吗?是不像他去嫖宿,还是不像他作诗很差啊。”
这种恶意已经非常明显。
稍微想想就知道。
不是所有人都会追捧正荣县的人,其中眼红嫉妒的不在少数。
今年童试前三名,两个是正荣县的,这就够让不少书生眼热。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嘲笑的机会,还不快些说。
这些读书人酸起来,那可更是没完没了,说他们小肚鸡肠,都是夸他们了。
见众人笑个不停,许春也道:“那李耀众都被我们县令除名了,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
“哦,他除名了,你呢?你不是要赌钱吗。”
又有人笑出声。
许春奋起读书,得了最终成绩第十,同样被人侧目。
放在外面,或许没人敢再提。
但这会在宴会的人,最低也是秀才的功名,大家都是一样的,自然也不怕什么。
蔡丰岚皱着眉,纪元同样叹口气。
该来的还是会来啊。
白和尚倒是无所谓,他只是好奇纪元会怎么做。
若今日不能就此打住。
以后正荣县的学生见一次,就会被笑话一次。
只看正荣县李勋的脸色,这明显是常态。
纪元看着湖水,看着落日,开口道:“把酒送春春不语。”
原本热闹的众人看了过来。
纪元要作诗?
开什么玩笑,方才他在正厅念的赋得体简直堪称打油诗,此刻作诗,难道就成?
不过这开始的一句,倒是有些意思。
只听纪元开口道:“有纸笔吗?”
自然是有的。
还有人现场比书画呢,怎么会没有纸笔。
纪元接过来,抬手写了第一句。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尖尖荷。
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尽。
春来谁作韶华主,春去诸芳芳犹开。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湖莲花伴船归。
纪元颇有些紧张情绪,这是他头一次自己写诗,虽说昨日临时抱佛脚,但也确实沾染写诗书习性。
最后在诗后落笔,化远三十四年夏,纪元。
夏日写的是春日诗?
众人围上来,仔细一读发现,这并非春日诗。
而是正儿八经的盛夏诗。
甚至是有时间跨度的诗。
诗的第一句就在送春,春天却并不在意。
黄昏的时候已经看到湖面尖尖的荷花,摘了一朵进到城内,这时看到未开荷花的众人才知道,原来春天已经过去了。
春天里百花争妍,谁才是韶华的主人?
谁都不是,因为春天过了,花还在继续开。
睡醒之后忽然发现自己也并非这里的主人,跟着身边盛开的莲花一起回家。
生员们在这争来争去又有什么意思。
谁也不是春日韶华的主人。
春日还会来,春日的花开败了,夏日还有花继续开。
争一时的艳丽,又有什么用呢。
你我不都是这里的客人,总有一日,都有回去的。
这诗没有写夏,却是盛夏的场景。
没有写人,却是人的处境。
纪元放下笔,见众人沉默无声,还以为自己又写了打油诗。
要说格律意境,自有许多不足。
可用在如今的场合,意境偏偏合适。
还有一层意思是,春天都过去了,还真争论谁才是最好看的那个,不觉得没意思吗,总有更好看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