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王妃她死了 > 41.第四十一章 寻衅

41.第四十一章 寻衅

作者:生生不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王妃她死了》最快更新 [lw77]

沈继宸这两年虽一直在外巡视,但他在京中的耳目素来通明,自然听说过最近长安城中极红的花娘春蔻。www.gongshist.me

不过他于风流韵事上着实平常,因此连春蔻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若不是刚才听谢玉娘在屋中提起,他都想不起京中还有这么个人,更想不到那盛名花娘与旧案会有关系。

谁知谢玉娘却摇头,给了他个意外的答案:“民妇也不晓得,但茗姑既然要见她,想必是有关系的吧。”

“这样啊,”沈继宸虽是一头雾水,但因信她,便只问,“若那春蔻不肯为她丫鬟的兄弟出面,娘子难道真要关他们一年?”

“关着挺好的,”谢玉娘语带解气的笑意,双目笑得弯弯的,“民妇小本买卖,关着他们不但流云坊平安,邻居的产业平安,贵人的产业平安,他们那妹子更能少填些无底洞。至于春蔻,此番纵见不到,元旦日,上元节,上巳节,我就不信她永远不出门。”

沈继宸难得见她情绪外放,自己也难得站没站相地头靠廊柱,专注地看她,听她算完平安经,笑道:“我就知道……”

只叹了半句,便收住了。

她的心比谁都软,不但为个素未谋面的丫头生气,还要琢磨着替人周全。

不管别人知道与否,她心安即可。

自己看重的,恰是这样的她。

“什么?”谢玉娘半晌等不到下面的,好奇问道。

“没什么,”沈继宸重新站好,理了理斗篷,无赖道,“娘子既然提了上元节,我就当娘子答应,到时会出来看灯了。”

谢玉娘瞧他执着,心下着实好奇,索性直接问他:“殿下于上元节那日,是不是做了什么打算?”

“何必打算?”沈继宸眉毛轻挑,廊上昏黄的灯光落在他的眼中,似月色,“娘子,事不是一人一日可成,水滴石穿的工夫,偷闲一日又何妨?当然,若那日真撞见了春蔻娘子,本宫也不敢耽误娘子的正事。www.duyixs.com”

谢玉娘被说得一时竟无法反驳——自然也是内心深处不想反驳,她六年没见上元节的灯,今年回京了,着实想看看。

沈继宸难得言语上说服她,心情更是大好:“夜深露重,娘子莫在外面吹风了,我先回去了。”

说罢,抬步便往外走。

“外面冷得很,殿下还是拿着手炉吧。”谢玉娘回过神,忙向着他的背影紧走两步,唤道。

“那个手炉是新做的,我用着小了些,不过看来合娘子的手。”沈继宸不停步亦不回头,话没说完,人已经踏出了院门。

谢玉娘无奈停在院门前,看着东宫马车离开的方向出了一会儿神,才发现陆瑛正站在院门外的阴影里,饶有兴趣地打量她。

不知怎的,谢玉娘有种被撞破心事的羞恼,偏不好任性发作,只好抿嘴礼道:“原来是陆郎君,怎么站在这黑灯瞎火的地方?又冷又吓人。”

陆瑛上前两步,甚是客气地拱手言道:“娘子安,小可是等着带那三个贼子走的。”

“……让郎君多等了,抱歉,”谢玉娘恍然,避身向内让他,“人就在里面,只是快到宵禁的时候,陆郎君这般回去,会不会有妨碍?”

“娘子放心,”陆瑛依旧是客客气气的,言语中甚至有种刻意的讨好,“小可自有办法。”

谢玉娘见他这般做派心中别扭,不再接茬,只站在院门前,眼见六个身着黑衣,不苟言笑的男子进来,将那三个人以黑口袋蒙了脑袋,和抬死物般抬走,塞到了外面的马车上。www.hunyin.me

“娘子辛苦了,小可先告辞了。”陆瑛正要走时,谢玉娘忙唤住他。

“陆郎君,”她将琵琶和手炉都递给迎云,取出一叠飞钱来递给陆瑛,客气且疏离道,“这是我那铺子的租金和中人钱,郎君且收下吧。”

“娘子不愧是巨贾商家,分明得很,小可佩服。”陆瑛再没推辞,态度越发谦卑起来,“娘子若再没有其他吩咐,小可便告辞了?”

“不敢,陆郎君慢。”

二人互相客套着,直到陆瑛带人离开时,谢玉娘从迎云手中接过琵琶手炉,仍站在门前,心中越发觉得陆瑛很是奇怪。

似乎是因为沈继宸的缘故?但又说不好哪儿怪怪的。

想起沈继宸,谢玉娘才意识到这么久过去了,手炉依旧那样暖,应该是用了宫中的新鲜造法吧。

……真是的,她摇摇头,驱赶走了心底那丝不该泛起的涟漪,转身回了屋中。

*

玉娘子的传奇因流云坊开业,于腊月间乘着冬日冷风,传扬得更热烈了;流云坊亦因玉娘子成了京中的红铺子,来往贵客不绝,非但达官显贵的家眷爱来,更有传说连宫中司造局都留意了流云坊,玉娘子的绣娘都不够用了之类的。

忽街上传流云坊要在京中招揽绣娘,以至于长安城中许多靠刺绣营生的女子开始徘徊在流云坊门前,想要问,大多数却又怕人家看不上自己,丢了面子,所以不敢上前。

少数胆大的来问了,流云坊的男女伙计们笑盈盈问了名字来历,收下绣品,说些“会给玉娘子看,但一时半会难有消息,还望娘子海涵”之类的话,再客客气气将人送走。

如此一来,开业不是十一二日的工夫,流云坊名声更显了,好在长安的热闹日日都有,次次新鲜,又临着年,因此流云坊虽红火,但并没有总在风口浪尖上。

谢玉娘和在南安县一样,每日都到绣坊去,待在后院之中,或作画,或与绣娘们研究绣品,自然也会将外面绣娘的东西给自家绣娘看,大家一起品评其中是否真有绣工可用的,只是如今坊中许多人的绣工都是谢玉娘传授的,看到最后招揽与否,只能她乾纲独断。

她的确是想要再寻些好绣娘来做工,京城的绣坊不可能总从南安县带绣娘来,一是路远不便,二是南安县绣坊的产品要往海外卖,是她赚钱的关键。

只是这无关痛痒的传言忽就传起,忽就来了这么多毛遂自荐的绣娘,倒让谢玉娘好奇这些人里,有多少是被人安排来的。

但谢玉娘暂不在意这一节,她在意的是等了这许多天,不错的绣娘她都见了二三个,东宫要用的年节置办都交了过去,可如意楼的春蔻娘子,仍没半分动静。

不过谢玉娘很沉得住气,只让迎云打听,看上元节时如意楼那如何安排,春蔻又会随哪位贵家公子出游。

很快便到了太平二十八年的元旦日,如今天下大安,朝廷与民休养生息,长安城中的繁华与热闹于新的一年到了新的顶峰,朝廷有大朝会,祭祖,春耕礼,君臣大宴,而民间百姓自更有自己的热闹。

流云坊的绣娘们头年背井离乡,但她们在故乡时就是无片瓦遮头的苦命人,因此没有思乡之情,只余快乐畅意,个个着新衣化新妆,学长安人的习俗过年;而谢玉娘往年对团圆,节庆之类的事情总是淡淡的,但今年想着终归与亲人同在一城,兴致也高了许多,便也跟着绣娘们玩闹取乐。

正正经经地,过了一个好年,长了一岁。

直至初六这日,近午时,谢玉娘如往常那般亲自驾车往绣坊去,刚到东市,便有绣坊的伙计阿七急匆匆迎来,拦住了她的马车。

“娘子,”阿七火急火燎地低声道,“铺子里来了个叫春蔻的娘子,言谈中很是挑剔,茗姑姐姐让我快来请娘子去。”

……倒是会挑日子。

谢玉娘悬着的心放下,让阿七坐到车边,边往铺子赶去,边问他春蔻带了几个人来,来之后店外可有不善辈闹事之类的话。

待到了绣坊外,谢玉娘让阿七先去停车,再去请迎云过来,自己则抱着琵琶刚走到门前,就先听见女子刻薄的尖声从店内传出:

“啧,传扬得未免太过了,这东西也只配当擦脚巾罢了,唉,瞧来瞧去,也只有外面的两扇屏风还算能唬人。”

谢玉娘特意在门槛外听她絮絮叨叨批评完,才迈步进去,迎面见一位珠圆玉润、打扮艳丽的女子,大约十八九岁,正在店内指指点点。

忽扭头看过来,和谢玉娘打了个照面,女子立刻被她面纱之下的伤痕吓得一捧心,尖叫出声。

“哎哟老天爷,我还当是门神活过来了,吓我一跳。”女子说话快且刻薄,眼皮上下翻飞地打量着谢玉娘,胡乱一礼道,“这位就是玉娘子吧?还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呢。”

她的言行顿时引起绣坊中的伙计们不满,但谢玉娘最不介意的就是有人奚落她的长相,浅笑还礼道:“这位就是京中有名的春蔻娘子?确也是百闻不如一见。”

春蔻瞧她不卑不亢的,一撇嘴还要再说什么时,一侧的帘子掀起,茗姑捧着茶盘果盒自后院走出来,对着谢玉娘道:

“娘子来了?我备了热茶给客人,娘子要不要也吃些?”

“好啊。”谢玉娘边点头,边满面堆笑地看向对面的春蔻。

本极傲慢的春蔻早已僵住,追着茗姑的目光更是透出十分的不可思议。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