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在宇宙学哲学的讨论中,“人择原理”最接近宇宙哲学的讨论。大多数物理哲学的讨论课题涉及到具体的科学内容,适合物理学家的分析和思考。本作者提出“人择原理”、“神择原理”、“物择原理”三者之间存在等效性的论断,三者符合“等效原理”指的是宇宙在结构形成和演变的进程中没有“厚此薄彼”、“优先选择”的选择。人择原理可以“向上提升”,也可以“向下沉沦”,向上可以提升到“强的人择原理”,向下可以沉沦到“弱的人择原理”,而强的人择原理接近“神择原理”,弱的人择原理则接近“物择原理”。在137亿多年的时间进程中,宇宙从微观的粒子世界成长为宏观的星系结构,遵循了物理学和宇宙学的基本规律,比如说: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背景温度递减规律体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在宇宙学上的应用,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积膨大的宇宙体系中,背景温度不断下降,熵值不断上升。生命和人类只能诞生在一个复杂的宇宙体系中,人类文明出现在太阳系有偶然的因素,却不是偶然的现象,这是自然的选择,与人和神的选择没有关联。只有诞生了人,才可能发生人的主观性和能动性,一旦产生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完全可以设想人的意识是宇宙“自由意志”的表现形式,宇宙完全按照诞生人的方式来展开进化。
有机分子出现在第一批恒星和行星诞生之前,因为在这之前,宇宙气体和尘埃中的原子通过化学反应形成了有机分子,有机分子只有在宜居的行星表面才可能通过复杂的化学和生物反应形成生命细胞,细胞和生命机体不可能出现在第一批恒星和行星诞生之前,动物和人诞生在生物链的最高端,在动物和人诞生之前,为动物和人所需的食物链业已形成。地球和太阳已有将近45亿年的年龄,人类的诞生却只有数百万的时间,我们几乎说不去人的意识在什么时候出现,只能判断人的语言和文字出现的大概时间,语言和文字的出现标志了人类文明的产生,科学和文化在人类意识和文明的基础上产生,科学主要是对自然的认识,而文化主要是对社会的认识。在数万年的人类文明史中,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高度,涌现了无数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比如:马克思是社会科学领域的爱因斯坦,而爱因斯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马克思。尽管马克思和爱因斯坦把十九世纪的社会科学和二十世纪的自然科学提升到人类认识的最高水平,但是,马克思和爱因斯坦从未说过他们的科学成就是不可超越的,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绝对高度。
有文字记载的一万多年的人类文明史十分短暂,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和规律的认识远远没有达到“科学的终结”,“认识的顶点”的阶段,比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突破了亚里斯多德的地球中心说;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突破了哥白尼的行星圆周运动学说;牛顿的天体力学原理超越了开普勒的运动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引力理论突破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局限性。在广义相对论发表一百周年的今天,尽管相对论引力理论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证实,但是,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一次又一次地发现了违背相对论原理的物理事件,比如:超光速运动的粒子,光速可变性的观测等,和相对论引力理论平行发展起来的还有量子引力理论,尽管量子引力理论没有取得相对论引力理论那样的伟大成就,但是,量子引力理论的前景广阔,科学家霍金提出的“量子宇宙学”与量子引力理论密切相关,开启了广义相对论宇宙学以外的另一条宇宙学研究途径。在十九世纪末,随着经典物理学的建立和完善,当时的一些踌躇满志的科学家曾经认为,人类科学到了“终结”的阶段,理论物理学的大厦建成了,剩下来的事情交给应用物理学家,可以用牛顿的力学和数学建造机器和厂房,可以用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机器运转起来,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实现生物品种的优化等,但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以相对论理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新科学”突破了经典物理的束缚,彻底改变了经典科学的面貌,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人类在每一个具体的科学领域取得了惊人进步,使得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们“不知不觉”地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只能说对十九世纪的经典科学看得更为清楚,对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带来的信息革命、科技革命、生活方式的转换还看得不够清楚,比如:量子计算机、复杂网络、人工智能等还在发展中。“时空弯曲”飞行只是一个构想,在火星上“种土豆”还是电影中的场景等,但是,我们的头脑有“两点”是看得清楚的,第一点: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危机、或“地球危机”不是科学本身带来的,二十一世纪的科学没有消减人类认识的危机,却也没有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灾难,人类生存危机主要是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直接地表现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迁。解决人类在二十一世纪遭遇的污染和气候变迁问题还得靠科技的力量,因为我们不愿意牺牲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保持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准需要大量的资源供给,科学家正在加紧研究新的清洁能源,比如:核聚变能源技术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会得到普遍的应用。第二点: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不会到达人类科学认识的顶峰,不要说现代人提出的科学疑难没有解决,就是古代人发出的疑问也不能回答,比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家卢瑟福给出了原子模型,现在的“电子云”是量子物理学对原子模型的最好描述,然而,物理学家对原子模型的探索和认识不会停止在现有的水平上。
在“今天的科学”媒体上读到了两则消息,一个是关于霍金的,他认为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年限”只有一千年,包括污染和气候变化在内的地球危机到来人类越来越难以克服的程度。另一个是关于外星人的,一些科学家认为五百年以后,人类在行星迁移的过程中将变成“实实在在”的外星人。综合霍金和一些科学家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地球灾难的最后时刻,人类已经逃离了“苦难的地球”。当人类五百年之后变成“外星人”,人类和外星人的冲突实际上变成了人类和人类的纠纷。从“人择原理”的视角来看,地球和人类的进化到底遵循那一种“人择原理”?地球本身在今后一千年的进化中没有选择使人类生活环境恶化的路径,人类在今后一千年的发展应该是人类自身的选择,最好的选择是让地球保持一种适合于人类居住的环境。假想人类在和外星人的冲突中消失了,变成一种宇宙中“迷失的文明”,就像宇宙中也许早已上演了一场场“迷失的外星人文明”一样,那么“人择原理”自然消失了,宇宙又回到“物择原理”的状态,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变,在地球上,在其它行星上可能诞生“新人类”。因此,是宇宙选择了人类,不是人类选择了宇宙,宇宙选择人的“人择原理”符合宇宙学的原理,而人或神选择宇宙的“人择原理”违反了自然选择原理。宇宙这样演变才能产生人,这是正确的人择原理;宇宙因为人而这样演变,这显然是错误的人择原理。
在宇宙学的研究中引进“人择原理”相当于引进了哲学和神学,这也是宇宙哲学与宇宙学的不同之处。本作者在宇宙学的研究中引进了“等效原理”、“转换原理”和量子效应递减规律,应用这几个“新原理”,可以将“人择原理”奠基在唯物主义和唯实主义的基础上。的确可以用“人择原理”来解释一些宇宙学的现象,比如:万有引力常数、普朗克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等为什么是这么大?如果这些宇宙学的常数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太阳系和宇宙完全是另外一幅面貌,也不能导致人类的产生。如果不用“人择原理”来解释这些宇宙学常数的大小,那么我们如何寻找其它的一些物理学和物理哲学的解释昵?我们的太阳系和宇宙偏偏是这样,不是那样,一定存在我们还不清楚的物理学机制,即使是二十一世纪的物理学也不能完全解释清楚,尽管我们对太阳系和宇宙的认识从哥白尼转换到开普勒,从开普勒转换到牛顿,从牛顿转换到爱因斯坦和普朗克,但是,我们仍然没有穷尽对电子和光子,对太阳系和宇宙的认识,有“层出不穷”的问题模糊了我们的视线,比如:存在微观和宏观物质的极限吗?暗物质粒子和暗能量是什么?人会走遍“宇宙大地”吗?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没有人的宇宙是一个什么样的宇宙?等等。从人存在的意义看宇宙,“人择原理”能够帮助我们看清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回答古希腊哲学中“认识你自己”的思想追问。
人择原理可以导向“物择原理”,也可以导致“神择原理”,既然科学不能解决所有的认识和实践问题,不能为宇宙学提供“最后的答案”,那么人们会不会选择宇宙中的自由意志和神昵?神和自由意志往往出现在科学不能认识的地方,比如:没有任何一种学说能够解释宇宙为什么充满了“无穷无尽”的物质和能量,能够解释宇宙诞生之前的宇宙,能够解释什么力量推动了宇宙的起源和运动。的确有一些科学家将宇宙学和佛学、伊斯兰和基督教的宗教学说联系起来,认为有限的科学解决不了人类极致的思想认识,建立了一种“宇宙宗教学”,比如:“宇宙佛学”在中国和一些亚洲国家得到了很大的扩展,但是,即使是有宗教信仰的科学家也会将宗教和科学问题区分开,将科学与实验和理论推导相联系,将宗教与信仰和文化形态相结合。科学认识的逻辑是:凡是科学不能认识的事物和属性,宗教也不能认识;宗教认识的逻辑是:凡是科学不能认识的事物和属性,宗教可以认识。既然科学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认识体系,霍金处理两者关系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方面,霍金和爱因斯坦一样有自己的宗教信仰,限制了科学无限认识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霍金认为在他的宇宙学体系中没有给上帝安排一个位置,迄今为止的天文观测几乎深入到了宇宙的边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宗教信仰的对象。宇宙是一个“自组织体系”,没有给我们的宗教信仰留下科学的理由。
(邓如山2016-11-21)
(What'sthedifferencebetweenscienceandreligion?)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