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2016--2017宇宙学哲学手稿 > 论“人择原理”和“物择原理”解释的等效性

论“人择原理”和“物择原理”解释的等效性

作者:邓如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既然在宇宙学的思考中引入了“量子效应递减规律”,那么我们会联想到用什么物理量来衡量量子效应大小的问题,就像物理学家引进了诸如:动量、功率、亮度等概念,需要制定度量的单位一样。在物质结构从微观变为宏观的过程中发生量子效应递减的规律,最大天体和物质结构的量子效不会等于零,最大的天体和结构对应的是最小的量子效应,最小的微粒和物质结构对应的是最大的量子效应。人类恰好诞生在最大的天体和天体结构出现的时期,不会在量子效应明显作用的环境中“瓦解破碎”。就像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度在递减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绝对零度”一样,宏观物体和结构的量子效应也不会下降到“绝对零值”。在宇宙背景温度递减规律和量子效应递减规律之间适合某种“等效原理”的解释,即:当宇宙背景温度达到绝对零度时,宇宙天体和天体结构的量子效应抵达“绝对零值”,宇宙出现“热寂”态,天体物质形成“死寂”态,万事万物的内在运动和变化停止了,即使我们相信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在引力和暗能量的作用还能保持外在的运动,但是,量子引力停止了,宏观的引力作用还能发生吗?量子涨落的效应消失了,与量子涨落有关的暗能量还能启动吗?

宇宙背景温度不会递减到“绝对零度”,根据“等效原理”的解释,宇宙天体的量子效应不会递减到“绝对零值”。实际上,天体物质粒子的量子效应没有减少,只是由于难以计数的物质粒子组成天体以后发生了“去量子化”,我们在一个宏观物质中已经看不到任何的量子效应,不用说我们在地球和太阳上看不出量子效应的痕迹,即使在我们的身体中也感受不到量子效应的任何显现。也许量子效应的大小与温度的高低有关,温度高,量子效应大;温度低,量子效应小,这只是一种猜测,需要物质实验的证据,我们知道在“布朗运动”的实验中,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的越快;水的温度越低,水分子的运动越慢。也许在宇宙诞生的时刻,量子效应发生了最大化,因为,那时的物质粒子以最大的聚合方式存在,物质粒子的密度最大,温度和压力极大。温度实际上对应了能量辐射的高低,因此,从能量辐射与量子效应的对应关系来看,宇宙背景辐射、恒星辐射强的地方,量子效应也强;宇宙背景,恒星辐射弱的地方,量子效应也弱。也许宇宙背景温度递减和量子效应递减之间不仅符合“等效原理”,而且存在某种相关性。

杭州这几天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给秀美的西湖增添了几分情调,杭州的很多诗人喜欢在“烟雨蒙蒙”的湖边小道吟诵诗歌,寻找“新诗”的灵感。本作者事先了解到“超级月亮”的出现,世界各国的天空爱好者都“翘首以盼”,等待大尺度月亮的出现,但是,在杭州欣赏“大月亮”的希望落空了。不用说“超级月亮”不代表真实的尺度变大了,而是月球在围绕地球转动的轨道上刚好处在一个最靠近地球的点位上,由于月球以一个椭圆的轨道围绕地球转动,每个月总有一个最靠近地球的“近地点”。从“超级月亮”不是尺度变大,只是视觉变大的效应中,本作者联想到昨天论述的“人择原理”,如果认为宇宙不是因为人而存在的,那么这一原理的解释符合唯物论;如果认为宇宙是因为人而存在的,那么这一原理的解释符合唯心论。人们对宇宙结构和演变的认识不能建立在人类的主观感受上,我们看到的“超级月亮”不是月球的真实尺度,只是它的视觉尺寸,我们在黑夜中看到的点点星星也不是恒星的真实尺度,而是它们的视觉尺寸,实际上,一颗恒星的直径比月球大了数百万倍。

为了回应“强人择原理”走向“神创论”、“上帝造世说”的挑战,本作者“大张旗鼓”地提出“物择原理”,第一次给出“人择原理”与“物择原理”之间符合“等效原理”的解释。自然宇宙在诞生和演变的过程中平等地选择了无机物和有机物,平等地对待了无机体和生命体,人和天体是在平等的选择上诞生的。如果地球和太阳没有在宇宙的演变中出现,那么不会有人类的产生;如果没有人类的出现,那么不会有生命和主体意识去感受和认识宇宙。离开地球和太阳,人类仍然可能出现在其它恒星系,在其它的宜居行星上繁衍生息;离开了人类,地球和太阳仍然会“悄无声息”的运行,实际上,在地球和太阳历史99.9999%的时间没有人类活动的“干扰”。不能把人类在太阳系的出现看成是自然的“绝对安排”,好像银河系的“意志”把太阳系的物理参数调控好了,等待着太阳系的出现;太阳系把地球和太阳的物理参数调整好了,等待着地球和太阳的出现;地球和太阳把温度和湿度、大气圈和生物圈调节好了,等待着生命和人类的出现一样。如果人类的出现是“预谋”的,是一种“预定的节目”,那么如何理解外星人的存在?难道“飘荡”的外星人也是自然意志的“导演”?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也许证明了人在自然演变的进程中没有特殊的地位。我们只能从人的主体意识上去理解人的特殊性,不应从自然规律中去理解人的“优先地位”。人的文化优越性和选择权不是自然赋予的,而是人类自身争取的。人在地球上处于支配的地位,就像外星人在外星球上处于支配地位一样。自然在选择人和天体的出现时遵循了“等效原理”,或者说该出现天体的时候,出现天体;该出现人的时候,出现人。

宇宙不是人的选择,而是自然的选择。在分析宇宙的结构和演变时,不能割裂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联系,用必然性和偶然性中的单一性去理解人类和人类文化的出现,如果人类的出现只是必然的,那么自然史就像一个上紧发条的“闹钟”,必然存在一位松紧发条的“神明”;如果人类的出现只是偶然的,那么自然史就像一个狂风暴雨中的帆船,不知驶向何方,我们将不能感触科学的真谛,不能欣赏科学之美。人的社会意识就像我们在欣赏“超级月亮”和星星时的视觉感受一样,“超级月亮”比平日的月亮大,不表示实际的月亮尺度变大了;平日的月亮也比星星大,不表示实际的月亮尺寸比恒星大。在“人择原理”的描述中包含了人的社会意识,正确的社会意识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自然宇宙,错误的社会意识则阻碍了我们对自然宇宙的认识。弱的“人择原理”有强的唯物主义成分,而强的“人择原理”有弱的唯物主义成分。从弱的“人择原理”出发,我们可以使用“倒推法”,从人的存在“倒推”宇宙的演变过程,如果一种宇宙演变理论和各项物理常数不能达到人类产生和活动的地步,那么这种理论和常数就是错误的。从强的“人择原理”出发,人们使用了带有人的主观意志和神明思想的“正推法”,一切皆是“精心策划”的,上帝最终用人造了自己的“影子”,上帝创造自己的“子民”和“影子”时,使用了自然规律的“工具”。

使用“物择原理”没有偏低人的主观和社会意识的含义,只是用以说明自然宇宙在结构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没有“自由意志”的安排,既可以从人的存在来“反推”宇宙的形成和转换所需要的各项物理参数和其中的常数,也可以从动物和植物的存在来“推算”这些数值的种类和大小,我们测量的“物理常数”和“宇宙学常数”应该是这样,否则,我们不会出现在宇宙的这个角落,比如:如果引力常数太大,那么地球会引向太阳,我们和地球一起变成太阳的“随葬品”;如果引力常数太小,那么地球会冲出太阳轨道,我们和地球一道成为“冰冻星球”中的“冰葬品”。显然引力常数太大或太小,我们的太阳系要么不能形成,要么呈现另一番景象,在“外星人”看来也许像一个“超级地球”和“超级太阳”,我们要么成为一个“小矮人”,要么成为一个“大个子”。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既可以从“人择原理”出发,解释宇宙的生成和演进,也可以从“物择原理”出发,来解释宇宙中的参数和常数。自然没有为人类和一切神明安排特殊的位置,人之所以获得了在地球上的“神明”地位,只是人的社会意识选择的结果,至于在人的社会意识中出现了诸如阶级和阶层的划分,这些“恶”的社会意识和存在更与自然的选择无关。

(邓如山2016-11-17)

“Anthropicprinciple”and“selectionprincipleofobject”hasequivalencetoexpintheUniverse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