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人民网近日发表了有关建设网络强国的系列评论文章,读后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作为中国7亿网民中的一员,本人虽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但是也可以思考在建设网络强国的国策下,我们怎么做的问题,哪怕每个网民为网络文化传播了一点儿正能量,7亿网民的力量加起来足以形成汹涌澎湃的巨大海浪。√本人虽然在新华博客网等网站上发表了500多篇编译和独自撰写的科学博客文章,字数达到了100多万,收获了100多万的点击量,但是,在科技思想的普及和传播方面还可以做的更多、做的更好,在“供给侧”一方提供更优的文化产品,不愧对我们生活在一个改革开放和科技革命的伟大时代。每个网民的能力有大小,兴趣爱好各有不同,既可以当网络文化的消费者,也可以当网络文化的传播者,网络栏目的数百、数千个类别总有一类是适合我们的,像网络栏目中的科普、科教类作品刚好是本人喜欢的,经过长时间的编译和分析,积累了一些科学思想的“闪光点”,陆陆续续地以“自然数学中的哲学原理”为主题,以博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能达到反对封建迷信文化的效果更好,起不到效果的话,也是个人对科学思想探索的“一个交代”。
本作者在4月20日的日志中提出了将惯性力纳入到自然中基本力的设想,首次提出了“量子惯性力”的概念,倡导用科学发展的思路来研究惯性力,此篇博文体现了本作者的主要思想,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和思辨。将4月20日的博文和本人在清明节前后提出的“等效原理”结合起来,本作者今天进一步提出新的概念和设想,首次引入“暗惯性力”的概念,首次提出“暗自然基本力”的设想。之所以属于首次引入和提出,是因为无论国外的科学文化和网络传播多么发达,他们的科学家和科学作者都没有首先给出这样的概念和设想,这在科学思想史和自然哲学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虽然提出这一概念和设想十分简单,但是有个“优先权”的考量,最起码的是,本作者的这一创新设想走在了国外作者的前头,看看我们的互联网空间,国外科学的概念和思想的确太多了,像潮水一样掩盖了我们的思维,除了学习、引进和消化之外,我们还要有创新的内容,在建立创新国家和创新互联网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做一点,就做一点,能够前进一步,就前进一步。实际上,国家层面已经做的够多够好了,每年投入数万亿的科研经费,最近又成功地发射了“实验十号”微重力探测卫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入到课题和实验项目中来,但是,弘扬科学精神可以成为每个网民的自觉行动。
我们知道,暗物质的概念首先由天文学家弗里茨·兹维基于1933年提出的,在20世纪70年代,维拉·鲁宾认为在星系团旋转和星系边缘的恒星的轨道速度问题上,存在一种“迷失的质量”,进而,科学家通过观测宇宙中可见物质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推断出暗物质的存在,暗物质既不能看见,也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只能通过引力形式来表现它的作用。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和杨振宁曾认为暗物质数量是可见物质的9倍,更多的科学家认为这一比例为5到6倍,毫无疑问,暗物质的数量远远大于可见物质,“暗物质物理学”的研究已经成为科学探索中最热门的一个领域,中国在去年底发射的“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就是一个例证。在各国科学家掀起的暗物质探索的大潮中,本作者的思想不能不受到一点触动,只能提一点哲学层面的思考,于是有了“暗惯性力”的概念和“暗基本力”的设想,既然在可见的物质世界中存在惯性力的作用,为什么在暗物质世界中不能有“暗惯性力”昵?既然在可见宇宙中发现了自然中的4种基本力,为什么在暗宇宙中不能有“暗基本力”昵?也许在科学家的心中已经有了这样的概念和想法,只是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
考虑到暗物质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可见物质,可以认为“暗惯性力”的作用远远超过了惯性力,“暗基本力”的作用大大高于基本力。虽然在自然中发现了4种基本力,科学界还没有将惯性力纳入到基本力的体系中,但是,不能由此说在“暗自然”中存在相应的4种“暗基本力”。从目前科学家取得的暗物质研究成果来看,引力和“暗引力”是等效的,因此,“暗引力”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本作者十分相信“暗惯性力”的存在,而对“暗电磁力”、“暗强力”和“暗弱力”的存在不那么确信,虽然本作者首先提出了“暗电磁波”概念,还“煞费心思”地发表了一篇声明,但是,在科学家没有发现“暗电子”和“暗质子”之前,“暗电磁波”的概念只是一种猜想,“暗强力”和“暗弱力”对应了各自的“暗粒子”,在这些“暗粒子”没有发现之前,我们不能百分之百地肯定说,在“暗宇宙”中存在“暗强力”和“暗弱力”。之所以引入“暗引力”、“暗引力波”和“暗惯性力”的概念,是因为它们与引力、引力波和惯性力不同,可能存在作用效应的“等效原理”,但是,前者由可见物质发出,属于物质的性质,后者由暗物质发出,属于暗物质的性质,不应将两者相互混淆、或者“张冠李戴”。
本作者认为,无论是一种真的暗物质,还是一种假的暗物质,都不影响暗物质具有“暗引力”和“暗惯性力”的属性,本作者之所以要提出“真暗物质”和“假暗物质”的概念,主要是考虑到目前暗物质的研究现状,到目前为止,暗物质的存在没有什么疑问,有疑问的是暗物质究竟是什么,存在暗物质不确定的谜题,如果暗物质由大质量的中子、轴子等粒子组成,那么暗物质实际上是一种特别的可见物质,如果能够检测到一种暗物质粒子,比如:弱相互作用的暗粒子,那么暗物质就是一种真正的暗物质。无论暗物质是真的,还是假的,都不影响它们的“暗引力”和“暗惯性力”的存在和作用。既然本作者提出了应该将惯性力纳入到自然中的基本力系,那么本作者相应地提出,应该将“暗惯性力”纳入到“暗基本力系”中,这也符合逻辑哲学思维的一致性原理。本作者能够想到的是,如此大的暗物质形成了如此大的“暗惯性力”,它们一定在天体和宇宙的运行和演变中发挥了不可思议的作用,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沉默的宇宙”中这种“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
本作者“一鼓作气”地写完以上的文字后,意识到今天是4月22日,星期五,到了周末“放松心情”的时候,杭州是个好地方,周末可以去爬爬山,去浙江图书馆听听讲座,两周之前在浙图听了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的一位博士研究员的讲座,内容生动精彩,第一次知道航天集团的第一研究院就是北京研究院,仅仅第一研究院就有4万多名与航天“打交道”的员工,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他们亲手把科学实验卫星送上了轨道,预计今后要发射20多颗科学实验卫星,新闻和图片背后的故事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航天科技集团把“航天之旅”讲座的第一站放在了杭州,放在了浙图的“人文大讲坛”,也是对杭州9月份举办G20峰会的支持。听了航天科技集团专家的讲座,本作者当然更加关心暗物质卫星、微重力卫星和将来引力波探测卫星等等的空间探测实验,哪怕能分享一点其中的荣誉和快乐也是值得高兴的人生体验。
(邓如山2016-4-22)
(WhyIproposeatfirsttimetheconcept“DarkInertiaforce”and“DarkNaturalfundamentalforces”?)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