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国家事业 > 第23章 琼枝求艾华

第23章 琼枝求艾华

作者:静易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这天,艾华有件事,来找记工员帮忙。www.wenqishuku.com

“贺干部,在家吗?”艾华在大门外喊。

他称记工员为干部,是平时的玩笑话。

见没人答应,想着是声音小,就又喊了一声:“小贺,小贺,在家吗?”

“在,在,哦,是小申呐,快来,艾华。”

正埋头桌上写着什么的贺祥新,忙站起来打开他小屋的门,又到院子里打开大门,说:

“快进来,屋里坐吧。”

“你这干部家,我没事肯定不会来。”艾华笑着说。

“洋知青能到我们老农民家,让我屋里增辉了。”记工员也开玩笑地说。

一进门,艾华就看到贺祥新里间屋的桌子上,摆满了一摞摞《工分手册》。

他这才想起来,今天是二十八号,月底这几天,正是记工员忙碌的时候。

他要将每天到干活地里,记在集体大厚《记工本》上的各社员分数,转抄填进每个人的小《工分手册》上。

这项工作量很大。

全小队社员有200多个,每个社员一个《工分手册》,一个月30天,每天的工分都要转抄过去。

重要的是,还不能出错。错一个小数点,社员找上门来,可就麻烦了。

社员每个人对自己的出工情况基本清楚。

别看他们不少人没文化,但对工分的记忆准确度,甚至超过对自家孩子们的生日。

而有些心细而又会写字的,有自己的小本本。

每天下工后,都在学生用过的作业本背面,或一个纸条片上,把当天干什么活,在哪块地里干,应挣多少分,都记下来。

有的甚至把跟谁在一起干活的其中一个人,都标记着。

不会写名字时,就画个只有自己懂得的符号。

不识字的社员,就在墙角用石头划各种只有他自己明白的符号。

对于这项量大,又必须准确无误的工作,记工员不敢有丝毫的粗心大意。

所以,每月这几天,除了例行记录着原始工分数据外,全是关着门,一个人在屋里静静地填写。

看到打扰了记工员,艾华有点不好意思。便说:

“我来的不是时候,本来想跟你说说话呢。你这么忙,我就长话短说吧,下午队里推秧草,想借你家的秧耙用用。”

“好,好,我给你拿。”贺祥新一脚高一脚低的走出屋子,到院子左边的偏屋里取出秧耙,递给艾华。

知青到队里参加劳动,生产队给每人只发了一把镰刀,一把铁锹,除此之外,没有其它工具。

知青干活,没有相应工具时,只好到处借用。

不像工人那样,生产工具全由单位配发,还有手套、肥皂、工作服等劳保用品。

生产队集体只购置大件劳动工具,如犁耙牛驴等。

小件工具,全由社员自备。

因一年四季,收种管理,挖刨肩挑地干着各种活,不能没有工具呀?

所以,每个农家,生活家具少可以,农具少了可不行。

因此,屋里院内,到处都摆放着自费购买的五花八门农具。

同时,又因为是他们吃饭的家什,所以社员们像宝贝般爱惜保养。

铁锹擦洗得明亮;鎌刀,磨得锋利;竹筐,边上用细绳缠绕住。

一般对谁都不外借。

这天,队上通知下午去东洼田里推秧草。

艾华抓了好一会儿头皮,到谁家去借秧耙呢?

猛然想到了记工员,他不干活,秧扒一定闲着。

于是,艾华到 “新农村屋”的第三排记工员的房子里找他借。

艾华拿到工具,与记工员道谢。突然,他想了想,说:

“哪天闲了,我找你请教一个事。”

贺祥新说:“不说请教。过几天,找空咱们说说话儿。”

原来,前几天,琼枝找到艾华说:

“艾华哦,有个事想请你帮我一下,好吗?”

艾华说:“什么事,小琼花,一个知青组里,吃一锅饭,跟一家人有啥区别?我能办的坚决遵命!”

琼枝听了脸一红,说:“你说的也不假,是像一家人,那我就不客气了。

我小舅是省农村政策研究室的研究员,正是撰写一篇什么“农村‘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制度下贫困地区的分配现状调查与解析”文章。

舅舅已跑了几个地方,还想补充一些材料。听说我下放在这儿,就交给我这个任务。

我想请你帮我了解一下,写一写好么?”

艾华说:“你也在队里,自己不去了解,怎么让我去?”

琼枝说:“这事只有队长、会计和记工员最清楚,别人恐怕都一知半解的。

可队长我不敢去问。那俩又都是男的,我一个小女子,不方便嘛。”

艾华笑了:“他们男的也不会吃了你,怕什么?”

琼枝说:“总归没有你们男的方便。再说,上学时我光闹着玩儿去了,即使问清楚了,也写不明白。

拿不出来像个样的文章来,舅舅会笑话我的。”

艾华想撩撩琼枝,说:“不是有结对子做饭的红兵吗,你们关系那么好,怎么找我?”

琼枝说:“别提他了。我小舅舅说了,这是调研材料中的一个章节,最好整理出来交给他。

红兵他、他的笔头子你是知道的,掂笔写东西比、比吃那啥还难。”

接着她把艾华夸赞一番:

“我知道你头脑灵活,会分析,又会写,更重要的是你乐于助人,不会不答应的,所以找你了。”

随后,她扭动身子,娇媚地说:“你就帮帮我好了!”

瞧琼枝着急的样子,艾华说:

“好吧,我来试试,不过,你那舅舅水平高,我这肚子里墨水又不多。

但我尽力而为,甘心为你效劳,琼枝大小姐姐!”

琼枝说:“不过,你跟任何人,都不要说我舅舅要素材这事,也别说你替我写的的。好吗?”

艾华说:“这我知道,我谁都不告诉,甘当无名英雄,你只管放心好了!”

今天见了贺记工员,猛然想起琼枝交给他的任务,就先跟祥新打个招呼。

到了中旬,估计记工员不太忙了,便趁晚饭后时间,来到他家。

一坐下,艾华也不客套,直接问:

“祥新,”他不再开玩笑称“贺干部”了:

“这几年秋后,我就一直奇怪,队里分配这分配那的,看起来很复杂,可整个过程顺顺当当,没有什么嗑嗑碰碰的。

我纳闷,队里是如何做到的呢。”

他果然不提受琼枝之托的事。

“哦,你问的是这事呐,哈哈!你是‘盖房请来篐桶匠’——找错人了。”

祥新说:“这是咱队黄会计的活,我只管记工分。分配时,交给他一个各家各户的工分总数,就完事了。

至于怎么分,都是由黄会计逐家算出来的。”

艾华:“哎,你看我这糊涂的,还以为你清楚呢。”

祥新说:“不过,也不能让你白跑一趟,我还是多少知道一点的。”

艾华说:“那也好,黄会计年龄大,我真不好意思找他。你把知道的告诉我一下吧,可别保守哦!”

小贺说:“我倒要问你一句话,你怎么关心起这个事来了?别人昨分配你咋分配,也不少你一点。”

艾华说:

“嗨,你不知道,我们知青都对分配细节迷惑不解,所以让我了解一下。”

祥新说:“哦,原来如此,我想着你要学会了,来代替我的位置呢。”

艾华笑了:“哈哈,你这位置我可干不了,让我看文学书籍还行,我最怕算数字。”

祥新道:“队里的分配嘛,首先要将众多杂乱的各种物质折算出价值。

分配时,根据定下来的规则,按每家每户所挣工分的多少,人口的数量,确定所分配粮食等物的多少。最后,再决定分配现金数。

总而言之,定规则最重要,又最麻烦。因为分配的项目太多了。”

艾华说:“这么复杂的分配规则,难道是公社干部统一制定下发的吗?不过,我觉得这可能性不大。

因为上面的干部们,没有生产劳动经验,不可能制定出切合每个生产小队实际的办法来。”

祥新说:“这个规则起源我也不知道。或许是队委会关起门来研究制定的吧? ”

艾华看他不知道更多情况,心想,还得寻机问问生产队的会计黄心奇。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