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新的一年来到了,下放在“三八西”林场已多年的艾成哥,已二十好几。www.yaxuanshuwu.com 早些年,艾华他家还在荡谷大山里的学校时,姥姥看着大外孙艾成长大了,就张罗着给提亲。
姥姥说,有个黄家姑娘,自小没爹娘,她和哥哥随奶奶长大,吃了不少苦,勤劳贤惠,说给艾成很合适。
当时父亲和艾成哥他们谁也没同意,都说年龄还小。
现如今,老奶奶遂了愿望,自己在家乡的学校里,一边教学,一边到生产队劳动。与农民在一起,又在祖辈生活的土地上,他们觉得踏实,哪也不去了,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比啥都强。
于是,父母将娶儿媳的事摆上了议事日程。
两位大人想起,那一年他们下放回老家的路上,那位追赶搬家队伍,并帮了大忙的远门表亲黄家子蔷姑娘,必定有她的用意。
母亲与父亲商量说:“我看艾成年龄也不小了,现在咱们又回到老家,不如给艾成娶个媳妇,也能帮着我们做些家务,照护老奶奶,好么?”
父亲说:“我也是这么想,那个黄子蔷姑娘朴实能干,心地善良。咱回老家后,她时不时的来帮干家务活。看起来,她跟艾成有那个意思,我也相中这姑娘了,但不知道艾成同意么。”
母亲说:“我看每次艾成从“三八西”回来,见到子蔷,他俩之间也说得来。不如请孩子他姥跑一趟,到她家提提亲。那边要没意见,这事就定下来,秋后就把孩子的事办了。”
父母的猜测是正确的。
这几年,黄子蔷看到远门表姨家的大儿子艾成为人本份,年龄相当,又是“老三届”毕业生,虽说下放在“三八西”知青林场,但可能早晚会回城,吃国家粮的。即使不回城,一辈子在林场干,只要人好,能依靠得住就行。 “教师的孩子能差到哪儿去?”子蔷坚定地这样认为。于是,她有了个托付终身的人在心里。
看起来,无论啥时候,教师还真是个神圣的职业! 因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影响许多人的人生道路,使人终身不忘。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把教师比喻为社会的代言人、大众的引路人。 他说:“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影响是在精神上,因此教师自己必须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 平日里,子蔷总往他们家跑,说是来看望表奶、表姨她们。偶尔,子蔷会遇到从林场回家的艾成。亲戚走动多了,她与艾成沟通也多了,相互之间了解也就深。
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子蔷姑娘关注着艾成家,所以在表姨老师下放回老家搬家的具体日子,她也了解个大概,半道上追赶上搬家车辆。
这天,姥姥受托跑了几十里路,向黄家提亲,子蔷欣然同意,她哥哥也没意见。姥姥返回讲了去黄家的情况。
父亲说:“还得问问艾成,看他同意么。”
母亲说:“两个人同年岁,也般配,估计没啥意见。若有啥想法,我们做做工作嘛。这孩子还是听话的。”
当大儿子从“三八西”回来,母亲提起这门亲事时,儿子没反对,但表示以后再说,现在场里正有人去招工,不想为此误了进城工作,这是当前的大事。
父母只好暂时把娶媳妇的事搁置下来。
两年多过去了,母亲与父亲商量说:“艾成孩子不小了,人家黄家姑娘子蔷不可能一直等着。咱把媳妇娶回来,既能照顾一下家,也在农村有个户口,好扎根过日子啊。”
父亲说:“我也着急呢,咱俩抓紧做做艾成的工作。”
母亲发愁地说:“按说孩子结婚也得有个窝,现在咱们还住在队里的房子里,在这儿娶媳妇委屈孩子了。”说着,竟动起了感情。
父亲安抚道:“你也别伤心了。好在子蔷姑娘不在乎,跟着受罪也情愿。现在要紧的是,不知道艾成如今啥想法呢?”
但是,无论父母怎么劝说,大儿子艾成还是不同意结婚。
他对父母说:“上次去场里招工的人说了,凡结婚的知青,表现再好,一概不要。我不想在哪儿过一辈子。”
父亲说:“你看咱家这状况,你奶奶八十多了,还有个小妹妹和两个一两岁的小弟弟,需要人照顾。再说,你们俩也不小了,该结婚了。你在林场干,也算有工作,有收入,慢慢能养家,有啥不好?” 但没做通工作。
艾成哥每次回家,父母都说结婚的事,他坚决不同意。这样三番五次地唠叨,艾成哥干脆不愿回家了。
父母双亲毫无办法。
但此时,父亲突然想起个主意,说:“在炉水城工作的孩子他五姑夫,有能力,会说话,又热心,平时在孩子面前威信高,不如请他跑跑腿,先不招呼,直接去林场,把艾成领回来。”
母亲高兴地说:“这倒是个办法。那就试试吧,说不定孩子会给他姑父面子的。”
父亲跟休班回到老家的孩子五姑夫说这事,五姑夫欣然接受,说再跟单位去个电话,找人替我三天班。
除了艾华,家人谁也没去过“三八西”。因此,十多岁的艾华就成了带路人。
去“三八西”的几种交通方式,这些年来,艾华都尝试过。
这次作为领路者,艾华选择的是沿公路步行。因坐小火车吧,担心没准点,怕到了车站,车早开走了。另外也借不来自行车。
他对姑夫说:“场里的拖拉机手我认识,说不定可遇上。”
但是,艾华根本不知道,那天,“大胶轮”在场里没动窝,“井大眼睛”钻进修车棚里,将一人多高的大轮子卸下来,正给车轴换油呢。
艾成哥见姑父和弟弟步行几十里路,累得一塌糊涂,先是吃了一惊,知道来意后,左思右想,虽不情愿,但看姑父面子,加上不想再让父母亲生气,不再坚持了,向场里请了婚假。
娶亲那天,艾华跟着舅舅一起到了陆畈。舅舅担上一挑子新娘子的嫁妆,艾华肩背着装有陪嫁新衣的包袱,翻山越岭几十里,把新娘子接回了家。
新房前一段就经过了布置。
请会木匠活的亲戚打了一张宽大的木床,一只木箱,一个脸盆架。
艾成哥不在家,艾华跟着母亲进了城,到全巿最大的百货大楼,楼上楼下跑,买了小镜子,木梳,蓝花塑料门帘,布蚊帐。那绣花枕巾、开水暖瓶和搪瓷脸盆上,都带双红囍字。还买了两双刚刚出现在市场上的尼伦袜。
父亲还到五里外的街上买了十八斤白花花的棉花,打了两床厚实的棉被套回来。母亲请本家那位儿女双全的弟媳妇刘玉梅,用红被面套了。
木床上面,铺垫着厚实稻草,床单下垫了两床棉絮。
两床新被子叠为长条,成一字形,摆放在床靠墙壁的一侧。
两条长长的喜字枕巾整齐地搭在棉芯枕头上。
喜糖有,炒熟的花生有,瓜籽也有,一部分还藏在被单、枕头下,是给闹房的孩子们准备的。
艾华家倾其所有办娶儿媳婚礼,父母心里却不是滋味,觉得简单了。
这天,艾成哥收到了一封信,打开后,好看的钢笔字立即跳跃出来: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贺柬》
艾成挚友并转尊夫人:
?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在红霞万朵、载歌载舞国庆之佳节,喜闻二位凤落龙盘,醉香芬芳,绿叶盛花,红光满庭,吾等身在黔原,心花怒放,喜贯满腔,寄书致以热烈祝贺,谨向尊府老幼俯首恭喜!
雾集岭山乡赞歌响,耀湾境内尽朝晖。春临贵府,可贺可喜。
友大事,实为尊府特喜,亦乃兄弟般风雨同舟战友之喜讯也。
方圆之内,左邻右舍,六亲众友,八方向往,前赴贺庆。
吾二人因负革命重任,未能登门面祝,十分抱歉,更无与薄礼,万般羞愧,海涵为盼!
望友二人更好地活学活用著作,实现思想革命化,为人民服务,并祝二人互助互亲,和睦家庭,风雨同舟,结发致老!还祝战友为自己理想的目标,努力奋斗!让吾等,于不同之战斗岗位,为共产主义大业身当先卒,鞠躬尽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顺致贺意!
战友:良运、章连谨呈于黔 某年某月某日
艾成哥知道,这是中学同窗寄来的贺词。他高兴地递给父母看,也好让二老欣赏,高兴!
婚礼的日子很快到了。
婚房,就在队里提供的屋子里;婚床,是亲戚打制的新木板床
中午,来祝贺的人陆续到了,包括从几十里外、一路打听问道而来的艾成哥中学同学,以及“三八西”林场的知青排长李立民,女知青吕小月等。
他们好不容易赶到耀湾生产小队,送了六只脸盆、两个大镜框。镜框上有时髦的画图。落款上都用红色油漆写下了恭贺新囍,以及某某某赠、年月日字样。
当晚,父母亲又请了十几位亲戚、乡邻和本家人,喝了两桌酒,闹了房,都乐乐呵呵,笑容满面的。
作为艾华奶奶和父母,以及全家人,更喜气洋洋。 从此,这个教师之家,开始以一种全新的心情和全新的姿态过日子,倒也心平气静、心满意足。
不过,父母觉得对儿子儿媳两个仍心有愧疚。倒是媳妇子啬劝道: “结婚要那么排场干什么?我们这样办人生大事,不是很好吗?”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