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第169章传授经验
等赵家三嫂和四嫂到了屋里才发现,大嫂这架势真的是要把小姑子打死的样子,她们两赶紧上前拉架,劝倒是没有多劝几句,大嫂积威甚重。m.zhaikangpei.com
赵家大嫂把人打了一顿出气,心里倒是顺畅了些,顺势被拉着分开,放狠话:“赵红梅,今天我打你是为了什么你心知肚明,要是以后有什么事,我就是杀了你再偿命也不会放过你的,你最好把我今天说的话记住!”
“你赵红梅是出嫁女,我今天不打死你,是念在你成了庄家人,是看在两个侄子的名义,你要是不想再挨一顿打,就给我马上走。”
事关女儿的清白,就算另外两人是弟媳妇,赵家大嫂也不敢随便说出来,至于说为什么这么轻松就放过赵红梅,她笑了笑,这笔账以后迟早要算明白,赵红梅别想好过!
发完火出了气,说完了想说的话,赵家大嫂就不再管赵红梅了,现在更重要的是处理好赵婉儿那个死丫头的事。
赵红梅被赵家大嫂用充满杀气的眼神看着,心里也有些怕,这个大嫂是赵家几个嫂子里最精明狠辣的,自己没出嫁之前在她手上吃过不少亏,立马就安静了下来。
赵家三嫂和四嫂面面相觑,她们看着大嫂走了之后不敢闹事的小姑子,都觉得事情不简单,这个小姑子可不是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吞的主,她做了什么把大嫂惹得这么生气,自己被打成了猪头却不敢反抗?
“他小姑,要不要我去请大夫来给你看看?”赵家三嫂看着赵红梅伤势不轻,提议道。
这个小姑小心眼得很,偏偏她在赵家还算受宠,嫁的夫家也不错,还有个刚考中了秀才的夫家侄子,这时候若是笑话了她以后想让她帮忙不知道要受多少奚落,挨多少白眼。
“不用。”赵红梅恨恨地起身,揉揉了她刚才被压得几乎发麻的手腕和脚腕,牙根咬得都快断了。
别看赵红梅的样子惨,实际上全身都只是皮外伤,没有伤筋动骨,毕竟女人打架不是扇耳光就是扯头发,还有指甲抓,看着厉害其实没什么。
恨是恨,但是想着刚才大嫂威胁她的话,赵红梅又不敢再做什么,她明白大嫂的意思,若是她出去说了什么,大嫂不仅仅要拉着她垫背,还很有可能要把她的孩子算上。
还有那句再挨一顿打,不仅仅是说大嫂再跑出来打她一顿,更是在告诉她大哥回来后要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会打她,这种丢人的事发生在她带着侄女出去时,便是她娘也护不住,就像刚才大嫂打赵婉儿一样。
迅速把头发、衣服收拾了,脸上用头巾包着只露出一双眼,尽量让自己看上去不要那么狼狈后,赵红梅快步离开了赵家。
赵红梅这个挑事精走了,赵家虽然安静却有一股暗潮涌动,三房和四房都想知道大房到底发生了什么,赵家大嫂却什么都不透露,把赵婉儿拉到最里面的屋子说话。
“娘……”刚才赵婉儿也听到了她小姑姑的尖叫和求救,听得她心里一颤一颤的,就好像她也是被打的那个一样。
“别叫我娘,我可没你这样的女儿,丢人现眼的东西,你做那些事的时候怎么就不多想想,平时看着机灵,到了关键时刻比猪都还蠢!”赵家大嫂的吁息气还没有消,不过她这样骂赵婉儿至少是愿意管她的意思,不会放着她不管。
“娘,我错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鬼迷心窍做了那样的事,我真的只是想见一见曲郎,同他说两句话。”赵婉儿抱着她娘的大腿,认错认得非常及时。
“是啊,可不是鬼迷了心窍,你那个小姑就不是个好东西,以后你再不准和她单独出去。”赵家大嫂只以为赵红梅对女儿说了挑动的话,毕竟女儿年龄小,容易受蛊惑,没想过赵红梅会对女儿用药,不然恐怕就不是打一顿这么简单。
“这个曲家书生也不是个好东西,你现在这般倒贴他,有没有想过嫁进曲家门后他作践你怎么办?”赵家大嫂开始给女儿讲道理,“女方要矜贵,不能这么随随便便,要让男人知道得到你不容易,这样在嫁进门后才能有男人撑腰,才能在婆家说话有分量。”
“上次我听赵红梅那贱人挑唆一时动了心,现在回想起来曲家的亲事根本不是好的,你未来的婆母就不是个好相处的,她是出身地主家的小姐,下嫁到农家能被婆家重视是自然的,可以什么活都不用做,但是能压着婆母和嫂子就不一般了,你想想你的脑子能和那样的人斗吗……”
这会儿赵婉儿也冷静了下来,她听着赵家大嫂的话开始觉得有些害怕,她之前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但是让她不嫁曲耀文,她不愿意,她是真的喜欢上了曲耀文。
“娘,你教教我,我这次一定听你的话。”赵婉儿急得眼眶都红了,她突然想到了曲老太,没有了曲耀文在一旁,她回想起来突然觉得这老太太着实可恶。
赵家大嫂思索了一番,开始教女儿怎么办:“你听我说,这次的事不是我们赵家求着他们曲家把你娶走,是曲家要求着我们赵家。”
赵婉儿没明白:“可是娘,我已经、已经被曲郎给、给……”
说不出口接下来的话,赵婉儿的身子抖了一下,怕被她娘骂。
“你怕自己的名声毁了?”赵家大嫂冷冷地看着赵婉儿,“你以为你的名声有多重要?对曲家而言屁都不是,你娘我也不在意,反正你的哥哥姐姐都成亲了,你要是想嫁进曲家过好日子,就老老实实听我的安排。”
赵婉儿的名声会影响赵家的名声,尤其是对女子、哥儿的影响甚大,对男子的影响不算大,且再说句更自私的,她自己的亲儿子已经娶了妻,闺女都嫁了人,是赵家其他几房还有孩子在。
所以赵家如果真的狠心不管这个女儿,把她赶出家门就够了,对自己家孩子的影响不算大,就当这些年自己没生这个闺女。
但是曲耀文不同,曲耀文可以说是曲家的希望,他一个读书人的名声若是毁了,那这辈子就不要想参加科举了,以后只能成为挽起裤腿种地的泥腿子,曲家肯定没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所以,用赵婉儿的名声来对赌曲家对曲耀文名声是否看中,只会是赵家赢,赵家大嫂就是要用这一点,把闺女风光嫁出门。
新郎十五岁,新娘比新郎大两岁,这在普通人看来已经是一门奇怪的亲事,若是这门亲事办得低调,很可能会让人觉得他们有见不得光的事情不能让人知道,高调一些相对而言反而能堵住某些人的嘴。
赵家大嫂还叮嘱赵婉儿嫁人之后不要急着怀孕,尽管嫁人的时候她是完璧之身,但若是她嫁过去没两天就怀孕,又恰巧遇上早产,会不会让人多想?未婚先孕?奉子成婚?
说实在的,赵家大嫂觉得把赵婉儿留到十八岁再出嫁是最好的,但是她又担心现在只同曲家把亲事定了,不尽快成亲曲家会闹幺蛾子,两相权衡下才这样做决定,可以说她为了这个女儿操碎了一颗心。
“这坏人呢娘就替你做了,你记得自己私下找曲书生说说,别让他对你也留下坏印象,还有,成亲之后别傻乎乎地同婆母对着干,她让你做什么你听话地做,干活了身子不舒服就说自己难受,觉得受了委屈就朝你男人哭,让他多心疼心疼……”
想着女儿就快要出嫁了,赵家大嫂恨不得把自己多年积攒的经验一股脑全都告诉女儿,这死丫头看着精明,实际上被宠坏了,嫁去了那样复杂的人家,以后可不得被人吃得骨头都不剩。
仔细听着她娘把曲家的情况掰碎了说给她听,还教她嫁进门了怎么怎么做,赵婉儿不禁万分感动。
同时赵婉儿的嘴也逐渐张大,她以前只觉得她娘厉害,能和家里这么多人都相处和睦,没想过其中有这么多的门道。
赵家母女两人在这边传授着怎么在婆家过日子的经验时,曲家那边曲耀文和钟氏母子两人也在讨论着这门亲事。
钟氏看着比赵家大嫂冷静多了,但是她涨红的脸色告诉曲耀文她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冷静。
从小曲耀文就特别有主见,他清楚地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并且能够利用周围的一切帮助达成他的目标,钟氏对此曾经非常自豪,但是这一刻,她却觉得儿子太有主见了不好。
“儿子,你确定你要娶这样出身的女人?她连梁家答谢宴的另一边宴席都去不了,只能在流水席蹭吃喝,娶了对你的未来没有一点助力,你考秀才家里能帮得上,等你继续往上读,考举人、考进士就不够了……”钟氏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上去平静。
激烈的情绪不利于讨论问题,钟氏轻言细语地劝说着,想让儿子改变主意。
第170章调查眉目
曲耀文也知道娶赵婉儿对自己的科举路没有丝毫帮助,在他做出这个决定之前,就已经在脑海中把所有的利弊权衡了一遍。
问题是,他在梁家被气糊涂了之后一时犯了错,这个错可大可小,如果不是被人看到了,他不会娶赵婉儿,如今这个局面他担心赵家会为了让他娶赵婉儿弄坏他的名声,毕竟有了证人。
在曲耀文心里,他就是一个香饽饽,他有读书的天分也自信能考过秀才甚至举人,所以他觉得赵家人不会放过自己这么个有前途的女婿。
至于说这会不会是梁家人故意设局害他,曲耀文觉得应该不是,梁康生他们提前不知道自己会去,看他们的样子更像是不欢迎自己,再说如果他们真的有心算计,昨天直接把事情捅出来不就完了。
曲耀文看着他娘:“这两日还得拜托娘去打听一下赵家人的情况,越仔细越好,越快越好。”
钟氏依旧想说什么,但是曲耀文说了就直接走了:“娘,我回屋去看会儿书,过几日学堂就要重新开始上课了,不能把课业落下。”
赵家的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儿子读书,钟氏见状只好答应下来,等她去把赵家打听明白了,再同儿子一起谋划。
既然钟氏都决定顺着儿子的意思办事,曲志才那边自然翻不起来什么风浪,钟氏几句话就把曲志才给糊弄了过去,更不用说曲老太了,她面对大儿媳和二儿夫郎时威风八面,面对五儿媳却像看到自己婆母似的,听话得不行。
对这门亲事,赵家和曲家各有打算,一个是准备按兵不动,拿乔作势以抬高自己的身价,另一个是准备查明白了再说,两边都安分了几日。
这时候,之前梁父拜托别人帮忙调查的事情也有了眉目,他看着一封封信,气得头发都要竖起来了。
早些年他是自己亲自拿着酒出去跑销路卖,虽然后面这几年酒都交给了妻弟卖,但是之前经营的人脉都还在,外面有关自家酒的那些传言怎么回事,写信出去一问便知。
在流水席后回信陆续到了梁父的手上,几乎所有被查得到的证据都指向了一个人——庄庆泽。
去年他在外面卖酒的时候就说过这样的话,当时说的很隐蔽不明显,今年他出去做布料买卖时就像再没有了顾及一样肆无忌惮,直接明说梁家的酒有问题。
如果庄庆泽只是在外面说几句梁家的坏话,因为梁父早就知道了有心理准备不至于很难接受,偏偏有三封信很委婉地问梁父酒坊是不是真的出了岔子,这两年的酒味比前两年好像淡了一点点?
酒味怎么会变淡?梁家的酒从来都是用上好的粮食酿造,封存好几个月才能成,从不会往酒里多加一滴水,酒味变淡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庄庆泽私自加水。
之所以以前那些老伙计没有写信告诉梁父,是因为他们相信梁家的酒,也相信梁父的人品,还有就是酒味的变化不是很大,不仔细品尝原本的是什么样很难区别。
庄庆泽虽然做生意不诚信,但是他脑子没有坏,若是真的往里面加了很多水,会品酒的人一口就能尝出来区别,所以他只敢一点一点地加,一年加的量比上一年的多,一直到最近这两年酒味的变化才开始明显了起来。
梁父捏着信纸,手背青筋暴起,难怪这人敢在外面大放厥词说他们梁家的酒有问题,原来他早就开始坏梁家的口碑了,也就是自己信任他,从来没有过问。
背着手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心里的气愤始终消不下去,想了想,梁父回屋提笔写信,这封信的收信人正是之前亲自到梁家来祝贺的庄族少族长庄庆明。
梁父给庄族人的信里自然不会把他调查到的东西写得清清楚楚,选择了几条比较模糊又很容易顺着查下去的线索写进去,然后用一种困惑、寻求帮忙的态度请庄家帮忙查一查。
只要庄族那边是真心想要同梁家交好,那他这封信去了那边就不会一点都不管,但凡去查了就能找到庄庆泽的尾巴,不知道发现最后查到自己的族人身上,庄族的少族长会怎么做。
同时,梁父也在想着怎么才能让妻子进一步意识到庄庆泽的问题,他觉得自己应该加快速度了。
给庄族少族长的信写完,梁父的气愤也发泄得差不多了,他开始认真地思索自己之前想过的那个计划。
因为当时要忙着家里的事,他大致想过了之后就暂时放在一旁,现在看来那时候的他还是心太软,应该对某些人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更狠一些才行。
一共收到了七八封信,梁父这天下午接连写了十几封信让梁茂帮他送出去,其中一小半是感谢那些愿意帮他查事情的朋友,剩下的则是他找其他人帮忙的说明。
庄氏看着梁父忙碌了一整天,端着一碗滋补的羹汤送去:“相公,如今还没到最忙碌的时节,你顾着点身子。”
如果是梁家最忙的时候,庄氏就算再心疼也不会多说几句,她只会默默地帮梁父把其他的琐事料理好,让他不至于在辛苦之余还要操心家里其他的事。
梁父神态自然地把收到的信全都装好放入抽屉:“放心,不是在忙费心的事,就是找人问了问怎么找佃农比较靠谱。”
梁家买的田地如今已经全都种上了豆类、土豆和红薯这些能肥地或者好种活的粮食,山上的果树也纷纷抽枝开花,长得枝繁叶茂的。
用的是山上挖出来的那个山泉水浇树浇地,或许是山泉比河水甘冽,比较养作物吧,新种下去的果树全都成活了。
如今这些田地都收拾得差不多,接下来只要和其他的农田一样侍弄就好,是时候雇稳定干活的佃农了,没必要再请周围村子的人只能在农闲的时候来。
庄氏闻言点点头:“这个啊,那确实应该问一问,咱们都没经验。”
他们一家人可以说都是不会种庄稼的,薏哥儿一个小哥儿在曲家的时候也不怎么下地,至于雇佣佃农就更没有经验了,要是不了解规矩被别人坑了都不知道。
梁父之前就找人问过了雇佣佃农要注意什么,这会儿说起来自然不会露馅,同庄氏说了一会儿怎么挑选雇佣的佃农,还商量了等佃农来了梁家怎么安置他们。
因为之前脑子里想的事情一直和庄庆泽有关,这会儿说着给佃农安排一块地,简单修间屋子,一个想法突然从梁父的脑子里冒出来:“庆蓉,要不咱们明天去一趟县城,问问庆泽认不认识靠谱的佃农,他年年走南闯北认识的人应该不少,对了,还得问问他接下来有什么安排。”
“嗯,可以倒是可以,就是要不要提前让人去说一声?”庄氏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有点为难,现在让人去说有可能会稍微晚了一点。
“用不着,又不是去什么朋友长辈家拜访,随便一点也成。”梁父眉头微微一皱,反驳道。
庄庆泽来梁家从来不会提前打招呼,如果打招呼了,那也说的是他要找梁家帮什么忙,而每次他们去县城庄庆泽家里,都会提前告诉他们,还会准备大包小包的东西,活像他们是晚辈一样。
庄氏觉得梁父说的话有道理,又想着今年好像一直没有好好地同弟弟说话,择日不如撞日,要不就明天去县城看看他。
有之前关于弟弟的那一番谈话,庄氏也克制着自己对弟弟的关心,仔细想来,不仅仅是今年,最近几年他们说过话是越来越少。
做了决定庄氏就兴致勃勃地准备起明天去弟弟家要带的东西,既不能带太多,又不能带的太少,可真为难。
梁父刚思索了一会儿,就看到庄氏捧着一块大概是玫红色的料子问他:“相公,家里办流水席基本把能用的吃食都用光了,只剩下粮食,带去给他们没必要,你说我就给他们收拾几丈夏天的料子过去如何?”
料子是布,本就不占地方,又是夏天的料子,那就显得更薄了,拿在手上都好像没什么一样。
梁父看着她手上的那叠料子,差点没笑出来,实在是他没想到妻子居然会说带这样的“礼物”上门去看庄庆泽,他刚才还想着等会儿劝一劝她,把可以不拿去的东西取出来。
“嗯,你做决定就好。”梁父这个回答明显是在表示他赞同庄氏的安排。
庄氏原本还有些忐忑,心想自己就带过去布料会不会太少了,问过了梁父后她放下心,决定就这样过去吧,大不了去看过了弟弟那边缺什么再说。
第二天,梁父和庄氏两人出门,看着妻子手上那个明显装了不少东西的包袱,欲言又止。
“是一些碎布料子。”庄氏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只带夏天的料子太少了,她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再加点东西——家里积攒了不少时日的碎布。
第171章庄庆泽的计划
碎布料有大的,也有小的,只要不是碎成了特别小块的,在能干的人眼里都是能派上用场的,最明显的就是布庄会把他们剩下的碎布料收集起来,然后便宜卖出去,一斤可以卖五文到十五文不等。
对家里拮据的人而言,这些便宜的碎布料就是他们省钱的好办法,可以用来缝补衣裳破洞的地方,还可以用大块一些的拼接成完整的料子给孩子做衣裳,还能想办法做成美观的荷包、腰带、发带、手绢等卖钱,也能多叠几层纳鞋底,总之没有浪费的。
梁家在布庄买料子自然都是买的整匹料子,这样裁剪衣服之后会剩下不少边角料,有梁父、庄氏、梁康生和曲薏他们做衣裳剩下的,也有梁茂、巧芹、梁多谷、梁多稻他们做衣裳剩下,还有给干粗活的下人们做衣裳剩下的。
不同类型的料子都有不少,以往是积攒一段时间后,巧芹拿着碎布料做成能用的东西,这次刚好巧芹拿着一大筐碎布来找庄氏,庄氏就打算把这些料子给弟弟捎去。
以前庄氏给弟弟一家东西的时候都是给的整匹或者半匹料子,她担心他们买的布不够做衣裳,尤其是给两个侄子的,小孩子长得快,她不希望侄子们穿的衣裳不合身,所以每到换季就会给一批,或者她新买了料子也会想着给他们带一份。
这次,庄氏给的夏衫料子只够给两个侄子分别做一身衣裳,弟弟和弟妹的没有,决定了对弟弟严格她就要做到,至于说孩子们的她做姑姑的还是一样关心。
梁父听着庄氏说多出来的东西都是碎布,愣了一下,他一个男人哪里会了解这些细枝末节的地方,在他眼里碎布料就是不能用的东西,真拿这个送给庄庆泽他们?妻子会不会是受刺激了,这一下变化也太大了。
虽然不太理解妻子的做法,但是见她一脸没问题的样子,梁父摸了摸鼻子没有问,反倒是有些期待庄庆泽和赵红梅看到这些碎布料时的表情。
收拾好了东西就出门去,这次去庄家是梁父不怀好意之下的提议,所以他没有带上儿子和儿夫郎,他可不想让儿子去看庄庆泽的脸色。
庄庆泽这时候正在家里把玩着前段时间他托人好不容易弄到的一个石头摆件,上面有天然形成的钱币花纹,摆在正厅看着就很聚财。
赵红梅把两个儿子都送去了学堂,回来就看到庄庆泽这个懒洋洋的样子,她把遮脸的面纱揭下,坐到庄庆泽身边问他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如今梁家眼看着越来越好了,他们不能什么都不做啊。
“着什么急,我自有安排。”庄庆泽的表情带着一丝狠劲,见赵红梅着急得不行,才慢悠悠地开口,“我已经把梁家酒坊的一个学徒买通了。”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