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幼女战记 > 第五卷 Abyssus abyssum invocat 第壹章 快速推进

第五卷 Abyssus abyssum invocat 第壹章 快速推进

作者:カルロ·ゼ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统一历一九二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东方战线 一等客车

从南方大陆紧急前往联邦领的长距离侦察任务,最后是以直击莫斯科作结,还以为能调去后方,结果却是要转战比莱茵战线还要偏西的西方空战。而就在觉得这下总算能告一段落,安心下来的瞬间,参谋本部就下达了战斗群的编成命令。

服从军令在南、东、西方遭到狠狠使唤,到最后则是要前往东部参战。

虽是负责掩护主军的配角,也依然是在联邦领内缓缓东进,不过就在途中,战斗群再次接获参谋本部发布的新的军令。

「……是说,重新部署命令吗?」

「没错,提古雷查夫中校。尽管很遗憾要失去贵官与沙罗曼达战斗群,但总不能因为我方的方便,就把直属参谋本部的贵队留下来吧。」

「没办法呢。」语带苦笑的东部方面军高官,突然告知要重新部署。不对,就某种意思上,重新部署命令对现场来说,一直都是很突然的通知。

不过,谭雅感到些许可疑的突兀感。

「要接连移动是很辛苦,不过就好好地干吧。」

东部方面军的参谋们随口说出一句话,即是决定性的证据。

这句话是发自内心的在慰劳要转战他处的谭雅等人。老实说……这不是「最前线战力『突然』被调走」的参谋将校会说出的话。

将参谋本部所属的战斗群调走,在帝国的军事机构中,是制度上的正当结果。不论是谁,都没办法提出异议。参谋本部将自己的部下,从前线a重新部署到前线b,不过是参谋本部的专属特权。

不过,只要换个立场来看就知道了。

假设我们是优秀的麻醉医师,参谋本部是派遣麻醉医师的教学医院,东部方面军是接受派遣的私立医院,事情就很简单了吧。因为麻醉医师不足而疲弊不堪的地方现场,如果收到教学医院通知,要把派遣的麻醉医师调走的话……这不吵起来才奇怪吧。

尽管如此,他们却毫不在意地向我方传达命令?换句话说,东部方面军他们肯定「早在很久以前就知道这件事」了。

不知道的人就只有我。认为是等到最后一刻才通知我的推测,恐怕并没有错吧。

急忙结束业务交接后(没错,「既然还有空交接」,这肯定是打从之前就安排好的事!)等回过神时,已经匡当匡当进行著摇晃的火车之旅。

看在谭雅眼中,安排这整件事情的手段与程序,优秀到让人厌恶。调整到不论是迟滞还是意外,就连个联络失误都没出现的重新部署命令。

该称赞他们居然能安排到这种地步吧。只不过,要在最前线移动的现实,可就没办法掩盖过去了。比方说,谭雅打量起自己分配到的「头等车厢」,叹了口气。

尽管车票上的级别确实是头等厢,却是在最前线附近运送物资与兵员,跑在军用铁轨上载客的装甲列车。虽说是头等厢,但光是能有个地方坐下就谢天谢地了。

不过考虑到补给线的实情,能勉强把这种车辆拿来作为头等车厢使用,本身就很让人惊讶了也说不定。当然,车厢内准备的旅客设备也很寒酸。与国内舒适的头等车厢是天壤之别。现在是夏末秋初的八月底。考虑到联邦领的气温,车厢设备不包含空调,还算是可以忍受。

不过,明明号称是卧铺列车,包厢内却只摆著能让人横躺的木制长椅,以及一张坚固的桌子。而要说到那张长椅,倘若不是个子矮小的自己,恐怕躺起来也会相当挤吧。

「这要是在莱希国内,我应该会骂是家畜搬运车吧。」

不过意外地无法否认,这可能真的是徵用的家畜搬运车。还真是高级的头等车厢呢。只不过,就算加上这一切的缺点,也不该忽视一个事实。

这是行经最前线附近的自军铁路。也就是说,我们有能力在占领到的敌地上,急遽整备好铁路基础设施吧。这同时也是战务与铁路两部门全力以赴的证据。可说是一趟能窥见到补给状况的旅程。

虽然不能作为例子……不过食粮状况也比较良好。

当看到午餐准备了吐司没有乾扁的三明治与咖啡时,谭雅可是高兴到就连自己也觉得自己很不像样。

餐后还意思意思地准备了报纸。看看日期,可别太惊讶,是八月二十八日──也就是今天的报纸。

虽说已经中午了,但居然能将今天的早报送到最前线。

光是这件事,就是帝国当局对补给战充满干劲的最佳证明吧。

同时,谭雅也稍微想抱怨几句。

「就算是战时新闻,这也太过分了。」

虽说是为了节省版面与保护军事机密,但后方阅读的报纸内容,实在是严重偏离现实。似乎是《勇敢士兵的前线生活》这种愚蠢专栏的读者投稿专栏里的感想,甚至是让人看到失笑。

「……审查与政治宣传色彩还是一样太重了。真心觉得,现在还是稍微让大后方彻底了解前线的实情,会比较安全吧。」

宣称是爱国感想文,由学童们写信投稿的废文。报纸上刊载著无数的这种文章……虽说作为提振战意的手段并不坏吧。不过最近的学童,看来很清楚最前线的简称与军事用语的样子。

清楚到让人看得想笑的程度。

「真想说,就算要投稿『造假』的感想文,也太差劲了。」

愈看愈觉得不对劲的文章。是不想隐瞒这是同一个作者写的吧,男女都用一样的方式讲话。最明显的就是,文章开头已经模式化很久了吧。还真是相当粗糙的情报战手法。

「……这样,联邦与联合王国还比较拿手吧。」

这种权宜手法,没道理能赢过那些骗徒吧。喝著倒在军用马克杯里的假咖啡,叹了口气。帝国军也有意识到情报战与政治宣传的重要性是很好。

但做得不够高明,只会造成反效果啊。

「哎呀,闲著没事干,对工作狂来说有点伤呢。」

会抱怨起来,也是没办法的事。

要是看到他人草率工作,心情就会莫名地无法平静。没事干啊──只要望向车窗,就是一片辽阔的荒地景致。

八月底阳光温煦撒落的模样,对于听到东部就会联想到泥泞的印象来说,太过温暖了。

不过,这片就算拿出双筒望远镜也依旧一望无际的景象,让谭雅不掩厌烦的表情。

真受不了──本人在心中发起牢骚。如果要占领如此辽阔的大地,就会让军队分散。但帝国军大半的正面战力,明明就没有多到足以填满这片大地。

这就像是闯进不知道有没有出口的隧道里一样……想到这,谭雅·冯·提古雷查夫中校就苦笑起来,这还真不像自己。

车窗外的景致,似乎总是会引诱人往稍微不同的方向思考。

不过,还是不经意沉思起来了。

这也是个好机会,谭雅就趁这个时候,面对潜藏在自己内心里的疑惑。

只要翻开历史文献,在谭雅所知的地球历史上,德军注定会在东部「逐渐溶解」。理由十分单纯,就是在过于广阔的战线各处,不断地累积损害。

消耗战是致命性的。同时帝国的人力资源也还尚未枯竭。不过「尚未」也只不过是在现况下,完全无法保证将来不会枯竭。

然而,这是在事情照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之下的情况。如果是谭雅所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东部会是「德军获得胜利」,甚至还成功推进了战线。

简单来说,帝国在西方取得了胜利。然后,也没道理要在东部吞下败战。因此就目前而言,依旧无法断定胜负的走向。

客观看来,目前仍然明确保留著战胜的可能性。当然,也有著战败的可能性吧。

「……即使如此,也只能承认胜负依旧不明啊。」

要说这就是战争的话,就没什么好谈了,这种无法清楚看透的迷雾,怎样也无法让人喜欢。「战争迷雾」说得还真好。

先人诸贤们想必也有狠狠咒骂这种迷雾吧。

尽管如此,自己果然还是想知道结果。

想知道自己所走的道路前方有著怎样的目的地,是理所当然的愿望吧。穿越阴暗隧道之后,会有著怎样的景色呢?

根据共产圈的小故事,在共产圈,黑暗之后似乎有著梦想与希望。

真是可悲,谭雅只能语带叹息地发出感慨。在东部这里,答案始终都未曾改变。相信著梦想与希望,穿越隧道之后的景色是「雪国」。这要是妙笔生花的文学作品,想必会是一篇很棒的故事吧。

现实可没有文学这么美好。文学往往都会润饰过头。在现实的共产圈里,是与幻想般的美景相差甚远的「泥泞的雪国」。

帝国军就在无自觉之下,络绎不绝地闯进这种泥沼之中。

还真是让人不舒服的光景吧……尽管只要知道道路去向,就不用这么辛苦了。深陷在难以看透的五里雾中,让人非常不中意。

「嗯?啊,就快到停车站了吗?这么辽阔的东部正面,就连中途停车站都建啦。看来铁路课他们很用心在做事呢。」

减速声与汽笛的声音,甚至让谭雅感慨起来,再次拿起报纸来看。或许是战时的关系吧,报纸的纸质也相当粗糙……虽然还没有内容过分。

姑且不论政治、社会版面,就连文化专栏都是为了提振战意的慈善音乐会特辑。国民万众一心,齐唱爱国歌曲的活动,作为提高团体归属感的手段来讲,应该并不坏吧……但真希望能让音乐会继续是音乐会。

这样岂不是会让中立各国的记者,用外电讽刺「帝国的音乐会」是「爱国集会」,而不是用来欣赏音乐的场合吗?

「虽说我也没立场对文化政策多说什么……嗯?」

正打算再度沉思,就被规律的敲门声打扰了。

「谢列布里亚科夫中尉,请求入室。」

「无妨,进来吧。」

「打扰了,中校。刚刚经由车站,收到本国传来的联络。」

谢列布里亚科夫中尉手脚俐落地出现在眼前,手上拿著参谋本部经常使用的,厚实的密封文件袋。

「本国传来的?」

「是的,中校。是从参谋本部传来的。此外……还有一位刚上车的客人。」

「客人?找我的吗?」

「对同学说这种话还真冷淡呢,提古雷查夫中校。」

正打算开封确认文件袋内容的谭雅,就在这时,注意到这句出乎意料的话语是谁的声音,连忙起身欢迎。

相当让人怀念的长相。那个人露出像是想掩饰疲惫表情的些许苦笑,站在包厢的入口前。

「打扰了,还请原谅我穿鞋踏入女士的闺房。」

「我的天呀。没想到,我竟会被敬爱的乌卡中校擅闯闺房!难道不知道,就算要拜访女孩子的私室,也是要守礼仪规矩的吗?要是让尊夫人得知你如此失礼,想必会很难过吧。」

「喔,没想到居然会让我深爱的妻子与孩子们伤心。军务还真是麻烦呢。不得不服从军令的自己还真是不幸。」

彼此在敬礼与答礼的同时,互相开著玩笑。

不过,这里应该是要狂妄大笑的局面。真是可悲,看样子耿直的乌卡中校,并不具备开玩笑的品味呢。应该是前线勤务的经验不足吧。

乌卡中校本来就是与玩笑和幽默无缘的类型。看样子,是没能在最前线的现场上,培养好幽默的品味。

「哈哈哈,就用这作为遮口费,希望你当作没发生过这件事吧。」

就在这时,谭雅忽然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全身顿时僵住。

……不会开玩笑的人,尽管笨拙,却突然开始学著说玩笑话了?这还真是相当不妙的变化徵兆啊。

不论是自己,还是乌卡中校,本质上都是不苟言笑的人。就算没深交到足以断定对方的个性,也有著这种程度的确信。能通过军大学选拔的将校,不论是好是坏,都有著强烈的个人特质,要不然就是像自己这样个性笃实的将校。

乌卡中校跟我,要说的话,都属于勤勉认真的将校。自己会脱离常轨,或是说学到讽刺的品味,最大的理由也是后天的外部环境,也就是最前线的残酷经验所造成的。有别于不醉就没办法战争,必须要在最前线培养幽默感的自己,乌卡中校应该是没有这种必要才对。

这样……一点也不像他。尽管如此,却开起笨拙的玩笑?即使眼角看起来在笑,也感受不到一丝的笑意。

「……这是?」

「是透过驻外武官管道弄到手的阿拉比卡咖啡。我想前线应该很难取得,就在参谋背包里装了两公斤带来了。顺道一提,有一百克已经烘焙好了,其余的则是好好装在密封罐里。」

「喔,这还真是不好意思了。」

乌卡中校笑著回了句「别在意」,将背包递给谢列布里亚科夫中尉,同时坐在谭雅对面的位置上。

……甚至还关心起最前线的状况。虽是担任后方勤务的参谋将校理想的表现,不过坦白说,乌卡中校是不太喜欢公私不分的人。

换句话说,这会是个足以「让他的良心允许他这么做」的问题吧。尽管没表现出来,但自己的心境,就像是个要被送去就快爆炸的巨大炸弹拆解现场的未爆弹处理人员。

「这次是以阔别许久的前线视察为由,来看看老同学的状况。待在参谋本部担任内勤,久了也会让人眷恋起外头的空气呢。」

「战斗群的指挥官,有著许多自由裁量权,是坐起来很轻松的位置喔。」

「还真是羡慕,似乎会变成我在单方面地抱怨私事呢。」

乌卡中校是在参谋本部的魑魅魍魉之中,少数个性严谨的军大学同学。他会像这样摆出一副要谈私事的态度?

大致能察觉到,也就是说他带来了某种不能让他人听到的事情吧。是非正式的传言。是没什么好事的前兆。

该死的混帐东西。

总归来讲──谭雅在心中重新抱怨。乌卡中校是大型冲突的传达角色。我诅咒那群想把多余的辛苦硬推给现场的高层。

「这也没关系喔。我可是被容许在外头自由行动之身,连个抱怨也不听怎么行呢。对了,谢列布里亚科夫中尉,不好意思,想麻烦你帮我磨个豆,泡个咖啡过来。尽可能泡得细心一点,『慢慢来就好』。」

「我知道了。请稍微……我想想喔,就请等我三十分钟左右吧,我会准备两杯过来的。」

明明就没有特别强调最后一句话,也依旧能确实察觉到我的意思的副官,真是太棒了。谢列布里亚科夫中尉伴随著漂亮的敬礼,规规矩矩地离开。

目送走她的背影,将包厢门锁上。

好啦,谭雅向乌卡中校说道。

「……那么,正题是?」

「是无聊的传言……没想到我会有这么一天,要告知友军这种事情。真是懊悔到快吐了。贵官要是能喝酒的年纪,我应该会带瓶酒过来吧。」

耿直的军人,居然在值勤时说他想喝酒?

「唔?」

尽管内心里不断感到无声的震惊,谭雅在表面上依旧是佯装冷静,只是歪头表示不解。

「中校。杰图亚阁下担心这次的攻势过于『扩大』了。尤其是严重反对,要将大规模的战斗正面,更进一步扩大的决定。」

「这不是很有道理吗?」

忍不住点头认同。

杰图亚中将的想法,是非常踏实的安全策略。只要不扩大战线,将重点放在重新编制战力上,就不用被雪与泥泞绊住,专心作业了。

面对东部的泥泞与可怕的极寒,想要不受阻碍地展开行动,就必须要做好准备。这只能说是非常有道理的想法。

「问题在于,卢提鲁德夫阁下的意思。」

「……也就是作战局那边的见解吗?」

「没错。」听到他这么回答,谭雅当场僵住。实际担任军事行动计画的那群人,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是不错。只不过,像卢提鲁德夫中将这种「积极的作战家」反对起安全策略,只会是某种麻烦事件的起因吧。

「……他们的意思是?」

「作战那边重视著『时间』。」

「乌卡中校,意思是……他们认为不该给敌人多余的时间吗?」

「没错,他们担忧这会给敌人重新编制的时间。」

乌卡中校所说的,是帝国军参谋本部作战参谋们的思考逻辑。让人困扰的是,听起来,这个理论「也一样是对的」。

在大规模战线上重新编制部队,整理战线。以军事观点来看,这会是必要措施吧。毕竟,让军队毫无秩序的分散各地,将会大幅损害其战斗力。

另一方面,倘若要重新编制,可就没办法攻击了。

这会让敌人承受到的压力锐减吧。换句话说,如果我方为了重新编制战线停止攻势,也会同样给予联邦军他们缓冲期间。毕竟,就唯有时间会平等分给每一个人。

这样一来,对方也肯定会重新编制。这就某种意思上,会是永远的两难困境。

「作战领域的家伙们,还有卢提鲁德夫阁下,似乎认为这次的攻势就算多少有些勉强,也想要包围歼灭联邦军的野战战力的样子。」

因此,当乌卡中校望著车窗外头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谭雅就算再不愿意,也理解到上头的意思了。

「是希望能早期解决问题吧。」

「……在冬季逐渐逼近的状况下,是吗?」

现在还是八月。不过,也已经是八月底了。就算整个九月没问题,但要说到适合军事行动的天气,能否保持到十月底,就让人非常担心。

「时间是有限,但还不到绝望的地步吧。所以要活用我军的机动力,进行大规模的侧翼包围运动。」

听到的瞬间,没有蹙起眉头,全是靠著自制心吧。

能保证一个月。只不过,无法保证到两个月。愚蠢的豪赌。以大规模作战来说,风险也未免太大了。要是能这么批判的话,会有多么轻松愉快啊。

然而,不背负风险就无法获胜,这不论是市场经济还是在战场上都一样。

「参谋本部的试算结果是?」

「意见出现分歧。」

会分成赞否两派也是当然的吧──就这样点头附和也很失礼吧。

尽管如此,也依旧想露出暧昧的微笑。对谭雅来说,她还能充分预想到,参谋本部这阵子会是晴时偶爆炸的天气。

「照作战他们的说法,就是『现在还存在著以战略规模包围歼灭所需要的缓冲时间』,一副咄咄逼人的态度。说什么只要有两个月,就能『做给你们看!』这样。」

「就连有没有两个月都很让人怀疑啊。」乌卡中校一面感慨,一面把话说下去。

「另一方面,立场偏我方的那些战务则是气炸了。说他们这么做,是让本来就很脆弱的补给线暴露在危机之下。似乎是认为,既然无法确实确保两个月的期限,就想在大雪妨碍作战之前,将剩下的期间用来准备过冬。」

「还真是任性的说法呢,乌卡中校。」

低吟了一声的乌卡中校,也有自觉吧。不过,谭雅特意继续说下去。

「反过来说,要是给予敌人重新编制的时间,就很可能要靠脆弱的补给线,不断支撑著恐怕会长期化的战线。若要说到风险,战务方的计画也有吧。」

「理论上,就跟你说的一样吧。但麻烦的是,双方的理论都有著相当的正确性。」

正是如此。

这正是这个问题的根本,谭雅在心中独白。现实有许多情况,往往必须从两难的选择之中,选出自认为比较好的选择。

如果能有完美的情报,情况就会不同也说不定,但情报总是不完整。只能从有限的手牌中,选出最好的推论。

「考虑到敌人的动作缓慢,积极案的成功机率说不定会再高一点。」

乌卡中校就像发牢骚般说出的每一句话,在理论上都很正确。

「要是敌人无法有效活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