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只能扶阿斗怎么办 > 71

71

作者:社会意识研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对了,先生。”回到长生院,阿斗看了一眼自己摆了几份文书的桌案,“我看最近送来的奏表里,南方似乎也有一群匪寇?咱们现在当然首先要驱逐猃狁,那,南方这些,您打算怎么办?”当初刚看完文书的时候,阿斗着实是感慨了一声,原来自己所在的新野,已经算是世外桃源的级别了。

“流寇之中,有些是原来甘相公手下,因朝廷后来处置失当才产生的逃兵;有些是被官吏盘剥之下,无法生存的百姓。现在甘相公已经重掌兵权,并且文牒昭告天下,已经有不少逃兵重新回到军队,”诸葛亮思考了一下,“至于本地百姓,倒是要麻烦一些,但,撤换官吏,安抚百姓也就是了,华朝的情况比季汉好了太多,主公大可不必为此忧心。”最后,还没忘了给自家干儿子宽心,阿斗对战场的不安感是从骨子里带来的,是从当年被生父丢在战场开始就无法逃脱的,诸葛亮很清楚。

“若是有什么弟子能帮得上忙的,请先生直言,弟子,当竭尽全力。”阿斗笑笑。

“主公好好坐在这个太子的位置上,然后,将来安安稳稳登上皇位,就是帮了臣最大的忙了。”诸葛亮也笑了笑,现在的局势,倘若主公坐不上皇位,那,他们所有人都得死无葬身之地,“至于朝廷上的事情,主公若有任何处置,写好手令让攸之送来就是了,臣,自当奉行。”倘若主公有命,就算不合适,自己当然也只能遵从,就像,就像当年对待昭烈皇帝一样。

“先生误会了,弟子不是这个意思……”阿斗当然清楚诸葛亮的言下之意,然而,他不觉得自家先生需要跟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就算一个多月两个月之前两人才为了依依的事情闹了一场别扭又能如何?在阿斗眼里,就算父子之间因为儿媳妇娶谁的问题有了分歧,在面对来自己家里肆意搜刮的敌人的时候,自然也应该搁置前嫌同仇敌忾才是。说起才华,自己比先生差远了,这时要听谁的话,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怎么,难道像前世昭烈皇帝一样,不听群臣谏言,执意东征,然后被陆逊大败于夷陵,就算君臣没有越位?

然而,全天下其实也就阿斗敢这么想。对于诸葛亮而言,这个自摄国事二十余年的主公当然跟以前那个单纯的孩子不同。尤其是当主公为了主母的事情跟自己起了不小的争执的时候,阿斗当初愤然离去的身影,像极了前世执意东征的昭烈皇帝。他们毕竟是父子,有些事情,由不得诸葛亮不联想。更何况,后来星彩还轻飘飘补了那么一句话,诸葛亮自然不敢继续拿着主公当儿子管,他需要重新试探阿斗对权力的底线。

“说起来,先生今天来这里,大概不仅仅是来看弟子的吧?”阿斗端起茶杯,如果只是来看看自己,那朝见仪式完毕之后,他就应该跟两位相公一起回政事堂了,不可能继续留在这里。

“主公啊……”果然人如果太熟了什么都瞒不过彼此,不过也好,自家主公开口,自己也就不至于不好说话了,“臣今天,其实是奉了两位相公之命,来向您要人的。”

“嗯……”阿斗强忍着咽下茶水,“他们这会儿不嫌弃我乱安插亲信了?”当初阿斗说要把自家几个人放进去的时候,两位相公的脸色,可是不怎么好。

“他们现在的意思是,主公您还有多少亲信,一起插进来吧,政事堂还有空位,一个不嫌少,十个挤一挤也装得下。”说到后来,诸葛亮也不禁莞尔,“也是臣的错,一不小心就把东宫还有人的事情给说出来了。”

季汉立国四十二年,四十年的文武将相,虽然缺了最优秀的那几个,但是,其他人也都不可小觑,尤其是诸葛亮本着不能给人家朝廷添乱的想法,还专门思考了一下每个人擅长什么,然后丢去相应的地方,比如秘书省的主簿郤正,刑部明法吕乂,就算官位都不高,也不可能不被另眼相看。

“先生看上谁了,直接带走就是,”自己部下的文武将相,也没几个敢不买诸葛亮的帐,“但是,麻烦您把攸之给我留下,他不在身边,我不习惯。”

“臣明白。”主公要留下郭攸之,总比继续亲近陈祗好多了。诸葛亮看了郭攸之一眼,郭攸之微微垂眸,他自然会尽力防着主公和陈祗过于亲近,但,先生也知道,他从来管不住主公的,真是,这时候要是董允在就好了。

得了阿斗的首肯,诸葛亮告辞去东宫抓壮丁,阿斗则翻开案上的文书。郭攸之抿抿唇,试探一般开口,“主公,您是不是考虑,出去看这些?哪怕是去丽正殿也好,毕竟,您不能一直窝在内院啊。”

“也好,咱们出去。”阿斗站起身,“对了,那个,不换衣服行吗?”

“夫人,张姑娘说过,除了元正冬至的朝贺和祭祀之外,就算是正儿八经的朝会都不用穿礼服,平时更不用说,您就这样出去就行,没事的。”在大家都不穿礼服的时候,礼服自然就有了别的意思,还是别乱来的好。

“好。”阿斗点点头,起身,出了内院,然后,在一群“太子居然又出来了真难得”的侍从官的行列里,看到了那个充当仪仗的熟悉的人影,笑笑,“伤好全了吗?”

“承蒙主公关心,已经没事了。”陈祗一拜,“可惜,臣这一次伤得不巧,否则,臣还真想跟着甘相公去北方征战沙场,收复失地。”

“你要是真想去,我现在派你去也行,外公这会儿也正头疼着呢。”阿斗笑笑,他愿意去确实是最好的选择,毕竟陈祗跟姜维关系还不错,而在长安,几乎就没有人不讨厌陈祗。就算阿斗喜欢他,恐怕连个前程都没办法帮他考虑,还不如让他自己去前线拼军功,至少外公不至于苛待他。

“臣听说才出征一月有余,甘相公已经收复了潼关,如此大功,果然非甘相公不可。”陈祗皱了皱眉,这会儿兵锋一出所向披靡,甘相公到底有什么好头疼的?

“收复潼关没什么难的,毕竟我军现在士气正盛,外公的名望不可小觑。而且当地百姓思之若渴,主动请求参军的人数也不少,兵源上的事情,咱们可以少操点心。猃狁得中原不到一年,素来以骑兵为主,也不怎么会守城,要收复潼关,外公说,倒不算太难。”阿斗微微皱眉,想起前两天送来的战报,“猃狁倚仗骑兵,倚仗重甲,潼关这种地方本就险要,对我们自然最好,以步制骑都能打赢。但,洛阳周围没什么险关,一旦到了平原,我们的骑兵,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骑兵本就长于灵活应变,可猃狁还有骑兵惯于身披重甲,善用弓矢,一旦到了平原之地,只怕就没有现在这么好打了。

“也是……”陈祗想起了长安之战,那之中有一队重甲士兵,先是作为督战,然后又在败退之际,作为护送叶护断后的精兵。连人带马都披上重甲,只露出一双眼睛,枪箭都难以射入,到了稍微狭窄一点的地方,十余骑人马并排一站,犹如一堵墙一般阻隔住自己的追兵。最后他们的确能诛杀了叶护,但,付出的代价也不可小觑。不仅仅是一同出战的姜维等人,还有他率领他的亲兵,大家都是久经战阵,却也必须以十敌一,才终于能杀了那十几个人。如果那样的重甲士兵成百上千,甚至成千上万,就算因为盔甲太重,他们失去了骑兵行动迅速的优点,但,他们就跟一堵不断前移的墙一样,只进不退,自己要怎么打?就算赢了,只怕也是惨胜,但,“全身铁甲价格不菲,就算是我华朝的财力也最多装备数万人,臣不相信猃狁有多少士兵穿得起那东西。”

“我也知道,”阿斗微微垂眸,“可是,我担心啊……”

“主公,这都是谁跟您说的?”一直甚见亲信,陈祗又不是郭攸之,一天到晚小心翼翼的,他偶尔也会有些不怎么守礼的言语,“战阵之中如何破敌,是将帅的本分,主公身为一国太子,不必为这种事太过忧心。”甘相公应该是不会干这种事的,姜维也不像,他是为了保密起见连行军路线都不会详细汇报的那种人啊,其他人,谁又能直接上书给太子?

“这你就别管了。”阿斗摆摆手,那是夹在潼关的捷报里的,恐怕是谁想向自家先生求计的。毕竟自家先生可是敢用木牛流马运粮的人,似乎所有人都觉得,天底下没有什么事能难得住他,“不过,你说得对,现在也只能看你们的了,我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自知之明阿斗还是有的,战术上,自己就是个白痴,连行军路线都不敢确定的人,更别说战役之中的军阵对峙该怎么解决,“好了,不说这些了,你怎么想起来参军去了?”

“臣,其实一直有此心愿。”前世要不是姜维在朝廷里的反对意见实在是不少,陈祗恐怕也不会一直被阿斗留在朝中当尚书令。“多技艺,挟术数”的技艺自然不会是木工一类的东西,而是武艺,陈祗的武艺,至少看起来还是不错的。至于实战,额,前世他并没有机会,今生的话,看那天长安城下的战况,似乎真的还不错?

“是吗。”那以前,倒是我一直拘束着你了。将桌案上的文书阅览完毕,阿斗瞄了一眼站在自己左右的一众东宫宫臣,最后目光落到郭攸之身上,“把这些送去吧,攸之。”

“臣……是。”郭攸之本想推辞,然而,阿斗微微扬起的唇角,让郭攸之把所有的言辞都咽了回去,“臣,立刻就去。”

“主公把你派来了?”眼见着不久之前才被自家主公说过“不能离开”的郭攸之此刻抱了一大堆文书来见自己,诸葛亮皱起眉,“怎么回事?”东宫那么多侍从官,实在不行抓个宦官来都行,哪轮得到他郭攸之亲自来送文书?

“主公,见到陈奉宗了。”郭攸之的声音低到几乎让人听不见,更不敢去看诸葛亮的眼睛。

“可恶。”虽然早就知道郭攸之管不住阿斗,但此刻,诸葛亮还是忍不住想要责备郭攸之无能,要是董允在这儿……真是,如果董允在这儿,自己哪还用得着操主公的心?

直接丢下笔,诸葛亮甚至不在意自己草拟了一半的调运军粮的奏抄被墨迹污染。郭攸之也是第一次看见自家先生愤懑却也无力的模样。站起身,背着手徘徊许久,还是压不住心头的怒火,强忍住立刻去见主公的冲动,坐回原位,一手扶额,诸葛亮颓然叹息,“在华朝,除了姜维之外,没有人能比陈祗出身更好,可,他们哪知道陈祗到底是个什么人!”

“先生息怒。”郭攸之此刻心里的担忧不亚于诸葛亮,但,诸葛亮办公的门外就有不少人,两位相公也就在不远处,如果诸葛亮声音大了点,还真不敢保证有没有人能听见。

“取一张新纸来。”诸葛亮重新换了支笔,华朝的情况比他们前世的季汉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容错率也大得多,这一出猃狁入寇不过诸子争位引发的闹剧而已,最多三五年就能平息,这还是设在谁都想不出来怎么对付猃狁重甲骑兵的基础上的。所以,未来将要掌管这个国家几十年的皇帝,绝对比现在这些战斗更重要。而且最关键的事情是,主公上次和自己这么抵触,为的可是主母的人选。思及此,诸葛亮不由很想见见陈祗,跟他好好聊聊,这家伙到底是个什么人,哪一点得了主公的意,能让主公喜欢到这种地步?

“是。”郭攸之取了纸来,然后就坐在诸葛亮对面,等着一会儿把先生的奏表带回去。而另一边的东宫里,阿斗摊开华朝高祖的起居注,一手托腮,“阿祗,我问你,星彩去找过你吗?”

“张姑娘倒是来过陈家,但,她要找的是陈到,陈震和陈式,不是微臣。”陈祗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张姑娘,怕是看不上微臣。”

“陈震和陈式,好像都不是你们家的人吧?”阿斗微微皱了皱眉,陈到虽然在自己这里做到了征西将军,但到底是昭烈皇帝的人,如今的长安并没有他的身影。陈震,当年做过自己的尚书令,后来在孙权称帝的时候曾经被派遣去孙吴道贺,盟誓交分天下,现在被先生丢去了鸿胪寺当录事。至于陈式,建兴七年,率部攻克武都,阴平二郡,大概就是他这一生中最耀眼的功绩了,自然是被阿斗丢过去跟姜维打仗了。

“是,所以张姑娘对信阳陈氏,不怎么看重。”陈祗低下头。

“这也难怪,”阿斗明白星彩的心思,如果把星彩换成胡氏那样的性格,恐怕陈祗早就没命了。哪还能留到现在,让诸葛亮恨不得一天一封奏疏,“你有空多去见见先生。”

“臣明白了。”陈祗从来不敢小看诸葛亮在主公心目中的地位,当下便明白了阿斗的意思,主公的意思是,他一定要在诸葛亮面前洗刷掉自己前世的恶名。

“明白了多少?”阿斗自然知道这个陈祗话里有话,不过,算了,不管先生领不领情,有人帮帮先生的忙也好。更何况陈祗可是信阳陈氏的人,他站在先生身边,在如今这个华朝,恐怕比自己说上十句话都管用。

“主公希望臣明白的,臣都明白了。”陈祗再拜,“主公请放心。”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