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赵文染也看向那画瞪直了眼睛道:“这画也太好看了。”
王嬷嬷闻言笑道:“这画啊,是九皇子随军时候宫中画师所作,可是画还不及真人风采府十分之一。”
画柳吐了吐舌头道:“那该生得多好看啊!”
“那是自然了,九皇子的生母是丽妃娘娘,要说丽妃娘娘的姿色,那可真算得上是宫中翘楚。可惜丽妃娘娘在九皇子还小的时候就一病不起,圣上也是万般怜爱九皇子,将九皇子送到皇后膝下抚养。”王嬷嬷说道。
赵文染看着沈霁秋出神的样子,心下略一疑虑便调笑道:“秋儿,这画阁再好,你也不能傻乎乎地盯着看啊。”沈霁秋闻言回过神来不自在道:“这画上的大漠孤山倒是极传神。”
王嬷嬷笑道:“那画上的是夷狄之景,自然与咱们大燕的山水是不同的。”
沈霁秋不知为何,蓦地想起在石溪堂内看到的画上头的夷狄女子,心头随后萌生了一个想法,又摇摇头,心下想应该只是巧合罢了。
赵文染便开口:“嬷嬷,这丽妃娘娘的风姿我也只是在你们口中得知,不知这宫中可有画像能让我们一睹当年大燕皇宫第一美人的风采?”
王嬷嬷笑道:“这只怕是不能了,丽妃娘娘离世之后,圣上悲痛不已,便下令让丹青馆封存了所有丽妃娘娘的画像,只有九皇子手里留存几幅。”
“啊……真是太可惜了秋儿。”赵文染叹了口气。
沈霁秋突然问道:“丽妃娘娘的画像有可能遗失在民间吗?”
王嬷嬷闻言皱眉道:“这是万万不可能的,沈小姐。且不说宫里头的画师都是在宫内起居,妃子的画像也是只有内宫和这丹青馆收藏。”
沈霁秋自觉失礼,略略红了脸。
不多时,几人进了画馆内的练习台,在画师的指点下开始描摹。
赵文染上手很快,不一会儿便皲染出一大片景致,沈霁秋看着赵文染下笔的模样,苦思了半日,却始终不得要领。画师范伯仁笑道:“沈小姐这是过分拘泥于形态了。”
范伯仁走到画桌边扫了一眼沈霁秋的画,原来是一幅江河图。而赵文染的则是花鸟画。
范伯仁愣了一会,随即略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指导过很多学生,却多以富丽清雅的画面为主,像沈小姐选择如此寂寥画面的,倒是头一个。”
沈霁秋笑道:“范先生说是有很多学生,可我瞧着先生左不过比我年长几岁罢了。”
赵文染听了沈霁秋这话,小声道:“秋儿,这位画师可是难得一见的天才,据说宣和画谱就是他写的。”
范伯仁倒也不介意沈霁秋的反应,而是拿了一支笔,轻轻在沈霁秋的纸上添了几笔,整个画面瞬间活了起来。
“好笔力!”沈霁秋不禁赞叹,而范伯仁只是笑笑。
王嬷嬷在一旁点点头,看过她们的画作后,笑道:“赵小姐的笔法倒是和皇后娘娘是一个模子。”
“皇后娘娘似乎很擅长丹青?”沈霁秋问道。
“那是自然的,皇后娘娘的画技便是圣上都赞不绝口,从前便是大燕京中最有名的才女,又与圣上自小相识,在咱们圣上还是太子爷的时候,太后便做主赐了婚。”王嬷嬷说道。
“原来如此,难怪踏青会上,会由皇后娘娘来判定画技了。”赵文染恍然大悟。
沈霁秋却一晃神,想起了与皇后见的那一面。皇后的模样,分明是在自己的画中看到了什么,可是她为什么是那样的反应呢……
不多时,两人从丹青馆离开,赵文染被赵贵妃喊去拉家常,而沈霁秋则漫无目的的在丹青馆附近闲逛。
丹青馆的背后紧靠着藏书阁。沈霁秋见天色还早,便领了画柳,走到了藏书阁。
“小姐,这皇宫里好玩的地方多着呢,咱们干嘛闷头在这个地方,真是无趣极了。”画柳抱怨道。
“嘘,听说这宫里头的藏书浩如烟海,前儿我得了一本玉簪记,看看这里头有没有下半本。”沈霁秋说着,一排排看向那书匣。
“小姐,那个玉簪记是什么样的书啊,说给奴婢听听,奴婢好帮您找找。”画柳揉着眼睛,一本本仔细地看着。
“嗯……一位公子进京赶考,与一位小姐私定终身,以玉簪定情的故事。”沈霁秋翻动着。
“啊?小姐,那后来怎么样了?”
“所以我才来这找下卷嘛!”沈霁秋无奈道。
不一会儿,两人找得一身是汗。
“我说小姐,宫里头我看大抵是没有了。”画柳给沈霁秋打着扇子,用袖子擦了擦额头。
“这书倒也算不上什么奇珍,怎的就是找不到下卷?”沈霁秋摇摇头。
画柳开口:“小姐,要是咱实在找不到,干脆自己写算了,以小姐的才学,画柳觉得不会比那说书的差。”
沈霁秋歪着头想了一会儿:“也好。”
“那么小姐,那本书说到了哪一回呢?”画柳问道。
“说到了书生进京赶考,小姐等待归来。”
“依奴婢所见,这最后呢必定是书生赶考归来,抱得佳人归。”画柳眨眨眼。
“这有什么意思?小姐我看了那么多本,都是一个套子,还不如想点别的。”沈霁秋托着下巴道。
“那必定是书生负了那小姐。”画柳又想了一会儿。
沈霁秋摇摇头:“那样也见得多了。”随后泄气道:“咱们空想也不是个办法,倒是能找出来,就好了。”
随后又转了半天,画柳看向最底层的书架,却是看见了一个沾了些灰的书奁。上书志异两个大字。
“小姐小姐!这个里头或许能找着。”画柳如获至宝地捧了上来,匣子已经有些旧了,显然是很久都没有打开了。
打开后,里头只有一本薄薄的中原志。
“这是……”沈霁秋翻开,原来这中原志里头记载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与基本状况。
翻开,头一页就记载着大燕朝。
“元成三年,夷狄国阿木公主来朝,以示夷狄与大燕友好。”
想必这就是丽妃娘娘了。沈霁秋想着,再想往后翻阅却发现书恰好缺了一页,于是只得往前翻去。
“建和二十八年,大燕与夷狄举行草原围猎盛会。”
“建和三十年,封陈侍郎之女陈氏为太子妃。”
“元成元年,新皇登基,封太子妃陈氏为孝淑惠皇后。”
“元成九年,丽妃薨,葬西陵。”
“元成十一年,伐西戎。”
“十一年?”沈霁秋心下盘算开了,十一年,不恰好是高将军牺牲的那一年?
“原来是这一次战役……”沈霁秋喃喃道。
“元成十五年,大选,梅氏、李氏、顾氏等入宫待选。”
沈霁秋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门口一个小宫女来报:沈小姐,赵贵妃娘娘有请。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