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嘉元新政”是在嘉元十三年春正式开始的,改革以当时的参知政事孟涛为首,其余六大臣为辅构成了一个改革决策的圈子,另外一大批年轻的官员抱着为国分忧的目的毫无保留的参与进去,这次改革在当时也得到了朝臣绝大多数的支持,因此在开始阶段还是很顺利的。()
不过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触犯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利益,碰到的反对也越来越多。
改革先从皇室入手,提出,限制皇室成员的数量,实行降爵制,直至成为平民,不再由国家供养,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少皇室成员的数量,节省开支。同时希望减少皇家园林数量,一部分对外发售,从而增加财政收入,除此之外,除必要外,尽可能不再大修宫室,减少支出,进一步减轻财政压力。这些限制皇室的改革,受到了皇室成员的极大的阻力,对其发起了猛烈的抨击,扬言要对其打击报复,甚至发生宗室子弟围攻七大臣的事件,在当时轰动一时,但最后由于嘉元皇帝的支持,这些政策最终实行了下去,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些限制皇室的措施,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朝堂和士林的一片赞誉,各种赞扬纷沓至来,七大臣从中央到地方得到了很大的声誉,因此决定乘热打铁,加快改革步伐。
随后七大臣从中央到地方开始了全面的改革,当年由于与西边突厥族的战争,改革首先对军事进行了改革。
之所以,首先从军事改革是因为嘉元十二年,大唐与西边的突厥发生了一次大战,当时新的突厥大汗继位,为了显示自己的绝对权威,因此对大唐发动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侵略,作战目的是全面占领河套地区。唐与突厥进行了一场人员达五十万的战争,最后以大唐取得胜利,本来想一鼓作气,收复河套全部地区,但是因为辽族突然在边境地区大规模集结军队,迫使当时的嘉元帝只能结束对突厥的战争,调遣兵力屯扎在燕云地区,防止辽族的南下,因此错过了一次极好的收取河套平原的机会。
因此,在对皇室改革之后,先从军事入手,朝臣基本没有人反对,改革在京畿地区迅速的开展起来。战事结束之后,七大臣决定对官员过多的问题进行改革,七大臣希望携对皇室改革的顺利以及此次战事的胜利气势,对冗官问题进行改革。但是改革的过程非常的艰辛,受到了许许多多是阻力。
冗官的改革虽然有许多条,但是最根本的改革措施是减少开科取士次数,减少官员恩荫的数量,减少开科取士的次数,这就使进入官场的人数减少了,减少官员恩荫的数量使冗官最大的来源从根本上得到了限制,但也就是这两项改革,遭到了士大夫阶层的极大阻力。这是因为减少开科取士得罪了不少读书人,而减少恩荫就得罪了庞大了官僚群体。
其实阻力是显而易见的,改革皇室和军事,对士大夫阶层基本触及不到的,而且改革在某种方面说,他们是受益的一方。但当改革但是当触及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他们本能的做出了反对,原先的支持者一大批成为反对者,一时间朝野汹汹。
虽然一开始预料到会受到很大的反对,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会受到这么多的反对,一下子他们站在了读书人的对立面,同时前两项制度的利益受损的人也加入到对他们的攻击中来。
一开始嘉元帝还坚持进行改革,对七大臣的政策进行支持,但到了嘉元十四年,情况变的越来越严重。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读书人在民间是有很大的威望的,他们的反对,也导致民众群起的反对,反对声浪一波比一波大,嘉元帝面对这来潮凶凶的反对也慌了手脚,为平息众怒,七大臣相继贬官出京,一大批为官卓有成效参与变法的人员也相继贬出中央,但是反对声浪依然没有平息,最后嘉元帝不得已相继废除了改革措施,至嘉元十五年,大部分的改革措施已全部废除,嘉元帝受此打击,也一蹶不振,第二年就去世了。
嘉元帝去世之后,由当时的皇太子继位,皇太子是完全反对变法的,一继位就废除了所有的改革措施,失去了嘉元帝的佑护,改革派又遭到了重大打击。
好在皇太子两年之后就驾崩了,由年幼的儿子继位,改革派的环境才有所改变。
皇太子在位虽然只有仅仅的两年,但对改革派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改革派的绝对首脑人物孟涛在听到皇太子废掉所有的新政的时候,急火攻心,不久就离开了人世。王健、刘哲死在了贬低的路上。其余的人也先后离开官场,隐居起来,而王元的老师就是那时候来到这里的,一住就是二十年,从当年的青丝到如今的白发。
现在距离那场新政已经过去二十年了,当年的七大臣只有自己的老师还在,其余的人也由于郁积先后离开了人世,一大批当年为官卓有成效参与变法的人员也已经不再年轻。
时光匆匆,到了现在仁庆十五年,当年的弊端越演越烈,冗官、冗兵、冗费,国家不堪开销,大唐处于危机的边缘,这个时候人们对当年“嘉元新政”的认识也到了新的高度,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新皇的亲政,大批当年的改革派官员回到了朝堂,改革派在朝堂中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势力,为当时七大臣平反的呼声也此起彼伏,。
这样作为七大臣当中最年轻的成员,也是唯一存世的秦贞,一下子成为朝野关注的焦点,甚至皇帝都几次派人来问政,并询问其返回朝堂的可能,对于这些秦贞都依依回拒了,没有再度出士的打算。
同时要求在京为官的儿子,对这些邀请代为回拒,因此王元才没有见到老师家里车水马龙的景象,才会一直以为老师是一个平凡的人。
虽然老师在这里开私塾,但是都没有要求他们以科举为业,唯一的例外是王元,可以说老师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王元身上,对其悉心教导,连自己的儿子都没有这样,这也就是为什么看到王元的越来越成熟的时候,秦贞大感欣慰的原因。
...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