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曾国藩传 > 第二节 洋务梦里已有年

第二节 洋务梦里已有年

作者:董丛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批派遣,每年一批,每批三十人,学生完成留学教育需要十五年,他们派出时的年龄在十二到十四岁之间。应派遣中文教师一同出洋,以便使留学生在学习西学的同时又能兼学中文知识。可任命两名委员负责整个留学生事务。经费则由政府在关税项下抽拨。而这些内容,在曾国藩、李鸿章此时会奏附呈的派遣幼童赴美留学“酌拟章程”中,即得到基本体现。并且,这时已成立起以陈兰彬和容闳为委员的“出洋肄业局”,像建立“留学预备学校”;安排派遣留学生的名额;筹定留学生在国外所需经费的来源;酌定出洋留学年限等事项,即其工作范围内的事情。既然上面言及的“酌拟章程”中采择了容闳原提建议,那么,如果这个“章程”就是眼下“出洋肄业局”的拟议结果,容闳在该局中所起重要作用即自不待言。陈兰彬在思想意识上则比容闳要守旧和落后得多,以至于后来在美国管理留学生的工作实践中,与容闳发生尖锐的矛盾和冲突,成为幼童在美留学之事未能画下一个圆满句号而致半途而废的先导因素。当然,不要说这个结局,即使实际派遣的工作情况,曾国藩也未及看到便下世。不过,派遣幼童赴美留学之事,系由他生前积极支持并领衔最后奏定,不失为他洋务生涯中的要项之一。

那么,晚年的曾国藩,在“洋务御夷”思想上能达到怎样一种程度和状况呢?他的这段话也许很有代表性:

造船操兵亦非八年十年不能有成。其他添立铁厂,选子弟赴外国学习诸技,尤需岁月迟久,乃可有济。自各国换约以来,我中华隐忍迁就,始获一日之安,得以余间剿平发、捻诸匪。今内地粗靖,尤当一意保全和局,不宜轻开碎隙。如练兵实有把握,彼族或以万分无礼相加,然后不得已而一应之耳。臣办理津案,失之过柔,至今内疚,神明耿耿莫释。然默察时势,一国则易防,众国则难御。我朝虽有并呑八荒鞭箠域外之具,尤愿常存慎之又慎之心。

总之,用今天的话说,在他心目中,觉得办洋务是一项较为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光是在起步不久的眼下,即使将来在练兵设防等方面达到预定目标,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也不要轻易与诸国动武,“众国则难御”呀!看,实际上忍屈辱、行妥协的思想仍根深蒂固。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