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纳赛尔兴奋异常地附和道:“阁下说得真好,以后欢迎你每年来一次。”
直到此时,日本议员才转入正题,开始谈两国的关系与贸易。纳赛尔被日本议员这么“顺毛一摸”,原本对会谈态度漠然的他陡生兴趣,双方不但谈得融洽,而且会谈结束后还愉快地合影留念。日本人利用认同策略,采取“顺毛摸”的办法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顺毛摸”其实就是满足他人的虚荣心。每个人都有虚荣心,人人都想在他人面前表现出好的、强大的一面,以此换得他人的尊重和肯定。如果一个人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他一定乐于认同你的观点,并在你需要获得支持时站在你这一边。
满足他人的虚荣心,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称赞。你可以称赞他的观念、见解、才能、家庭……对方有可能引以为荣的事情都可以称赞,这种做法费力不多,效果却非常惊人,所以也有人把“称赞”称为“灌迷汤”。
引导也是满足其虚荣心最重要的关键。你要在对方已经“满足”时,才把你的意思显现出来,但显现的方式还是要顺着对方的心理,不要让对方感到不快。例如,你应该这么说“我很同意你的观点,不过……”或“你的立场我能了解,可是……”先站在对方的立场,再提出自己的立场,这样就可以把对方的意志引到你的方向上去。
满足他人的虚荣心理,可以用在平时与人相处,可以用在说服别人,也可用在带领下属,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利用逆反心理是让人服从的巧妙圈套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表现为强烈的抵触情绪。比如,有时候直接说出目的往往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对方在对你传递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往往不会全盘接受,而会进行筛选。如果你说某些事情是不对的,往往他就会偏执地认为是对的,非要跟你拧着来。
每个人都会有逆反心理,体现在工作、学习、爱情、合作等方面。但逆反心理又是可以被利用的。如果能巧妙地利用逆反心理,就能操纵对方,使对方去做你想让他做的事。
利用逆反心理,就是先不直接挑明自己的目的,操纵对方自己钻到圈套中来。
苏联心理学家K。普拉东诺夫写过一本叫做《趣味心理学》的书。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作者介绍了本书的基本内容后,特意推荐了其中第193页的内容,要求读者马上去读。“然而”,作者紧接着别出心裁地写道:“现在可别读第230页上的故事!”
为什么不能去看第230页的内容呢?作者没有说明,只是下了这个禁令。一般读者都非常好奇,便把书翻到了第230页,“禁果分外甜”5个字赫然跃入眼帘。细看内容,作者谈的就是逆反心理,说人们对任何强加于自身的东西总会本能地产生抗拒心理,而不管强加的内容是对还是错,是利还是害。这种现象在人类刚出现时就产生了。为什么亚当和夏娃要偷吃禁果?并不见得是因为禁果好吃,唯一的理由是上帝禁止他们这样做。在这一部分内容里,风趣的作者又像预言家一样写道:他深信大多数的读者在拿到这本书时—定会先翻到了这一页,原因是他在序言里写了这么一句话:“现在可别读第230页上的故事!”
在读者大呼“上当”的同时,也不能不佩服作者的匠心独运。许多家长和老师及管理人员每每对孩子、学生、下属产生的逆反心理感到无可奈何。殊不知,在古今智者们眼里,逆反心理正是可供利用的一种现象,一个颇为有趣的话题!
利用消费者的逆反心理,是一个有效的销售策略。比如某某品牌新款汽车限量登场,某某时尚内衣限量上市,看多了这样的广告,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商家为何要对产品进行限量上市,这不是自己给自己设置发财障碍吗?营销专家认为,限量销售实际上是一种高明的营销方式,它不仅不会影响生产商的利润,相反还能为商家赢得更多的商机。
心理操纵术1.先捧后求,让对方享受成就感。
2.制造短缺的假象,可以影响对方的行为。
3.利用“禁果效应”,吸引对方注意力。
4.不按常理出牌,让对方措手不及。
5.交换立场,以心换心。
6.逆向思维,柳暗花明。
欲擒故纵让对方入套,用反的说法达到正的目的“三十六计”中有一计是“声东击西”,而正话反说正是追求这种效果。指哪里并不打哪里,操纵别人,在别人毫无知觉时,靠突袭得手。
“反其道而行之”的智慧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有家牛排店,堂堂正正地命名为“肮脏牛排店”,令人望而生畏,又疑惑难解。可是,那些不知底细的人,受好奇心的驱使,反而偏要“冒险”进店,一睹其中奥妙。店里故意用煤油灯照明,以造成朦胧的气氛,天花板上糊着厚厚一层人造灰尘,四周墙壁挂着东倒西歪的纸片,墙角还摆上几件破家具,锄头、草鞋这类物品作为装饰。进店后的人们感到几分古色古香,仿佛回到了200年前的世界。
“肮脏牛排店”反其道而行之,达到了奇名、奇店、奇招的效果,店名不胫而走,名扬四海。
同样,“最差的食品”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家饭店的老板做了一个出奇制胜的广告:“本饭店经营最差的食品,由差劲的厨师烹调。”同时,老板还在饭店门口亮出了一块招牌,上边醒目地写着“最糟糕的食品”。许多客户感到新鲜、好奇,争相光顾这家饭店,都想尝尝“最糟糕的食品”的味道。品尝后发现,其实都是美味佳肴,并且价格适宜。
结果,该饭店美名远扬,客户纷至沓来。老板巧妙地利用客户对反面宣传的好奇心理,成功地对客户进行了操纵。因为人们都看腻了那些自吹自擂的广告,因而对这则广告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像走路一样,有时候直来直往达不到目标,我们就只好从旁边另辟蹊径。做生意、处理事情也是如此。如果正面的劝说和努力没有效果,那就反其道而行之,让对方自己送上门来。有时候看似荒唐,但实际上却可能是操纵别人最有效的方法。
正话反说,让听话人心里更舒畅反语是口才艺术中更为极端的迂回术。正话反说便是以彻底的委婉,欲擒故纵,取得合适的说话角度,达到比直言陈说更为有效的说服效果。
在日常交谈中,总会有一些让我们不便、不忍或语境不允许直说的话题。这时候,如果从相反的角度深入,使语意软化,就会操纵听者的认同感。在待人处世中,采用正话反说的方法,让自己的舌头打个弯儿,也许就能使本来很困难的交往变得顺利起来,让听者在比较舒坦的氛围中受你操纵。
齐国有一个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大怒,命人将这个胆大包天的人绑在殿下,要召集左右武士来肢解这个人。为了防止别人干预他这次杀人举动,他甚至下令:“有敢于劝谏者,也定斩不误。”文武百官见国君发了这么大的火,谁还敢上前自讨杀头之冤。晏子见武士们要对那人杀头肢解,急忙上前说:“让我先试第一刀。”众人都觉得十分奇怪,晏相国平时是从不亲手杀人的,今天怎么啦?只见晏子左手抓着那个人的头,右手磨着刀,突然仰面向坐在一旁的齐景公问道:“古代贤明的君主要肢解人,你知道是从哪里开始下刀吗?”齐景公赶忙离开坐席,一边摇手一边说:“别动手,别动手,把这人放了吧,过错在寡人。”那个人早已吓得半死,等他从惊悸中恢复过来,真不敢相信头还在自己肩上,连忙向晏子磕了3个大响头,死里逃生般地走了。
晏子在齐景公身边,经常通过这种正话反说的方法,迫使齐景公改变一些荒谬的决定。比如,有一个马夫有一次杀掉了齐景公曾经骑过的老马。原来是那匹马生了病,久治不愈,马夫害怕它把疾病传染给马群,就把这匹马给宰杀了。齐景公知道后,十分心疼,一气之下竟亲自操戈要杀死这个马夫。马夫没想到国君为了一匹老病马竟会杀了自己,早已吓得面如土色。晏子在一旁看见了,就急忙抓住齐景公手中的戈,对齐景公说:“你这样急着杀死他,使他连自己的罪过都不知道就死了。我请求为你历数他的罪过,然后再杀也不迟。”齐景公说:“好吧,我就让你处置这个混蛋。”晏子举着戈走近马夫,对他说:“你为我们的国君养马,却把马给杀掉了,此罪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不得不杀掉养马的人,此罪又当死。你使我们的国君因为马被杀而杀掉了养马人的事,传遍四邻诸侯,使得人人皆知我们的国君爱马不爱人,得一不仁不义之名,此罪又当死。鉴于此,非杀了你不可……”晏子还要再说什么,齐景公连忙说:“夫子放了他吧,免得让我落个不仁的恶名,让天下人笑话。”就这样,那个马夫被晏子巧妙地救了下来。
在很多时候,正话反说可以放大荒谬,让人更为明白地见到荒谬的真面目,从而达到更好的劝谏效果。
心理操纵术1.打破常规,扰乱对方的阵脚,制造取胜的机会。
2.预先告知话题,使对方集中注意力。
3.巧妙地设置悬念,提高对方的兴趣。
4.对方越急,你就要越慢。
5.自己先说出别人要反驳的话。
6.将错就错,让对方思维混乱。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