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心理三术:洞察术、操纵术、调节术 > 有隐有显:隐藏与展示的艺术

有隐有显:隐藏与展示的艺术

作者:牧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一个聪明而富于洞察力的人身上会潜藏着危险,那是因为他喜欢批评别人。雄辩而学识渊博的人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因为他暴露了别人的缺点。所以,一个人还是有所节制为好,采取隐藏的处世态度,不可处处占上风。但做人又不能不露锋芒或始终藏而不露。不露锋芒、藏而不露,总给人一种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感觉,让人觉得你这人虚伪无比。不可不露,却又不能太露或乱露。暴露过多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徒然增加自己的苦恼;而处处隐藏自己,又难以让人领略你的真性情。因此,何时该隐藏,何时又该展示,实在是一门值得拿捏的操纵艺术。

展现自己良好形象,隐藏内心真实想法在人际及职场交往中,个人形象往往关乎自己的人脉储备及在职场中的后续发展,良好形象将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在别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进而在无形中操纵别人,获得他人的好感、尊重以及支持和信服。

内外兼修,以最佳的形象示人良好的外在形象操纵着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一个良好的印象,尤其是第一次见面。第一印象只有一次机会,没有第二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研究你给人什么样的印象,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希望别人看到你以后有什么感觉,别人在跟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会如何谈到你。把这些仔细规划好之后,你才能给予别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外交家,他们穿西服系领带,都是给人以信赖感。我们看到市场上卖烧豆腐的经常系着一个五颜六色的围裙,头顶个帽子,手里拿着一把扇子。假如反过来,一个外交家系着一个五颜六色的围裙,头顶个帽子,手里拿着一把扇子,穿个汗衫,手上戴个手套,脏兮兮的样子,你敢相信他是个外交官吗?假如卖烧豆腐的在市场上穿着西服,系个领带,穿个白衬衫,你敢买他的豆腐吗?可能你觉得他的豆腐不太新鲜或怎么样吧,因为做什么就应该像什么。

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这不无道理。商业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所产生的影响力和信任度,是来自语言、语调和形象三个方面。但它们的重要性所占比例是:语言只占7%;语调占38%;形象占55%。由此可见形象的重要性。你的形象就是你自己的未来。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一个人的形象远比人们想象的更为重要,它的操纵力将超乎你的想象。

第一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是取信于人的出发点,常常左右着我们对他人的看法。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注意留给他人好的第一印象。

维护外在形象很重要,但树立品德形象更重要。这是因为,个人品质决定你的整体形象。生活中,我们常说某人人品不佳,令人鄙夷;某人人品高尚,令人佩服。其实,内心深处的观念是:某人如果品德高尚,造福人群,那他将永远被人们所纪念,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相反,如果某人品行恶劣,即使他生前也有一些功绩,甚至有较大的业绩,人们也并不推崇他。

很多人参加团体、俱乐部,参加协会,甚至不断做一些奉献社会、回报社会的事,比如抗洪抢险、捐助希望工程等,他们都是要累积一个良好的形象,在社会上有一个良好的声誉。由于他们的形象与他们的举止是一致的,所以才会有更多的人认同他们。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切不可忽略品德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它关乎别人对你整体形象的评价。

有的时候并非一定要表里如一人人都喜欢的一个做人品质就是表里如一,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做,心里有什么想法就怎么说,表里如一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良好的。然而,有些时候,人的内心想法并不一定要表现出来,而是深藏内心,叫人琢磨不透。

观察那些社交能力比较强的人,大多是比较成熟、沉着的,不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蒙蔽,也不会对人表现出过多的思想感情。因为社会阅历丰富,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他们很少在人际关系上上当或栽跟头。相反,那些不谙世事、幼稚单纯的人,在与人交往方面由于缺乏经验,从而陷入被利用、被伤害的境地。所以,适当地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是社交场合良好的自保之道。

隐藏起内心的真实想法,不轻易对人表白心迹,这样的人往往给人一种城府很深的印象。在现代人性的丛林里,过于天真单纯的性情已很难立足,而“深沉”、有心计、懂得保护自己的人在社交场上却能做到游刃有余,方圆无碍。由此可见,心里有话不一定要和盘托出,是一种成熟的社交隐藏之功。

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代表着一个人对人生的体验和对社会的态度。有些人之所以给他人以一种高深莫测、城府很深的感觉,实是这类人对社会特有的一种理解和体验,是他人生遭受无数次挫折的结果,因而形成了这种行为特点和行为方式,它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产物。不可否认,它是一种“人格面具”,是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将这个特征融化进自己的“骨子”里,通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反映出来。譬如,一个人看问题深刻,看得到本质,遇事沉着,遇险不慌,而且能反应得当,恰到好处。这类人格特点是一个人集十几年、几十年的生活磨炼而形成的,绝不是装出来的。

能够像冰山一样只露出一角,让人摸不透你的心思,但你会自保无虞,而且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因此,聪明人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尊敬的话,就不应该让别人看出他有多大的智慧和勇气。让别人知道你,但不要让他们了解你:没有人看得出你天才的极限,也就没有人感到失望。让别人猜测你甚至怀疑你的才能,要比显示自己的才能更能获得崇拜。你要不断地培养他人对你的期望,不要一开始就展示你的全部。

最后要提醒的是,学会隐藏内心,是教你认清世事,洞察人情,适应社会,它绝不意味着要放弃真实,失去自我。

心理操纵术1.利用首因效应,在第一次见面时就给人留下好印象。

2.善用近因效应,让对方将不快改为好印象。

3.打造好形象,改掉坏习惯,在交际场上闪亮登场。

4.戴上“人格面具”可以让你免受他人的伤害,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伪装和假象。

交谈时多让他人做主角,自己不妨当“捧哏”

说话不是说给自己听,而是说给别人听。所以,不能只顾自己说话,而忽视别人的感受。如果不顾别人的反馈,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即使你说再好听的话也全是废话。

人人都有说话欲,你不能只顾自己说话与人交谈是为了享受对话的乐趣,谋求彼此心灵的交流,同时完成交谈的目的。交谈并不是唱“独角戏”,它是双方思想交流的形式之一。因此,无论是交谈的哪一方,都应该明白交谈的真正含义。试想,一个人总是向别人唠叨一些自己津津有味也以为对别人趣味无穷的话,于是自说自听自演自唱,那么有谁愿意听呢?

人们都有自我表现的本能,所以,一旦有说话的机会,就很自然地想开口说话。如果能有来有往、一呼一应,交谈气氛就更活跃,参与者的心情也更加愉悦和欢欣。

如几个人聚在一起讲述故事,甲一个一个地讲了好几个了,乙和丙都是嘴痒痒的,也想来讲述一两个。可是,甲只管滔滔不绝地一个一个地讲下去,使乙和丙想讲而没有机会讲,乙和丙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说话的机会,专门听甲的讲话,自然会没有精神听下去,只好不欢而散了。

一个商店的售货员拼命地称赞他的货物怎样好,而不给顾客说话的机会,就不能做成这位顾客的生意。因为顾客对你巧舌如簧、天花乱坠的说话,顶多只看做一个生意经,决不会因此而购买。反过来,你只有让顾客有说话的余地,使他对货物有询问或批评的机会,双方形成讨论和商谈,你才有机会做成生意。

世界著名记者麦开逊说:“不肯留神去听别人说话,是不受人欢迎的第一表现。”社交中的说话,同站在教室中教课或是站在演讲台上演说有很大不同。教课和演说,只有你一个人在说话,别人不能插嘴。而社交中的说话,彼此在对等的地位,如果在这种谈话中,你一个人一直滔滔如高山瀑布,永不停止地倾泻着,那对方就没有说话的机会,完全是你说人听了。这样一来,你肯定不会受人欢迎,甚至会被别人耻笑。

在与人交谈的时候,我们应该常常在心里自问:“这样说可以吗?”否则的话,你以为压下对方自己就能独占会话的上风,但是别人不买账,把你的话当耳边风岂不是枉然?再说,如果你老是在说话时逞能,人们势必对你“敬而远之”,到了那种地步你又有什么意思呢?即使你想与人聊天,别人也不愿奉陪,如同舞会中的“壁花”,这便是自作自受了。还有的人总喜欢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泼冷水,或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故意找碴儿,这样做百分之百违反了成功谈话的规律。

时而听时而捧,让对方尽情尽兴地说谈话以自我为中心,当然令人厌烦。如果在众人谈话的场合,你甘心做一名听众或当个“捧哏”角色,会心地聆听对方的话语,或时不时地来两句捧场的话,相信你会更受欢迎,大家也必定认为你是一个有涵养之人。

英国心理学家杰克·伍德说:“很少人能拒绝接受专心注意、倾听所包含的赞美。”与人交谈,应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倾听是一种“无言的赞美和恭维”。倾听的意义不仅仅给了别人一个表达的机会,倾听的实质是放下架子,用温暖的笑脸去面对说话者,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听别人说话的过程中,一位高明的谈话者往往能够体现出许多良好的素质。他有一颗精细的心,能够体察别人的感情;他富有同情心,能乐人之乐、忧人之忧;他有深厚的涵养,能体谅别人的难处,宽恕别人的错误,容忍别人的缺点;他有良好的耐性,能够长时间地听取别人凌乱、不成熟,甚至是语无伦次、前后矛盾的意见。他还具有发掘和吸收别人观点的热忱和能力,当别人因有顾虑而欲言又止的时候,他能诚恳而友善地鼓励他们讲下去;而别人偶尔说出有趣的话,他就发出会心的笑;当别人讲出一些不错的道理时,他就连连点头;当别人试图说出一些难以表达的思想时,他就凝神细听,并且不时就没有听清楚的问题向别人请教;当别人的讲话告一段落时,他就把别人所讲的内容整理得条理清楚,并加以吸收。由于有以上的良好素质,高明的谈话者往往能深刻细致地了解各式各样的人。他的语言往往可以非常有效地打动人的心坎。这样,无论什么人见到他,都愿意把他当做知心朋友,愿意向他吐露自己的心事,把自己藏在心中的剧烈的痛苦、烦恼都向他倾吐出来,希望得到他的同情、安慰和帮助。

如果你觉得一直保持听众的角色会太尴尬,不妨在谈话中穿插一些捧场的话,这样不会让人觉得你是个局外人。捧场者就如同说相声中的捧哏角色,为了烘托说话气氛,调动逗哏的表现欲,往往通过提问的方式将话题延续下去,比如“接下来会怎么样”、“然后是”、“为什么”等等,通过一系列提问,就会让说话者尽情尽兴地说下去,满足他的表现欲。在社交场合中,我们也可以为说话者做个捧哏,激发他的说话欲,让他在谈话中做主角。当然,提问应该注意选择最佳时机,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对策提问,让对方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把思想深处的东西和盘托出。

总之,在沟通中,让对方说得越多,我们了解对方真正意图的机会就越多。当你掌握对方的情况,远比对方知道你的情况还要多,你自然就把握住了先机。

心理操纵术1.让同事在交谈中表现得更优越。

2.歪着脑袋倾听,让人感觉更关注。

3.尽量让对方多说,引导对方说话。

4.适当地沉默,交流才会继续进行。

5.恰当地发问,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把优越感让给对方,把骄傲心埋在心里人一得意,就感觉自己站在了人生的高处,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这是狂妄的表现。真正的高处在你的脚下,不在你的嘴上。智者会尽量保持甘居人下的谦逊姿态,结果反而受到大家的景仰,为人们所称颂。

让他人展现优势,适当暴露自己的缺点有一种感觉一直隐藏在我们的意识深处,那就是,我们总以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其他人更聪明。

美国著名的工艺家卡朋特有一次演讲时说:“你在众人面前口若悬河地说话,如果你以为自己智慧超群,有着别人无法相比的聪明,并且十分自满于自己的表现,那么人们是不会对你的演讲有多大的兴趣的。那些连这一基本常识都不懂的演说家总是绞尽脑汁地想弄点新颖材料,自以为是地认为可以锦上添花。事实上,他们并不能取悦听众,只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而已。”

由此可见,越是平庸之人,越是想在众人面前竭力表现自己,让人知道唯有他是绝顶聪明的,而别人都是傻瓜。

真正的聪明人不会这么做。他们不会在众人面前炫耀自身的长处,而是让他人尽力展现自我。比如一个成功的管理大师,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更伟大、更权威的感觉,他会让自己的员工和下属走在前面,而自己甘愿做背后拉绳子的人,他会尽量维持那些最卑微的人的虚荣心。所以,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能够巧妙地与下属融洽地相处,他们不会让别人在自己面前存有自卑心理,这也是领导的社交艺术所在。

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还有一项十分巧妙的领导艺术,就是“弱点暴露”效应。我们总是竭力掩饰自身的种种缺陷与弱点,以顾全脸面,尤其是一些领导者,更想尽量使自己在下属面前树起一个“高大全”的形象。其实,有时恰当地运用“弱点暴露”效应,更能让你拥有亲和力。

有位经理,管理经营有方,公正廉洁,但就是性格“火爆”,无论是男女老少,“碰”到他那儿都免不了被不顾情面地一顿猛“批”。为此,群众关系颇为紧张。一次,在职工大会上,他很动情地说:“我这人从小就是‘牛’脾气,发作起来老给人难堪。下决心改了十几年,还是没改掉。今后我再‘牛’气,你们大力顶,谁帮我顶掉‘牛’气,我用全年奖金重谢他。”从那以后,既没人和他顶,也没人把他的“牛”脾气往心里去,企业搞得红红火火。大家说:“我们了解他,这不算啥!”

领导若主动暴露给自己的下属一点缺点,不仅不会引起下属的鄙视,反而会感到你的谦虚和对他的信任。结果必然是一方面千方百计帮你打“埋伏”,另一方面鼎力为你弥补“弱项”,使你胸有成竹地应付任何场合。

暴露弱点,可以向他人表明,自己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可接近的人。但暴露自身弱点必须非常小心,要有所选择,永远也不要暴露致命的缺点,而应显露一个或几个无关紧要的弱点,或者挑选从某种意义上可被认为是优点的弱点。

把他人的得意事常挂嘴边,把自己的得意事放在心里认为自己比别人技高一筹,头脑比别人聪明,能力比别人强,于是经常把得意之事挂在嘴上,逢人说自己怎样怎样能干,怎样怎样富有,上司怎样器重,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甚至没有顾及当时的听者是不是一个正处于人生低谷的人。你以为自己的成功能换来别人的敬佩与欣赏,事实上,在别人看来,你这么做是在嘲笑对方的无能,让对方有一种被比下去的感觉。此时,他对你不是敬佩与欣赏,而是愤怒与嫉妒。

与人交往要记住,不要在失意的人面前炫耀你的得意之事!因为你的得意衬托出别人的倒霉,特别是失意的人,你在他面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事,他会更恼火,甚至讨厌你。如果你不想失去朋友,就要时刻注意把得意放在心里,而不是放在嘴上,更不会把它当做炫耀的资本。

不要总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成就和好运,自恃才高而目空一切的人令人讨厌,而那些因身居高位、大权在握而自傲的人更是令人讨厌。不要动不动就摆出一副“伟人”的架势,以免令人作呕;也不要因为有人羡慕你而不可一世。你越是挖空心思地想得到别人的崇拜,你就越不能得到它。

与其在人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不如把优越感让给对方。

比如,当你和朋友在一起时,最好多谈他关心和得意的事,这样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同,从而加深你们之间的感情。

把他人的得意事常挂嘴边,是对对方的欣赏与肯定。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各个方面都能胜人一筹,但事实上这永远只能是一个梦想。一些心理素质不高的人,每当面对别人的优点与成绩时,往往禁不住妒火中烧,很难坦然地面对与欣赏。

把他人的得意事常挂嘴边,把自己的得意事放在心里,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尊重别人的人格是赢得别人喜爱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格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最宝贵的。对每一个人来说,他都有这样的一个愿望:那就是使自己的自尊心得到满足,使自己被了解、被尊重、被赏识。如果你不尊重别人的人格,使别人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或许会一笑了之,但你却严重地伤害了他。事实上,如果你表示出了对他的不尊重,即使他当时对你还是很友善,但是,如果他不是一个精神境界极高的人,他以后是不会很喜欢你的。

相反,如果你满足了他的自尊心,使他有一种自身价值得到实现的感觉,那么,这表明你很尊重他的人格。你帮助他获得了自我实现,他也会为你所做的一切表示感激,会因此而喜欢你。你只有满足别人的精神需求,别人才会满足你的精神需求。

与人交往,你应该记住一点:如果你有一丝自大的心理,无论你是否在言行中表现出来,它都能时刻通过你的内心而影响着你的行为。为此,你必须懂得维护那些与你有着情谊联系的人的自尊心、虚荣心和优越感。在这些人面前,你没有理由高高在上,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你并不比其他人更重要。即使你是一个说话天才,也要让与你谈话的人感觉自己也能说得一场脱口秀。即使你是一个才高八斗的“全能”,也要让与你打交道的人感觉自己很优秀。

心理操纵术1.运用喜好原理赢得他人的好感。

2.谦虚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3.故意暴露自己的弱点,麻痹松懈对方。

4.在姿态上隐藏聪明才智,做到大智若愚。

5.在心态上隐藏骄傲自大,做到虚怀若谷。

给人帮助莫张扬,他人好话广传颂如果让人觉得你对他很重视,那他就会对你萌发出巨大的热情。反之,你的行为如果触犯了对方的尊严,哪怕是好心的帮助,在对方看来,这种帮助也是一种伤害。

宣扬对别人的帮助等于向对方要人情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但没必要把你对别人的帮助大力宣扬。整天把对人的帮助挂在嘴边上,拎着耳朵告诉他“我帮助过你,你可别忘了”,这种提示可是不受欢迎的。

宣扬自己的帮助,就等于贬低对方的无能。在众人之下宣扬,更是显露出浅薄、不可一世的“丑态”。如果你总是将自己对他人的每一笔帮助都像账目一样记载得详详细细,不管大赞助还是小帮忙,逢人便拿出来说说,相信以后再不会有人向你请求帮忙了。因为你对这样的帮助如此处理,让别人望而生畏,觉得求你帮助就要日后还情,一旦疏忽或是健忘,还要忍受你的提示,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我的帮助竟然被这个粗心的家伙忘得一干二净”的宣布,这样的“教训”可不是人人都喜欢的。

为别人做了事,送了人情,等于大功告成,便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简单的说成复杂的,小难题说成大困难,生怕人家忘了。帮了别人的忙,就觉得有恩于人,于是心怀一种优越感,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这种态度是很危险的,常常会引发反面的后果,也就是:帮了别人的忙,却没有增加自己人情账户的收入,正是因为这种骄傲的态度,把这笔账抵消了。

人都是爱面子的,你给他面子就是给他一份厚礼。有朝一日你求他办事,他自然要“给回面子”,即使他感到为难或感到不是很愿意。这便是操作人情账户的全部精义所在。

你送对方一个人情,对方便欠了你一个人情,他是定要回报的,因为这是人之常情。要想得到丰厚的回报,必须学会不夸张,不张扬。

第一,不要故意向对方表示:“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