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李世民传 > 第四章 探敌营随行中军箭 平叛乱再收勇猛将

第四章 探敌营随行中军箭 平叛乱再收勇猛将

作者:刘文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三天之后,李世民带领着三万精兵北上韩城并自哪里渡过了黄河,在柏壁附近与宋金刚的前哨部队相遇,双方开始对阵起来。

双方对阵的第一天,李世民将其他的将领召集过来商量如何用三万精兵破宋金刚五万大军的对此。

刘文静认为,“宋金刚的手下多是北人,非常善于骑射,我军如今绝不可力敌之。”

李世民点点头,看来折墌之战已使刘文静受益匪浅,大家也都七嘴八舌地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大多数都主张坚营固垒,暂时先不缨其锋芒。随后,李世民说道:“现在我们营于旧地,一定要实行安民政策,笼络民心,这样咱们才能争取更大支持,把握对敌作战的有利条件。宋金刚悬军千里,给养必有不足,只能以抢掠为计,而现在又是孟冬时分,田野皆荒,无粮可收,他们只能入户劫掠而扰民心。如果我们能反其道而行之,必定能迅速地获得民众的支持,大家回去之后一定要申明这个问题,平买平卖,切莫骚扰民宅,如有违抗,定以军法处置!”

说完之后,他安排大家回营去安排军中事务,却独独叫住了李道宗。

“怎么,二哥,你找我有事吗?”李道宗既兴奋又有点儿紧张地问道。

“你第一次随军出征,有什么感觉吗?”

“感觉挺新鲜,也有点儿紧张,我是不是很胆小啊?”

“不,我第一次随军作战也挺紧张,习惯了就好了,慢慢来。”李世民笑着拍了拍李道宗的肩膀,继续说道,“我想自己出去一下,你想不想跟我一起去?”

“干什么去?”李道宗的语气里充满好奇。

“兵法说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我想骑马去探一下宋金刚的虚实!”

“这……这不太好吧,要是让刘将军他们知道了肯定不让我们去的。”

“所以我才让你来跟着我去,而不让他们跟着我去,让他们跟着去肯定会婆婆妈妈的,一点也不利索。”

“那……那我就陪你去吧,不过咱们得带上点儿兵士以防万一。”

“不行,带上兵士目标太大,容易被敌人发现。咱们俩去目标很小,正好可以便宜行事。而且出征薛仁呆的时候我缴获了几匹好马,你选一匹骑上,他们就是发现了我们也追不上的。”

李道宗点点头,强烈的好奇心和冒险欲望使得他无比地兴奋起来。随后,李世民和李道宗各寻战骑,径直往营门走去。守营官兵一见元帅要出营,略微问了几句,李世民只说出营去散散心并且拒绝了他们要跟随出去护卫左右的请求。营门开放,二人打马出行,野外山峦起伏,触目一片荒凉,草木枯萎,寒冬的颜色正在树尖草际蔓延开来。突现于视线边缘的苍鹰搏击几下羽翼,遂停住不动,一任苍劲与凄惶在清冷之中滑过天穹,终于休止为最后的一点儿生气。

李世民和李道宗打马向东,他知道东面有一道岭叫做苍鹫岭,临岭东望,宋金刚的营寨可以尽收眼底。为了避免让对方探马得知,二人故意绕了一个大圈子,恰好经过了一个村庄。正午的阳光在一片灰蒙蒙的空气里放射出惨淡苍白的颜色,艰难地为这北地的山区输送着热量。而那袅袅的炊烟却还是执著地从各家各户的烟囱里喷涌出来,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久违的淳朴的清香,这种清香,李世民也只是在征伐的途中曾经偶遇过的。

路途之中,李世民二人突然听到呼救声,转过去一看竟然是自己军队的人要对当地的女子施暴。李世民赶紧过去,抓住了这两个逆贼,押解至军中就要杀头。但一旁的刘弘基极力劝阻,最终才说出原因,原来这是后妃的亲戚。李世民哪管这些,手起刀落,直接将两个人斩于军中。

刘弘基无奈,问及李世民出营所为何事。李世民却闪烁其词,怕他纠缠,又告诉他要注意安抚附近村寨中的民众,如发现家中粮食贫缺的便以军中粮食补给,切不可再失去民心了。随后,他趁机和李道宗溜出院子,骑马而去。

二人又走了半天,这才到达苍鹫岭。从他们这一方前行,正好可以登临岭巅。只见长岭一际,绵延横亘,荒草萋萋,连路都几乎被遮住了,偶尔有只小动物会倏然从草间受惊窜出来,瞬间便逃匿得无影无踪,远处的操练声和战马嘶叫隐约传来——宋金刚的军队就在前方了。为了不打草惊蛇,两个人早早地下了马,慢慢走过没膝的荒草。再走不多远,临绝崖下望,只见营帐层层叠叠,在岭下安扎了一大片,营寨中间的旷地上,正有人在那里操练着。因为离得远,也看不太真切。但觉对方进退有序,步伐铿锵,显然是训练有素。二人看了一会儿,李世民转头低声问李道宗:“敌阵就在眼前,你可有什么高招?”

“敌军进退有序,精神饱满,否则也不会在数日之内便能进兵近千里。但利弊制衡,兵贵神速,他们也想速决,因而此时气势最盛,我们就偏不上他的当,静候时机以消磨他们的锐气,等到他们气衰粮尽,我们就可以大显身手了。”

“嗯,很好,我也是这么想的!”李世民用赞许的目光看看李道宗,而后用手指着对方连营说,“你看,宋金刚扎营大有悖于常理,营寨散乱不堪,不成规律;帐篷搭得也是稀松,营防也不像我们的那样坚固,这已经表明他要与我们进行速速决战了,部说他的骑兵非常厉害,现在怎么只操练步卒呢?”

“可能一会儿就轮到骑兵了吧,我们再等一会儿吧!”

李世民点点头,又往宋营中看了看,一阵倦意袭来,不觉连打了几个哈欠。是啊,剿平薛仁果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率兵来打宋金刚,甚至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他实在该休息一下了。他朦胧着双眼对李道宗说道:“我实在太困了,你先看着,如果发生什么事情你赶紧叫我。”

“放心吧,二哥,你就安心地睡吧,其他的事情包在我身上了!”李道宗拍拍胸脯,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轻轻答应一声,头一歪,枕着胳膊立刻陷入了深沉而甜美的梦乡。梦中,他率领部下一举打败了宋金刚,随后乘胜恢复了晋、汾两地,活捉刘、宋二人,乘胜班师回朝,谁知队伍过黄河之时突然河冰塌陷,他的赤骝马也失却前蹄,他一头栽进了冰冷的河水之中……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激灵”一下醒了过来,发现赤骝正站在自己的面前,伸出舌头舔着自己的面颊,遂暗自窃笑自己刚才那离奇荒唐的美梦。这时,他才想起了李道宗。奇怪,道宗怎么不叫我呢?他侧头一看,只见李道宗也斜卧在一边的草丛上沉沉地睡着了,脸上还不时地浮现出单纯的甜美的笑容。

“道宗,道宗。”

李世民低声叫了几下,李道宗却只是哼哼了几声,随即便又沉沉睡去。此时,夜幕低垂,天边的红霞还未消尽,仍在西天一线的无限空间自由伸展着灿烂的长度。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阵拨动荒草的窸窣声,而且还不时地夹杂着战马的鼻息声。这些声音使他一下子完全惊醒过来:这么远不会是自己的军队,一定是宋金刚的手下!

响声越来越近,听情况好像是巡哨的部队。他使劲地用手推着李道宗,但酣睡之中的李道宗根本没有什么反应。正在这时,那匹赤骝马伸嘴叼住李道宗的前襟,一使劲,把他给衔在了半空中,这一下李道宗可醒了,却被李世民紧紧捂住了嘴,他贴在道宗的耳边低声说道:“千万别说话,有敌人!”

闻听此言,李道宗也被吓了一跳,眼睛骨碌碌地向四周张望着,只见不远处朦胧的夜色里,巡哨的敌人已经点起了火把,战马和兵士的鼻息呼出的白气在火把的照射下清晰可见。形势危急,两个人对望一眼,连忙悄悄地扳鞍上马,一磕肚带,两匹马好像也预见了迫近的危机,像离弦的箭一般猛地向前蹿了出去。

“前面有人!”敌方的兵士大叫起来。

“叫什么,还不赶紧去追!”

李世民马不停蹄,趁机向后一望,只见无数战马从荒草与树林之中冲出来,向着两个人急驰的方向追过来。两个人连忙紧抽几鞭,两匹马撒开了四蹄猛跑,渐渐地拉开了与后面紧追不舍的敌人的距离。后面一阵阵难听的咒骂声极清晰地传到两个人的耳朵中来。李世民在马上对李道宗说道:“赶快抽出宝剑,护住后方,防备他们射箭!”

他的话音刚落,果然有破空之声不断地传来——气急败坏的敌人真的使用弓箭了。两个人连忙将宝剑舞开,护住后边,既不让人受伤,更不能让箭伤着了马。突然,李道宗发出一声惨叫,李世民连忙对他说道:“你赶快到我前面去,千万不能让马降低速度,你还能坚持住吧?”

“二哥,我没事,你不用管我,我只是让箭射中了胳膊。”

李世民一听李道宗的伤没有大碍,心情顿时放松了不少,专心致志地对付后面的如飞蝗一般的箭矢。距逐渐拉大,眼见后面的灯光越来越远,越来越小了,终于渐渐地与夜色融在了一起,二人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慢慢地放马回营。守营的兵丁一见李世民回来,慌忙打开营门,放两个人进来。

“哎呀,少将军,你怎么流了那么多血!”守城的头目偶然看到李道宗面色苍白,站立不稳,再往下一看,这才失声惊叫起来。李世民闻听回头一看,在火光照射下,只见李道宗整个右臂上的衣服已经被血浸透,一片殷红,被冷风一吹,连衣袖都冻了起来。李世民连忙转到他的身后,只见一支箭深深地插入他的右臂,血就是从这里的伤口流出来的,整条右臂已经不能动了,而那支箭却还在外面突兀地露着。

“道宗,你受了这么重的伤,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呢?”李世民急惶惶问道。

“二哥,没事的,我只不过是被射了一箭。再说,咱们当时只顾逃命,我也根本就没觉出疼来。”李道宗虽然咬牙坚持着,但惨白的笑容已经说明了一切。

李世民连忙让人把他扶入营帐,叫来军中医生,拔出箭,消毒之后涂抹上金创药,李道宗随后便沉沉睡去。其余众将闻讯都纷纷赶来,正碰上李世民从里面走出来,刘文静第一个跑上前来对李世民说道:“哎呀,元帅,你今天到哪儿去了,真把我们急死了!”

“两军交战智者胜,我去刺探宋金刚的虚实了。”李世民满带自信地说道。

“元帅,这种事情让兵士们去做就行了,你又何必去冒这个险呢?你要是有个不测,谁来指挥我们作战呢?”

李世民摇摇头,笑了笑说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和宋金刚此战极为重要,单听探子来报终是放心不下。不过要是没有那匹赤骝马,我和道宗还真的就回不来了!”

说着,他把刚才的经过又粗略地讲了一遍,众人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却又都佩服他的胆识和勇气。长孙顺德听完之后大声笑着对李世民说道:“以后你要是再出去探听军情,一定要叫上我,碰上巡哨的更好,我这把大刀已经很长时间没用过了!”

众人又哄堂大笑起哭,笑罢,李世民方才说道:“虽然凶险,可我这次确实没有白去。我们去的正是时候,他们正在操练,军容齐整,士气正盛,但一鼓而盛,二鼓而衰,三鼓而竭。我们不与之力敌,就和他们打持久战。你们一定要晓谕军中,切奠言战,如果敢有以此来惑乱军心的,一定要严加惩治;否则就会军心涣散,难以收拾。同时,宋金刚悬军深入,给养难继,四方之民也被他们搜刮殆尽,这一定会大大影响他们的士气。但是我们也不能坐视局势的发展,应该努力创造于我们有利的条件。现在刘武周坐镇晋阳而自守,宋金刚则率五万精兵集于此地,其运粮线路必集中在汾、隰一线交通。我想派人去将这条线路拦腰斩断,使宋金刚失去最后一线援助,同时我们再以机动之师灵活地骚扰他们,使其心绪躁动,疲于应付。如果此二法都能奏效,不出一个月,宋金刚手下皆成疲惫之师,我们即可坐收渔人之利。汾、隰一线的地形刘弘基比较熟悉,就由你率领一部分兵马斩断敌人的运输线,而后分发给各地苦民,安抚人心。而骚扰敌师之任就交给长孙将军,记住一定要速战速退,一触即还,切莫与之进行正面纠缠,咱们的目的就是要使他们不得休养,疲于应付。”

经过长达五个月的对垒,长孙顺德不时地率人去骚扰宋金刚的军队,而且不分白天黑夜。宋军刚刚被小股的唐军引出营门,七转八转,转了个七荤八素,晚上又有唐军将火把扔进营来,顿时便乌烟瘴气,大火映天,弄得都人心惶惶,疲惫不堪,想发泄却又找不着发泄的对象,苦于无用武之地,士气一日低过二日。而前去截断敌人运输线的刘弘基和李仲文又成功地运用游击战术,多次拦劫破坏了刘武周想给宋金刚军中输送粮草的计划,他们还趁机攻下了汾州,严守汾、隰一线。宋金刚开始时还坚守待战,可越等越没有机会,而部下却已经人心惶惶,无心再战,在部下尉迟敬德和寻相的建议下,他不得不引兵北还,前往晋阳去和刘武周会合,而后再共商南进大计。

他们的撤退是在夜间进行的,李唐军中并没有觉察。直到第二天清晨,探马才发现宋金刚的部下早已是人去营空,连忙向李世民汇报。李世民听后十分兴奋,知道追击的时候到了,忙集中众将召开会议,他将自己早已盘算好的想法向大家说了出夹:“诸位,我们与宋金刚对垒五月有余,终于迫得宋金刚举营北撤,我们秣马厉兵这么多时日,盼的不就是这一天嘛。乘吾士勇追穷寇,我们要马上追击,不能让他们有丝毫喘息的机会。而且我们要尽量抛掉没用的累赘,轻装上阵,以最快的速度追击敌人。宋金刚举营北撤,军辎繁重,他们又多日乏粮,行军一定不会太快。另外再通知刘弘基和李仲文二位将军在前方拦劫骚扰其部众。”

不多时,李世民已经发令完毕,随后他又把窦琮给叫住了,命令他先不要随大军去追击宋金刚了。窦琮一听就急了,可又不敢问李世民,一边在下面嘟囔着,一边急得直跺脚。李世民见状笑着说道:“你不要不情愿,我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让你去做呢。夏县暴民吕崇茂仍在拥兵作乱,不顾四众来服的大趋势。你率兵去平定暴乱,诛降首恶,安抚民心,而后再来与我们会合也不迟啊!如你作战不利,被吕崇茂给绊住了,那恐怕就赶不上我们和宋金刚的大会战了!”

“元帅,你放心吧!如今河东之民大部分民众都和我们戮力同心,共同抵御外侮,吕崇茂所率区区数千刁民却仍顽固不化,窦琮定能很快肃清,尽早与元帅您会师晋阳!”

李世民听后大悦,连忙传令下去命令三军将士简单收拾一下行装,轻装上阵,全速追击北逃的宋金刚;而窦琮则率领一部分兵马去攻打盘踞于夏县的吕崇茂。

宋金刚北逃之时一路留下许多兵丁拦截李世民的追击,这些兵士一个个都饿得头晕眼花,正愁跟着大部队没办法开小差呢,一见自己单独被留下来对付唐军,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宋金刚率大部队前脚刚走,阻击的兵马便散逃了一大部分,所以李世民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多大的阻碍。就这样,打打停停,李世民的军队一路尾随追到了吕州,宋金刚命令部将寻相据城阻挡李世民及唐军北进的步伐。已经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的李唐军队不为所动,于是对吕州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同时采取攻心战术,瓦解分化寻相的部下。很快地,孤立无援的寻相只得率残部弃城北退,去追赶宋金刚。攻下吕州的李世民得知宋金刚也刚引众北逃不远,命令部属立即整装上阵,每个兵士带足三天的口粮,全速追击。而此时已是夜幕微垂,当唐军的大队人马手擎火把,严整而又肃静地通过吕州城的大街的时候,全城的百姓纷纷聚涌到街头或是站在自家的窗前驻足观看。而且不时地用手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还有人偶尔也粗着嗓门暴出一声喝彩。李世民率领着自己的部下丝毫没有因此而受到干扰,安静地走过了吕州城。一出北城门,他立刻命令部下点起火把,连夜赶路。在苍茫的夜色之中,在吕州赶往晋阳的路上,一队手持火把的军队正急急赶路,火把的明光和他们的喘息所形成的白气使得这片寂静而清冷的丛林原莽增添了许多生气。

李世民和其余众将率一队骑兵先行,忽然看见前面也有一列火光缓缓前行,而且有一阵阵的嘈杂声隐约传来。

“哈哈,我们追上敌人的屁股了,大家赶紧冲啊!”

长孙顺德哈哈大笑着,匹马当先地冲了出去,后面的人一听追上了敌人,精神也都为之一振,拼命向前赶去。前面的人果然就是寻相所率领的残部,他们本来一个个就都心惊胆寒,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如今一见后面的火把如长蛇一般涌来,顿时都吓得魂飞魄散,没命地四散奔逃,队伍顿时乱作一团。转眼间,双方便混乱在一起。寻相虽然奋勇力战,无奈部下早已经无心恋战,一经交战,己方转眼就伤亡无数,只得重新往北撤退。

李世民一马当先,与寻相所率部下且战且进,短短两天之内双方发生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战斗。寻相损兵折将,逃出吕州城时他率领的兵士大约有两万人,数战下来,只剩下不到一万人。这一天,李世民率领部众追到了雀鼠谷。故地重游,他知道雀鼠谷地形险要,嘱咐手下一定要谨慎小心。而此时,他所率领的这一小股部队已经将大部队甩下了很大一段距离。长孙顺德正杀得过瘾,连叫痛快,并且要求李世民马不停蹄地追击敌人,刘文静担心宋金刚在此地设伏,如果一路贸然进攻,恐怕会遭其暗算。李世民并没说话,下马看了看地形,又看了看地上人马杂踏的残痕,而后笑着说道:“在我们的不断打击之下,敌人早已如惊弓之鸟,即使寻相想耍什么把戏,只怕也力不从心。而且这地上的痕迹又是如此杂乱,我们能够想象得出他们撤退时的乱糟糟的景象,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放心追击!”

“元帅,不可!”后面的刘弘基忽然提马上前,急急说道。

“为什么不行?”

“元帅,我们已经连着一天没有吃东西了,而且又和后面的大部队脱离了联系,如果不幸被敌人包围,我们想逃脱都不可能。依弘基之见,不如等待后面大部队赶上来,我们补充给养之后再进攻。”

正在这时,前方探马来报称已先抵介休城的宋金刚派一部分兵马来接应寻相。李世民一听精神芫之一振,连忙命令大家将随身携带的食物吃掉暂且充饥。其实大家经过接连两曰马不停蹄的急行军,早已经把能吃的东西都吃掉了,怎么还会有剩下的食物呢?长孙顺德却不知从哪里弄出来一只烤羊,流着口水闻了闻,看了看李世民,拿着那只羊来到李世民的面前说道:“元帅,我临出发的时候准备了一只烤羊,这一路只啃了一些干粮,始终也没舍得吃它。现在虽然有点儿干冷,但味道还没变,你先吃几口垫垫肚子,等打败了宋金刚我们再好好吃上一顿饱饭。”

李世民接过那只烤羊,由于两天的风吹,羊肉的表面几乎已经风干了,但仍旧幽幽地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李世民也不禁深深地多闻了几下。而后,他抬眼看了看手下众人,只有少数人还有几口硬邦邦的干粮吃,其余大部分人都两手空空,见此情景,他朗声说道:“我们与敌军对垒五月有余,盼的不就是把他们赶走,收复晋、汾两地吗?如今宋金刚率残部溃逃至此,军心早已涣散,这对于我们来说可是天赐良机,如能顺势而攻,必定势如破竹;如若给他们以喘息的机会,聚齐兵众,再设些诡计,那我们可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我决定乘胜追击。现在我这里有一只烤羊,大家把它吃了,恢复力气,鼓舞斗志,我们继续追击!”

说着,他把那只烤羊递给自己的手下。大家虽然都饥肠辘辘,有人甚至看见那只羊就直咂巴嘴,但是谁也不肯在上面咬上一口。一只羊,数易其手,回到李世民手中时,除了上面多了几个清晰可见的手指印,依然是完好无损。李世民大为感动,声音颤抖着说:“昔年曹孟德有望梅止渴之佳话,今日我们亦算是望羊止饥,等到收复晋阳,大破刘武周之后,我一定奏请皇上,重重赏赐各位!”

随后,他命人联络后续部队,自己则率领这一支精兵急追,一直追到介休城,此时宋金刚和部下尉迟敬德、寻相等人守城不出。不久,大股唐军抵达城下与李世民会合,连前去夏县的窦琮也率部属赶来。李世民也不急于攻城,只命令唐军展开包围,使介休成为孤城一座,只单等敌人自投罗网。

果然,宋金刚率众在介休城内龟缩了二日之后再也忍耐不住了。二日之后,宋金刚将所余二万军卒在西门一字排开,后据城墙而依,南北纵横七里有余,随后传话给李世民,要与之决一死战。

李世民眼见时机成熟,决定趁手下士气正旺与宋金刚进行对决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