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幼儿心理学 > 第十一章 幼儿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十一章 幼儿的个性心理特征

作者:王保林,窦广采主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个性心理特征表明了一个人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它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明显感受到的往往就是一个人的个性特征。例如,一个人是急性子,还是慢性子;一个人的能力是强还是弱;一个人是热心关心他人和集体还是自私自利;这些都可以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等日常行为中明显感受到。

第一节幼儿的气质一、气质概述(一)气质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评价“某某气质好”。这里讲的“气质”不是心理学上讲的气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发现,有的人生来好动,有的人生来好静;有的人脾气温和,有的人性情暴躁;有的人动作敏捷,有的人行动缓慢等,这些都是心理学上的气质特征。

气质是一个人特有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和指向性四个方面。这些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人的活动带有色彩,形成个人的风格。对气质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和指向性上。一般说来,情绪的强弱、意志的坚强程度属于强度方面的特点,注意持续时间的长短、情绪起伏变化等属于平衡性方面的特点,知觉、思维、情绪和动作反应的快慢属于灵活性方面的特点,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事物还是倾向于自身内部属于指向性方面的特点。

第二,气质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它能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例如,一个情绪稳定、内向的学生,在任何场合下,即使是很熟悉的环境、很热闹的场面、自己很感兴趣的活动,都会表现出不爱激动、较为稳重、不过分表现自己的特点。

第三,气质受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气质较多地受神经系统类型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儿童生命最初几周内,对刺激物的敏感度、对新事物的反应等就有明显的差异,这些气质上表现出的明显个性特征,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先天特性造成的。

第四,气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气质虽然受先天生物因素影响较大,但并不是绝对不能变化。在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的影响下,在性格的掩盖下,气质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在集体生活的影响下,情绪容易激动的学生,变得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行为动作较为缓慢的学生,变得行动比较迅速。

(二)气质类型典型特征及表现根据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及灵活性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及抑郁质。每种类型的人都有其各自的典型特征。

1.胆汁质胆汁质的人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产生得迅速而且强烈,有极明显的外部表现;性情开朗、热情,坦率,但脾气暴躁,好争论;情感易于冲动但不持久;精力旺盛,经常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工作,但有时缺乏耐心;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对问题的理解具有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倾向;意志坚强、果断勇敢,注意稳定、集中但难于转移;行动利落、敏捷,说话速度快且声音洪亮。

在行为方式上的典型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脾气急躁,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心境变换剧烈,具有外倾性。

2.多血质多血质的人行动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发生快,变化也快,但较为温和;易于产生情感,但体验不深,善于结交朋友,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姿态活泼,表情生动,有明显的外倾性特点;机智灵敏,思维灵活,但常表现出对问题不求甚解;注意与兴趣易于转移,不稳定;在意志力方面缺乏忍耐性,毅力不强。

在行为方式上的典型表现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绪容易转移,具有外倾性。

3.黏液质黏液质的人反应性低,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这类人情绪不易发生,也不易外露,很少产生激情,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也不动声色;注意稳定、持久,但难于转移;思维灵活性较差,但比较细致,喜欢沉思;在意志力方面具有耐性,对自己的行为有较大的自制力;态度持重,好沉默寡言,办事谨慎细致,从不鲁莽,但对新的工作较难适应,行为和情绪都表现出内倾性。

在行为方式上的典型表现为: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少言,情绪不容易外露,注意稳定但难于转移,善于忍耐,具有内倾性。

4.抑郁质抑郁质的人有较高的感受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都相当缓慢、柔弱;情感容易产生,而且体验相当深刻,隐晦而不外露,易多愁善感;往往富于想象,聪明且观察力敏锐,善于观察他人观察不到的细微事物,敏感性高,思维深刻;在意志方面常表现出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安,但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出坚忍的精神;不善交往,较为孤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在行为方式上的典型表现为:情绪体验深刻,孤僻,行动迟缓而且不强烈,具有很高的感受性,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具有内倾性。

以上是这四种人如果遇到相同的事情,其表现如何呢?前苏联心理学家设计了“看戏迟到”的情境,对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四种气质类型的观众,在面临同一情境时有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气质使其心理活动染上了一种独特的色彩。

胆汁质的人面红耳赤地与检票员争吵起来,甚至企图推开检票员,冲过检票口,径直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并且还会埋怨说,戏院时钟走得太快了。多血质的人明白检票员不会放他进去,他不与检票员发生争吵,而是悄悄跑到楼上另寻一个适当的地方来看戏剧表演。黏液质的人看到检票员不让他从检票口进去,便想反正第一场戏不太精彩,还是暂且到小卖部呆一会儿,待幕间休息再进去。抑郁质的人对此情景会说自己老是不走运,偶尔来一次戏院,就这样倒霉,接着就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的气质都能归入某一气质类型。除少数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之外,大多数人都属于中间型或混合型,也就是说,他们较多地具有某一类型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其他气质类型的一些特点。

(三)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的关系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是巴甫洛夫创立的。他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不同动物形成条件反射是有差异的,不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有独特的、稳定的结合,从而构成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1.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动物的高级神经基本活动有三种特性,即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神经细胞和整个神经系统工作的性能,也就是受强烈刺激和持久工作的能力。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是指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间的相对关系。神经过程平衡的动物,其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相近。神经过程不平衡的动物表现为或兴奋过程相对占优势,抑制过程较弱;或抑制过程相对占优势,兴奋过程较弱。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转化的速度。如果两种过程转化得迅速,表明神经过程灵活;反之则灵活性低。实验证明,神经过程灵活的动物,可以顺利地改变已形成的条件反射;神经过程灵活性低的动物,其形成的条件反射不易改变。

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根据神经过程的特性,巴甫洛夫确定出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①强、不平衡型。特点是兴奋、抑制过程都强,但兴奋过程略强于抑制过程,是易兴奋、奔放不羁的类型,又称兴奋型或不可遏制型。②强、平衡、灵活型。特点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比较强,并且容易转化,反应敏捷,表现活泼,能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又称活泼型。③强、平衡、不灵活型。特点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较强,但两者转化较困难。它是一种安静、沉着、反应较为迟缓的类型,也称安静型。④弱型。特点是兴奋与抑制过程都弱。过强的刺激容易引起疲劳,甚至引起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并以胆小畏缩、反应速度缓慢为特征,又称抑制型。

3.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对应关系巴甫洛夫把他确定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同气质类型相对照,发现它们之间完全符合。巴甫洛夫还认为,这四种不同的神经活动类型是人与动物共同具有的一般特性,这种一般特性构成了人的气质的生理基础。由此可见,气质是神经活动类型在人的活动、行为中的表现。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传统的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见。

(四)气质对人的生活实践的影响气质贯穿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中,对人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

1.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人的气质是各种各样的,它表现了人的神经系统的某种特性,正如人的神经系统没有好坏之分一样,气质也没有好坏的区别。气质只表明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不涉及心理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因此,每种气质类型都有积极和消极的特征。例如,多血质的人情感丰富、活泼、亲切,但又有多变、精力分散甚至轻浮的缺点;胆汁质的人生气勃勃、热情、勇敢、动作迅速有力,但又有暴躁与易冲动的缺点;黏液质的人自制力较强、坚毅、冷静,但又有对周围事物冷淡、固执等消极的一面;抑郁质的人情感深刻、观察力敏锐、办事认真,但又表现出容易沉沦于个人体验和过度沉默,以致孤僻的缺点。正因为这样,个体在任何一种气质的基础上,既可能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和优异的才能,也可能形成不良的性格特征和低劣的才能。

2.气质本身不决定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气质虽然对性格与能力等个性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并对个体的活动有普遍影响,但气质本身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与成就的高低。事实上,在社会活动家、科学家、作家等卓越的人物中,各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都可见到。据苏联心理学家的分析,俄国四位著名文学家就是四种气质的典型代表,普希金属于胆汁质,赫尔岑属于多血质,克雷洛夫属于黏液质,果戈理属于抑郁质,他们都在文学领域卓有建树。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有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可以获得成就或对社会做出贡献。

3.气质影响人的活动方式与效率在各种实践领域中,气质虽不起决定作用,但它对人的工作方式有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因此在职业的选择上,考虑气质因素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和实践表明,某些气质特征为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或职业提供了可能性和有利条件。例如,黏液质、抑郁质的人,容易适应持久细致的工作,而胆汁质、多血质的人则难以适应这类工作;多血质、胆汁质的人容易适应迅速灵活的工作,而黏液质、抑郁质的人就难以适应这类工作。

有些职业活动对人的气质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以运动员为例,一般认为,胆汁质的人容易兴奋,比较适合从事中、短距离跑以及跳高、跳远、拳击、球类等动作急遽、爆发力强的项目;多血质的人适应性强,可塑性大,对艺术的感受较深、较快,所以除上述项目外,还可以从事体操、跳水、花样滑冰、击剑、武术等运动项目;黏液质的人比较适合从事棋类、登山、长距离跑等对耐受性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抑郁质的人不大适合从事专项体育运动。

总之,在选择职业活动时要根据各人的气质,从两方面注意:一方面要使自己的气质特征适应工作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在选择人才和安排工作时,要考虑个人的气质特点。

(五)儿童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气质对幼儿智力、性格的发展和父母的教养方式都有一定的影响。

1.气质对智力的影响气质不能影响儿童智力发展水平,但可以影响智力活动的方式。对一名多血质学生和一名抑郁质学生的研究发现,多血质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精力充沛,很少出现疲劳和学习间歇;能够关心很多事物,复杂的情况和变化不会降低他的精力;对新教材特别感兴趣,对旧教材缺乏兴趣。而抑郁质的学生则容易疲劳,需要休息或睡眠才能恢复精力;对简单的作业都要准备和沉思;对新教材感到困难,而对旧教材表现出主动性,思维有着惊人的准确性和明晰性。

2.气质对性格的影响气质对性格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性格的表现上带有气质特点。例如,都是爱劳动的孩子,胆汁质的孩子做事时就比较急,多血质的孩子则充满热情,黏液质的孩子从容不迫,抑郁质的孩子则非常细致。另一方面,气质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发展。例如,胆汁质者和多血质者的神经兴奋性强,更容易形成果断和勇敢等特征,而黏液质者更易形成谨慎、坚毅等特征。

3.儿童的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而影响自身的个性发展研究发现,儿童的气质类型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较大影响,母亲对于不同类型孩子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其中,孩子的适应性强、乐观开朗、注意持久,其母亲的民主性表现突出,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而影响母亲教养方式的消极气质因素包括:较高反应强度(如平时大哭大闹)、高活动水平(如爱动、淘气)、适应性差及注意力不集中等。可见,儿童自身的气质类型,通过父母的教养方式会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师和父母平时要注意孩子的气质特点,同时,还要避免儿童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对自己教育方式的影响。

二、新生儿的气质类型儿童一出生就表现出了气质类型的差异。一般将新生儿的气质分成三种类型:活泼型、安静型和一般型。

1.活泼型典型活泼型新生儿是名副其实地“连哭带闹”地来到人世的。他不像一般新生儿那样要靠外力帮助才哭,会等不及任何外界刺激就开始呼吸和哭喊。睡醒后立即就哭,从深睡到大哭之间似乎没有较长的过渡阶段。每次喂奶对母亲来说都是一场战斗。

2.安静型这类新生儿出生时就不活跃。出生后就安安静静地躺在小床上,很少哭。动作柔和、缓慢,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处环视。给他第一次洗澡时也只是睁大眼睛,皱皱眉,没有哭闹,甚至连打针也很安静。

3.一般型这类新生儿介于两者之间。大多数新生儿都属于这一类。

三、幼儿气质发展的特点幼儿气质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幼儿气质具有相对稳定性有人对198名儿童从出生到小学的气质发展进行了长达1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在大多数儿童身上,早期的气质特征一直保持稳定不变。例如,一个活动水平高的儿童,在2个月时睡眠中爱动,换尿布后常蠕动;到了5岁,在进食时常离开桌子,总爱跑。而一个活动水平低的孩子,小时候睡眠时或穿好衣服后都不爱动,到他5岁时穿衣服也需要很长时间,在电动玩具上能安静地坐很久。

(二)幼儿气质具有个体差异婴儿出生后即表现出气质上的个体差异。到幼儿期,幼儿已经比较明显地出现不同的气质类型。幼儿个性初步形成,个性的个体差异在气质方面表现出来。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很容易发现幼儿的气质特征,找出具有各种气质类型的幼儿。

(三)幼儿气质具有一定的可变性气质虽然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但并不是不能变化的。事实上,高级神经活动具有可塑性,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也有可变性。幼儿的气质在教育和生活条件的影响下同样可以逐渐改变。

进入幼儿园后,在教师和父母的教育下,幼儿一些消极的气质特征逐渐得到改正,甚至完全消除。例如,胆汁质幼儿的急躁、任性和黏液质幼儿的孤独、畏怯等会逐渐改变。另一方面,由于成人的积极引导,幼儿行动的敏捷性、注意的稳定性等积极的气质特征逐渐巩固和发展。消极特征的纠正和积极特征的发展可能导致整个气质类型的改变。应当注意,在不良教育或不良榜样的影响下,幼儿也可能形成新的消极特征。例如,因为经常看武打动画片或受到父母的打骂,一些幼儿出现了攻击性行为,而且性情暴躁、不能控制自己。

幼儿的气质也可能受到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的影响而发生“掩蔽”现象。所谓“掩蔽”现象是指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并没有改变,但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了一种不同于原来类型的气质外貌。例如,一个女孩的行为表现明显属于抑郁质,但神经活动类型检查结果却是“强、平衡、灵活型”。原来,她长期处在十分压抑的生活条件中,这种生活条件下形成的特定行为方式掩盖了原有的气质类型,而表现了委顿、畏缩和缺乏生气等行为特点。由此可见,幼儿的气质类型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后天的生活环境与教育对幼儿的气质具有重要影响。

四、幼儿的气质和教育气质对幼儿的生活和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针对幼儿的气质特点,成人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了解幼儿的气质特征教师或父母一般不可能应用生理实验或医学检测的方法来鉴定幼儿神经活动类型。但教师或父母可以运用行为评定法来了解幼儿的气质特点。教师或父母可以对幼儿在游戏、学习、劳动等活动中的情感表现、行为态度等进行反复细致的观察。例如,注意是否稳定持久,跟别人是否热情亲近,脾气是否急躁,情绪是否容易激动,对新环境或陌生人能否很快适应,旧的生活习惯是否容易改变,活动时有没有信心,在集体中是否容易羞涩退缩等。教师或父母应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并把观察结果和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相对照,以确定幼儿的各种气质特征。

(二)不要轻易对幼儿的气质类型下结论幼儿虽然表现出各种气质特征,但教师或父母不应轻率地对幼儿的气质类型做出判定。之所以不能轻易下结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在实际生活中纯粹属于某种气质类型的人是极少的;第二,某一种行为特点可能为几种气质类型所共有。例如,情绪敏感、易于激动、容易改变,既可能是胆汁质的表现,也可能是抑郁质的表现;第三,幼儿虽然表现出气质的个别差异,但他们的气质还在发展之中,尚未稳定,还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必须经过长期的反复观察,比较综合各种行为特点,再审慎地确定幼儿的气质是接近或属于某种类型,以免引起教育上的失误。

(三)针对幼儿气质特点,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教师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时,要针对幼儿的气质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对于容易兴奋、不可遏制的儿童,要教会他们自制,午睡先醒时要安静躺着,不喊叫、不吵闹别人,养成安静、遵守纪律的习惯;对于容易抑制、行动畏怯的儿童,要多肯定他们的成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对于热情活泼、难于安定的幼儿,要着重培养专心工作、耐心做事的习惯;对于反应迟慢、沉默寡言的幼儿,要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多与同伴交往,教给他们各种活动技能和工作方法。

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教育的目的不是设法改变幼儿原有的气质,而是要克服气质的缺点,发展它的优点,使幼儿在原有气质的基础上建立优良的个性特征。对于胆汁质的孩子,要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对于多血质的孩子,要培养热情开朗的性格及稳定的兴趣,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对于黏液质的孩子,要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防止墨守成规、谨小慎微;对于抑郁质的孩子,要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

总之,要使每个幼儿能够发扬气质的积极方面,改变气质的消极方面,使幼儿的气质特征继续发展。

第二节幼儿的性格一、性格概述(一)性格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勤奋,学习、工作认真努力;有的人懒惰,学习、工作拖延马虎、不负责任;有的人谦虚谨慎,有的人狂妄自大;有的人对人热情,乐于助人;有的人对人冷淡,自私自利等,这些心理特征都是人的性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往往反映着他的性格特点。例如,“孔融让梨”反映了谦让、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