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鬼谷子教你攻心术 > 三、成其事者,微而施之——决策的阳谋和阴谋

三、成其事者,微而施之——决策的阳谋和阴谋

作者:章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

圣人能够完成大业的原因,主要有五个途径:有用阳道来感化的;有用阴道来惩治的;有用信义来教化的;有用爱心来庇护的;有用廉洁来净化的。行阳道则努力守常如一,行阴道则努力掌握事物对立的两面。要在平时和关键时刻巧妙地运用这四个方面并谨慎行事。

怎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还是治大国若烹小鲜?

看罢历史看今朝,决策不仅剑指个人的权势名位,还要关系着大局面、大趋势的行程。一言兴邦一言丧邦。决策的正确与失误,从来马虎不得。

所以,想作出正确的决策,更是要通观全局,“微而施之”,细节做到位,通观局势,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1626年,皇太极即位。此时,后金生存呈三面临敌态势:西有蒙古叛服不定,东有朝鲜虎视眈眈,南有明朝北上跃跃欲试。后金内部也是各种民族集结:汉、满、蒙古等几十个民族。其中,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矛盾连连,满族贵族之间的权力争夺也是风生水起。

不久,萨尔浒大战后,东北彻底脱离明朝控制,后金势力直切山海关长城之脚。不久,辽东内部的汉人更是激增,甚至几倍于满人。

此时,皇太极用反间计,使崇祯帝杀死抗清大将袁崇焕,清军入关最大障碍彻底清除。但是,内部矛盾未解,民族矛盾激化,后金即使入山海关,最后也只能像强盗似的掠走牲畜,不能真正站稳脚跟。

面对这个局面,皇太极意识到要想一匡天下,必须安民心、集权势。很快,皇太极就作出了决策,不仅是满族贵族内部细致到位,在对民族内部矛盾上,更是细致入微———集权:破三大贝勒,面南独坐皇太极继承汗位后,表面是一国之首,但是,真正的决策权,却是和其他三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按月分值”,轮流而定。所以,在政策法规的实行上,事事掣肘,汗位不过徒有其名。

为了达到令行禁止的目的,皇太极决定排除三大贝勒,以各个击破的手段,一统王权。

天聪四年,莽古尔泰与皇太极发生口角,拔刀相向,皇太极以“御前露刃”之罪,革去莽古尔泰的贝勒之位。天聪六年,皇太极又废除三大贝勒面南而坐、共理政务的旧制,面南独坐,汗位彻底独尊。

安民:满汉人民,均属一体1626年,皇太极即位之初,即提出“满汉人民,均属一体”的安民原则。这使得境内各族的反抗大大消除。

略看一二:

“我国中汉官、汉民,从前有私欲潜逃,及今奸细往来者,事属以往,虽举首概置不论”;

“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

“有擅取庄民(指汉人)牛、羊、鸡、豚者,罪之”;

“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

最为值得一提的还有以下四点:

其一,屠戮政策,改以“恩养”

努尔哈赤时代,满族军士不断地屠杀非本族人民,这让境内非满族的百姓,不断为性命揭竿而起。皇太极很快就破除了这一陋习,提出“凡新旧归附之人,皆宜恩养”,而故意扰害汉人的行为,则视为“隳坏基业”。

其二,杀降者,以身抵罪1629年10月,皇太极兴师伐明。伐明之前,皇太极再三强调:“归降之明人,即我人民,凡贝勒大臣有掠归降地方财物者,杀无赦,擅杀降民者抵罪。”

其三,官员政绩与安民挂钩皇太极提出,以管理抚养汉人的好坏作为官员政绩考核、升迁以及降职的标准。

其四,重视文化,任用汉人官员皇太极十分信任汉族官员范文程,一切文书告令也是由范文程撰写。而对明朝投降的官员,皇太极也是原职复位。另外,在构架机构上,皇太极也是从汉制,这为清朝入主中原做了很好的铺垫。

虽然清王朝没有在皇太极时代真正稳定下来,解除内忧外患问题,但却为后来的清朝皇帝植入了深厚的根基。而此后,清王朝更是在康熙和乾隆年间达到了盛世局面。

可以说,于一国,正确的决策可以达到稳定政局、富国强民的作用。中国历史的“商鞅变法”“胡服骑射”都是这样的决策。

当然,想要作出这样的决策并不容易。关于如何完成这样的决策,鬼谷子说:“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

决策,最终的决定对象往往是“人”。事情是人做的,掌控了人的动向,就掌控了事态的动向。鬼谷子认为,圣人能完成大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主要通过下面五个途径:

(一)事成理明的人,用“阳德”决断阳德往往是指正面感召。比如,皇太极对于投降后金的明朝官员,用以“阳德”许以高官厚禄,最终使其臣服,而这条措施对明朝其他的官员更是一种引诱。另外,对于投降后金的汉民更是采取了怀柔之策。

阳德,就像太阳一样,通过温暖来让对方丧失斗志。历代皇帝稳定民心多用这个政策,比如,汉初的无为而治。当然,现代管理中,招聘人才,奖励制度,也多属于此。

(二)情隐言伪的人,用“阴贼”决断皇太极对于觊觎自己的帝位者绝不心慈手软,而是以各种罪名,让对手有嘴难辩,杀之后快。即使亲兄弟也会明算账。

果断对于觊觎自己权势者作出反击,避免了上层到下层的震动。这多是君王换位,对于异己的做法,属于阴道。

(三)道成志直的人,用“信诚”决断志同才能道合,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对于志同道合者,最好的办法是用自己的信用支撑对方。

对于皇太极来说,范文程就属于志同道合者。所以,对于范文程,皇太极给予了绝对的信任和重用。这让范文程不只为皇太极效命,甚至对于皇太极的儿子顺治,也是尽心教导。

(四)奸小祸微的人,用“蔽匿”决断蔽匿,就是隐藏隐瞒。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犯了小错,就为他隐瞒起来,而是用爱心来“庇护”他,让他自我醒悟。

人不会十全十美,但是,个人人品没什么问题,却吹毛求疵地责怪他,只能激起他的叛逆之心。所以,给他一个台阶,他就会求之不得。

(五)循常守故的人,用“平素”决断对于随大流、没有主见、因循守旧的人,只要按照平日的做法即可控制。

一个决策必然会触及各方利益,应对于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方式进行决策。当天下人尽在掌握,天下事也就尽在掌握。自然,决策后的大势就会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向发展。

此外,鬼谷子还提出,这几个面是相互联系的。在分别进行的时候,使用“阳谋”要注意坚守如一,不能朝令夕改;行“阴道”要注意把握个人的意向发展,避免对方狗急跳墙,事态脱离自己的掌控;而“蔽匿”“平素”上,则是要注意紧密观察。避免小祸患成大祸患,随大流的人倒戈相向,投奔他人。

值得一提的是,心术的较量更适合于想做大事,并稍有小成就的人。正如晚饭吃什么不叫决策,但是,当吃什么涉及大人物时,就很可能成为决策风向标。

当然,决策不仅仅涉及大人物,普通人也会受到决策的影响。一个平时不看政治新闻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就能远离政治的影响。所以,多多关注上层的“风向标”对于普通人来说,会生活得更好。

打个简单的比方:邓小平南方讲话时,当时很多普通人都看到了这一“发展”的风向标,而最早到深圳、广州创业的人,都有很大的财富收获!

这就是决策的影响,上至国家大势,下至普通人的三餐,都会波及。所以,即使不想成大事,也要分清决策的趋势,让自己可能受到的损害降到最小,而使利益得到最大的扩张!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