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鬼谷子教你攻心术 > 一、甚喜之时,不能隐情——情绪放大镜的妙用

一、甚喜之时,不能隐情——情绪放大镜的妙用

作者:章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知其变。

所谓揣情,就是必须在对方最高兴的时候,去加大他们的欲望,他们既然有欲望,就无法按捺住实情;又必须在对方最恐惧的时候,去加重他们的恐惧,他们既然有害怕心理,就不能隐瞒住实情。情绪必然要随着事态的发展变化流露出来。

情绪是个很虚幻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支配着我们的生活。

有时候我们干劲十足,觉得什么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这时亢奋的情绪支撑着我们;有时候我们又觉得举步维艰,眼前的坎好像超出了个人能力的范围,怎么拼也拼不过去,这时候沮丧的情绪包围着我们。这种情绪虽然看不见,力量却不可小觑。

学会体察别人的情绪,引导利用别人的情绪,巧妙地放大别人的情绪好为我所用,等于掌握了读心术的一部分,事业成功的路上将如虎添翼。

怎样利用别人的情绪?鬼谷子先生给了我们他富有战略性的答案。

想从别人那里获取对我们有用的信息,或者让别人答应我们的某些要求,就要善于揣摩对方的情绪。如果这人一脸平静,我们就可以停止打探,伺机再出动了。因为一个人理智淡定的时候戒备心很重,未必配合我们的需求。我们需要等他情绪有波动时,放大他的情绪,巧妙地利用情绪达成我们的目的。

鬼谷子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理智很容易在大高兴或大悲伤的时候失控。当我们发现对方脸上表现出高兴的信号时,要抓住机会锦上添花来助助兴,好让他更加高兴。这就是鬼谷子说的“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有道是“得意忘形”,一高兴就心胸开阔,为人为善。想获取什么信息,这就是最佳的时机。十有八九问什么说什么,实现鬼谷子所说的“不能隐其情”。

在对方遇到危难,面有恐慌之色时,我们要巧妙地用语言或神色推动对方的恐惧情绪。按照鬼谷子所言,当恐慌情绪蔓延全身时,巨大的恐慌会席卷理智,一根飘摇的小小稻草都想抓住来救命。这种境况下,抛出问题,很快就会得到我们想打探的信息。同样达到了鬼谷子所说的“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也,不能隐其情”。

战国时期,赵太后刚执政的时候,秦国趁机急攻赵国。赵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国君回复:“把你家小儿子长安君当人质送过来,我们就出兵。”赵太后超级喜欢这个小儿子,怕派出去当人质有闪失,不肯同意。

赵太后当众发飙:“你们谁再来劝我,我直接唾沫吐在你们脸上。”大臣们背后着急万分,像热锅蚂蚁一样团团转,不说吧,万一亡国了呢;说吧,触怒了太后说不定不只是唾沫喷在脸上。这时候触龙一路小跑去上见。群臣捏了一把汗,不知结果会怎样。

这个触龙,是个超级会影响、利用别人情绪的人。只见他跑到盛怒的赵太后身边,对着赵太后张口说:“老臣我生病了,脚不能快走,我生病很久没有来看太后您了,但是心里又挂念,还是跑来了。”赵太后一听,哦,不是来劝说她把宝贝儿子送出去的,脸色就缓和了一半。触龙接着寒暄:“老臣我现在越来越不能吃了,只能勉强自己每天走些路,想有益于进食,您吃得多不多……”这样唠家常,赵太后脸色就从戒备森严变成了放松状态。

触龙接着唠嗑:“我有个小儿子,没出息得很,我很喜欢他,我越来越老了,想给他及早谋份差事,冒死想求太后赏一个黑衣卫士。”太后一听就乐了:“敢情大丈夫也爱小儿子?”触龙说:“比你们妇人爱。”太后更乐了:“不可能,妇人才真的最爱小儿子呢。”触龙一看,太后心情大好,是机会了,于是进一步说道:“我看太后爱女儿超过爱儿子呢。”

赵太后当然不认同,于是触龙接着说:“您女儿燕后出嫁时,您握着燕后的脚后跟大哭,边哭边说但愿燕后永远别被休,永远别回来。父母爱子女,是为子女长远打算才叫爱呀。”赵太后立刻就明白过来了,自己这样护着小儿子长安君,不是真正的为他着想。所以当触龙说:“长安君仗着您的宠爱,地位很高,实际上却无任何功绩,俸酬很多,却没有作任何付出,等您百年之后,长安君还凭什么过现在过的生活呢?”赵太后心里想想也够后怕的,于是顺从地接受了触龙的建议,让小儿子长安君去当人质了。

触龙凭借着深厚的引导情绪、利用情绪的本领达成了劝说的目的。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触龙说太后”,后来齐国出兵成功地解了赵国的围,长安君因此也立了功。可见能于无形中放大对方的情绪,善加利用,就可以顺风顺水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