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我们常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抑郁症,如内源性抑郁症、心因性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神经症性抑郁),隐匿性抑郁症、继发性抑郁症、季节性抑郁症,儿童抑郁症、产前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老年期抑郁症,甚至什么周末抑郁症、假期抑郁症、节后抑郁症等,真是五花八门。
以前,我对此十分重视,认为只有找到根源所在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所以必须要先确定是哪种类型的抑郁症,才能确定应该施用何种治疗方法。当时写有关抑郁症的文章时,到处收集相关资料,将抑郁症的类型以及区分方法加以整理,后来才发现,其实有些资料不一定都是“新鲜”的。比如“抑郁性神经症”,在1989年公布的《CCMD-2》当中归于“神经症”旗下,2000年以后出版的《CCMD-3》已经摒弃了“抑郁性神经症”的说法,将其归入“恶劣心境”,国外的诊断标准(DSM-Ⅳ和ICD-10)也没有“抑郁性神经症”,而网上很多文章还在沿用这个概念并津津乐道。
我觉得,既然抑郁症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没有哪一种抑郁症是由单纯的唯一因素引发,而是生物、心理、社会环境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按病因分类的方法显然不够客观全面。
譬如我有遗传因素的影响,症状表现符合“内源性抑郁症”的描述;但我的生活经历当中又有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既有强烈的精神刺激又有持久的精神压力,按应激因素作用起病应该是属于心因性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如果从持久存在、慢性起病、人格基础的角度来说,又应该是抑郁性神经症(神经症性抑郁),哪一种都能沾点边。这不像感冒那样,是风寒感冒就不可能同时又是风热感冒,不能把共同作用的三种因素拆开分类。
从病因的角度分类,明显不够客观全面;从发病时期或按年龄阶段划分,对于我们又没有什么意义。不会有人认为一位70岁的抑郁症患者得的是儿童抑郁症,也不会有人认为一位男性或没有生育过的女性患上了产后抑郁症,更不会有人认为一位高中生患的是更年期抑郁症。
现在主流的、医学上的分类原则是按照症状、现象和严重程度划分,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ICD-10精神和行为障碍》当中,将“抑郁发作”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不伴精神病性症状、重度伴精神病性症状、其他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将“抑郁发作”划分为:轻性、无精神病性症状、有精神病性症状、复发性抑郁症、其他和待分类。
按有无精神病性症状和程度的轻重来划分,是便于医生根据病情施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抑郁症患者和家属、对于我们普通大众,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如果您手里有一朵花,有必要非得弄清楚是什么科什么属、草本还是木本、一年生还是多年生的吗?这留给植物学家去研究吧。
对于已经确诊为抑郁症的朋友,我的建议是:没必要深究到底是什么类型,没必要非得给自己归类定性,这些临床诊断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意义并不大,交给医生去伤脑筋好了。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