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第一节民兵组织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依照军委批准的《“九五”期间我军后备力量建设计划》,全县民兵工作迅速实现了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根据“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抓住重点、打好基础”的方针和军分区的指示,全县民兵组织在压缩基干民兵数量的基础上,突出以民兵干部、基干民兵、民兵专业技术分队和乡(镇)企业的编组为重点,凡党组织健全、生产经营稳定、适龄人员较多,够编一个基干民兵班的企业,根据专业性质组建民兵专业技术分队。民兵建制设营、连、排、班。
1991年,根据军分区民兵整顿组织工作通知,全县基干民兵由原来的3000人调整为2500人,是年,根据中央办公厅1990(12)号文件和晋政(1990)33号文件精神,全县组建民兵应急分队12个共980人,组建民兵治安小分队200个共2180人。1992年,组建民兵治安小分队152个。1997年民兵应急分队扩编为15个共1200人。1998年,在民兵整组工作中,重点抓了民兵干部、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训练。在整组验收中,稷山县民兵营被评为“先进民兵营”,稷山县人民医院民兵连被评为“达标先进民兵连队”。
1999年,全县共组建5个民兵高技术对口专业分队:信息通信分队、气象保障分队、医疗救护分队、工程抢修分队、电力抢修分队。2000年,全县共有民兵营11个,民兵连200个,民兵排526个,民兵总人数为2.84万人,其中基干民兵2500人。
2003年,以基干民兵队伍、民兵应急分队和专业技术分队建设为重点,采取整组、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圆满完成年度整组任务。
2004年,按照“打基础、谋发展、抓重点、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对全县民兵进行了整顿。共调整民兵干部126人,在翟店镇的晋龙泵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西社镇的恒泰有限责任公司新建2个民兵连,在电信局组建以县政府网站人员为主的信息技术分队,在县人民医院组建40人的野战救护分队,在稷峰镇组建120人的民兵应急分队。
2008年,全县共编民兵营8个,民兵连队211个(其中:普通民兵连200个、基干民兵连8个、民兵应急独立连1个、行业系统民兵连2个),基干民兵排104个(含行业系统民兵排5个),民兵班312个(含1个森林防护班)。民兵总数2.1万人,其中稷峰镇现编有52个民兵连,普通民兵4954人,基干民兵600人,民兵总数5554人,并在县城周边几个村组建了120人民兵应急分队;翟店镇现编有23个民兵连,普通民兵2050人,基干民兵330人,民兵总数2380人;西社镇现编有25个民兵连,普通民兵1510人,基干民兵290人,民兵总数1800人;化峪镇现编有28个民兵连,普通民兵2149人,基干民兵240人,民兵总数2389人;清河镇现编有20个民兵连,普通民兵1694人,基干民兵230人,民兵总数1924人;太阳乡现编有31个民兵连,普通民兵2774人,基干民兵380人,民兵总数3154人;蔡村乡现编有20个民兵连,普通民兵1601人,基干民兵230人,民兵总数1831人;社区办及县直各单位共建有12个民兵连,普通民兵1350人,基干民兵600人,民兵总数1950人。并在县医院、丰喜化工、县邮电、电业等系统组建了100人的通信分队,60人的电力维护队,60人的气象保障分队,60人的防化分队,70人的自动指挥分队,100人的医疗救护分队,150人工程抢险分队。
第二节民兵训练民兵训练由过去简单的军事常识教育,发展到比较正规的技术、战术训练;由单一的步枪训练,发展到各种技术训练;由小型、分散的群众性练兵习武活动发展到以基地训练为主要形式的相对集中的训练。民兵训练逐步走上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根据中央军委下达的训练任务、规定的训练时间和《民兵军事训练大纲》的要求,训练的重点是民兵干部、基干民兵和专业技术兵分队。民兵干部主要是指挥训练和教学法训练;民兵则注重战术、技术基础训练和应用技术训练。民兵的军事训练采取集中训练,集体食宿。训练内容和时间,步兵分队主要进行队列、射击、投弹、爆破、擒拿、格斗、战术等科目,每期20天;专业技术分队主要进行专业技术(六〇迫击炮、八二迫击炮、高射机枪、防化、通信等)基础训练,时间在20天的基础上,可根据技术掌握程度适当延长。政治教育主要进行时事政策、政治常识、民兵业务、兵役法和国防教育等。1991年-2008年县人武部门共训练民兵18期,参训人员4628人,军、政训练时间比例为9:1.
第三节民兵活动民兵作为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除参加军事训练及其它活动外,平时均投入各个行业的经济建设,发挥了民兵的“三队”作用,实现了围绕经济建设用兵、练兵、强兵的目的。
经济建设1991年以后,县人武部以“民兵之家”和“民兵文化活动中心”为阵地,充分利用组织民兵开展各种活动的时机,结合实际加强教育培训,大力提高民兵的科技致富能力。号召民兵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在生产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通过对项目选择、技术培训、资金筹集和市场信息的准确把握等各个环节的不懈努力,根据不同的情况,在全县先后兴起了红枣、葡萄、养殖、蔬菜、中药材种植等五大主导产业。并结合当地盛产红枣、葡萄的优势,引导民兵兴办蜜枣果脯加工企业。使广大民兵在本职岗位上为繁荣当地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出应有贡献。
1995年-1996年,县人武部门围绕地方经济建设中心任务,组织全县民兵积极参加“三项建设”,修路44公里,改造农田110公顷,修筑加固河坝15公里,抢修危堤5000多米,加固堤坝动土石10万余方,植树15万株。2002年,响应中共稷山县委、县政府号召,大力推进“两红”(红枣、红提葡萄)战略,分别在蔡村乡建起“万亩国防枣林基地”,在太阳乡建起“百亩国防葡萄示范园”,为全县“两红”战略的实施起到示范引路作用。2005年,全县大力推进村通工程,广大民兵积极投入工程建设,先后共出动民兵达10万人次,车辆1万余台次,完成土石方工程100余万方,使全县村通工程按时保质完成。
2006年-2008年,县人武部门组织民兵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园林村建设、科技兴农、平安社区等重点工作中发挥了突击队的作用,为强村富民作出贡献。
扶贫帮困1991年以后,县人武部门响应县委、县政府扶贫攻坚的号召,为受灾地区贫困群众捐款捐物8万余元,并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开展科技致富。全县先后成立民兵扶贫小组432个,便民服务小组122个。出动民兵2.82万人(次),义务修路63公里,植树造林15.3公顷。为6户贫困户购买了长毛兔100余只,指导39户种植尖椒、承包果园,帮助1户承包砖厂,通过帮生产、帮资金、帮销售的“三帮”活动,先后有312户贫困户脱贫。
抢险救灾1996年7月下旬,汾河发生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两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险情就是命令。危难时刻,民兵冲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在20多公里的河段上,连续战斗7天7夜,做到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民兵的身影。先后共处置险情10多起,胜利完成抗洪抢险任务。
2000年3月25日,距稷山县城北20公里处的陈家山一带因群众烧木炭引发大面积火灾。接到县防火指挥部的命令后,不到40分钟,一支120人的民兵队伍奔赴火灾现场,执行护林灭火任务。经过两天两夜的激战,大火被彻底扑灭。在全县护林灭火表彰大会上,县民兵应急分队被评为“护林灭火先进单位”。
2003年春,突如其来的“非典”威胁着人民生命安全。根据县委、县政府指示,人武部发出紧急通知,组织民兵在进入县城以及乡镇、村的各个要道口,进行严防死守,对过往人员、车辆进行严格的检查、体温测试、消毒、登记,把“非典”拒之于村外、镇外、县外,保证了人民生命安全。
维护社会治安1991年以后,县民兵组织先后在全县200个村庄建起“民事纠纷调解小组”,义务调解员达320余人,有力维护了农村的稳定。15个大型民营企业中建起“民兵联防队”,确保了企业正常生产。县民兵应急分队,协助地方有关部门打击不法活动,先后追捕网上逃犯2名,炸毁非法土炼油窝点200余个、土法烧制木炭窑460孔,有力地打击了犯罪,维护了当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每年的重大节日或重要会议,民兵组织都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秩序,保证节日的安全和会议的顺利进行。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