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饲料检验与配方优化技术 > 第二节 动物饲料配方设计

第二节 动物饲料配方设计

作者:徐晓锋,张力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天采食量为4千克,其中玉米秸3.5千克,小麦秸0.5千克。

(4)计算粗饲料中营养水平及需要精料补充料的营养水平。

(5)试配精料补充料配方(试差法)。

(6)调整精料补充料配方,使粗蛋白质达到标准要求,并将试配好的精料补充料配方换为风干基础及百分含量。

对于反刍动物,可用一定量的尿素或其他高效非蛋白氮饲料替代浓缩饲料中的常规蛋白质饲料,但使用时要严格按照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方法与原则进行。

(三)使用浓缩饲料时应注意的事项使用浓缩饲料时,必须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中补充能量饲料的种类和比例,使用前各种原料必须混合均匀。贮藏浓缩饲料时,要注意通风、阴凉、避光,严防潮湿、雨淋和暴晒。超过保质期的浓缩饲料要慎用。

六、预混合饲料配方设计(一)预混合饲料的种类单项预混合饲料(预混剂)、微量矿物质元素预混合饲料、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复合多维)、复合预混合饲料。

(二)预混合饲料中活性成分需要量与添加量确定的原则依据动物饲养标准,考虑动物生产特点,结合各种活性成分的理化特性,科学合理地确定预混合饲料中活性成分的添加量。

1.维生素添加量总的趋势是忽略基础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而直接以NRC标准推荐的最低需要量作为添加量,或者是在最低需要量基础上增加一定量(作为保险系数)来设计,同时还应考虑维生素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活性易被破坏等因素,所以预混合饲料通常都规定了有效期和在有效期内活性成分的分析保证值,确定添加量时还应考虑有效期内的损失。

2.微量矿物质元素添加量原则上严格遵守动物饲养标准,但允许根据基础饲料的情况、生产水平、应激因素等作适当调整。

具体拟定微量矿物质元素添加量时,理论上添加量应该是动物需要量与基础饲料中的含量的差值。但生产中,将基础饲料的微量矿物质元素的含量作为安全裕量处理(即忽略不计),同时还要考虑某些元素的特殊作用(如高铜的促生长作用等),以及各元素间的相互关系,但确定毒性较大的微量矿物质元素(如硒、砷等)添加量时,需考虑基础饲料中的含量,尤其是富含这些元素的地区更应如此。

3.药物成分添加量在预混合饲料中添加药物成分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药物添加剂的用量和使用方法的规定,同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三)原料与载体的选择1.原料的选择主要考虑原料的稳定性和生物学可利用性,并兼顾价格、气候、环境等的影响。经过包被处理的维生素稳定性优于未包被处理的。

微量矿物质元素化合物有无机和有机螯合物两大类。选择原料时,应处理好微量矿物质元素的生物学利用率、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三者关系。

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选择,要求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物饲料添加剂,严禁使用任何国家违禁药物和乙型促长剂等。

2.载体的选择(1)维生素预混合饲料载体的选择。选择含水量少、容重与维生素原料接近、黏着性较好、酸碱度近中性、化学性质稳定的载体。

以有机载体为好,常选用的有淀粉、乳糖、脱脂米糠和麸皮、尾粉等。

(2)微量矿物质元素预混合饲料载体的选择。微量矿物质元素预混合饲料的载体要求不能与微量矿物质元素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且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变质,流动性好。适宜的载体有:轻质碳酸钙(石粉)、白陶土粉、沸石粉、硅藻土粉等。国内主要以轻质碳酸钙作载体。

(3)复合预混合饲料载体的确定。复合预混合饲料的载体应能对维生素、微量矿物质元素和药物等组分都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对那些用量少、容易在加工过程中丢失的微量组分也能很好承载。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采用根据维生素、微量矿物质元素和药物等分别选用不同的载体和稀释剂,分别预混合后再混合在一起。

(四)预混合饲料配方设计方法1.维生素预混合饲料配方设计(1)设计步骤①确定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在全价配合饲料中的添加比例。

②确定单体维生素的种类及其在全价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

③选择所需的维生素饲料添加剂,明确添加剂产品规格。

④根据维生素在全价配合饲料中的添加量和预混合饲料的添加比例,计算每千克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的用量。

⑤根据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及添加剂产品规格,计算每千克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各商品维生素添加剂的用量。

⑥选择载体并计算载体在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所占的比例。

⑦得出维生素预混合饲料的配方。

(2)设计体重为15~30千克小猪维生素预混合饲料的配方。

①确定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在全价配合饲料中添加量为0.5%。

②根据小猪生产特点,决定在饲料中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叶酸及氧化胆碱,其中氧化胆碱不在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添加,直接在全价配合饲料中补充。

③选择维生素添加剂及其规格。

④计算预混合饲料中维生素添加剂所占的比例。

⑤选择载体并计算载体的用量。

选用次粉作载体,在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中所占的比例等于100减去各项维生素原料所占比例总和,即维生素预混合饲料的配方。

2.微量矿物质元素预混合饲料配方设计(1)配方设计的计算过程①确定预混合饲料在全价饲料中的添加量。

②根据设计对象、饲养标准等确定实际添加微量矿物质元素的种类和添加量。

③选择适宜的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原料,明确原料规格。

④计算微量元素添加剂原料的实际用量。

⑤选择载体,并计算载体的用量。

⑥整理出预混合饲料的配方。

(2)设计生长育肥猪(30~60千克)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的配方。

①确定预混合饲料在全价饲料中的用量为1%。

②确定微量元素在全价饲料中实际添加量(毫克/千克),其中铜10、铁100、锌110、锰4、碘0.2、硒0.25.

③选择添加剂原料,明确产品规格。

④添加剂原料用量的计算方法。

⑤选择载体,并计算载体的用量。

载体选用轻质碳酸钙,其用量等于100减去微量元素添加剂原料之总用量。即得到微量矿物质元素预混合饲料配方。

(五)预混合饲料的使用预混合饲料是全价配合饲料的核心部分,用预混合饲料作原料配制全价配合饲料时应注意:①配制全价配合饲料时要严格按照推荐配方选择原料和按比例配制;②使用时应与其他原料充分混合均匀,超过有效期的预混合饲料不能使用;③预混合饲料一经开封要尽快用完,不能暴露于空气中久放;④贮藏预混合饲料时,要注意通风、阴凉、避光,严防潮湿、雨淋和曝晒;⑤不宜加入饮水使用;⑥尽量减少搬动,以防止出现分级现象。

七、配方设计软件的应用(一)计算工具现在计算饲料配方一般都用配方软件,这方面的软件很多,可根据情况选用,这些软件中设置了各种动物的饲养标准,设置了适用于各种动物的原料数据库,提供了计算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料的功能。提供了丰富的药品和添加剂使用指南和营养专家指导等等。这些软件安装方便,计算快捷,计算的配方营养全面,价格最低,能为饲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二)提供详细的原料价格凡是输入到软件中的原料,不管该原料在配方中使用量的大小,都必须提供详细的准确的价格,以便计算出准确的饲料成本。

(三)提供详细的原料营养成分值提供的营养成分值包括的项目应与营养标准和饲料标准相吻合,提供的数据要完整。同时应根据动物营养学知识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对某些原料提出合理的约束,如棉粕在蛋鸡料中的用量等。

(四)选定合适的营养标准选定标准时,首先考虑能量浓度,不同的标准,能量浓度不同,如美国的NRC标准中能量水平很高,而我国的标准中能量水平偏低。因为能量饲料在配方中占的比例最大,因此对饲料成本影响也最大,确定饲料的能量浓度,首先要看能量饲料的价值。如果价格偏低,可以适当把配方能量水平提高,其他各种营养成分也按比例提高。这样可以减少采食量,提高饲料报酬。饲料能量水平是决定进食量的主要因素,所以在设计配方时,先确定能量浓度以后,再根据营养标准中规定的能量、粗蛋白质、钙、磷、氨基酸等的比例,确定这些营养素的需要量,确定的原则是能量高,采食量少,其他营养素的浓度就要高。能量低,采食量大,其他营养素的浓度低。

一只中型产蛋鸡在环境温度18℃时,一天能量需要量为1.3兆焦,需要粗蛋白质17克,那么不同能量浓度下。

把以上数据输入软件中,它就可以计算出一个比较理想的配方。但是计算机算出的配方往往精确到小数点后数位,这样的配方生产中使用起来很不方便,需要我们用手工方法适当调整四舍五入,保留整数,以促生产。

八、饲料配方设计的注意事项配方设计是饲料生产的核心技术,也是动物营养学与饲养有机结合的结晶与媒介。饲料配方的设计水平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形象,甚至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饲料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不仅需要在微观、谨慎考虑养殖动物的营养需要、安全卫生,而且从宏观上还要考虑该地区乃至国家整体的饲料资源耗竭与不可逆转性的预防等生态效益问题。因此,只有把饲料配方的目标放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点上,充分考虑品种、性别、日龄、体重、饲喂条件、饲喂方式等影响饲粮配制效果的因素,才能设计出具有合理利用同种饲料资源、提高产品质量、降低饲养成本的高质量饲料配方。

(一)注意灵活应用饲养标准,科学确定饲料配方的营养标准饲养标准是指一定品种的健康畜禽在适宜的条件下,达到最优生产性能时,营养的最低需要量。它是对一定时期动物营养科研成果和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总结,是配方设计的主要依据。但由于试验畜禽的品种、供试饲料品质、试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导致饲养标准存在着明显的时间滞后性、静态性、地区性和最佳生产性能而非最佳经济效益的不足,加之由于各国和各地的饲养环境、条件、动物的品种、生产水平的差异,决定着饲养标准也只能是相对合理。同时,配方中的营养指标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如蛋白质指标从粗蛋白质含量演变为可消化蛋白质、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乃至真可利用氨基酸等深层次的内在质量。在矿物质微量元素方面,不仅要满足安全用量,同时还需要充分调配不同元素之间的拮抗规律;对一些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抗营养因子的原料,还必须考虑其加工工艺对营养物质的破坏、毒素的残留等因素。因此,在饲料配方设计时不能生搬硬套饲养标准,要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不同的饲喂对象,以动物实验的结果为依据,从以下四个方面灵活应用饲养标准。

1.不同的品种(基因型)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2.不同生产阶段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

3.不同性别采用不同的营养水平。

4.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营养水平。

(二)注意饲料原料的质量和可利用性饲料产品质量的优劣,除决定于配制技术外,还决定于饲料原料的质量。为此,要设计配制高质量的饲料配方。在选用饲料原料时要注意下列问题。

1.原料的营养含量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土壤类型繁多,气候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种饲料,由于产地、品种、加工方法和质量等级不同,其营养成分含量也有差异。如同是玉米,产地、品种、等级不同,它们中的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的含量也千差万别。要选用效价高、稳定性好、剂型符合配合饲料生产要求的产品使用,因此,配方设计时一定注意原料的养分含量的取值,尽量让原料的营养含量取值相对合理或接近,使配制的饲料达到既能充分满足畜禽的生理需要,又能生产出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同时也不浪费饲料原料的要求。

2.饲料原料的消化率与体积由于饲料原料种类、来源、加工方法等属性不同,总营养成分中能被动物消化利用的程度差异较大。同时,日粮的体积也要合适,过大不仅使消化道负担加重,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而且由于体积过大,导致畜禽食后的营养不足,影响生长发育。尤其是在选用低成本的原料进行营养替代时,更要注意不同营养物质的适宜比例与消化率等因素,不能只顾营养物质含量的平衡而进行替代,而忽视了替代物的体积与消化率。因此,选用原料设计配方时,要注意饲料的消化率和体积,做到配方营养平衡、消化率高和体积适中,以使所配饲料能达到预期效果。

3.原料的适口性畜禽采食量的多少,主要受畜禽的体重、性别和健康状态、环境温度和饲料品质与养分浓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对于健康畜禽群,饲料的适口性则是决定其采食量多少的主因。因此,在考虑饲料的营养价值、消化率、价格因素的基础上,要尽量选用适口性好的饲料原料,以保证所配饲料能使畜禽足量采食。

4.原料营养成分之间适宜配比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两个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就能使饲料营养的利用率提高,改善饲料报酬,降低饲养成本。不合理的配比或具有拮抗作用,就会降低使用效果,甚至产生副作用。

5.饲料原料的可利用性配方设计应从经济、实用的原则出发,尽可能考虑利用当地便于采购的饲料原料,找出最佳替代原料,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佳分配和多种物质的互补作用。

(四)注意正确限制配方中养分的最低限量与最小超量按照饲养标准中规定的畜禽营养需要量平均值的最低需要量设计配方,由于原料的质量差异和加工方面的因素,产品中的某些养分指标不一定能够满足畜禽的实际需要量和配合饲料质量标准中规定的营养指标的最低保证值,必须超量添加一部分来满足畜禽的实际营养需要和饲料质量标准中规定的要求,这个超量称之为最小超量。它是根据原料的质量情况和加工因素,是产品营养指标的实测值与饲料质量标准中营养指标的最低保证值之差。因此,正确限制配方中养分的最低含量和最小超量,是有效控制和降低配方成本的有效措施,也是保证饲料产品合格的重要措施。

。VIP。♂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