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从火车站到博物馆 > 第七十章 有一种理想,叫作生存

第七十章 有一种理想,叫作生存

作者:陈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苏北北整天除了吃就是玩、逛街买衣服,当然花的不是范小西的钱。苏北北的爸爸在金融危机后东山再起,所以她出手相当阔绰,挥金如土。虽然花的不是自己的钱,但是范小西还是有些看不惯。于是,当苏北北拎着从商场搜刮的各种袋子回到家的时候,范小西很愤怒地质问苏北北,你还能不能有点追求,你看你买回来的那些东西,有几个正经地用过,我同事来都建议我在淘宝上开个店。苏北北很虚弱地瞟了范小西一眼,说,这是哪个同事的建议啊,这么不靠谱,我这些东西可都是暂时寄存在你这,等咱们离婚了我都拿走。还开店,你有所有权吗?

范小西说,但是,但是!我要收取储存保管费。咱们在一起已经几年了,之前的费用也要一次性补清。

苏北北笑了,要是这么说,我要收的费用可就多了。

范小西知道自己说不过苏北北,从来都是,最后他们俩往往都是以武力决一雌雄。

吵架能带给人灵感,吵架带给苏北北的是吵架的灵感,她越骂越勇,骂词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吵架带给范小西的是写作的灵感,他迅速打开电脑,找出自己的小说。他觉得在自己的小说里,不仅有他,还有四叔、李小懒、聂小歪,有他们想象的天空;不仅有他们,还有大雁和喜鹊、杨光和杨过、凤姐和博士哥、张爱玲和卡夫卡,有他们的迷失与寻找。

范小西坐在电脑前,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的生命像蛋壳一样脆弱。在远古的时候,人类使用群婚制,以更多地繁衍子嗣。那个时候人的寿命并不长,30岁左右的样子。后来,他们连一只狗都打不过,他们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喝被污染的水就会得癌症,被汽车蹭一下也会丧命,真的像芦苇一样脆弱。可是很多人却骄傲地活着,并且为他们的活着而骄傲。

他们把这种骄傲称之为光荣和梦想。小时候,看亚运会、奥运会,范小西一直觉得光荣和梦想只属于运动员,觉得运动员获得冠军,在国旗下流泪的时候,全世界都看见了他的眼泪,那一刻是最光荣的,也是所有人的梦想。读书之后,他觉得帝王可能更配得上光荣和梦想这一耀眼的词,因为他看见一本书中关于拉美西斯二世的介绍。

拉美西斯二世是埃及的法老。历史上的君主,像他这么多彩多姿是颇罕见的。拉美西斯二世不但年轻、英俊、勇敢,而且还具有一副孩子般天真烂漫的性格。他在情场上亦是战胜者。在王位竞争上,当他把他哥哥挤掉后,便立刻派兵征服努比亚。有了努比亚的金矿,他即开始组织大军远征西亚。不到3年时间,他横扫西亚,进军巴勒斯坦,在卡迭石一举击溃亚细亚联军。

拉美西斯二世辉煌的战功,给他带来了50多块记功碑、一篇史诗和数以百计的后宫佳丽。他生了100多个儿子,50多个女儿。为了“优生”的缘故,他立了好几个亲生女儿为妃。拉美西斯二世真可说得上百子千孙。他的后裔,往后400年间在埃及自成一个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不断出现优秀的统治者。

拉美西斯二世给埃及留下了不少东西,富丽堂皇的宫殿、美轮美奂的神庙以及大得吓人的巨石雕像。在他的统治下,埃及的商业非常繁盛,往来地中海及苏伊士海峡的船只,来回穿梭。他自尼罗河到红海,新开了一条运河。开此运河工程浩大,可惜他死后不久,即为流沙所塞。拉美西斯二世于公元前1225年逝世,享年90岁。史学家评论,他的统治,不单在埃及而且在人类历史上,时间是最长的,政绩是最佳的。

看过拉美西斯二世的简历,范小西的第一感觉是望其项背。他也一直觉得,只有像拉美西斯二世那样活着,才没有辜负生命。或者像苏北北那样纸醉金迷地活着,这辈子才算够本了。他曾说,即使是一块蛋糕,吃过了和没吃过,感觉是不一样的,粗茶淡饭的一天和生猛海鲜的一天感觉是不一样的。可是认识苏北北之后,他的这种想法有所改变,苏北北从灯红酒绿中走过,站在范小西面前的时候,却仍然悲伤。范小西张开双臂,把悲伤的苏北北抱在怀里,体会到的却只有疑惑。于是他想到了博物馆,虽然这里是中国,博物馆里没有拉美西斯二世的一丁点痕迹,但是范小西觉得应该去看看,带着苏北北。范小西叫醒了睡得像猪一样的苏北北,两个人已经冷战多天了。在以前的冷战中,都是苏北北最先打破沉默,主动向范小西示好,因为苏北北爱说,在精神上也不像范小西这样显得矜持而高贵,所以她不在乎谁先跟谁说话。这次范小西能主动叫醒自己,虽然被打搅了美梦觉得懊恼,但是对方率先打破沉默还是让苏北北有些开心。苏北北起床开始花枝招展地打扮自己。范小西催促说,快一点,别磨蹭了,咱们要去一个很严肃的地方,素颜就好。苏北北一下子愣住了,她最先想到的是范小西要跟自己离婚。苏北北虽然总是表现出一副疯疯癫癫的样子,但还是有自己的底线,她没问范小西要去什么地方,却没好气地把头上的佩饰都抓了下来,也不问去哪,披头散发地跟着范小西出门了。

天气特别好,天空是瓦蓝瓦蓝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每个人的身上,车厢里的人并不多,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阳光。范小西和苏北北并肩坐在一起,两个人都没有说话。范小西在想,什么会让一个人变得开心,觉得活着是值得的。也许,拉美西斯二世成功了,可世界上毕竟只有一个拉美西斯二世,却有几十亿个人需要幸福。范小西喜欢在乘坐公交的时候思考一些问题,却从来没得到过答案。

博物馆在郊区,他们坐了40分钟的车才到那里。一路上范小西和苏北北都没有说话,苏北北好像没有休息好,疲倦得昏昏欲睡,范小西一直在听王菲的《矜持》。

我从来不曾抗拒你的魅力,虽然你从来不曾对我着迷,我总是微笑地看着你。我的情意总是轻易就洋溢眼底。我曾经想过在寂寞的夜里,你终于在意在我的房间里,你闭上眼睛亲吻了我,不说一句紧紧抱我在你的怀里。

我是爱你的,我爱你到底,生平第一次我放下矜持,任凭自己幻想一切关于我和你。你是爱我的,你爱我到底,生平第一次我放下矜持,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深深去爱你。

范小西一遍又一遍地听着这首歌,这是在他返回学校的火车上听到的歌,淡淡的感伤萦绕在耳边,范小西似乎还能记起他跟李小懒、聂小歪、四叔的对话;似乎还能记起老范在年三十的夜里给自己打的那个电话;似乎还能记起在弥川坐在电脑前查询成绩的那个瞬间;似乎还能记起苏北北离开自己的那个无比落寞的夜晚。我从来不曾抗拒你的美丽,虽然你从来不曾对我着迷。

不知过了多久,车停了下来,没有再开动的意思,这时车上只剩下3个乘客。下车后,苏北北还像没魂儿一样跟在范小西的后面,直到她看见那座奇特的建筑。这是一座建成没多久的博物馆,光洁的大理石地面映着每个人的身影。进入博物馆没走多久,苏北北惊讶地抓住了范小西,原来他们脚下的地是空的,放着一个巨大的远古地貌的模型。他们看着地面,特殊的光影设计让人感觉像走在天上。

博物馆里展放着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21世纪的各种标志性物品。他俩租用了两个解说器,苏北北显得很兴奋,像一个小女孩一样在馆里乱跑。博物馆里参观的人很少,空空荡荡的像是世界末日。范小西看见简陋的石器和斑驳的铁器时,觉得几十年在历史长河中是多么短暂的一个瞬间。不仅仅对于人类整体来说显得短暂,对于一个人来说也不漫长。博物馆里展示的所有人物都已经随时间而灰飞烟灭了。他们有些是那么伟大、那么杰出,影响了人类的历史发展。可是他们都已经不在了。

转了一圈之后,范小西疲倦地坐在椅子上,看着苏北北天真稚气地到处看,觉得不用思考的人是多么幸福,就像树一样,可以旁若无人地生长。他想起在上研一的时候,老范跟他说,有时间要去博物馆发呆,他当时觉得很可笑,外出旅游都是去有山有水的地方,从来没去过博物馆。直到他毕业了、工作了、累了,才想起了这个建议。他坐在博物馆的椅子上,也只是朦胧间有点感觉,对于老范说的为什么要去博物馆发呆感悟得并不深切。就是这样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范小西睡着了。

在梦中他成了一个圣人,身边有很多信徒,他们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围在自己身边,仰着一张张虔诚的脸专注地听他讲话,他不知道自己在讲些什么,但能从所有人的脸上看见幸福的表情。他很开心别人听他讲话会觉得幸福,就更为卖力地滔滔不绝地讲下去。忽然,一块乌云飘了过来,下雨了,一滴雨落在自己的脸上,他慌忙中用手去擦,便醒了。

范小西发现有一个男生站在自己面前,蓬头垢面,眼含热泪,有一滴眼泪滴在自己的脸上。范小西十分不解地看着对方,觉得似曾相识。这时男生坐在了范小西的旁边,他说,没吓到你吧,我不是坏人,我是来这里参观的。

范小西十分警惕地看着男生,因为社会上的骗子很多,不得不防。但又一想,即使是贼,也是个有文化的贼,因为一般人不会想到大老远跑到博物馆里来行窃。

男生说,他叫周游,是东北人,正在大连上大学,自己一个人出来玩。范小西心里想,这个小贼连个谎都编不圆,现在不是寒假,也不是暑假,玩什么啊。周游好像看出范小西不信任的眼神,说,我是辍学出来玩。范小西的嘴角动了一下,没有说话。

周游说,他在上大一的时候看了一本书,那本书的名字已经不怎么记得了,大概是辞职去旅行之类的。那本书的内容很打动他,就给辅导员写了一张辍学申请书,开始了自己的辍学之旅。范小西觉得他越说越离谱,就问,为什么非要辍学,毕业后再去玩也不迟啊,大山大水都在那里,也不会飞。周游说觉得上学没什么意思,并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而且,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不如趁活着,出来见见世面。范小西说,你得了绝症?周游摇了摇头。

周游说,自己刚辍学的时候瞒着家里,两年,家里都不知道,他把家里寄给他的学费、生活费都用来旅游。国内的大江南北几乎被自己走遍了,只有新疆还没去,下一步目标是去国外转,从东南亚开始。

范小西问周游有什么收获。周游说,一路大部分都是徒步的,搭乘各种交通工具,尽量省钱,吃了很多苦,各种奇遇,还有,看见秀美的山水心情非常好。有时觉得一个地方好就多住几天,想想问题。范小西问他都会想些什么问题,周游沉默了半天,笑了,说,说出来有点不好意思,都是一些大问题。比如,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社会发展的走势是什么样的,还有我们为什么活着,应该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周游说完,脸都红了,额头上还有汗。他说,这些问题都太幼稚了。范小西微笑着摇了摇头,他觉得,周游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

周游说,父母把他养大非常不容易,他们家在山区,每天走出家门,满眼看见的都是石头。为了供他和哥哥上学,父母一年到头舍不得吃肉,衣服也舍不得买新的。周游的父亲在荒山上干活儿,能吃两顿饭便不吃三顿饭,午饭只喝稀粥。他这样辛苦干一年,能攒万把块钱。

周游的父亲在一次上山捡废炮弹时被炸残,母亲受到刺激后精神失常,但这些都没改变他们成长的轨迹。无论是贫穷还是苦难,兄弟俩就像两颗种子一样倔强地成长。哥哥后来如愿以偿考上了北京的大学,终于摆脱了那个让他觉得痛苦的地方。

母亲发疯时误伤人,被勒索。由于家境贫寒,一直都被歧视,父亲向来话少,母亲的抑郁和愤恨常向哥哥说起,哥哥小小年纪便看透了人情的冷暖。哥哥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业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模板,但大学学历并没给他带来好的前程,他顶着大学生的光环却找不到工作。哥哥有时愤恨地说如果自己有了孩子,绝不会让他去上学,让他从小就去做生意。

哥哥毕业后在南方打工,每个月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春节也不回家,把几乎所有的钱都寄回家,身上留几十块钱,啃着烙饼,在空无一人的宿舍里,想家人。

慢慢地哥哥的精神也出现了问题,开朗的他变得寡言,即使跟最合得来的朋友,也是说了两句就索然无味。后来他看到有个孩子落水了,便奋不顾身地跳了下去,他跟那个孩子一同溺亡,虽然没有救起孩子,工厂里还是作了大力宣传,说他见义勇为。

可是哥哥根本就不会游泳,他只是想找个能被接受的理由来结束自己的一生。周游说完,已经泣不成声。站在身边的苏北北也跟着流泪,她从包里抽出一张纸递给了周游。周游并没有接,他不断地重复着,哥哥根本就不会游泳。

周游说,哥哥考上大学的时候,最远只到过县城,不识字的父母还在为他骄傲。哥哥是村子里极少数的大学生之一。为了庆祝,家里人还在村里放了两场电影。哥哥去世后,自己就再也没有心思上学了,他痛恨上学,但他也没有选择工作,他选择了另一个极端,放纵自己。

周游说他也不全是放纵自己,他想在自己的旅途中找到答案。他希望在自己走遍世界之后,能够从事与旅游相关的文化产业。他希望能用旅游中拍的照、写的东西来赚钱。比如,出书、写旅游攻略等。但至今,他并未从中获得任何收益。

周氏兄弟的经历让范小西想起他看到的一篇新闻报道,写的是一个父亲的故事,父亲的名字叫韩培印,一个陕西的农民,他的儿子韩胜利是他们那个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这给老韩带来的骄傲感可想而知。他变卖了家里的地和牛,换来了三千块钱,父子俩揣着这三千块钱,一起来到了西安,韩胜利去上学,49岁的老韩去打工。作为一个农民工,风餐露宿,老韩却一直觉得幸福而且骄傲,因为他有一个念大学的儿子。韩胜利成为老韩幸福生活的所有寄托,他盼望着儿子毕业之后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老韩有一个黑皮的笔记本,他在上面记录欠人家的账。在账的缝隙间,他会写下自己对生活的想法,它们都是写给韩胜利的。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话:

我儿胜利,如果没有你的努力,你考上大学是不可能的。如果没有父亲的支持,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好好学习,父亲再支持你,也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如果你学习再好,父亲没有能力支持你,你也是不可能上大学的。这都是要靠你的努力,修好你人生的道路,希望你早早成才,那才是你的骄傲,也是我的骄傲。

老韩并不是总能赚到钱,很多时候,他去跟他的工友借,有时,他只能借到十元钱,而且要忍受很多人只把背冲着他的那种尴尬。可老韩依然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儿子。虽然手里只是一张皱皱的十元钱,但它们似乎能成就儿子的一生。

在学校里,韩胜利只吃最简单的饭菜。表弟有了手机,送给他一块印着大学标志的手表,他高兴了好几天,那是他第一次有机会戴上手表。韩胜利很懂事地帮着父亲分担,他去捡别人扔下的矿泉水瓶子,他抑制了作为一个年轻人最为昂贵的自尊心,却没有换来他应该得到的礼物。他毕业后只找到了月薪600元的在野外铺电缆的工作。毕业3年后回到西安,月薪1500元。老韩的梦彻底破灭了。他一直念叨的那个梦——“我一定要在2013年前后,也就是在我60岁前后,一定要和你妈,我们全家到北京去好好玩几天,到时候,我们大家都有钱……”没有实现。

老韩的故事被导演李军虎拍成了纪录片,这个纪录片的名字叫“一个勇敢的父亲”。范小西觉得老韩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国式的父亲,其他父亲虽然没有像老韩一样到处借钱,辛苦打工来供养自己的儿子,可是看一看中国家长对高考的关注程度,就知道,他们都是老韩。在孩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家长就开始关注孩子的升学问题,他们要打的第一场战役是“小升初”,应该说这场战役只是一个热身赛。第二场战役是中考,这是很关键的一仗,很多孩子在这场战役中被淘汰下来,进入社会或者中专高职类院校。第三场战役是高考,这是一场不进则退的战役,它关系到考生进入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专业。没有人知道韩胜利在这些战役中是怎么过来的,但是在高考中,他为父亲赢得了足够的骄傲。站在高考硝烟散尽的战场,对于老韩来说,真正的战役才刚刚开始。

形势的转变让人措手不及,就像中国楼市的天空,也不一直都是晴朗的。但显然,韩胜利毕业后的窘迫是老韩始料未及的。当他面对深圳打工的女儿的工资是儿子的两倍时,他开始怀疑,上学有啥用。今天,一张大学文凭的含金量的确在迅速贬值。但我们必须相信,大学生毕业没有打工仔赚得多是时代的进步。因为很多打工仔都是技术工人,他们吃了很多苦才学到了一身本领。而大学生只是参加了高考,在大学里除了玩游戏、谈恋爱、抄作业、糊弄考试,谁也说不清楚他们都学了什么。那么,凭什么他们就要拿很高的工资。

身份作为生活质量的保障,这种思想本身就有特权的意味。所以韩胜利的境遇是正常的,他应该相信自己能够重新开始。就像纪录片中的奥迪男说的:“我只想证明一件事,胜利并不一定会是这样的结果。”

范小西想起自己大学毕业的时候,并不能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他做过保安,做过销售,有时候,卖不出去东西,一个月连三百元的工资都拿不到。当时一个人到处转悠,也觉得绝望,可并没觉得自己有多惨,有多可怜。因为他一直相信,生活是会好起来的。后来,范小西考上研究生,就觉得自己的前途又是一片光明了。毕业之后,又后悔了,后悔之后,又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又开始幸福了。我们总是愿意相信未来会很美好,一个人的一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又一个相信里走完的。就像老韩在开始时的那种相信,他乐呵呵地坐着,自顾自地说道:“横批我想写‘感谢上帝’。”

至于老韩后来的怀疑,读书是不是有用,如果读书只是为了赚钱,那么它未必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因为很多人学到的知识并不值钱。可如果说读书是为了一种陶冶、一种熏陶、一种修炼、一种净化,那么读书也未必就不美好。

我们应该记得老韩想去北京玩一次的愿望,他说那个时候大家都有钱了,关于这个愿望,也许会迟到,但我们相信,它一定会实现。

老韩的故事告诉我们,这就是生存,是曲折的,也是光明的。

韩胜利和周游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他们都来自农村并不富裕的家庭,父母因为他们考上大学而骄傲,虽然他们上的都不是好大学,但是大学生的身份已经足够了。他们的家人都是含辛茹苦地为其付出。考上大学对农村人来说一直都是鲤鱼跳龙门,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离开农村,从而改变他们自己和后代的命运。但是让他们的父母始料未及的是,他们的愿望都扑空了,更客观地说,暂时扑空了。

韩胜利和周游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韩胜利老老实实地在学校里念完了他的书,获得了学历。周游在中途退学旅行去了。辍学在中国并不是一件时髦的事。所以,我们觉得周游比韩胜利更有想法,他几次辍学出游,对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

虽然他们都没有成功,但是他们代表着普通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奥迪男对韩胜利的未来寄予厚望,盖茨和乔布斯也许会对周游说:“我们也都辍过学,辍学是一种胆识,也是一种智慧。”

周游哭过之后,显得有些疲惫,他说我要走了,在我看见你第一眼的时候,觉得你跟我哥哥长得很像,所以我哭了。周游说,我有一个请求,你能答应我吗?范小西没问周游的请求是什么,只是点了点头,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拒绝这个落魄邋遢,却有自己想法的同龄人。周游说,我想给你拍一张照,妈妈在清醒的时候会问哥哥在哪,你跟哥哥长得很像,把你的照片给妈妈看,她就不会闹了。在周游拍摄的那张照片里,范小西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有一滴眼泪在脸上流淌。

在博物馆的门口,范小西看着苏北北,她一直低着头,像是小学生犯了错误。范小西忽然想起了一句话,他说,如果我死了,你会哭吗?他不知道,如果自己有一天真的不在了,除了父母,还有谁会记得自己,会为自己伤心,哪怕只有一次。当苏北北抬起头的时候,范小西看见一个鼻子红红的、眼睛湿润的苏北北。在范小西的印象中,苏北北是冷血动物,即使是最忧伤的电影,两个人一起看,范小西哭得稀里哗啦,苏北北却都若无其事的样子。苏北北说,你不会死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wap.sunsilu.com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